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不良人(校对)第4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4/2120


唰!
一切幻像消失,只有李淳风的话在耳边回荡:“这是唐镜记录昨日发生之事。”
李治看了一眼武媚娘,向李淳风叹息道:“太史令手中唐镜果然神奇,亏得有太史令统率太史局,才保我大唐,不受诡异之苦。”
“陛下过誉了,这都是臣份内之事。”
李治转向长孙无忌:“赵国公还有何话说?”
苏大为也同时向长孙无忌道:“如果赵国公还有疑问,可以请玄奘法师上殿,我曾听闻玄奘法师提过一桩旧事,在太宗赐于高阳公主的金宝神枕上,曾有诡异咒术。
与这黑丸上的诅咒,系属同源。
是真是假,请玄奘法师来,一问便知。”
长孙无忌看着苏大为,目光里,透过一丝绝望。
他终于知道自己碰到的不是一个小小的不良人,而是近乎妖孽般的存在。
一日夜的功夫,十二时辰,他能把此事做得天衣无缝。
连这小小一粒黑丸,都能找来李淳风和玄奘做证,哪还能抓到他的破绽。
自己输得不冤。
“赵国公?”
李治开口:“你还有何疑问吗?”
“臣,无话可说。”
长孙无忌面上无喜无怒,向李治鞠躬行礼道:“这一局,老臣输了,老臣过于自负,有负太宗所托,老臣错了,还请陛下发落。”
李治面色微变,他站起身,快步走上去,双手托起长孙无忌:“赵国公何出此言,现在既然案子破了,想必赵国公和右仆射也疲乏了,就先回去歇息吧,朕的国事,还要托付给你们,可不能累坏了身子。”
“谢陛下。”
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向李治感激涕零的道:“陛下慧眼识英才,此乃我大唐之福。”
“老臣先行告退了。”
苏大为看着这副君臣相得的画面,总觉得有些怪异,但哪里怪异,一时又想不到。
直到很久之后,他才恍然大悟。
李治没有喊长孙无忌一声“舅舅”,而是喊的赵国公,说明他心里并没有真的释怀,对长孙无忌的猜忌已经种下了,君臣之间的裂隙无可弥补。
至于说托付国事云云,不过是稳住长孙无忌等人的场面话。
而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也并没有真的认输。
只不过是一时权宜之计。
今天这一切,不是结束,而是君臣间权力博弈新的开始。
“此事已了,臣也告退了。”
李淳风向李治行礼告辞,又向苏大为点点头,一派高人风范,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只有苏大为,心知自己承诺了对方什么,有点牙酸似的抽了抽嘴。
那不是牙疼,而是心疼。
“阿弥,辛苦你了,此次,你立了大功,想要什么赏赐?”
李治拍了拍武媚娘的手,向着苏大为笑道。
他的眉眼挑起,颇有扬眉吐气之感。
今日苏大为赌局胜了长孙无忌,不仅是换来长孙无忌道歉认错这么简单。
而是长孙无忌在李治面前,从来都摆出顾命老臣和舅舅的姿态,从来对李治都是高高在上,俯视自己的外甥。
这是第一次,他在李治面前低头。
也是第一次证明,他长孙无忌,并不都是对的。
长孙无忌,也会犯错。
对心理层面的打击,更胜于其它。
第九十九章
第三个故事
殿角,博山炉里缓缓吞吐出氤氲的雾气,香甜中,有一种令人宁静的力量。
李治轻轻喝了口茶,略觉精神一振,开口向苏大为道:“阿弥,你既是媚娘的弟弟,与我也不算外人,此次幸得你断案如神,才令真相大白,想要何赏赐快快讲来。”
武媚娘与李治相视一笑,那笑容里,颇有几分“我弟弟确实有能耐”的骄傲。
她的目光转向苏大为,虽没开口,但眼神里透出鼓励之意。
“有功则赏,有过则罚,朕是不会亏待替我效力之人的。”
李治又道。
苏大为想了想,向李治拱手道:“陛下,其实”
“何必吞吞吐吐?有话就说。”
“陛下,其实关于安定公主的案子,还有第三个故事,不知陛下想听吗?”
苏大为的话音落处,李治与武媚娘不由露出惊讶。
“阿弥,你这是何意?”
“陛下,所谓真相,只看你从何等角度去解读。是以,臣经过细细思量,发现,这件案子,还有第三种解读。”
李治下意识伸手握住武媚娘的手,略微一紧。
武媚娘低头看了他一眼,又看向苏大为,眼里闪过一抹担忧。
“你说吧,朕听着。”
“关于此案,臣之前有两种解读,第一种,是倭国半妖等势力,想要暗中控制朝中权贵,这次他们选择的目标是安定公主,而王皇后与萧淑妃并不知情,在无意中促成此案,令安定公主置于危险之中。”
这第一种解释,自然存在着种种漏洞,难以自圆其说。
比如没有宫内内应,哪怕是诡异半妖,也不可能做到这些事,更何况那苏我虾夷如今还在太史局手中。
李治手托着下颔,略微点头,表示自己听懂了。
“第二种解读,那就是完美犯罪,皇后与萧淑妃都是知情人,表面上装做不知,实则各自参与此案,对整件事形成推动。”
第二种解读无疑是弥补了第一种的漏洞,便得更加可信。
长孙无忌也是在这里,无法反驳苏大为,心中又惧怕李治趁机扩大打击面,才不得不暂时低下高傲的头颅。
武媚娘低头看看怀里的女儿,眼神中闪过一丝爱怜。
自己的女儿,这次真是吃了大苦头,险些便见不到她了
武媚娘抬头,向苏大为道:“第三个故事是什么?”
此刻,她已然明白了苏大为的意思。
没有所谓的“真相”,一件事发生了,都只有根据手里掌握的信息、证据去拚凑,去溯源。
但拚凑出来的东西,能叫真相吗?
如何去看待此事,才是更有意义的。
苏大为深吸了口气,拱手道:“这个故事,可能要从很早之前说起,在太宗时,曾非常宠幸一位徐惠妃。
这徐惠妃有个妹妹,从小听身边人讲姐姐的故事,听说姐姐受天子宠爱,她的心中,悄然生出羡慕。
及长成人,这位妹妹,果然也入了宫,她从一个小小的才人做起,终于成为了四品美人。
原本,她以为自己能独得天子宠爱,岂料,这时的后宫与太宗时大不一样。
在她头顶,有一位皇后,一位贵妃。”
苏大为说到这里,李治与武媚娘的脸色同时变了。
他们都清楚,苏大为说的不是故事,而是后宫之中徐美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4/21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