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临诸天(校对)第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878


然而已经迟了,随着一排燃烧着的火箭落下,地面腾起大片火光,瞬间将城墙下的大批朝廷兵卒全部裹了进去。
瞬间,朝廷军的攻势土崩瓦解,城下哀号惨叫声不绝于耳,空气中弥漫着人肉烤焦的香味,大群浑身冒火的兵卒掉头狂奔,不管不顾地向着本阵冲来。
郡城下虽有护城河环绕,但并不是活水,过去几天的攻城战中早就被朝廷军用沙袋土石填平了。况且这种油料引发的大火也不是有水就能轻易解决的。
“救……救命……”
数百名兵卒绝望地痛呼着,有的跑着跑着就一头栽倒在地上再也爬不起来。
虞方洲眼角抽搐,脸色黑得如同锅底,狠了狠心吼道:“弓箭手准备,敢靠近本阵者格杀勿论!”
一旦让这些火人冲进本阵引发更大的混乱,后果可是灾难性的。所以就算心中不忍,他也只能下达这道残酷冷血的命令。
数百面无表情的弓手沉默着出列,拉开弓弦、闪烁着金属冷光的箭头对准了前方不远处的袍泽。
冲到数十步距离时,还活着的兵卒仅剩下百余人,旋即被迎面而来的箭矢纷纷射杀。
放眼望去,这一轮参加攻城的兵卒,活下来的可谓寥寥无几,城下的尸体堆积如山,大片火焰犹自在熊熊燃烧。
而城上的守军正在不停地往那些云梯之类的攻城器械上倒油,然后将其点燃烧毁,防止再度被朝廷军所用。
虞方洲神色木然地环顾四周,只见本阵中的军卒眼中都流露出隐约的惧意,城下的惨状,起到的震慑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军心已失、兵无战意,奈何……”
这位都指挥使喃喃自语着,只觉得一口逆血涌上喉头,眼前一黑便晕了过去。
第二十八章
优先解决
帝都洛京。
当朝首辅的府邸位于城南区,占地上百亩,修建得金碧辉煌、恢弘大气,不少区域比起皇家园林还要显得奢靡。
幽静的书房外,一排带刀侍卫在廊柱下站得笔直,又有丫鬟仆役在门口垂手侍立、低眉敛目,随时听候里面的主人召唤。
不一会儿,相府总管领着一名中年文士远远行来,到了门外低声叮嘱几句,便让他进了门。
书房内的光线略显昏暗,一身便服的首辅大人靠在桌案后的座椅上,眼眸幽深,看不出喜怒。
听到轻缓的脚步声,张敏衷眉毛动弹一下,平淡的声音响起:“是曹先生来了?坐下说话吧。”
“臣曹昀见过主公。”
中年文士规规矩矩地躬身行礼后,才在一旁入座。
他的面容五官看起来比较平庸,甚至带着几分丑陋,却又透着一股莫名的风采气度,令外人丝毫生不出轻视怠慢之意。
这曹昀自幼就声名鹊起,素有大才,只因年少气盛得罪了当朝权贵,从此绝了仕途,一度过得颠沛流离。
后三十岁时得遇异人,拜师修道,学有所成后出山游历,机缘巧合下遇到还在南方当县令的张敏衷,观其面相断定此人大有不凡之处,今后必可成一时风云人物。
于是决意投靠辅佐,自荐为幕僚,暗中为其出谋划策、运筹帷幄,使得张敏衷顺利击败多路政敌、平步青云一路升迁,直至位极人臣。
由此曹昀也获得了这位首辅的高度信任倚重,在府中地位尊崇,连张敏衷的子嗣都对其非常恭敬。
“这是最近一段时日的南方战事奏报,先生看看吧。”张敏衷扫了一眼桌案上的卷宗,继续道。
曹昀答应一声,起身将那叠文书取到手中,重新坐下后,飞快翻阅浏览完毕,微微蹙眉道:
“看来这南方的情势……有越发失控的迹象,主公须得早做打算才是。”
南方数州,朝廷几路平叛大军的围剿行动均不顺利。势力最大的吴振策已拥有七郡之地,目前正率军围了南淮郡,很快就可拿下,据朝廷安插在其军中的细作秘密回报,此人已在暗中筹备自立称王事宜。
剩下的几家诸侯同样不容小觑,尤其荆州境内的赵元谨,虽然目前的地盘还不足两郡之地,却是曾经击杀蒙珞的厉害人物。又以奇袭的手段夺下阳城郡,城中的两万余朝廷精锐居然毫无作为就一败涂地,大半当了俘虏。
如今虽有冯青云领军围剿,但是根据最新战报,两军交战多日,朝廷军却毫无进展,不仅伤亡近万人,都指挥使虞方洲怒急攻心、已因旧伤复发而病亡。
所以心生惧意的冯青云现在按兵不动,迟迟不敢继续发起攻势,战局已陷入僵持状态。
“国运艰难,叛军流寇日渐势大,不知先生有何良策助我?”张敏衷揉了揉眉心,神情带着淡淡的倦意。
曹昀沉吟道:“为今之计,只有集中朝廷优势兵力先合攻一处,平定之后再考虑下一路。主公以为如何?”
张敏衷默然半晌,微微叹道:“这是我的过失,若是尽早采纳先生之言,如今的情势何至于此?”
当初各地烽烟初起时,朝廷内阁群臣商议平叛大计,曹昀就不赞成四处出击、多路并进的策略。毕竟朝廷积弊已久,威望影响大不如前,对于各地的控制力同样堪忧。加上国库空虚、连年入不敷出,哪还有足够的财力物力多线同时开战?
况且朝廷军中同样是贪污腐化严重,吃空饷、喝兵血、倒卖军械物资……种种黑幕层出不穷,战力和开国之时比起来那是天差地别。
只是朝堂上的大人们养尊处优,已经没几个熟知民间世情的,对于各地的流民义军从骨子里就无比轻视鄙夷,认为终归不过是一群愚昧短视的泥腿子而已,又能够翻腾起多大的浪花来?以朝廷煌煌天威,翻手即可覆灭之!
当时的张敏衷对此虽有疑虑,不过几经权衡之后还是采纳了群臣的意见,令大军开赴各地镇压叛乱,分散了实力,以至于败仗不断、损兵折将。少数几个能打仗的将领表现出色些,也改变不了整体大局日渐糜烂的趋势。
“既然如此,那就是吴振策了?”
张敏衷道:“令南方各路兵马撤离,然后向淮扬一带集中。优先解决了这个最大的威胁,再视情势变化进剿下一路叛军。”
“主公所言甚好,臣没有异议。”曹昀道。
心里却有些遗憾,他本想说荆州境内的赵元谨才是最危险的目标,不过如今吴振策的地盘和军力都远远胜出、声势浩大,隐隐已成南方第一诸侯,若是让其顺利割据称王,对于朝廷威望将是沉重打击。
所以站在张敏衷的立场上,是绝不能让这个吴振策继续扩张下去了,必须得集中南方所有军力、不计代价地将其剿灭掉。
其实还有一种更大胆的策略,就是朝廷兵马完全退出南方,坐看几路诸侯相互厮杀争斗,待到彼此元气大伤、筋疲力尽时,再一举出击剿灭,南方大局可定。
当然这策略只是理论上可行、实际上未必如此,更大的可能是其中某家诸侯吞掉其他割据势力、借机坐大,最终导致整个南方彻底沦陷。
所以曹昀只是在心底想想,并未将这不成熟的策略提出来。
……
阳城郡。
“……主公,经过多日探察,斥候营已经摸准了朝廷军的主要粮草屯集地,就在二十里外的这处小山谷中。”
议事厅里,凌远庆将一张地图放到赵元谨面前,神色兴奋地说着。
坐在旁边的秦烽扫了一眼,这地图是手工绘制的,比较简陋,和自己所在世界的地图没法比,不过也能够表达出应有的信息了。
孙向青笑道:“这是天佑我军,有了这地图,主公便可派遣一旅精锐趁夜偷袭,只要焚毁了粮草,对面的朝廷军将不战自溃。”
赵元谨点点头,看着秦烽道:“斥候营固然功不可没,当然此事能成,还是要感谢先生带过来的神奇器具。”
军械粮草的储存地点历来是军中的最高机密,冯青云在这方面的处理同样是很谨慎的。屯粮地点选择极为隐秘,山谷周围日夜都有游骑巡视警戒,不明身份的人敢靠近十里地范围内一律射杀。
正常情况下,斥候营想发现这处粮草屯集地,可能性不说绝对没有,但也是非常低了,而且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办到的事情。
可是冯青云并不知道有一种叫做夜视望远镜的东西,赵元谨麾下的斥候营派出精干人手,连续潜伏跟踪观察数个夜晚,最终顺利确认了这处重要目标。
历史上因为粮草出问题,导致全军溃败的例子比比皆是,譬如官渡之战,曹操能以两万军队击溃袁绍的十几万大军,关键原因就是因为焚毁了袁绍位于乌巢的粮仓,这才扭转战局,进而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主意已定,相应的袭击计划立刻制定出来。由凌远庆带领一千精锐趁夜出击,秦烽照例随军行动。
第二十九章
焚毁
是夜,天空阴云密布,黑得伸手不见五指。
毗邻山谷的一片陡坡上,周身裹在厚实黑袍中的秦烽,正与凌远庆并肩而立,观察着谷中的景象。周围有十多名黑衣大汉拱卫,都是属于赵元谨的心腹死士。
上千名精锐黑衣士卒在远处山坡下静静等待着。边上还躺着一队值夜的朝廷军士兵,现在他们都已经变成了尸体。
夜视望远镜中的图像当然比不得白天那般清晰,不过也能看出山谷中的大致布局,圆锥柱状的粮仓连绵成片地排列着,偶尔可以看到打着呵欠、神色困倦的兵卒。
这里远离战场,加上一直平安无事,因此值守的朝廷军士卒警惕性并不高,他们根本不曾想到赵元谨的兵会发现这里。
“看起来守军不算很多,先生,我们动手吧?”
凌远庆低声道。一千精兵趁夜摸到这里,沿途曾遇上多股敌人的哨探,虽然都及时解决掉了,可时间长了还是有可能被朝廷军方面察觉到,所以耽搁不得。
秦烽点点头,转身走到士卒们视野所不及的地方,手一挥,光影闪烁间,一台接一台的小型投石机出现在周围,还有大堆装满油料的陶罐。
等他将次元空间里的东西全部取出,死士们便过来护送着他站到了一边。
其实就连这些死士都不清楚黑袍中的秦烽究竟是何等身份,出发前他们只接到赵元谨的亲口严令,哪怕全部死光都要护得这位先生的周全。
凌远庆低喝一声,将下方的士卒们唤过来。
在看到投石机和陶罐后,围过来的士卒们都被惊得不轻,不明白这些东西怎么莫名其妙地就冒出来了。当然在凌远庆的严厉命令中,没人敢出言询问。
上千兵卒同时动手,将这些陶罐用投石机不停发射到山谷各处,还有的士卒直接抱起陶罐,顺着面前的山坡扔下去。当它们落地时基本都已破碎,粘稠的油料溅落得到处都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8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