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不可能这么富(校对)第1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8/1029

  万一以后考古的时候那些专家们研究到了三千卫,看着这绣着表情包的军旗他们会怎么想,被广大网友还知道了他们又会怎么想?
  老祖宗真会玩,你这是要秀死对面敌军吗!
  不过这也算是天底下第一个表情包了吧,不由得朱由校不寒而栗。
  还好的是,这些大明军将对科技无知,但是对神话倒是深信不疑,由此朱由校明白了对这些人以后坚决不再费口舌介绍什么科技了,直接告诉他们这是天赐神物或者神兽便可,这样他们理解的也快。
  所以朱由校也是如此与秦良玉和韦正雄解释的,说实话朱由校真是有的无奈,每次拿出点超常之物都要解释再三,不然这些人还不知道会出什么岔子。
  不过也幸好秦良玉和韦正雄在朱由校心里分量还是蛮重的,才有幸得到解释。
  秦良玉在朱由校的解释之下似懂非懂的点点头,盘腿坐下,朱由校看着他的样子怎么都觉得她和韦正雄根本就没听懂什么。
  但是无所谓了,复盘才是关键。
  复盘是每次朱由校观看三千卫军演对战的时候都要做的事情,把他们对战的全程都录下来然后找出其中问题,你还别说这样做的效果非常不错,让他们看一遍自己出的错误再给他们说,他们马上就懂得了,积极主动的去想办法去改正以避免下次再犯这种错误。
  这可比单单的费口舌强多了,如果是不让他们看到自己的错误只是把他们教训了一遍,保证他们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相同的错误他们还会继续再犯第二次。
  今天是三千卫第一次上战场,说实话朱由校并不满意,不满意在哪?
  太多太多,一次真正的战争终于暴露出了以前都没有过的问题,不过这也是好事,暴露出来才能解决不是。
  连接内存卡,开始了播放,朱由校特意进行了录像,不但是在城头上用了高清的摄像机,而且还动用了两架大型的大将无人机进行摄像,就是要把这一段对战都给录下来,为以后的军事教育做案例。
  打开播放器,白天他们与建奴拼杀的场面出现在了投影布上。
  大帐里面顿时变得静悄悄的,朱由校看着下面这些人的反应,只见到三千卫的诸位军将都是一脸认真的观看着,然后手里还拿着小本本用毛笔准备记录着什么。
  唯独秦良玉和韦正雄二人一脸的惊异目瞪口呆。
第162章
复盘
  因为他们仿佛看到了另外一个世界,这就是陛下口中的溯本还原,这就是陛下口中的投影仪神兽!真是太不可思议了,简直就好像自己回到了先前与建奴对战的时刻啊。
  不过两位也都不是一般人,在经过了惊异之后,他们也察觉到了这个所谓的复盘用处究竟有多么的大,两人当时也在于建奴交战,对于战场的整体其实心里都没有什么概念,只目光所及便是一切,现在突然见到了这个,顿时就察觉到了其中隐含的军事价值,他们所做的每一步都在上面清清楚楚的显示了出来,对于他们认清在战场上对战时候出现的失误有着非常直观的作用。
  不由得两人也都忘记了刚才的惊异,开始目不转睛的看着屏幕上的录像。
  一个时辰之后朱由校暂停了播放器。
  “诸位都看到自己的表现了吧,都说说自己这仗打的如何?给你们一盏茶时间互相探讨一下。”朱由校说道。
  于是下面嗡嗡嗡的开始了讨论,互相交头接耳的好不热闹。
  其实朱由校一直都不明白,这些军将大多数认识的字都不超过五百,写字都费劲,但是他们每次复盘会议都带着一个小本子干嘛,虽然这些小本子都是朱由校发给他们的。
  看着三千卫将领们在积极讨论,秦良玉和韦正雄也加入了进去,虽然他们是第一次参加,但是丰富的作战经验让他们对这种讨论游刃有余,可是说现在就是一个战术高级玩家在对着低级玩家传授经验。
  渐渐的三千卫的士卒都停止了声音,统一的把目光转向了秦良玉听她在那里指导。
  “曹将军你看,你们这第一队列的射箭时机没有把握好,你们三千卫的劲弩射程是多少?”秦良玉向曹文诏问道。
  “秦将军我们鹰弩射程最远可以达到一百一十步,在八十步的距离下有一半的几率穿透建奴棉甲,五十步可以穿透两层棉甲,三十步可以穿透白甲兵的三层甲胄。”曹文诏如实的回道。
  这是秦良玉第一次听到三千卫装备的劲弩威力的详细,他没想到这个所谓的鹰弩竟然威力竟然如此巨大,射程竟然可以达到一百一十步之远,三十步就能穿透白甲兵三层甲胄,据她所知就是兵书上所记载的大宋神臂弩也没有如此的威力,甚至远远不如啊。
  建奴弓箭一般都在最远都在三十步,这么一算建奴要经过七十步的距离,才能靠近三千卫并且对他们发起攻击,七十步的距离啊,若是这鹰弩在一只精锐的军队手里,再配合着有能力的将领,边射箭边退,就算对面与三千卫人数相同甚至有所超出,也能逐步的把对面消耗完。
  当然这是指步卒,如果碰到的是骑兵那就另算了,毕竟对于骑兵而言七十步的距离也就是几息之间的事情,弩箭上弦可没那么快。
  “某觉得你们射箭时机有些早了,你看你们在一百步的样子就开始了放箭,而且在建奴进入了八十步的距离之后你们已经把三队的箭全部放出去了。”
  “虽然你们是用了三队轮射,但是二次放箭的时候建奴已经距离你们五十步了,你们最多每人只放了三只箭。”
  “那请秦将军指教。”曹变蛟耐心的听着。
  “指教不敢,只是互相的讨教而已,某也是战场上得出的一点经验。”秦良玉很是客气,毕竟三千卫也是京军,要给皇上足够的颜面。
  然后秦良玉继续说道:“曹将军你看,当时你其实可以在建奴重骑到了六十步的时候抛射后面的轻骑,截断他们的配合,六十步建奴轻骑穿的棉甲挡不住你们的弩箭,只要他们有人中箭就会跌落下马,这样后面的骑兵就无法保持冲锋之势,速度也会变慢与前面的重骑拉大距离,这样最前面的狼兵和我们石柱兵在抵御了重骑之后,就有了足够的时间应对后面轻骑,甚至建奴的轻骑是根本无法破开我们的盾阵的。”
  秦良玉很是自信,区区轻骑想要冲击一个完备的盾阵,简直就是嫌弃自己死的不够快,只要把建奴冲阵的重骑消灭了之后,轻骑对于步卒的威胁只剩下了骑射,但是三千卫弩箭之威远胜于建奴,这样也就废掉了建奴轻骑骑射之威,原本本可以避免的混战,就是因为三千卫第一次上战场,不懂得与石柱兵和狼兵配合而产生造成的后果。
  曹变蛟听得很认真,拿出了小本本把秦良玉所说的要点都记了下来。
  朱由校在前面也是听得频频点头,秦良玉不愧是沙场老将,看问题就是一针见血,她指出来的问题有些就是朱由校都没有想到,毕竟自己不是军事专业毕业的,研究军事以前也都是爱好,现在研究军事也是为了培养对自己效忠的军队。
  可是他学习的军事知识也都是从图书馆,还有一些内卫基地找到的,大多数都是现代化的战略战术,关于古代战术介绍的很少,也就一些研究文献资料,所以只能摸索着前进。
  究竟怎么才能搞出一套适合这个时代的军队的战术以及思想,朱由校也很是头疼,光靠他一个人的力量可能无法完成,所以他生出一个筹备一个军事研究与教学结合的军事学院的念头。
  把那些沙场老将都召集起来,把他们的这么多年所得的战场经验都贡献出来,然后结合现代的军事战术知识,研究出适合这个时代的战略战术思想。
  朱由校内心深处其实对建奴的忌惮正在逐步的下降,这个时候的建奴可不是十几年后那么的强大,这个时候的建奴没有相对先进的火器,也没有几十万跟随的汉军旗,主力还是那十来万的八旗兵。
  而朱由校也不是崇祯,自己都搞不懂自己能做什么,被人忽悠的团团转,害死了当时几个能平定叛乱的大臣。
  朱由校的目光一直以来都是放在大海,放在远在万里之外的老欧洲,那里才有朕真正的对手。
第163章

  建奴现在的地位在朱由校心里已经下降到了磨刀石的层次,未来将会有一批批的大明新军与建奴进行交手,磨炼他们的血性,磨炼他们的战术素养。
  这倒不是朱由校膨胀了,而是经过的多方对比之后得出的结论,建奴之患不足为惧,相比江南那边的事情,建奴之患就是小事罢了。
  当年建奴能入关完全是大明自己把自己给玩废了而已,如若不然你让建奴来打试试,至于什么满万不可敌,更是建奴自己吹出来的笑话。
  哪有什么满万不可敌啊,到了入关之后,建奴大军的主力已经变成了汉军旗,大战都是汉军旗在打好嘛。
  朱由校可以保证,只要自己还在一天,建奴就蹦跶不起来,这也是他敢带着三万大军就来锦州原因,有六万大军在的锦州可不是建奴能攻破的。
  虽然边军现在野战确实是打不过建奴,但是这也即将成为过去式。
  等到曹变蛟手里一万三千卫成长起来后情况就会出现变化,因为三千卫是作为种子培养的。
  这么长时间来曹文诏哪里去了?
  他已经远离京城去编练一只规模更大的军队,只不过这只军队与三千卫不同,曹文诏这只军队采用的是古代加入了一部分现代的训练方法,但是也只是针对体魄而不是思想。
  因为思想的改变可是潜移默化的,想要培养思想就得时刻的陪在身边,就好像三千卫一样,朱由校会亲自去参与训练。
  可是朱由校却没有办法顾得上曹文诏,三千卫的建立已经是千难万难了,户部不给拨军饷,兵部工部也不管不出钱,全部的银子都是内帑出,而且编练的数量不能超过五千,美曰其名耗资巨大穷兵黩武,乃是昏君所为。
  幸好这个时期有建奴在,朱由校以编练一只军队打建奴保卫京师为理由强行的逼迫大臣同意了,这可是朱由校利用了锦衣卫搞到了那些大臣多少黑材料,再加上魏忠贤在朝着的党羽加在一起才得到的结果。
  可想而知皇上想把手伸到军权里面有多么的难了,那些朝中的大臣们一个个的都是对皇上掌军权真是严防死守啊。
  就算三千卫组建之后,各地御史还有地方官上书要求裁撤的折子,也是多如牛毛的往京城来。
  难啊,后世人以为皇上一句话下面的人都得照办,不然就得杀头,为此朱由校只想说来明末这个时代来试试,皇帝的圣旨出了京畿地区作用已经不大了,甚至在江南地区,皇上的圣旨还没有一个东林党的大佬说话有用。
  可悲不,这就是现实,皇上寸步难行的现状。
  甚至朱由校手里有一批在海港城找到的军火都不知道交给谁用,在三千卫洗脑没有完成之前,朱由校肯定是不会交给他们的。
  要知道后世的军火威力极大,万一落到有心人手里可就要提心吊胆了。
  想想要是某天丢了几十只九五突,你说朱由校还能睡得舒服吗,不要怀疑这个的可能性,只要那些人想要,那么就是在三千卫军营中都不保险。
  这也是为什么朱由校暂时只给三千卫配备了弩箭的原因,目标巨大射程虽然比一般的箭支远,但是上弦慢可以轻易的发现,就是如此三千卫已经丢失了不下于五十把劲弩了,你说说这些东西都哪去了,就是这段时间秘密清理掉的三千卫士卒都不下于百人了。
  这些人是谁派来的还用朱由校说吗。
  还算平静的京城早就已经暗潮涌动了,不知道多少方势力暗处互相争斗互相合作,就是朱由校的皇宫也不知道哪个宫女哪个太监就是谁的耳目,谁的棋子。
  一盏茶之后大帐之内已经平静下来,诸位军将都看着朱由校,现在轮到皇上发言了。
  “嗯!“朱由校点点头对着秦良玉说道:”秦爱卿果然是一员良将,朕心甚慰,传旨赏百金其子封锦衣卫千户。“
  “臣谢陛下圣恩!”秦良玉恭敬的跪在地上领旨谢恩。
  ”爱卿免礼吧,且坐下。“朱由校笑着说道。
  “韦爱卿,今日领率狼兵作战英勇,赏百金加封昭毅将军。”朱由校接着对韦正雄说道。
  “臣韦正雄叩谢皇恩!”韦正雄也是恭恭敬敬的跪在地上磕头谢恩。
  见到秦良玉和韦正雄手受赏了,曹变蛟和三千卫一干军将都挺直了腰杆,想着自己能受什么封赏。
  只是他们没见到朱由校嘴角那一抹冷笑,打成这个样子还想要封赏?没听到秦良玉怎么说你们吗!空有一身的好兵刃却打的这么稀烂,你们还有脸要封赏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8/102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