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不可能这么富(校对)第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1029

  天启二年六月,毛文龙升任平辽总兵官,赐尚方宝剑,在皮岛设立军镇。皮岛紧邻朝鲜,距离建奴地界大约一百里,距离莱登地界非常远,坐下拥有军士三万。
  在皮岛,毛文龙多次率军主动出击,袭扰建奴,但胜少败多。
  还有史料显示,毛文龙暗中与皇太极书信往来,暗通款曲。
  但都不能认定毛文龙是个汉奸,在当时的情况下,毛文龙不可能归降建奴,顶多是有什么特殊的事情发生,或者毛文龙有什么计策。当时建奴还不是后来的建奴,当时的建奴极度的贫穷落后,大明的各个方面要比建奴强大得多。毛文龙在大明贵为东江总兵官,建奴能拿什么样的诱惑给他。他与皇太极周旋,逢场作戏的成分很大。
  导致这一切的原因其实归根结底都是毛文龙一直孤悬海外,皮岛更像是一个独立王国,朝廷无法核实他的兵力、战绩、粮饷军械等,全凭他自己的奏报。毛文龙利用皮岛位于朝鲜、建奴和大明之间的特殊地位,在里面做生意,扩大自己的实力,这样才能保住自己的富贵与安全。
  朱由校觉得毛文龙所做的行为其实与一个军阀没什么二样,但是还是我大明的人,那就有的谈了,毕竟还是自己人嘛,恰巧朱由校还需要毛文龙的兵马,而毛文龙也不敢明目张胆的反驳大明。
  那么王体乾此时的宣旨就大有可为。
  就看毛文龙是不是个聪明人了,朱由校站立大殿外目光转向了北方,好像一眼穿透了时空见到了皮岛的场景一般。
  其实在没有穿越以前朱由校喜欢明朝的历史都是因为他名字上带着一个天启,可是了解的渠道多事小说电视电影什么的,可是真等他传过来却发现他遇到的好像跟自己了解的区别很大。
  于是为了自己的小命着想也只能用心的去看那晦涩难懂的明末遗留的史书,因为这些书可没有经过我大清的改编,所以最大程度的还原了当时的历史。
  然后打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毛文龙。
  在毛文龙活着的时候,一共经历了三次建奴大规模入侵大明的战争。
  天启六年正月的宁远之战,天启七年五月的宁锦之战还有崇祯元年五月的锦杏之战。
  这三次大战他居然没有一次出兵支援的,反而抱着头在皮岛躲着,任由建奴肆无忌惮的攻击大明。
第60章
江东伯
  袁嘟嘟的事情咱们先不谈还是接着毛文龙来。
  想想看为我大清做出卓越贡献的三顺王都是谁的手下?
  那可全是毛文龙的心腹爱将啊,就好比那个孔有德,他对建奴的贡献是多么的大,孔有德叛变,并将工匠、红夷大炮等全送给了建奴,不但葬送了大明火器发展,还大大的提高了建奴的火器力量,而且更是在建奴入关后,积极的为建奴卖命,各种屠城屠杀,毫不手软!
  华夏有一句古老的名言,叫做上梁不正下梁歪,毛文龙这根上梁若是真那么正的话,他是怎么培养出这么多歪的不能再歪的下梁的,就是人家袁嘟嘟也没这么多为我大清贡献了如此巨大的手下吧。、
  要说忠臣,满桂赵率教都是为了大明战死的,这两位谁不比毛文龙忠臣!
  且不说大小曹,就说袁可立,没有袁可立哪来的毛文龙,袁可立被满清封锁了两百年,他忠臣不忠臣?
  还有一个能说明问题的就是,当时建奴相比大明那就是个穷鬼,谁会愿意跟穷鬼混。
  所以在朱由校看来袁嘟嘟并不是一个忠臣,但是现在暂且不说,因为朱由校现在也不想管他,但是毛文龙也算不得什么忠臣,这个他可以肯定。
  下了船的王体乾在钦差仪仗下受到了毛文龙一干人等的跪拜迎接。
  “臣毛文龙携江东镇一众官兵恭迎天使驾临!”
  “圣躬万福!‘
  “陛下有旨!”
  王体乾展开一道圣旨高声念道。
  “奉天承运皇帝,赦曰,江东总兵毛文龙抗击建奴劳苦功高,朕心甚慰,今赦封为东江伯世袭罔替,食邑五百户赏银万两,其属下孔有德尚可喜耿精忠皆是我大明有功之臣,加封江东镇副总兵,其子封为锦衣卫千户赏一千两白银!江东镇全体官兵每人赏白银五两,钦此!”
  王体乾把圣旨一收,双手递给了毛文龙皮笑肉不笑的说道:“江东伯爷接旨吧。”
  毛文龙有些发愣,他不知道为什么这份旨意竟然如此的怪异,既不是来训斥他的也不是来逼他出兵的,反而是来封他为爵爷的。
  这可让他有些大脑瞬间空明了,要知道大明的伯爵还是非常值钱的,老朱家对于爵位一直保持着能不封就不封封一个都是在心头滴血的姿态,想要得到一个爵位那真是难之又难,就算是吧命都丢了最多也就是个嘉奖。
  毛文龙自家人知道自家事,说实话这个爵位他有些受之不起啊。
  “毛爵爷,你可不能让杂家一直这么干等着吧。”王体乾见毛文龙许久没有动静,嘴角露出一个谁也看出来的冷笑。
  毛文龙被这么王体乾这么已提醒顿时清醒了过来,把诧异埋在深处,心里一横,管他呢,有爵位这等好事还考虑这么多作甚,天大的好事落到了自己的头上这应该高兴才是。
  “谢皇上恩典,属下定当为陛下效死!”毛文龙恭恭敬敬的在地上磕了三个头,然后接过王体乾手里的圣旨,转身举高给后面的将士看到。
  “哦!哦!哦!”
  “将军封爵位咯!”
  尚可喜三人对视了一眼,只见他们对着毛文龙就拜。
  “属下拜见东江伯!”
  身后的诸多将士也跟着拜倒在地高呼。
  “拜见东江伯!”
  上千军士气盛呼喊的声音几乎震破了天上的白云。
  毛文龙看着脚下的诸多将士,顿时觉得自己无限拔高,胸中有一股豪气万丈,好像呼喊出来,但是为了威仪和不被王体乾护卫只能强行的压入内心。
  总有一天老子要位居万万人之上!
  远处几个人把这一切都看在了眼里。
  “大人,看这毛文龙是准备继续做那南人的走狗了。”身后一个手下有些担忧的说道,这里可是毛文龙的地盘,稍有不慎便会落入万劫不复。
  “非也非也,你们都不了解那毛文龙,他不会甘心自己只得到这些的。”王子登淡定的摇了摇头。
  想起临来的时候大汗的吩咐,南人九边封锁严密,我八旗子弟日子越发的困难了,粮食盐巴都短缺,现在一定要想办法的说服毛文龙,从他那里打开一个缺口,这样我大金就可以得到紧要物资。
  宁大人也对他说过,此次上皮岛虽然是为了策反毛文龙,但是据他的估计毛文龙还没有这个胆子敢公开的反叛大明,但是用银子买通他的通道还是没有问题的,这个人贪心很大。
  “静观其变。”
  “嗻!”
  毛文龙恭敬的陪着王体乾往自己的大帐走去,要知道这可是当朝排名第二的大太监,皇上的心腹,这要是不招待好了,回去随意的禀报几句那可真是够自己头疼的。
  虽然皮岛是自己地盘,天高皇帝远的,大明的皇上也没办法把自己怎么样,但是名义上自己还是大明的总兵,谁知道在皮岛有没有人心里还向着明廷。
  毛文龙走在王体乾的身边俏俏的塞了一件小东西。
  王体乾低头一看手里多出了一件温润无暇的美玉,此物只是一看便知道可价值千金,王体乾眉毛一挑。
  “毛爵爷这是何意?”他明知故问的说道。
  “王公公不远万里来我皮岛,下官铭感五内,此不过一个小玩物,留给公公解解闷罢了,还望公公回去在皇上面前美言一二。”毛文龙把头低着赔笑,把姿态放的很低。
  “哦!”王体乾也不说什么把玉收入怀中。
  他其实已经打算好了,这次来皮岛无论受到了什么回去都上交给皇上,因为皇上对毛文龙的态度他知道有些东西不能拿,拿了可能以后就没机会享福了,他王体乾可不是什么见到钱就不要命的人。
  “王公公下官已经备好酒宴,为王公公接风洗尘,还请王公公赏脸。”
  说实话这几日吹海风吃干粮王体乾也是累坏了,想杂家什么身份何时吃过这个苦啊,不过皇上交代的事比较重要,还是先紧着公事要紧。
  “毛爵爷,皇上临走的时候交代了杂家,一定要好生的替他看看东江镇的大明军士,所以还请毛爵爷把江东镇的军士都集结起来吧。”王体乾时刻不敢忘记皇上的千叮咛万嘱咐。
第61章
发银子
  朱由校明白皮岛的军士现在肯定是只知道有毛文龙而不知道有他大明天启帝,但是他还是抱着一丝拉拢的心态,接近三万人军队,谁知道人心是怎么想的。
  要知道他们可都是正统的大明子民,虽然一直是在毛文龙的管辖之下,但是谁敢在名义上不遵大明,谁不是一出生就熏陶在大明威仪之下。
  就好比史书上可是记载过,崇祯二年六月,毛文龙被袁嘟嘟处死后,副总兵陈继盛开始管理皮岛。第二年的四月,岛上明将刘兴治发动兵变,杀死了陈继盛等,开始正式的割据皮岛,同年的十一月,大明派出了明将黄龙接任毛文龙的位置,但因刘兴治据岛而迟迟无法赴任。崇祯十年三月,皮岛再次发生兵变,刘兴治被杀,黄龙开始赴任,趁乱来袭的后金兵也被驱逐。同年冬,皮岛第三次发生兵变,黄龙被绑架并软禁起来,实权一度落入毛文龙的岳父沈世魁手中。不久后因尚可喜来援及朝鲜过问而恢复了黄龙对皮岛的统治。
  这几经变化都说明了皮岛并不是铁板一块,有人想着割据一方当个土皇帝,还有人想着回归大明的怀抱。
  毕竟几千年的君臣父子,忠君思想可不是白给的,那种文化思想的渗透,是任何一个人都无法想象的厉害。
  所以朱由校拿出了十五万两银子,没别的事情,就是让王体乾去一个一个的亲手发给皮岛的军士们,不但如此他还让王体乾带上了几百幅高清的后世彩色激光打印的大幅画像用于洗脑攻势。
  这个手段从那学到的朱由校就不想多说了,毕竟后世的人都明白,洗脑攻势的厉害。
  为了这幅画可是他特意的学习了p图,图上朱由校身穿大明龙袍十二章纹十二团龙衮服,头戴翼善冠,端正的坐在龙椅上,威严的目视前方三十度。
  朱由校特意找的一台莱卡价值二十万的单反来拍摄,你还别说那真叫一个清楚,而且再加上无与伦比的p图手段,以及运用上荧光以及变色油墨和视觉效果,那感觉真是绝了。
  王体乾让毛文龙集结了兵力,在我数万杀气腾腾的军士的目光中他走上点将台,这要是一般人绝对脚都软了,还上台能走路就不错了。
  可是杂家是谁?杂家可是见过大场面的!想当初一根明晃晃的箭支从杂家鼻尖上飞过去,杂家可是连一声都没吱一声。
  王体乾走到点将台的正中间的椅子前坐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102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