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不良人(校对)第3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0/2120


老头说着连连摇头“第一次出使后,老夫便觉得那天竺是个不祥之地,后来也是有意回避再去,不想这预感果真应验了。”
没能从袁守诚这里问到自己想要的答案,苏大为不由叹了口气。
这个疑问,只有埋在心底,以后如果有机会遇到王玄策,再当面问一问他。
安文生这时在一旁插话道“师父,贞观十七年,您都多大年纪了,还去天竺?”
“怎么?看不起老夫?告诉你,当时能被征召入使团的人,都有一身好本事,老夫刚好精通西域七国语言,也懂天竺梵语,还能掐会算,如何不能征召?”
袁守诚吹胡子瞪眼道“哪怕现在出去周游列国,老夫的身体也不在话下。”
酒铺老板亲自送了酒过来,安文生忙起身给袁守诚倒酒“师父您最厉害的就是这养生之道,看你的身体,活两百岁都没问题。”
“少拍马屁。”
袁守诚迫不及待的拿起酒杯“嗞溜”一口。
脸上露出享受的表情。
分三口将杯里的酒喝完,他长叹了口气,把手里的酒杯放下“比本事,老夫比袁天罡还是差一点点,不过凡事不可太尽,袁天罡那小子,就是用功过头了,不然怎么会那么短命。”
安文生知道他的性格,一喝酒屁话就多。
也不敢打断,非得他喝好,话说好,顺毛摸好,求他办事才是十拿九稳。
当下小心翼翼的替袁守诚倒酒,看着老头就着下酒菜,一杯接一杯的喝着。
两酡红晕,渐渐在袁守诚脸颊上浮起。
苏大为在一旁向安文生小声道“你是怎么认识袁大师的?是有人介绍吗?”
“不是,那一年冬天特别冷,我出街玩耍,看到有个老头冻倒在雪地里,一时好心,给他拿了点热水馒头,结果老头一睁眼,第一件事便问我有没有酒,我说有,然后……老头说他不欠人情,也没钱付帐,还说看我骨骼清奇,决定把一身的事传授于我。”
安文生瞥了一眼袁守诚。
做为京中贵族子弟,他的性格有几分傲气和清高,在贵族圈子里的人格格不入。
偏偏遇上苏大为被磨得没了脾气,而且在袁守诚面前,更是毫无傲气,乖巧的很。
苏大为一时无言,心想这个套路好熟悉啊。
安文生,安帅,你才是人生赢家,主角级的待遇。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安文生感觉生在一旁羞愧得恨不得有条地缝钻进去。
苏大为忙道“我现拜在李客师门下。”
“原来是丹阳郡公门下,难怪我在你骨脉间,摸到水系元炁。”
袁守诚的表情黯淡了几分,颇有些酸溜溜的摇头道“不过李客师也只有一手鲸吞术拿得出手,以你的根骨,以后成就没准会在他之上,可惜啊,若得名师指点……”
面对袁守诚的疯狂暗示,苏大为只装没听到。
开玩笑,您老现在混得还不如丹阳郡公呢,跟着您一起摆摊摸骨吗?
再说,既已投李客师这一脉,成为李家的护法,自不能另投它门。
袁守诚咕哝了几句,似是在惋惜。
好在他也没多做纠缠,而是向安文生和苏大为问明要假扮异人的能力特征。
“能调动元炁为我所有,拥有种种异能者,便为异人。但是异人能力千奇百怪,各有传承,不懂门径的话,自然无法模仿其他异人的能力。”
袁守诚又喝了口酒,呼出一口酒气道“不过老夫这一脉的术,却有所不同,最擅长模仿造化。”
苏大为耸起耳朵听着,同时又扫了一眼安文生。
他看过安文生出手,那种能力似乎是偏阴柔的。
如果不是安文生极力拍胸脯说,袁守诚能帮自己改变元炁,模仿蔡芒的生在一旁小声道“说人话。”
袁守诚翻了翻白眼“现在的年轻人,连易经都不读的吗?我这一脉修的是《连山易》,你不拜在我门下,自然不能将奥妙传与你,不过可以教你一段化气之法,此名坎离水生也松了口气“你有此决,至少在能力上,能模仿蔡芒几分,不至于被人一眼看出虚实。不过还是尽量不要和人动手了,这口决不花几年好生修炼,应该没法发挥自如,真动手就露馅了。”
“知道,还要多谢袁大师。”
苏大为感激的道。
按规矩,这就是传艺之功。
一般是要磕头认师父的。
苏大为能感觉得,袁守诚传给自己的这段口决,虽然只是那《连山易》中的一小段,但其神妙不弱于鲸吞术,甚至完整版说不定会更强。
第一百九十四章
算卦
原本按苏大为自己想的倒是挺简单的,利用鬼面水母将自己易形成蔡芒的模样,然后借此混入霸府中。
霸府一共三位头领,杨昔荣总不能把蔡芒抛下吧。
但是把计划和安文生、苏庆节聊过以后,意外的被他们轮番批评,提出一大堆问题。
比如说最简单的一点,
新罗使团的人与邓建并不太熟悉,就算陌生人假扮,他们也不容易分辩出。
但是蔡芒做为霸府三大府主之一,与杨昔荣他们相识多年,你一个外人想冒充,谈何容易。
每个人都有自己习惯的动作、语言风格、性格,乃至一些细微的肢体动作、喜好,这些只要有心人一试,立刻穿帮。
就算不提这些,蔡芒乃异人,有一手控德皇后同母兄。
此人自幼丧父,由舅父高士廉抚养成人。聪明鉴悟,雅有武略,与太宗皇帝是布衣之交,进而结为姻亲。
太宗皇帝晋阳起兵后,前往谒见投效,跟随太宗征战四方,成为心腹谋臣,封上党县公,参与策划玄武门之变。
贞观年间,历任左武侯大将军,领吏部尚书,拜尚书右仆射,迁司空、司徒兼侍中、检校中书令,封赵国公。
在太宗列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里,位列第一。
立储之争时,支持外甥李治登极,成为顾命大臣。
并进拜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仍兼任扬州都督,主持朝政。
现时的朝廷,此人已为关陇贵族之首。
李恪心里飞快的将对手的资料闪过,面上含笑抱拳,起身向长孙无忌道“见过长孙大人。”
长孙无忌一脸平静,向李恪微微拱手道“听说吴王想见我,不知所为何事?”
李恪脸上虽然还在笑着,但袖子里的一双拳头,却不自觉得握紧了一下。
第一百九十五章
请为太宗守陵
过去太宗在时,不管怎么说,长孙无忌对长宗几个皇子,还挺恭敬的。
但是今天,看长孙老贼这样子,是连表面功夫都懒得做了。
居然用这样的口气跟自己说话。
李恪心中暗恨,但只是一瞬间,他便调整好了心态,向长孙无忌低叹道“其实是恪有一事想拜托长孙大人。”
“何事?”
“是这样,近日在家读书,忽然想起以前父皇在时,曾勉励我读书的事……”
李恪观察着长孙无忌的表情,哪怕最微小的反应也不放过,嘴里继续说下去“屈指一算,父皇逝去已经有一年余,上次在崇圣寺本来是要祭拜父皇,但后来又出了乱子,也未能一尽孝心。”
“吴王想说什么?”长孙无忌微眯的双眼里,闪过一抹精明的光芒。
“我是想,不如去为父皇守陵,一来可以方便静心读书,二来也尽到人子之孝。”
“吴王想为太宗守陵?”长孙无忌有些惊讶。
飞快的在心里盘算了一下,太宗的昭陵在礼泉县九嵕山,与关中平原南部的秦岭山脉遥相对峙。
这道山脉在醴泉县境内,山势突兀,刺破青天,在山峰周围,均匀地分布着九道山梁,将它高高拱举。
长孙无忌摇摇头“吴王若想读书,在府中还是更方便些,再说老臣如何能管到宗亲之事。”
这就是推托之辞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0/21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