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不良人(校对)第14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04/2120


这种行为,在场所有人,都深为不耻。
一时议论纷纷,群情激愤。
待这股怒气渐渐平息,苏大为以目光示意了一下。
李博轻咳一声,将众人的注意力拉到自己身上:“方才朝散大夫说的,我也有所耳闻,不过这里,我还有一些别的看法。”
“嗯?”
“与吐蕃作战,不仅是为国体,也不仅是为了河西健儿,为了维护大唐的宗主国身份,为了保护大唐百姓,还是文明与野蛮之争,更是事关大唐根本利益之争。”
“何谓根本利益?”
“所谓根本利益,乃是一个字,钱。”
李博笃定道。
阿史那道真腰背一挺,安文生张开微眯的双眼。
崔器侧头向李博看去。
包括李谨行、薛仁贵、郭待封,王孝杰等,都纷纷向来投来探询的目光。
哟嗬,说到钱我可就不困了啊~
第二十九章
马作的卢飞快
钱,那些儒生称它为阿堵物,称之为铜臭味。
可天下谁能离得开钱?
大丈夫不可一日无财。
听到李博提起钱字,立刻将大家的兴趣又勾了起来。
李博看了看众人,又看到对面的苏大为,向自己投来勉励的目光。
数年前,自己还是游荡在外的孤魂野鬼,何曾想过,有朝一日能返回大唐,连自己的儿子,将来都有一个好前程。
一切,皆赖苏大为所赐。
他定了定神,按住心中的一丝涟漪,扬声道:“早些年,我曾游历天山南北,也曾去过波斯和大食,亲眼见到各国商人,沿着西域往来,络绎不绝。
价比黄金的香料,珍稀的宝石、药材,波斯的琉璃、金银器、铁器,一切精美的艺术品……
当然,还有我大唐的瓷器、丝绸、草药、镜子。”
停了一停,待众人消化掉这些后,他才继续道:“商贸之利,价值亿万,我大唐能统驭这么大的疆土,威服突厥和西域、辽东,东南,除了我大唐的武德之盛,亦与这条商路密不可分。”
他深吸了口气,最后总结道:“孔子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是修身要钱,齐家要钱,治国平天下,哪一样缺得了钱财。
来自波斯、大食的西域商人,不远万里,将货物运到长安,再从长安购得丝绸茶叶瓷器,运回西面……
这商路,便是我大唐的财路。
有河西,便有源源不断的财富流入大唐。
若断了这条商路……”
不用他继续说下去,帐内诸将已经可以想像到后果。
自古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沟通东西的商贸道路,只有西域至河西这么一条。
滚滚的黄金财富流进来,使大唐富得流油。
如此重利,谁不想分一杯羹。
而吐蕃之崛起,第一步吞并吐谷浑,第二步,必是图谋河西。
近年来吐蕃人对安西四镇的一系列试探和扩张,无不说明这一点。
所以河西之争,不止是一城一地的得失。
更是大唐维持帝国的重要基石。
甚至可以说是命脉之所系。
财富不足,大唐就无法维持兵力,无法维持武德,无法保持繁盛。
家中无财尚且无法度日,何况诺大的帝国。
苏大为以后世人的眼光,看得更加长远。
华夏五千年来,历朝历代,数大唐最为绚烂。
大唐的开放,大唐的包容胸襟,天可汗的雄风,横扫东亚的充沛武德。
其辉煌灿烂,一直光照后世。
就这一点来说,盛唐之盛,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因为富裕,大唐军中配置极为奢华。
一人三马的骑兵。
西北马场常年保持数百万匹战马。
还有高达六成以上的披甲率。
包括突厥人、铁勒人、吐蕃人,无不对唐军兵甲之利,艳羡万分。
兵有横刀马槊,有劲弩。
而甲,并非寻常皮甲,是铁甲!
六成唐军配备铁甲,横刀、陌刀,角弩,长弓,劲弩,大盾,三匹以上战马。
还有极其丰富的后勤保障。
有了这一切,才令大唐府兵,变作横扫东西的雄狮。
才有大唐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武德。
这一切的背后,是难以计数的金钱财富,无数的资源堆出来的。
后世,甚至按另一个时空,安史之乱后,大唐从一个横跨东亚至中东的庞大帝国,收缩为一个区域性强国。
正因为丢失了西域。
此后无法将强大的生产力向外输送,赚取西方财富,割西方的韭菜。。
只能逐渐虚弱枯萎,直到历史周期率的到来。
苏大为是后世人,自然知道,要想成为真正的大帝国,必走扩张的途径。
未必是武力扩张,也可以是经济文化政治扩张,甚至是商贸和生产力的扩张。
对外输入产品,换取财富。
才能避免内卷的困境。
此时的苏大为,站在历史的分岔路口,往前望千年,向后看千年。
拥有河西,张帝国之掖的强汉。
雄踞西域,占住河西走廊的盛唐。
这是中原国力和武力的巅峰。
无论出于哪一点,都不可以丢失这块命脉。
所有胆敢挑衅大唐,想染指河西的敌人,都必须予以粉碎。
这或许,就是他来这里的理由。
虽然说起来有些矫情,但是这一刻,苏大为确实感觉到肩上沉甸甸的感觉。
那是压力,是国运。
文艺一点的说法,或许就是历史使命感。
今天的一切决定,未来的一场大战,很可能决定汉人未来数千年的运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04/21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