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不良人(校对)第20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33/2120


第一百一十四章
终于来电了,恢复网络了!
大唐是大国,是公元六七世纪的世界最强帝国。
大国的标志是什么?
不仅幅员辽阔,经济强盛,文化强势,武力横压当世。
更兼宗主国身份。
身边有一群跟着混饭吃的小弟。
就如武林盟主一般。
正如后世某鹰酱,振臂一呼,自有藩属小弟,替他冲锋陷阵在前。
只要盟主一声令,全天下任何一个角落,都有小弟自愿为其鞍前马后,甘做打手鹰犬。
在这个时代的大唐,就有这样的号召力。
天可汗不是随便说说的。
苏大为叉手昂然道:“以大唐一隅对抗整个辽东,可谓以己之短,攻敌之所长。但我大唐的实力,又岂是纸面上的武力?
但请天子修书一封,号召辽东各部外藩出动仆从军。
以仆从对付叛军大部,而我唐军集中精锐,攻敌要害,若叛军首脑除去,则敌自溃。
可不战而胜。”
大殿上的香气越发浓郁。
烟雾缭绕中,各大臣小声交换意见,窃窃私语。
将军们也小声交谈着。
武媚娘思忖片刻道:“前次薛礼之败,正因为仆从军葛逻禄反叛,今次再在辽东征召外藩作战,是否有翻覆之险?”
“不然。”
苏大为道:“西域情况不同,前次李敬玄大败,丧师辱国,以致动摇各胡族对大唐的敬畏,而且葛逻禄人在胡人中,也是首鼠两端,极无信义之辈。
大食人买通他们是可能的。
但在辽东,我大唐经营多年,恩威甚隆。
辽东渤海、靺鞨、契丹各部族,对大唐十分敬畏。
朝中不少军将,皆从这些部族选出。”
略停一停,苏大为继续道:“依臣之见,可速派将军高侃为总管,麾下率李辩等靺鞨大将协作,同征辽东。
高侃前次与臣一同征高句丽,军功卓著,擅于用兵,而且出生渤海高氏。
有他在,征召渤海兵源不在话下。
李辩出身靺鞨大族,在靺鞨族中素有威望。
还有萧延庆出身辽东契丹,可以为将。
这几人,从各自族中征发仆从,事半功倍。”
这番话说出来,殿上各将军都不由暗自点头,暗叹苏大为眼光老辣。
用这些异族归化多时的将领,统率本族仆从,自然会得心应手。
不会出什么乱子。
李弘和武媚娘似还在思索。
苏大为长叹一声:“可惜了李谨行……他本是靺鞨酋长,若他在,征召靺鞨作战,更为方便。”
历史上,李谨行武力绝人。
累迁营州都督,曾破吐蕃军于青海。
后封燕国公。
死后追赠幽州都督,陪葬乾陵。
为大唐名将。
原本按轨迹,李谨行将有更大作为。
但谁也不曾想,居然在李敬玄大败一役中,没于乱军之中。
只能说,李敬玄那次大败,大唐实在输得太惨了。
光是有名有姓的高级将领,便有数十人之多。
中级将领,更是阵亡数百人。
那些高级将领中,不乏日后大放光芒的能将,名将。
苏大为略一思索:“我记得李谨行有子吧?”
一旁的程务挺点头道:“有二子,长子李思敬,次子秀,都已成年。”
“若是可以,对辽东作战,可征召二人参与,一方面借李谨行的威望,第二也是给他们一个出身。”
“甚善。”
武媚娘终于点头。
苏大为这话有两层意思,一是借李谨行在靺鞨族中的威望,让李思敬和李秀从军出征,可以继承这部份号召力。
甚至在唐军支持下,直接成为新的靺鞨部酋长。
第二就是大唐素重军功。
虽然如今下层想要升迁封赏不如从前容易。
但像李思敬这种出身,稍微在军中历练,镀层金,以后继任李谨行军中遗产,封爵,也是顺理成章之事。
李弘也道:“此计甚妙。”
他舔了舔唇接着道:“方才苏郡公说攻其首脑,然辽东叛乱已经持续数年,首脑为何人?”
苏大为看向程务挺:“程将军把刚才没说完的都说了吧。”
“是。”
程务挺走到沙盘旁,指了一下倭岛,又指了一下新罗。
“如今攻占我安东都护地界的,虽为百济和高句丽复国叛军,但实则是新罗人和倭人在背后支持,这二国中,新罗人战力颇强,有一支精锐能征善战,非常难对付。”
苏大为默然不语。
他知道,那是当年的朝鲜花郎,新罗国仙留下的军队。
但当年碍于盟友和藩属国的身份,金家人又认怂得够快。
所以新罗并没有伤元气。
与被打残打死的高句丽、百济完全不同。
至于倭国,虽然经历了战乱,但倭国地盘够大,人口也比新罗多,之前的破落贵族也没清理干净,应该还能搜罗一些可战之兵。
而且倭国还有那个神出鬼没的神道教。
程务挺看了一眼苏大为道:“按郡公方才所说,安东都护兵力不足,无法守住所有防线,但若以高侃为总管,征召渤海、靺鞨、契丹等各族仆从军,那兵力不足的问题便解决了。”
除了解决兵力,还有一个好处便是。
仆从军向来自带干粮。
唐军不用准备这些人的粮草。
非常的省钱。
而且做为客军,这些仆从作战非常凶狠。
不凶狠不行。
都自带干粮了,如果不能打胜仗,抢掠一番。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33/21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