流金时代(校对)第2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2/264

“好。”王大胜似乎是有心事,独自坐到了一旁的单组沙发上。
我下意识地往那个虚掩的门缝又看了两眼,突然用手肘顶了一下姜西,随后掏出手机给她发了一条信息:“我记得王大胜的老婆疑似抑郁症是不是?”
姜西回信息:“嗯,我还特意查了相关资料,有备无患嘛。”
我刚想问姜西都查了些什么资料,谁知那间屋里突然传出一声大喊,紧接着一个不知什么东西重重地砸向了房门,“砰”地又掉到了地上。
王大胜急急忙忙地上前推开了门,我听到他的声音很轻,好像说的是一句安慰的话。
“我今天不想说话!你出去!”
一句安慰得到了这样的回应,王大胜却没有露出半点烦躁,从地上捡起了刚才他老婆扔向房门的东西,又递还了回去,“是你的粉丝,真的,人家专程找来,想帮你续写那篇。
“哪儿来的?哪儿来的粉丝?王大胜,你以为我真傻,你以为我还在做什么春秋大梦?别逗了,我不配,你让人家回去吧,省得在这儿给人家看笑话了。”
他老婆的话听起来确实丧气,可任谁都能听出她话中并非是自暴自弃,反而异常地咄咄逼人。
“是真的粉丝,也是真的想把你的文写完,你自己不是也说过……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不管写得怎样,总还是能收获一两个真爱粉丝的吗?”
说到这里,姜西把背包塞到了我手里,站起身走到了门边,语气轻柔地开口道:“是萌楠大大吗?”
她这话一出,我顿觉整个屋子里都弥漫起一股诡异的安静,王大胜机械般地转过身,朝站在房门口的姜西拉扯了一个机械般的微笑。
“你好,你是萌南大大吗?”姜西又重复了一遍那句礼貌到极致的开场白。
“小草明南”,这是王大胜他老婆的笔名。
而姜西脱口而出的“萌南大大”,是她的书评区里从来没出现过的称呼,那几天我和姜西围炉夜话的时候,把她的书评区整个来回翻了好几遍,收获了不少快乐。
她的那句话也不无道理,一篇文只要好好写,态度端正,即便有几个毒点,好像也能吸引一部分读者,人各有爱嘛,说不准有的读者正喜欢这种“返璞归真”的感觉呢?甚至姜西老师都郑重地给她这本书打了五分,说:至少放在十年前,还算得上是一本及格的总裁文。
“这是姜西,她真的是你忠实读者。”
“萌南大大,你的文真的不继续写下去了吗?太可惜了啊!”姜西演起戏来,真情实感地令人叹服,尤其是她还一边打开了自己的手机,翻到了好几条催更的书评,甚至有的还是去年的发表时间。
“这些里头好多都是我小号,说真的,你这个文是没有好好推,要是推得好,成绩肯定不会是这样的。”
说话间,姜西不知不觉已经挪动到了屋子里面,从我这个角度看过去,一进门的位置放的是一个床头柜,床头朝着房门口,而王大胜和姜西都面对床头站着,难道说……
王大胜的老婆是躺在床上的?
抑郁症患者需要长期卧床休息吗?我对这个并不了解,也不敢往深的去想,眼见姜西俯下身子,好像是在低声说着什么,而一旁的王大胜似乎是耸着肩膀轻叹了一口气。
我从不质疑姜西的健谈,更加不担心她在与人对话之时的情商和应变能力,所以当王大胜带着轻松的表情退出房门的时候,我是一脸的云淡风轻,深藏功与名。
“我老婆原来话很多的……”王大胜坐到沙发上,有些疲惫地往靠垫上躺去。
而我已经做好了准备他接下来会长篇大论向我诉说过去,可是,什么也没有了。
王大胜就那么呆呆地仰头望着天花板,每眨一下眼睛都像是费了好大的力气。
相比姜西,我不是一个特别会聊天的人,仅有的一点幽默感也都贡献给了姜西,这种时候,我甚至连个挑起话头的想法都没有,于是也跟着他做了同样的动作,靠着,看天花板。
屋里渐渐传出了很轻的笑声,而听到这一声轻笑的王大胜,突然坐直了身子,他的表情变得很认真,似乎还微微侧了一下脑袋。
“哦,对了,晚上在我家吃饭吧,看起来她们还有的聊。”王大胜点亮了手机,瞄了一眼时间。
“不用了吧,我家里还有孩子,回去晚了孩子没饭吃了。”我有点惊讶,想到先前酒店里的那个装十三霸总,和如今这个身穿居家服、微笑着想要留我们吃晚饭的男人,差距大到仿佛不像同一个人。
“你孩子在哪里上学?要不我跟你开车过去接,到我家里来一起吃?”王大胜双手一拍大腿,站起身走到冰箱边,居然开始清点起冰箱里的食材了。
“真不用了,孩子还得写作业……”我坐在沙发上已经有些不大自在了,还想再多说两句推辞一下,口袋里的手机却响了。
我打开一看,是姜西的信息:他老婆要留我们在她家吃饭,王大胜下厨,交给你一个任务——多从王大胜那里了解一点他们俩的情况,我好像大概能分析出他老婆为什么会抑郁了。
我不知道她是怎么做到一边和人聊天聊得火热,一边还能分心发这么一条远程遥控的短信,看完之后我只觉得眉心狂跳,连忙回道:你只是接了人家一个改编剧本和续文的任务啊,用不着做什么衍生服务吧?
“哎呀,你想什么呢,我和他老婆聊得挺投缘的,你就和王大胜闲聊闲聊,顺便还能切磋一下厨艺。”
我神情复杂地看了一眼那个房间,里面传出的笑声又高了几分,我现在觉得王大胜他老婆不是得了什么抑郁症,而是根本没遇见过像姜西这么话痨的聊友。
想到她群里的读者们,因为太喜欢跟她水群,连都不追了,我也就没有什么不能释然的了。
只是,老婆你水群水的,把你的读者都水的光水群不追文了,你真的觉得这样是明智的选择吗?
既然任务下达了,我当然不能消极怠工,看到王大胜已经从冰箱里拿出了各种肉蛋蔬菜进了厨房,我也匆匆给补习班的老师打了个电话,嘱托老师晚上帮忙接一下江东西,顺便在老师那里写完作业,我们可能要晚点才能去接她。
厨房里的王大胜低声地哼着歌,我告诉他已经安顿好了孩子,我家姜西也觉得和他老婆聊得意犹未尽,所以……打扰了。
他说:“不打扰,主要我老婆出不了门,不然应该请你们去xx酒店吃晚饭的。”
我立刻抓住了一个疑问点,但我没有马上开口询问,反倒是接着他的话说:“家里做不比外面差,我和姜西结婚这么多年,都习惯了在家吃饭,你这土豆竖着切丝儿更长些,炒起来脆,要不我来吧?”
“竖着切总觉得拿不稳,你是不是在家也常做饭?那你切吧,我老婆喜欢吃脆点的。”王大胜并没有和我见外,放下刀转身去米桶里量米去了。
随着刀在砧板上发出“笃笃笃”的声音,我假装有意无意地问了一句:“你老婆这两天不舒服啊?”
王大胜任由清水冲刷着大米,摇摇头叹了一声,道:“不是这两天,她……唉,真的急人……”
我察觉到王大胜的欲言又止,于是我也再次保持沉默,我相信他一定也很久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聊天对象,尽管我远不如姜西那么懂得寻找话题,但王大胜应该也不会是个像他老婆那种偏向感性的“文学工作者”。
果不其然,等他按下电饭煲按钮,终于接着说道:“我老婆本来话特别多,可她大多和我讲的都是自己看的那些书,故事情节我都还没听明白,她就开始向我介绍人物关系、角色设定,然后说着假如作者是她,她要如何如何展开戏剧冲突,让谁谁早点领盒饭什么的……你再看我,一个食品工程学毕业的,我对她讲的那些东西根本不感兴趣。后面工作越来越忙,我俩经常还分隔两地,我在外头拜访客户,她在厂里管着大大小小琐碎的事情……”
他手里捏着一把芹菜,摘菜的动作却缓慢无比,“她有自己的爱好我本来挺高兴的,只是我不大能理解,明明白天工作已经很忙了,为什么晚上还要熬夜写?身体不要了?”
我逐渐发现王大胜这是把我当作倾诉对象了,我一边听他说着,脸上时不时还闪过一丝深表理解的神色,他讲得这些,不就是我的感受吗?
明明家里不缺钱,姜西还天天为了写文爆肝,经常跟我说些莫名其妙的人设啊,人物关系啊,人物背景啊,这个人物我还没听明白,她的话语已经跳跃到下一个话题去了,姜西典型的快到跳跃的思维,我一个信息工程研究生,根本跟不上。
所以对于这个王大胜,我已经从刚开始的反感、防备、松懈、放心……到现在的同情了。
我俩,真的是难兄难弟啊!
从李哥那边我和姜西已经得到了一些碎片信息,知道他老婆做过一个大手术,然后手术后没有恢复好,所以变得有些抑郁,而他的工厂先前也遭遇了一次很大的挫折,后面为了让老婆摆脱抑郁,放着工作不管也要找人完善那个并不怎么出彩的,结果花了不少冤枉钱。
所以我想知道的是,他老婆究竟为什么不愿意出门,又为什么会变得抑郁,我认为这也是姜西期望我能打听到的信息。
第191章刨根问底,根上解决
我回过神,安慰他道:“我老婆写文也经常熬夜,只是,谁又不知道熬夜这事儿不好呢?但是每次一看到她为了抠一个情节,使劲揪头发的时候,说真的,我不忍心打扰她……”
王大胜抬头疑惑地看着我,我又补充了一句,道:“好比我在思考代码的时候,连续加班好几天,她也只是默默地在旁边给我递热茶,我要是不小心睡着了,她会给我盖个毯子,或者是搬我到床上去睡。”
“不一样,我为了工作,有时候陪客户也到很晚,可这是因为客户不得不陪,否则影响公司效益,但她写文……你知道不,唯一一个大额打赏是我给的,她的文根本没人看,还有不少人在评论区骂她,我看着都来气,我搞不懂她到底图个什么?”
王大胜说着说着,语气中情不自禁有了一丝气愤,说白了,就是想不通。
我笑着继续安慰她说,“我老婆写文十多年,用她自己的话来讲,扑街了十多年,但她始终相信自己有一天会火,我们原来家里房子还小的时候,我信她写文是为了谋生,可到了今天,我相信她已经离不开写文这件事情了,说这是她的工作,不如说这是她的精神寄托,就像工作和事业同样是我们男人的精神寄托一样,如果没有了,就有一种……”
我眨了眨眼睛,想了想,“摩托车憋火了的感觉,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意义和价值,无形中被减弱了一半,内心虚得如变成了一座荒城。”
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我突然就对姜西执着写有了一些新的感悟,我想,如果我不让姜西写了,大概她就会变得跟我一样,整个人生都像摩托车憋火了,怎么努力也打不着火。
我自己对这种感受都难以忍受,我又有什么资格去让姜西活在这种沉寂当中,直至梦想、激情伴随着心气一起走向死亡呢?
我的眼前浮现出姜西夜里挑灯写作的背影,庆幸自己并没有真正成为姜西理想路上那个障道的,是的,即便我时常用自己蹩脚的幽默感调侃过她,但我明里、暗里依然义无反顾地支持着她。
幸亏我没有做让自己后悔的事。我没有资格,任何人也没有资格叫别人放弃理想!这大概是我失业这段时间,收获的最有价值的感悟!
“她的腰坏了跟写文肯定有很大的关系!”王大胜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
“怎么了?你老婆腰也不大好?”我想到了姜西经常码完字之后站起来做着各种伸展运动,恨不得把自己拔高到天花板上的模样,微微泛起心酸。
“唉,不光是不大好,她那时候腰五骶一三度滑脱,去年年初做了手术,她说是搬东西搬的,后来又说是下雪天摔的……我觉着,就是在电脑面前坐久了,要她出去锻炼也不锻炼……”。
王大胜背朝着厨房门,说到这里下意识往厨房外面看了一眼,摇头叹气:“咳!现在想要她出去锻炼,更是不可能了。”
我的脑回路飞快处理了一下王大胜刚才说的那一段,我感觉我似乎是挖掘到了一个重点,既然话匣子打开了,我自然不会轻易放过,连忙追问道。
“去年年初做的手术,今年还不能出门?不至于吧?伤筋动骨一百天,手术没做好吗?”
“不是,手术很成功,帮她做手术的副院长跟我说,我老婆年轻,是他做过那么多病例当中最成功的一个,用的也是进口材料,进口的钉子,半年复查的时候骨质稳定,椎间盘融合的完成度也近乎完美,但她始终觉得自己站不起来,迈不开腿……”。
王大胜捂着眼睛,语气哀怨,“她总是以为自己残废了,永远只能靠着支架才能坐起来,而她因为长时间不下床走路,腰部支架绑得又紧,腿部和背部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缩,再这样下去……我真怕她……”。
瘫痪,这两个字他没说出口,我也猜到了。
王大胜没有继续说下去,但我已经完全了解了他的担忧,我对他所说的那个手术并不了解,也不好妄自评价,于是继续安慰他:“不会的,回头我让我老婆也劝劝她。”
“人家权威专家都讲,腰椎滑脱手术只是个微创手术,术后平躺一个半月,逐渐恢复活动,一年以后就跟正常人一样,钛合金的钉子也不用取,可以直接被骨头包裹,我搞不懂她到底是怎么搞的。”他说着有些着急。
“或许她需要一些鼓励?来自家里人的,来自你的?”我给他出主意。
“我的话她会听?她现在宁可从早到晚打游戏,也不愿多跟我讲一句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2/2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