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不可能这么富(校对)第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1/1029

  只见他撸起衣袖就准备与岳拖开片,但是被代善和杜度死死的拉住,不过岳拖还是一脸嘲讽的对着莽古尔泰,把他气得暴起,差点两人就没有拉住。
  “够了!你看你们都是什么样子!还是我大金最尊贵的旗主吗!我看你们也就是一个个的连包衣奴才都不如!”皇太极突然的起身怒吼着制止了这场闹剧。
  听到皇太极生气了,几位旗主才消停了下来,毕竟他是大汗,又掌握着两黄旗和正白旗,实力最大,还是要给些面子的。
  岳拖和莽古尔泰这才愤愤不平十分挑衅的看着对面,仿佛在说你来咬我啊!
  “大汗你说怎么办我就这么办,我们怎么打那个毛蛮子!”莽古尔泰对着皇太极说道。
  皇太极没有回答莽古尔泰的话而是先问了一个问题:“各位你们的存粮还够过这个冬天吗?”
  “这.........”
  几个旗主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好像确实存粮不多了,这个冬天可能真的很难过去,若是按着现在的粮食,恐怕要饿死很多人啊。
  这个问题一被提起,毛文龙的事情就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了。
  “南人封锁了南下的地方,这是要饿死我们,难倒这件事不比你们死的那一百几十人要严重的多吗!打!打什么!”皇太极突然的暴起。
  “现在要做的是活下去,熬过这个冬天!”皇太极看着这些旗主痛心疾首的说道,一群蠢货!
  “大汗你怎么说我这么做,我听你的!”莽古尔泰第一个出生附和。
  “大汗你发话吧。”杜度也是点点头。
  “看来只有南下去南人那里打草谷了。”代善想了一下唯有如此才能获得粮食,往年不都是这么干的吗。
  “可是孙承宗怎么办,他现在可就在辽东,有他在南面可不好对付他。”阿敏说出了自己的担忧,他还算是有些脑筋的,想问题想得更远。
  最后他们还是把目光都转向了皇太极。他是大汗这个大注意还是要他来拿。
  “南下!”皇太极惜字如金一般的只说了这两个字。
  “果然大汗就是英明,打草谷我正蓝旗愿意为先锋!”莽古尔泰一脸的兴奋,恨不得现在就到南人那里好好的掠夺一番。
  “是啊,好久没有南下了,我都快忘了南人哭喊的声音了,哈哈哈。”代善一脸的狰狞变态的狂笑道。
  几位旗主也是高兴的点点头,打草谷好啊,打草谷获利最多了,南人手里的粮食女人,他们最喜欢不过了,这次也不知道能抓到多少包衣奴才。
  “此次南下非同小可,明军随时有可能出现袭击我们,所以一切由本汗安排,若是有人胆敢违背本汗一定不会饶恕与你!”
  此时南下非同一般,他是大汗手里的情报可是比这些人多得多,知道的越多越是心惊胆战,南边的皇帝竟然同意了熊廷弼的方略,这是要封死我们大金啊,他绝不能坐以待毙,要在这封锁中打开一个缺口,给我大金夺得一片生机!
第114章
温体仁
  就在八旗积极的准备南下的时候,朱由校正欢快的带着他的满朝文武大臣去参观.......参拜大禹九鼎。
  他知道满朝文武都对九鼎已经急不可耐了,九鼎之事兹事体大,满朝文武都想知道这究竟是真是假,毕竟九鼎可是已经消失了两千多年了,就那么从天而降,真是有些不可思议啊。
  “温大人,这九鼎从天而降,这可谓是闻所未闻啊。”一个大人靠近了温体仁感慨的说道。
  “陈大人不知道这九鼎为何?”温体仁回头一看笑道。
  “下官这里倒是有些传说,传说禹王九鼎根本就不是九只大鼎,它实际是个活物,是我九州龙脉孕育出的神物。谁得到它就能得到上天的眷顾,失去它就是失去了民心。每隔千百年之期,就会显灵在人间。“陈大人小声的说道。
  听到两人这那谈论九鼎,于是几位大人也围了过来,开始各抒己见。
  “下官也听说了,传说这九鼎可大可小,可轻可重,会无影无形的跟在皇上的身边,但是谁也无法看到九鼎是什么样的,一旦世上出现了明君它就出来了,要是有昏君也会离开,到时候国将不国百姓生灵涂炭,直到九鼎再选择出下一个明君。“又一个大人小声的述说着他知道的传说。
  温体仁看着这些好像市井百姓一样胡言乱语的大人们,不由得的笑了起来。
  “哈哈,大人们可能你们说的都对,但是本官却也在一些古籍里看过九鼎之说。”温体仁何等精明他可不敢说两位大人九鼎之说就是错的,因为这两位大人九鼎传说都是指向了皇上,只有明君才能得到九鼎,现在九鼎降世了,若是温体仁说他们两个的传说是错的,岂不是在与皇帝唱反调,你还想在这朝堂上混下去吗!
  身边的几位大臣立马做出了一幅洗耳恭听的模样等待着下文。
  “这九鼎乃是天命!得九鼎者就是顺应天命而为。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温体仁顿了一下接着说道:“汉书有云,周显王四十二年之时,九鼎飞天然没入泅水之下。后来秦始皇南巡之时,派了几千人在泅水中进行打捞,毕竟是江水滔滔,无从觅处,只得徒劳而返,周天子失德而失九鼎,然今日九鼎降世乃是天佑我大明,可谓我大明有圣天子降世,不胜喜之,臣温体仁叩拜上天了!”
  只见温体仁突然地一撩起官袍言情激动的朝着地上重重一跪,对着天空老泪纵横,然后重重的拜倒了下去。
  几位等着听故事的大臣互相对视一眼,什么情况?温大人这么大反应干嘛?
  然后他们就看到有人在向前行礼:“参见皇上。”
  “几位爱卿在说什么呢?”原来是在大殿里面待着没意思的朱由校出来闲逛了逛。
  其他几位也连忙的向朱由校鞠身行礼。
  “这位.....爱卿?”朱由校也是听到了人有人在谈乱什么,而且谈论的还很愉快才走了过来看看,然后就听到了一声极为悦耳的声音。
  “臣温体仁叩见陛下。”温体仁依旧跪在地上像朱由校磕了一个头。
  “哦?原来是温爱卿啊,起来吧地上多凉啊。”朱由校对着温体仁做出一个虚扶的动作。
  “谢皇上。”温体仁这才从地上爬起。
  “各位爱卿都吃了吗?朕看也没吃。”朱由校转身对着小猴子吩咐道:“让光禄寺给每位爱卿盛上一碗银耳粥,给爱卿们暖暖身子。”
  “谢皇上!“几位大人真是真心的感激个皇上,这冷风嗖嗖的,要是真的能喝上一碗热腾腾的银耳粥,可真是美美的了。
  皇上走后,几位大臣不由得用鄙夷的眼神看着温体仁,只会拍马屁的佞臣!当今朝堂有了你真是老鼠屎坏了一锅好粥啊,老夫与羞于你为伍!从今以后老夫绝对不与你这佞臣说一点话,受一点恩惠!
  “真香啊。”
  “这银耳粥真不愧是皇上御赐之物啊!”
  “香!香!”
  几位大人美滋滋的喝着银耳粥,然后一边在心里骂着温体仁。
  而温体仁也是好不在乎,他最后看到了皇帝对他递过来的友好的眼神,果然还是本官识时务啊,至于这些人,哼!一群善妒之人罢了........温体仁一边想着一边美滋滋的喝着御赐银耳粥。
  温体仁.......朱由校对他却是有些了解,传说这个人可是很有能力的人啊。
  进士出身,为人圆滑、城府深、老谋深算,尤其善于窥测政治风向,光宗、熹宗两朝为官。宦海浮沉三十年,一直左右逢源,官运亨通,魏忠贤当权时他不吃亏,魏忠贤垮台后他没倒霉,真可谓混世有术,八面玲珑。
  魏忠贤一伙势力被除。朝中出现大权真空,温体仁可没有放过这个绝好的机会。当时内阁人员已经选定,要推翻它谈何容易。可是温体仁竟然做到了。他自己把网撕破,自己钻了进去。
  最最令朱由校注意的就是,温体仁乃是崇祯内阁首辅做的最长的一个人,不可谓不厉害啊。
  这个人有意思,说不定那他可以考虑把他补充到内阁里面,为朕所用呢。
  吉时已到,锦衣卫封街,大汗将军开路,天子仪仗排出了一里地,朱由校坐在十六人抬着龙辇之上走在前面,后面按照官位大小从内阁开始后面跟着步行朝着太庙而去。
  路两边都是百姓跪着待人皇上走过之后才能起来。
  在经过了礼部侍郎以及钦天监还有得等衙门的摆布之后,朱由校终于可以解脱了。
  天知道迎一个九鼎还要如此多的步骤,真是令人烦躁不堪。
  “朕既授天命降下九鼎,诸位爱卿应与朕同喜,特准许爱卿近前瞻仰九鼎之采,诸位爱卿近前来吧。”这就是朱由校的目的之一。
  你们不是怀疑真假吗?好啊朕就让你们近前好好的看看,看看这究竟实在真还是假的,毕竟这可是高仿,经过了多少大师的手法来做旧的,
  朕可以跟你打个赌,赌你如果不是真的看到了正品,你真的认不出来。
第115章
大凌河堡
  “发光了!你看发光了!真的发光了啊!”
  朱由校微微一笑,不经意间把手里的一个遥控装置给收了起来,高流明的灯泡就是阳光也无法掩盖,真好。
  “天啊九鼎显灵了!真是传说中的大禹九鼎啊!”一位老大人不知道咋的了,突然的跪伏在地上痛哭流涕,他可是三朝元老了,没想到有一朝还能见到如此神物啊。
  “真的天降九鼎,天佑我朝啊!”
  “圣天子在世,万民之福!”
  诸多大臣跪在九鼎前,喜极而泣,泪流满面,九鼎神物非盛世不可降临,岂不是说我等皆是盛世之臣!就是那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也无此物啊!从此青史留名,一番佳话永流传!
  他们高兴,那是真的高兴,这就是九鼎,真正的九鼎,试问如不是神物,如何能在这大日之下发出如此夺目的光彩,必然是神物无虞!
  今后若是有谁敢质疑神物!那就是与我诸位大臣为敌,老夫必然生吞起骨肉!以正天威!
  朱由校看着下面这些大臣的模样心里一喜,看来这件事是成了,以后谁敢说九鼎不真,这群大臣就是最好的卫道士,现在就要开足马力宣传整个大明便可。
  辽东大明控制的最远地方,大凌河堡,天气已经开始要入冬了,寒风瑟瑟大地一片凄凉。
  两个守着烽火台的小卒子,靠着火盆找了一个背着风的地方,双手伸进衣袖里,抱着掉漆的长枪缩着脖子一边跺脚一边聊着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1/102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