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临诸天(校对)第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78


“呃……这个……”
中年男子眼中闪过一丝尴尬,解释道:“很抱歉,由于资金紧张,加上废弃了不短的时间,原有的摄像头都已损坏拆除,后来也没有装上新的。”
顿了顿,担心秦烽不满意,他又赶紧解释道:“不过线路管道是现成的,重新安装不会费什么功夫,我可以为你介绍一个熟人帮忙搞定,价格非常实惠。”
“算了,这事情我自己找人处理吧。”秦烽笑道。
没有摄像头才好,反正他只是将这里当做临时转运场地而已,东西运到之后就会被他送入异界,根本不需要长久储存。
王得才松了口气,看得出来他现在似乎是遇上了什么麻烦,急着用钱,所以很希望做成这单生意。秦烽因为要赶时间,在价格上也没有过多计较,两人很快就达成了一致。
最后秦烽从背包里拿出事先打印好的书面协议,填上金额数字,签名之后递给王得才。他看过条款之后发现没有问题,于是也签了字。
按照秦烽给他的说词,是自己打算从事食品物流批发生意,为滨海市内的众多超市商家供货,所以才决定租下这里当做临时转运仓库使用。
以王得才的阅历见识,并不怎么相信这个大学生的话,当然这事与他没什么关系。库房租出去了,经营什么是人家的事,他只要能够按期收到租金就行了。
最后王得才带着押金和预付的半年租金满意地离开。拿到钥匙的秦烽也没有浪费时间,直接给滨海近郊一家规模颇大的粮食加工厂老板打了电话,开口就下了两百吨的订单,面粉大米各半,而且要求对方送货上门,还要安排人负责卸货。
有生意上门,老板自然是挺高兴的,在秦烽痛快地支付了订金和人工费用之后,当即表示马上安排。反正两地的距离也不是很远,还不到五十公里。
在商业信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做生意的人都活络得很,只要舍得花钱,基本上就不用担心摆不平事情。从下单到商品出库,物流运输,交货装卸,对方会替你妥善安排好一切。
三千石粮食,换算成现在的重量单位大致是一百五十吨左右,也就是几台载重卡车一趟的运量而已。考虑到后续交易计划,他这次要了两百吨。
滨海作为国际性的大都市,市区以及周边近郊城镇的人口加起来多达数千万计。每天的粮食蔬菜消耗量都是个惊人的数字,区区两百吨面粉大米的交易根本算不得什么,不用担心会引起外人的注意。
等到午后时分,库房大门外的路口传来了汽车喇叭声,一辆巴士带着五辆载重卡车沿着水泥路鱼贯驶来。
秦烽打开正门然后迎了上去,巴士车里出来一个年轻的销售经理,两人交谈几句,随后让车队驶进了大门。
巴士车里呼啦涌出来一群搬运工,其中几个技术工去库房里面开装卸叉车过来,剩下的人去卡车上解开防雨帆布,热火朝天地开始干活。
秦烽和销售经理则是在一旁喝着饮料聊天,耐心等待着。
有机械设备辅助,干起来倒也快捷。临近晚饭时分,所有的面粉大米全部送入库房,码放得整整齐齐。
“大家辛苦了,这些烟你们拿去分了吧。”
秦烽打开自己的货柜车驾驶室,拿出六条香烟,外加两箱红牛饮料交给他们,然后通过银行转账付清了剩下的款项。
“下次有机会继续合作。”最后销售经理与他握手告别。
目送着车队离开,秦烽掩上围墙大门,锁死。确认周围没有可疑人物之后,一个人进了库房。
……
府邸中。
赵元谨与自己的几个心腹臣属正在议事,此刻的他显然心情不错,面色红润、双眸有神,言语间带着淡淡的笑意。
“……主公,军中粮草已所剩无几,最多只可维持三天了。军心浮动,若是不立即采取措施,大局恐难以为继……”
谋士孙向青双眉紧锁,忧心忡忡地道:“臣提议可从民间大户手中征收粮草,以解燃眉之急。”
身材魁梧敦实的亲兵主将宋武撇了撇嘴,闷声闷气地道:“这法子都已用过两回,那些个富户身上恐怕也没多少油水了。再不然,就只能去那些平头百姓家里搜罗,或许能有几分收获吧。”
行军主薄苏牧淡淡地道:“为今之计,怕也只有如此了。否则军中无粮,兵无战意,主公的大业立时危矣。”
城内的情况极不乐观,某些摇摆不定的官员已在暗地里商议倒戈投诚之事,这早不是什么秘密了。若非赵元谨还有几分手腕,勉强控制着局面不至于崩溃,只怕朝廷大军早就进城了。
不过就目前这样子,若是没有转机出现,最多还能撑个三五天的,这郡城就得换了主人。
在这兵荒马乱、法度崩坏的世道,粮食就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没了这东西,再大的基业都免不了土崩瓦解的命运。
赵元谨呵呵一笑:“诸卿不必心忧,此等大事我已有解决之道。而且从今往后,军中再也不会缺少粮草。”
几位心腹神色愕然,都有几分难以置信。孙向青迟疑着问道:“主公,可是发现了城中有秘密粮仓?”
这种事情史书上已有先例,当年纪朝太祖起事时,一时不慎被敌军围困于榆阳城,二十余日不得脱困。粮草日渐告罄,穷途末路之时,却在城主府邸后院地下发现一秘密粮库,储粮近万石,据考证为前任郡守所留。
纪朝太祖凭此起死回生,稳住局面,终于撑到援军来临,里应外合大破敌军。
如果主公真的有了类似的际遇,对于全军无异是雪中送炭的好消息,再也不用担心朝廷大军的围困了。
赵元谨正色道:“不是发现粮仓,而是有一位神秘仙长相助,利用异术为城里送来了足够的粮食。”
“……”
心腹们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反应,这种怪力乱神的说辞,他们显然是不信的。不过主公郑重其事地说出来,似乎又不像是作伪。
“仙长何不出来,与众卿见上一见?”赵元谨微微侧首,对着身后温言唤道。
丝竹屏风后面,秦烽缓步走出。
此时的他已经换过了本世界的装束,锦衣玉带白袍,眸似点漆,气定神闲,俨然出身世家的公子,瞬间吸引了几人的目光。
宋武疑惑地审视了他一阵,沉声问着:“你……真有办法弄来粮草?此事可不是儿戏?欺骗主公是要杀头的!”
“嗯?宋武,不得对仙长无礼。”赵元谨微微皱眉,不悦地道。
秦烽淡然一笑,悠悠出言道:“军中无戏言,此事关乎节度使大人的基业,在下岂敢虚言哄骗?”
言罢,他微微扬手,在几人不可思议的目光中,数十包大米便凭空出现在室内,堆成了一堆。
“嘶……”
宋武倒吸口冷气,死死地盯着那堆大米看了一阵,忽地起身拔刀,一抹雪亮的刀光闪过,最上面的袋子被斩开,白花花的大米洒了出来。
室内顿时一片沉寂。
孙向青急急地靠过来,探手抓了一把米,借着灯光反复审视片刻,又丢了几粒到嘴里咀嚼,最终长出一口气:“没错了,这白米是……真的。主公大业有救矣!”
“如何?各位卿家这回信了吧?”赵元谨笑道。
苏牧想了想,谨慎地问出一个关键的问题:“不知……仙长可以为我们弄来多少粮食?”
“只要黄金足够,要多少有多少!”秦烽轻描淡写地道。
“……”
第四章
新使命
城中的军营里。
火头军们正在做饭,数十口行军大锅支起来,一袋袋大米被割开了口子倒出,以清水淘洗干净后再倒入大锅内,里面的水早已烧得沸腾不止。
一群兵丁谨慎地将那些装米的空袋子收集起来,然后在几个队正军官的注视下,通通丢进火堆里焚烧干净,一只都不得遗漏。
那些袋子上有着古怪的文字与图案,别说这些不识字的大头兵,就是以博学多才著称的谋士孙向青、行军主薄苏牧都看不明白。当然节度使大人已经亲口下了严令,所有装粮食的袋子都必须及时焚烧处理掉,相关人等谁也不许议论此事,违者格杀勿论。
一种流言在城中悄悄传开:节度使大人是天命所归之人,因此得到了一位神秘仙长的襄助,以异术送来了不计其数的粮食,再也无惧朝廷军队的围攻云云。
明眼人未必相信这种刻意散播出来的说辞,不过这个时代的平头百姓大都没什么文化,忽悠哄骗的难度还是很低的。加上一笼笼热气腾腾的白面馒头、白米饭源源不断地送到城墙上,供守城的将士饱餐。由此带来的直接效果就是原本浮动不安的人心稳定了不少。
而且赵元谨还下令在城里设立多处粥棚,当街施粥赈济那些家里已经无米下锅的平头百姓们,以免城中大量出现饿殍难民,动摇军心民望。
“……大哥,这情况有些不对劲啊。”
街边的人群里,两个布衣打扮、容貌普通的男子疑惑地盯着不远处的粥棚,众多百姓捧着碗盆、排着长长的队伍等着领粥,旁边还有带刀的公差衙役维持秩序。
“不是说军中粮草告罄,最多只可维持三五天了吗?怎么还有余粮供给这些平民?我可不相信那个赵元谨会真的爱民如子到这地步。”一个体型高瘦的男子冷冷地道。
“难道是消息有误?赵元谨手中的粮食还很宽裕?”另一个五短身材的男子揣测道。
“绝无可能,城中粮草紧缺,这是经过多方确证过的消息,不可能有假!”高瘦男子断然否定道。
朝廷的细作探子不是吃干饭的,一路兵败至此的赵元谨还有些什么手段,他们早就摸得一清二楚了。何况随着局势日渐危急,这位节度使大人的手下已经有不少人心生异志,与朝廷平叛大军暗通款曲,提供了不少重要消息,这粮草的存量自然是瞒不住的。
“那……另一种可能就是赵元谨运气好,在城中找到了隐藏的粮仓。”五短身材的男子道。
“这是唯一比较合理的推测结果了,就是不知道这粮仓的规模有多大。”高瘦男子点点头道。
两人的脸色都有些不好看,逆贼赵元谨眼看着已经山穷水尽,破城就在旦夕之间。却不曾想忽然缓过一口气来,这岂不是意味着朝廷的平叛大计又将生出变数?
周边数州的局势都不容乐观,若是镇远将军蒙珞的大军一直被拖在这里不得脱身,另外那几路贼军流寇就会趁机坐大,到处劫掠破坏,对朝廷可是大大不利。
“罢了,这郡城看样子还能多撑上几日,我们先将这消息传回城外大营吧,然后再去打探那粮仓的事情。”高瘦男子又道。
“嗯,也只有如此了。”
……
此刻的秦烽,正在节度使大人的府邸中蒙头大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