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金时代(校对)第2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1/264

之后孙政东一路认真开车,我们很快到了他家里。
他家现在住的是一栋独立木质house,房子不是很大,但是很精致,有两层那么高,前后全是自己家的院子,他们打理的很漂亮,只是,我细看了两眼,没种什么花,种的全是菜,偶有微风吹过,还能闻到类似羊粪和牛粪的味道。
孙政东爱人一路进院子便开始给我们讲,“这房子是我们租的,我们自己哈密尔顿的房子租出去了,新西兰青菜太贵了,冬天的时候黄瓜都六十多块人民币一斤,夏天也要二、三十块人民币一斤,有时候就论根卖,一根十几块人民币,其他青菜也不便宜,并且种类还特别少,可能一共也就几十种,咱中国的光各种白菜都有几十种了,所以,我们自己种一些,偶尔再买一些搭配着,吃起来方便,当然,最重要是省钱,这三个月种植季下来,至少能省下三万多人民币。”
我听下来很震惊,下意识说,“青菜都这么贵?那肉岂不是更吃不起了?”
孙政东笑着说,“那不是,这边肉比国内便宜,猪肉可能跟国内差不多,二十来块一斤,牛、羊肉比国内又好又便宜,最好的牛、羊肉差不多也就二十五到三十一斤。”
“啊!对了,这边农场多呀,这边畜牧业很发达。”我突然想起来了。
姜西开玩笑说,“怪不得群里那些人都说,在新西兰,有钱就多吃点青菜,没钱就吃牛肉充饥吧,我当时还没反应过来,哈哈哈!”
一路欢聊着,我们走进了他们的屋里。
房子看起来其实挺老旧的,但是被他们收拾的很干净,看起来很舒服。
“这是哪年的房子啊?”姜西对房子敏感,也感兴趣。
孙政东爱人笑,“这个房子好像是七零年的。”
姜西一脸震惊,“我的妈呀?这要是在中国早就拆迁了吧?”
“是呀是呀,但是新西兰发展很慢,政府没钱拆这些房子,另外这些都是木房子,哪里坏了方便修缮,所以,这里有很多老房子也都有人在居住,并且新西兰本地的普通百姓,大部分都没什么余钱可以换房子,因为这里消费高,赚得工资攒不下多少钱,但他们福利好,也不担心老了会饿着,所以他们原本都像村里的人一样,朴实得不得了,原来他们都不懂得炒房子,现在一些有点钱的人,也开始学会炒房子了,这都是跟中国人学的,哈哈哈!”
“真的啊!”姜西诧异地看着孙政东的爱人。
她爱人立刻又笑着回应,“当然了,我骗你干什么,本地人很单纯的,他们原来都不怎么想存款的事,存钱是中国人最喜欢干的事,然后现在新西兰本地人,也受我们中国人影响很大。”
“中国人的蚕食力量还是挺大的,哈哈!”姜西笑得开怀。
我也笑了,每当说起这种事的时候,总会有一种感觉,中国强大了,才会开始有影响力了。
孙政东的爱人接着讲,“记得上次我们家的一个白人邻居家,想买一套二手房,他们全家五口人一起努力攒了快十年的钱,终于攒够了换一套大房子的钱,新西兰的二手房都是拍卖的,当时他家的女主人特别激动的跟我聊天,说他们就快要拍到那一套心仪的房子了,我知道那套房子,其实很一般,也是一套七十年代末的木房子,但是她们买了那套房子,一家五口住起来就方便多了,否则他们家十几岁的两个男孩子还挤在一间小屋子里,全家人都期待那套房子,结果,来了一家中国人,开口就加价五十万人民币,这家白人再也没钱加上去,最重要,那房子根本不值那个价,那户中国人可能就是看上了吧,也不在乎五十万,便把房子给买走了。”
孙政东接着说,“当时邻居女主人还伤心地大哭了一场,她说,再也找不到他们能买的起又特别适合他们的房子了,那套房子她关注了半年多,结果还是没买到,全家人也都很失落。”
听到这个故事,我内心挺复杂的,不知道该说什么,但身为中国人,还是有点在心里偷偷为中国骄傲的小心思!
早就听说了,新西兰和加拿大的房价都是中国人炒起来的,为什么?因为中国人有钱啊!这还用问吗?
有人可能会说我这话太俗气,那我就想问问他,以前中国人穷的连饭都吃不上的时候,那倒不俗了,人家外国人diao我们吗?人家正眼看我们吗?
没错,现在经常能看到一些国际新闻还报道某某中国人素质差了。
我就想说一句,如果不是中国强大了,中国出名了,会有人浪费新闻版面报道中国人素质差吗?写整个版面都没有人关注啊,正因为有人关注中国了,媒体才会愿意大肆报道,有句话叫“人怕出名猪怕壮”,就是这个意思。
黑中国的越多,证明中国越出名,越强大啦!
任爸爸说,某为现在之所以变得这么出名,都是被某国打压和黑的呀,因为某为强大了,才会引起某国的打压和抹黑。
想象一下,国际著名一号明星会不会在剧组里去跟一个群众演员争地位名誉?显然不会,但她会跟女二号暗中较劲,如果她打了女二号一巴掌,原本没她名气大的女二号的名气就会直冲云霄……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任爸爸一直是怀着感恩的心,感谢的状态来带领中国高科技企业的,这样心怀大局观的人,又怎么会不成功呢?
身在新西兰,听到这些事,我更加为中国感到骄傲,虽然,我还是一个失业者。
我失业,是国情之下产生的无奈,我们国家人口多,人才也多,年龄大了会被淘汰,这也是正常的一个现象吧,我觉得我不应该怪国家不好,我应该怪的是自己没有能力为自己准备第二条路。
这是我个人能力不行的问题,不是国家的问题,因为有很多别人从本职退下来之后,又在其他领域发挥余热,那样的人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孙政东陪着我们闲聊,她爱人到厨房给我们做吃的,说话间,孙政东看了看手表说,“我得去接孩子了,你们坐一会儿,等我回来跟你们聊。”
“远吗?”姜西随口一问。
“不远,六公里!”
姜西翻了个白眼。
孙政东笑说,“开车就不算远,这里跟大农村似的,方圆五公里之内找不到大超市,这边都是这样的,所以必须得开车,而且一般的夫妻两人都需要两辆车,我们家最近打算要再买一辆了。”
“你快去接小孩吧!”姜西说。
等屋里只剩下我们一家三口的时候,我问姜西,“感觉如何?”
“咳!”姜西叹了口气说,“心里落差还是挺大的,现在就感觉吧,除了这小house感觉挺好的,住在这里肯定比那种楼房安静、温馨之外,其他的方面,就感觉我回老家农村了似的,你说,我们要是在这生活,咱俩能自己种菜吗?”
我眨了眨眼睛,不答反问,“老婆,你觉得我是那块料吗?”
这时孙政东爱人端着水果走出来说,“你哪能让他种菜啊,他只能周末帮帮你,平时肯定他得上班,主力经济来源啊,得你学会种菜!”
我一看,姜西脸刷的一下有点发绿。
“那个……我从小的愿望就是离开大农村,去过城里的日子,我用了半生的努力,终于脱离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难道我大老远的从中国11167公里,6939英里,6030海里来到新西兰,却要返璞归真又变成农民吗?我不要啊!呜!”
姜西小脸纠结成团,假哭!
孙政东媳妇被逗笑了,“这里也不是所有人都种菜的,上班的人都没时间种菜,我是因为不上班,有时间,所以就种菜了,这也当是一份收入,为家庭减负嘛,你要是上班也不需要自己种菜了。”
姜西依然蹙着眉头说,“我可能上不了班,我英语不行!”
毕竟是英语国家,像姜西那个英语水平,就算是中国人开的公司,就算客户全都是中国人,恐怕也不会有公司要她。
“唉?你不是文笔好吗?你可以写公众号,这边有很多人写公众号,那些人主要就写在新西兰的生活啊,美景啊,新西兰的风景,随便拿手机一拍都是高清菲林,看的人多了,作者就在文章末尾放上新西兰的网购二维码,有人买了东西,作者就有提成,我知道有个作者一个月可以赚到六千元人民币,你应该也能写吧?”
姜西犹豫了一下说,“那东西我确实能写,但是……我志不在此啊!我的理想是写,希望我的能够得到认可,那种公众号写多了,我怕我以后都不会写了。”
“那你就靠写赚钱呗,江东上班一个月差不多能赚到两万块人民币,去了租房一万,一万生活费差不多,你赚的钱就可以存上了。”
姜西突然看向了我,那无助的眼神,我似乎已经读懂了意思,她就是在对我说:我们家要靠我赚钱存款了吗?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啊!
“呵呵!”我忍不住笑了,对孙政东爱人说,“她……写还属于……新人!新人就是赚不到什么钱,每天吭哧吭哧写,就图一乐儿!”
我觉得我说得没什么毛病对吧,结果姜西斜目狠狠瞪了我一眼。
“噗!”我坐在旁边又笑了。
孙政东爱人下意识就说了一句,“你不是都写了十来年了吗?你这都快四十了吧?怎么还是新人啊?”
姜西直接把脸捂上低下头沉默了。
我笑着给孙政东爱人解惑,“在写作这个行当里,不分阅历,也不分年龄,只要没出过好成绩的,都被称之为新人,姜西就是这类人!”
“啊?啊!”孙政东爱人一脸尴尬地啊了两声,“原来是这样啊,哈哈哈”!
她想了想,突然又说,“那也没关系,只要你们真心想留在这里,怎么都能生存下去的,这里一到秋收季节,农场里就很缺人干活,比如摘苹果的,摘一个月也能赚到两万人民币,这一个秋季做三个月的话,基本上一个人一年的生活费也就差不多出来了,还有鱼罐头厂,可以选择临时工,也可以选择长期的,他们更想要长期的,每周还会免费发一次三文鱼奖励,也挺好的,这类活是不要求会英语的。”
姜西茫然地大眼转了转,想了想说,“我不当农民,当不了作家,改当工人了?”
我眨了眨眼睛,只是默默看着她那懵呆的神情,我就憋不住想笑了。
孙政东媳妇像是看出她可能也不是当工人的料,突然一脸兴奋地说,“哎呀,姜西你不是特别会买房子吗?你还写什么啊,费那个牛劲去了,心血都要熬干了也赚不到钱,你干脆在新西兰炒房算了,干什么也不可能有炒房赚得多啊!现在新西兰的房价蹭蹭地往上涨!”
第199章关于房子的讨论
“炒房?”姜西愣愣地眨了眨眼睛,眼珠转了转,“我从来就不会炒房啊?怎么炒?”
孙政东爱人笑着说,“你在国内买了那么多房,赚了那么多钱,那不就是炒房吗?”
这话让姜西沉思了一下,而后她一脸正色解释说,“我所买的每一套房,都是我的生活所需,我所卖的每一套房,也是我的生活所需,只是我没办法控制我生活状况的变化,就比如,我在南京买的两套房子,我都是打算用来住的,但没想到我婆婆不来了,更没想到,江东在南京找不到工作了,我们要来新西兰了,那就只能卖了,杭州的房子我也是因为特别喜欢,加上人民币放在手上会快速贬值,买房觉得能保值、升值,才会买的,这叫炒房吗?”
姜西的一句问话,直接把孙政东爱人问得哑口无言了。
姜西接着心平气和地说,“我买的每一套房,都是我所喜欢的,都有设想未来会居住的,所以有些时候我买的房,因为喜欢,我连砍价都没砍,炒房客是把炒房当成生意来做,只要能赚钱,什么房子他们都会买,并且会很快卖掉以此回笼资金,而我买的每一套房,都是珍藏在那里的,如果这叫炒房,那收藏古董的是不是叫炒古董,收藏名画的是不是叫炒名画,收藏名包的是不是叫炒名包,不要人家房产多一点的就说人家是炒房客,先搞清楚炒房是怎么回事。”
孙政东的爱人想了想,情不自禁点了点头。
姜西喝了口水,继续说,“其实炒房客本来就是前几年才有的事,现在哪有炒房客的机会?二手房买了必须要过两年才能卖,否则百分之十左右的税,谁还能赚到钱?更何况房价已经涨得很高了,买套房子两年内就想赚多少钱,根本不可能,两年后赚不到钱,本钱就压着了,已经没有人干炒房这事了,至于学区房还在疯涨,那跟炒房有关系吗?学区房需要炒吗?那都是有钱人拿着钱排队抢着买还不一定能买到的,还需要炒吗?那是有关教育的国情决定的,不是炒房客决定的!”
姜西的话,让我想到了一些事,以前看过一篇报道,在大城市,一个完整的家庭,拥有几套房算是可以满足生活的,答案是四套,双方父母一家一套,夫妻一套,为孩子准备一套,如果两个孩子,可能就需要五套。现在别说是大城市,小地方不也是这样了吗?社会发展如此,大部分的孩子已经不跟老人住在一起了,经济条件好些又能自理的老人,也追求自由、自在,也不爱跟孩子住一起了。
社会发展如此,经济决定需求,如此看来,经济是越来越好了。
还看到一条新闻下的评论,让我感触也很深。
有一部分买不起房的人都在骂房价贵,骂有多套房的人就是炒房客,其实这些人忘记了一个根本问题,举例说,十五年前北京二环内的房子十二万就能买上一套五十平米的房子,但是,那时有几个打工族买得起了?
那时,北京保姆费一个月工资四百元,现在一个月五千到两万不止,月嫂一个月一万二到五、六万不止,咳咳,好吓人。
那时一个建筑工月工资一千到两千,过年能拿回家两万跟家人团聚就会欢声笑语很知足,年后再出来工作赚钱养家,现在某些建筑工的心态不一样了。
上次在一条房产新闻评论下看到这样一条建筑工留下的评论:我辛苦搬砖、盖房,苦干了一年多,现在楼盖好了,我却要回家了,我亲手盖的高楼大厦却没有我的份,真是不公平,上哪说理去?
这条评论,又让我想到以前一条新闻里一个保姆的抱怨,这个保姆在一个家庭里工作十几年,后来孩子大了,不用她了,她就觉得很委屈,说我为这个家付出十几年,这个家却没有我的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1/2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