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临诸天(校对)第2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6/878


苏瑜澜毕业后,也曾依靠家里的资源开了一家新材料公司,经营得相当不错。当初还曾参与过军方项目的竞标,虽然后来失败,但已足以说明公司的水平不错了。
秦烽打算再收购几家类似的公司,再多招募相关领域的技术人才,一并整合之后交给苏瑜澜打理,从末日世界拿回来的诸多黑科技成果,都可以假借这家公司的名义搞出来,然后推向市场。
恒景恬惊讶地道:“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你有足够的把握吗?”
秦烽说着:“行与不行,最多一年后就会看出端倪了,至于要不要参股,你自己看着办吧。”
“……”
恒景恬怔了一下,扭头问苏瑜澜:“你的意思呢?就由着你男人这样折腾吗?”
“我当然是相信他的。”
苏瑜澜笑笑,印象中还没有这家伙办不成的事情,多建立一家公司又怎么了?弄不好一年以后,一家规模不逊色于锟铻科技的全新巨头级企业就会出现在自己名下。
第三百零七章
新材料
无论恒景恬心底怎么想,在秦烽的超高效率下,锟铻高新材料研发公司依旧如期挂牌成立了,注册资本一百五十亿华夏币,拥有各级员工一千二百余人。
恒景恬经过考虑,还是投了五个亿进去,玉星澜等其他六家商业伙伴同样投了数量不等的资金入股。
秦烽对此没有拒绝,尽管现在实力已今非昔比,但是站在他的立场上,打打杀杀解决不了所有的问题,多个朋友总比多个敌人好。在不影响自己核心利益的前提下,带着合作者一起发财也没什么,一味想着吃独食,会遭到所有人嫌弃的。
有了这些盟友在,以后公司的经营若是遇到什么问题,又不值得他亲自出手时,这些人自然会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当然,秦烽在合作者的选择上是相当谨慎的,华国之外的国家组织一律不予考虑,与海外财团势力牵扯过深的国内公司也不会考虑。那些所谓的外国友人们别想在自己身上图谋到一分好处。
新公司架构搭建起来后,接下来就是更新仪器设备,大张旗鼓的招聘活动,许出丰厚的条件去那些高等院校、大型企业集团中挖人。无论是出于掩人耳目还是其他的考量因素,这样的举措都是不能省的,无非是花钱而已。
在随后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秦烽阐述了新公司的主营范围与发展目标,就是要力争成为华国乃至全世界的前沿科技研发巨头。
秦烽的行为,很自然地引发了外界的诸多误解与猜测,在他们看来,这个崛起不过两三年时间的年轻人,个人事业的扩张速度快得实在有些不合常理,在运营方面或多或少都应该存在些问题才对,一不留神就有可能造成难以弥补的重大战略失误。
在过去的岁月中,这样的反面例子已经太多太多了。不少知名的企业集团、商业王国盛极一时,一度成为无数人追捧的商业奇迹。
然而这些奇迹往往因为一些不经意的细节问题,最终导致公司内部出现致命的隐患、资金链断裂、扩张势头受阻而无以为继,最终不得不黯然落幕,成为工商管理教材中的又一个失败案例。
“……呵呵,国民男神又在玩新项目了。”
“……感觉这家伙有点飘了,好好玩你的新型电池不行吗?非要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瞎鼓捣。”
“就是,万一搞砸了,亏钱暂且不说,对他的声誉损害可是不小呢!”
“不过我还是相信我的老公,迄今为止还没有他搞不成的项目,万一他又成功了呢?”
“如果他真的成功了,那将是又一座能够与锟铻科技相提并论的超级金矿,虽然这种概率实在不高。”
“嗯,拭目以待吧。”
……
这是微博上诸多粉丝的评论,带节奏的喷子与水军自然不少,国内国外的都有。
在现代商业社会环境下,基本不存在长盛不衰的企业帝国。时运不济时,百年老店、全球五百强巨头都有倒下的例子。秦烽的做法,乍一看起来就好像是有了钱就飘了,看到什么项目觉得赚钱、就急急忙忙地进去插一腿,却不管自己究竟对这一行了解多少。
因此不少明里暗里的竞争对手都幸灾乐祸地看着,巴不得锟铻科技能够成为下一个这样突然崩溃的企业巨头,这样他们的日子就好过了。
毕竟秦烽只是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经验匮乏是肯定的,战略眼光想必也不会如何出色。骤然拥有了如此惊人的身家财富,对自身的定位难免会出现偏差,犯错误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或许等到不久的将来,当锟铻科技不出意料地崩溃之后,他们这些业内的竞争对手还可以趁机落井下石,以低廉的代价将这家公司的股份收购过来进行资产重组,新型电池技术及其带来的丰厚收益就是属于自家的了。
想法是挺美妙的,可惜能不能成为现实,那就只有老天才能知道了。
秦烽可不管外界怎么看待自己的做法,依旧按照既定的目标、一步步地推进着自己的商业帝国发展战略。
军方的动力电池订单已经下来,包括配套的各类设备,数量比秦烽预期的要多些,一个月上千套的供货要求。当然并不全是装甲战车用的型号,还有部分改装型号是用于重型运输卡车上面的。
这点订单算不得什么,多开两条生产线就搞定了。
除了手机电池与动力电池,锟铻科技已经开始陆续推出更多类别的产品,笔记本、平板电脑、摄像机等各种数码设备里所用的电池型号都有涉及。更高端的,就是飞机、船舶、大型工程机械上需要用到的蓄电池,公司里同样有相关产品出来,主要性能参数完爆市面上的同类商品。
由此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公司接订单接到手软,公司每月都有两千余名完成培训的员工以及十多条新生产线投入运转,某些不太重要的零部件还得转包给别的公司做,才能够保证勉强完成生产任务。
“看起来公司的基建工程还得进一步加快,让你家的建筑公司给力一些吧,还有好多产品的投产计划等着呢。”
办公室里,秦烽对恒景恬说道。
“这个嘛不是问题,不过呢……”
恒家公主眨了眨眼睛,没有继续说下去。意思是给你一个眼神,自己体会。
秦烽摇摇头,从抽屉里摸出一葫芦灵酒,一盒茶叶递过去。
恒景恬喜滋滋地接过来收好,然后道:“好吧,家里的那两家建筑公司最近已推掉了别的业务,专门负责你这边的项目,保证按质按量给你完成。”
“考虑到公司将来还有那么多新项目,这回再给你批一百公顷地块吧,省得你过段时间又来开口抱怨,至于银行方面的贷款问题,我可以帮你打招呼,想要多少钱你自己去和他们谈。”
“好吧,就这样说定了。”秦烽满意地道。
她自觉已经非常高估秦烽的能力,只是锟铻科技的业务拓展速度之快,仍旧超出了她的预期。根据第三方机构的估测,公司的总市值应该已超过两千亿华夏币,加上另外两家公司的资产,这家伙现在的身家在整个华国都属于顶级富豪之列了。
而且按照这样的发展势头,到年底时,三家公司的市值再翻两番都不是问题,还有新成立的第四家从事材料研发的公司,只要能够拿出几项够分量的成果来,那市值必定也是如同坐火箭般蹿升的。
当然,她并不清楚秦烽在欧美股市中还存着一笔庞大的资金,在量子光脑的操作下,这些资金无时无刻不在增长着,目前总量已有上千亿美金,这还是秦烽不时抽调资金采购大宗物资的结果,否则这个数字会更加的夸张。
此外在马达加斯加岛的经营布局也是进展顺利,按照秦烽自己的计划,再有一年的时间,就可将这个落后贫穷的岛国政局彻底掌控。
在公司总部,秦烽亲自授课的封闭式培训依旧在进行中,每期一百人,为期三天。通常都是他自己挑选指定,当然各部门的总监们有权出面推荐,员工本人同样可以提出申请。至于能不能获准通过就要看运气了。
经过镜像国度的洗礼后,这些员工的个人能力都会有相应的提升,关键是对公司的忠诚度有了保证,不会轻易被外面的势力拉拢收买。
进入八月份时,新公司的第一项科研成果问世了。
第三百零八章
目标新世界
末日世界的整体科技水平,要高于主世界半个多世纪,某些在浩劫之后依旧不曾停止发展的领域,譬如军工与航天领域,更是领先主世界一百多年。
因此秦烽现在就算是拿出一些相对“原始落后”的技术成果,在主世界也属于不折不扣的黑科技了。
用于下一代大推力航空发动机的耐高温陶瓷基复合叶片材料,这就是新公司推出的第一项成果。
当然,只是叶片材料,不是完整的航空发动机技术图纸资料。这东西虽然秦烽手中有,但现在肯定不是拿出来的时候,除非他想被有关部门请去喝茶,更要命的是被河蟹神兽盯上。
航空发动机被誉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属于不折不扣的尖端科技。华国的航空发动机领域一直是短板,毕竟这东西不仅仅烧钱、还得烧时间,需要足够长的时间去做各种复杂的实验,积累海量的数据,数十年如一日地不懈努力,最终才会有所成就。
上个世纪米国的F15重型双发战斗机尚处于研发阶段时,配套的F100发动机就拖了后腿。尽管米国人不差钱,在这方面也不吝惜投入,在大量的实验过程中前前后后烧坏了近百台发动机,可是等到真正投产装机时,依旧出现了不小的问题。
为此郁闷的米国人只能返工重来,又花了大把的美金和时间,才将这款发动机真正完善,而F15战斗机也当了好几年的“机库女皇”,然后才等到了符合要求的发动机。
工业基础雄厚的米国人尚且如此,华国在这方面的底子更薄弱,当年的歼10战斗机不得不长期使用俄国的进口发动机,歼20战机服役的头几年也没有符合要求的五代发动机可用,直到前两年才完全解决问题。
而耐高温的涡轮叶片,是发动机里面技术含量最高的部分之一,也是最昂贵的部件之一,号称价比黄金。从设计到材料、以及制造加工工艺都极其复杂。工业基础稍微薄弱些的国家都甭想尝试。
秦烽所推出的这种新型涡轮叶片材料,不仅在关键性能参数上更为出色,而且制造加工的工艺难度相对较低,良品率极高,可以极大地摊低成本。
华国的军方如果能够大规模应用这种新型涡轮叶片,对于发动机的性能提升有着明显的好处,当然,发动机其他部分的工艺水平也不能拖后腿。
在保证自身利益与安全的前提下,秦烽打算分批次将下一代军用航空发动机的技术资料逐步地放出来,让华国在这一重要领域更快地追上并超过米国人的水平。
戒备严密的实验室里,当第一批样品材料摆在军方的专家组面前,并听完秦烽的解释说明时,王尘华专员都不禁为之动容。
“这东西……真有你说的这样顶用?”
他心存疑虑地问着,似乎秦烽的这家新公司成立才没几天,技术研发团队也是整合了以前的那几家中小公司后拼凑起来的,居然这么快就能够出成果,实在是令他有些难以置信。
“有完整的实验数据可供查阅,你们也可以将东西拿回去自己测试,顶不顶用,很容易就能得出结果的。”秦烽微微笑道。
“那行,”
王尘华不再犹豫,拍拍他的肩膀道:“如果这东西由专家们验收通过了,你就是国家的功臣,订单大把地有。”
接下来的事情发展不出秦烽的预料,新材料的优异性能、以及相对低廉许多的价格,很快就获得了专家们的一致认可。
半个月之后,又一项长期合作协议顺利达成,秦烽的公司将只为华国的军方供货,作为回报,军方将会派人加强对他名下所有公司产业的保护措施,防止国内外某些不怀好意的势力觊觎。
等到时间进入九月份时,秦烽再度返回港岛。
时至今日,他在这里已经拥有了多处豪华房产,进出口贸易公司有了单独的办公大楼,各方面看起来都已经是一家极具规模的大公司了。
别墅里的豪车、直升飞机、私人码头上的游艇都不缺,虽然很少用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6/8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