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临诸天(校对)第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878


须臾功夫,又是一段城墙被清空。
随着急促的示警铜锣声响起,远处大批甲兵蜂拥涌来,秦烽的身影悄然遁入夜幕中消失不见。
“贼子、叛逆、杀千刀的混账东西……”
追赶不及的指挥使成林气得暴跳如雷,咬牙切齿地痛骂不止。这种憋屈无比的事情反复上演,连续好几天被这个无耻的贼军宗师当猴子一样戏耍,半夜三更的都不消停,任凭谁都忍受不了。
无论怎样激将约战,秦烽根本不入圈套,始终抱着一击即走的策略,将先天武道宗师的速度优势发挥到了极致。每次击杀的兵卒数量都不算多,以这种细刀子割碎肉的方式让朝廷守军慢慢失血。
到了现在,只要是秦烽这个超级破坏分子出现,城墙上的兵卒士气就会立时崩溃,任凭督战队厉声喝骂约束都无济于事。
“我就喜欢看你们对我咬牙切齿,却又无可奈何的样子!”
秦烽心里如是想着,继续按照自己的节奏不紧不慢地收割生命,将全城守军一点点地逼向绝望的深渊。
“大帅,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谋士萧寅神色焦灼地劝道:“再由那个贼子肆意妄为下去,城中军心难保,不测之祸在所难免。”
“这我知道,可是如今又能怎样?”
神色憔悴了许多的于化隆闷声道,声音里透着满满的愤懑不甘。自己同样是一代名将,却被一个不要脸的后生晚辈如此欺辱,这口气如何咽得下?
襄阳城太大,而军中的弓弩手数量有限,不可能在每一段城墙上都做到严密布防。若是平均分配,又根本无法对秦烽形成足够的威胁,反而被其重点关照击杀,平白增加损失。要知道弓弩手属于技术兵种,一旦伤亡过多,想补充回来可不是件简单的事情。
“为今之计,或许只有投降一途……”
萧寅话还没说完,眼见于化隆脸色骤然冰冷,眸现杀机,赶紧接着道:“当然,是诈降!设法将那个赵元谨诱骗进城中,然后以伏兵一举困杀,大局就可定矣。”
“哦?此话怎讲?”
于化隆脸色缓和下来,沉声问着。
两人商议了好一阵,然后一名使者被派出了城,要求面见赵元谨。
赵元谨心中疑惑,不过还是召见了。
“……我家大帅愿意止戈休兵、献城归降,只是为表诚意,还请节度使大人亲自进城受降,安抚百姓士卒……”使者见面后就说出了这样一番话来。
赵元谨眉头微皱,本能地觉得有些不对劲,旁边刚赶回来的秦烽嗤笑道:“自古受降的规矩,都是由败者携带印信文书出城,敬献给胜方,凭什么你家主人就要例外?莫不是在城里埋伏了人马,准备使诈围杀吧?”
主世界的明朝靖难之役,燕王朱棣领军围攻济南城,铁铉就玩过这样的诈降把戏,请朱棣单骑入城受降。奇怪的是这位英明神武的永乐大帝居然还信以为真,高高兴兴地骑马进了城,结果差点被城门口落下的千斤闸刀给分尸,侥幸逃回一条性命。
“这位大人,我家大帅的确是有意归降,只是贵方也应该体现出应有的诚意才是,让节度使亲自入城受降,以示对城中军民既往不咎,下官以为这要求并不过分。”使者不卑不亢地对秦烽说道。
回过神来的赵元谨冷笑一声:“你当本帅就这般好糊弄不成?于化隆真有诚意,就让他亲自来吧!放心,本帅肯定不屑于跟他玩什么花样,还让他官居原职。”
最终使者讪讪而回,于化隆获悉后面无表情,只是令全军继续死战。
然而到了此刻,城中守军早已是疲惫不堪,回回炮连日轰击,几处城墙的损坏程度越来越严重,加上秦烽没完没了地袭扰破坏,防不胜防。
终于,在三天之后的正午时分,随着十余块巨岩相继落下,一段伤痕累累的城墙终于承受不住,在漫天烟尘碎石中轰然坍塌,露出了一处宽约十余米的缺口。
顿时城上城下一片死寂,所有人都惊呆了。
然后最先反应过来的赵军,猛地爆发出响彻云霄的欢呼声,不等主将下令,便如潮水般涌上,发疯似地扑向缺口。
面对开挂的赵元谨,这座号称天下第一雄城的襄阳,仅仅守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被攻破了。
第五十三章
国公
城头上,见到那处骤然崩塌的城墙,以及如潮水般源源不断涌入城中的赵军,于化隆只觉得眼前一黑,一口逆血涌上喉头,整个人往后直挺挺地倒了下去。
心里一个声音在反复回响:完了,全完了!
襄阳城破,丢掉的可不仅仅是一座城,而是意味着整个荆州、乃至南方战略形势的重大变化。意味着赵元谨的根基真正稳固,崛起为新的潜龙,与朝廷和吴振策分庭抗礼,有资格参与这场逐鹿天下的游戏了。
“陛下,老臣无能……”
于化隆喃喃自语道,脸色灰败,一个吴振策就已经让朝廷大军竭尽全力,如今因为自己抗击不力,又放出了一条更危险的潜龙,这南方的局面或许再难挽回。此消彼长之下,朝廷的气数怕是真的所余无多。
于化隆茫然的眼神扫过城上城下,眸底一抹刚毅决绝的神色慢慢浮现,沉声道:“城池已破,老夫唯有战死以报效朝廷,各位可愿与我同往?”
众将轰然应诺,决意死战到底。
就算城被攻破,城中剩下的守军仍超过两万有余,加上于化隆平素治军有方,威望甚重,激烈反抗是必然的,所以想要完全控制这座巨城,双方依旧少不了一场恶战。
当然最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大局已定,接下来无论怎样都不会有更麻烦的问题出现了,是以赵军全军上下士气高涨,大群的兵卒欢呼着涌进城中,以百人为一队,继续追杀城中守军。
没多久的功夫,临近城墙缺口的城门便被赵军控制,厚重的城门隆隆开启,赵军迅速分流,更多的兵卒冲进城去,快速改变着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
襄阳作为南方少有的巨城,城中自然有不少坚固的建筑与据点,只要有敌兵据险而守,一时半会还难以平定。
秦烽此刻不再出手,而是选择陪同在赵元谨身边,直到冲进城的军队超过了两万,亲卫营才簇拥着节度使大人向城门而来。
随着势力一路急剧壮大,亲卫营的规模经过几度扩充,如今已达七千人,所有准备均是秦烽提供的精良货色,统一制式的玄黑全身甲胄,刀枪剑戟寒光闪烁,望之震撼心神。
赵元谨已经准备在此基础上组建自己的王家亲军,规模至少要扩充到三万人,直接听命于自己。话说有事时,也只有亲军才是拱卫王座的本钱,自己最可信赖倚重的力量。
“……主公,襄阳是大城,如今已为我军所得,正好可以用来当做国都,”
孙向青看看赵元谨的表情,开口提议道:“主公已经据有整个荆州之地,麾下精兵十余万,沧水节度使的名号已不再适合。为号令百万军民,宜尽快筹备称王事宜,以正名分。”
周围众将神色都有几分激动,主公若是正式称王,必定会大规模加封功臣,届时他们都算是开国元勋,这样的荣耀非同小可,数百年才有一次的盛事。
赵元谨沉吟一下,眼神望向了身边的秦烽:“先生以为如何?”
秦烽笑了笑道:“大帅如今的实力已不逊色于那个吴振策,称王建国是应有之义,只是朝廷正统仍在,天下众多诸侯如今都不曾称王,或可再缓上一缓,等到基业更加稳固之后,再考虑此事岂不更好?”
遍观主世界的历史,急于称王是历代农民起义军领袖的通病,只有少数头脑冷静的人是例外。秦朝末年,陈胜不听张耳、陈余的忠言,过早称王,结果导致内部分裂,将领不服从命令,最终被秦军各个击破,陈胜也兵败身死。
元末的农民起义军领袖也大多犯了这个错误。刘福通把自称是宋徽宗第八代子孙的韩山童之子韩林儿推上皇帝宝座,固然有利于号召天下汉人反抗元朝,但同时也使元朝统治者把矛头指向北方红巾军。
元朝的军事实力虽不如建国之初,蒙古铁骑却依然很有战斗力,加上北方红巾军活跃在中原和北方地区,对元大都产生直接的威胁,元朝统治者不得不全力对付北方红巾军,使刘福通的红巾军几乎独力承受元军的重压。
其他起义军领袖如徐寿辉、张士诚、陈友谅、明玉珍等也纷纷称王建立自己的政权,在强敌如林,称王条件尚不具备的前提下,这种做法显然是不明智的,称王的结果只会招来更多的对手。徐寿辉、陈友谅、张士诚先后被杀或被灭,明玉珍占据偏远的四川,也只能偏安一时,明玉珍死后,他的继承者虽负隅顽抗,但无力抵抗强大的明军,只好投降。
朱升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在当时是富有远见的战略思想,尤其是“缓称王”的建议被朱元璋采纳后,对朱元璋势力的生存发展起了很大作用。韩林儿、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当时实力最强,他们在朱元璋的北边,朱元璋在政治上臣属于小明王,没有独树一帜,避免了树大招风,四面受敌。由于有北方的红巾军对元军进行阻挡,朱元璋才有时间和力量对付东、西两面的张士诚和陈友谅。
遵循“缓称王”的原则,朱元璋在消灭陈友谅后才自称吴王,推翻元朝统治后才称帝,建立大明帝国,成为名副其实的开国之君。在这场逐鹿天下的游戏中笑到了最后。
赵元谨如今面临的情况虽有所不同,不过他这时候若是过早称王,必定会引来朝廷的全力针对,北方的那几家大诸侯,甚至胡人部落和某些隐世门派都会盯上他,由此引发的后果实在难以预料。
“先生所言不错,这称王之事就缓一缓也无妨。”
听完秦烽的分析,赵元谨当即改变了主意,身边的众将虽有些遗憾,也不再说什么。话说他们都不是笨人,想通这一层利害关系并不难。
“不过,虽不能称王,称国公却是可以的,”
秦烽又道:“荆楚之地为大帅所得,将来还要图谋东、西益州,交州,扬州,等到这些地方尽数到手,统一南方,就可名正言顺称王了。”
赵元谨颔首道:“先生所言甚好,那就先称国公吧。”
此事议毕,众将心里大定,开始专注城内厮杀战事。此刻东门以及周边居民区域都已是赵军的势力范围,并且仍在稳步推进中。
城内百姓早就家家紧闭门户,无人敢在这时候外出露面。
哪怕赵元谨有严令,所有军卒进城后不得滋扰民居、掳掠百姓,可是在城破之初的混乱阶段,谁都没法完全杜绝这种情况的发生。
大街小巷喝骂喊杀声不绝,不时可见成堆的尸体,血流满地。成群结队的赵军士兵与负隅顽抗的守军在不同地域激战,赵军的体能与装备优势开始体现出来,加上士气高昂,因此清理行动进行得很是顺利。
在孙向青看来,只要能够顺利夺下此城,就是死上个两三万人都是值得的,毕竟慈不掌兵。
夕阳西下,夜幕渐渐降临,然后又是一整夜的厮杀,直到天亮时分,城里的厮杀声才消停下来。
于化隆领着两千余残兵退到内城区,继续顽抗,赵元谨又派人招降了一回,被这老将军严词拒绝。
于是大军围城,又调来一架回回炮,轻而易举地轰开了并不算高的城墙,数千精兵涌入,然后便是一场血腥杀戮。
最后于化隆吞剑自尽,内城中仅剩的一位武道宗师试图逃离,被秦烽截住激战上百回合,然后一剑枭首,这是他首次单凭自身力量击杀的先天境界强者。
至此,襄阳城大局已定。
第五十四章
财力
帝都洛京。
府邸书房外,一众仆役侍女默默地站在旁边,面有惧色,空气中弥漫着着令人窒息的压抑感。
首辅大人的心情不好,今天清晨到现在,已经有两个下人因为小过失,而被下令拖出去活活打死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8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