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临诸天(校对)第4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6/878


他已决定耗费本源向星舰兑换,仅仅是稳定可靠的超空间通讯技术,全套技术资料、工艺图纸加上样品设备,都不过一亿本源。
至于说真正的超空间跃迁技术资料,以前秦烽是觉得帝国不急着需要这东西,所以可以等一等,如今看来怕也不能再拖了,毕竟太阳系已经被腐爪蜥蜴人这个充满敌意的星际文明种族所盯上,纵然这次危机有惊无险地渡过,倘若再有下一次呢?
所以尽快提升帝国在空间技术领域的水平就成了当务之急,秦烽需要的是自己不在的情况下,帝国也有足够的能力自保,而不是什么事情都要靠他来解决。
等到帝国的舰队里装备了具备空间跃迁能力的战舰,在太阳系外拦截腐爪蜥蜴人的进攻才会变得真正可行。
幽暗的虚空背景下,天舟楼船稍稍放缓了速度,撞开拦路的几颗冰彗星,一头闯入尘埃云团深处,没费多久的工夫就发现了那颗直径近千公里的岩石星球,黑漆漆的星球表面,极地区域有着成片的建筑物,风格诡异而丑陋,与他曾经在蓝星海底见过的城市高度近似。
没错,就是这里了!
秦烽默不作声地出了楼船,化作流光瞬移到星球表面,抬手就是数百道星光缭绕、精光熠熠的齑星之雷砸落下去。
留守的腐爪蜥蜴人军团并不多,其中实力最强的都不过二十一级异能者、也即是化婴境修士的水平,哪是他的对手?一个照面间就被宰得干干净净,所有带强辐射的物质均被星舰回收。
在这个距离上,就是普通异能者都可以用肉眼发现远处的天然虫洞了,恍如一口深不见底的虚空竖井悬在上方。秦烽凝神感应一阵,依旧有阴冷而危险的气息从虫洞彼端隐隐透过来,表明腐爪蜥蜴人的母星仍在关注着这里。
“我现在可以过去看看吗?”
“很显然,主人你不能这样做,太危险了,在它们的老巢里,绝对会有超越了极天之境的个体存在。”舰灵羽澶说着。
秦烽轻轻吐了口气,压下心底这个有些冒险的想法。作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星际文明,这个级数的强者是肯定会有的,而且不止一个两个,某些特殊而诡秘的手段同样不罕见。自己过去后被围攻是必然,能不能顺利退回来都难说。
所以,只能先等一等,当自己在元罗界天突破天仙境界之后,再来干这事就有把握多了。
天舟楼船飞临星球表面,秦烽挥挥手,一只法力凝成的巨手凭空出现,随着它的下压,数千米外一片崎岖不平的丘陵应声而碎,在沛然巨力的碾压下变成了方圆十里、致密平坦的地面,然后让天舟楼船降落下来。
舱门洞开,大群身着重型封闭式战甲的禁卫蜂拥而出,在这种没有大气、近乎于绝对真空的星球表面,就是高阶异能者都得借助装备才可以长时间保证战斗力。
“陛下,我们现在怎么办?”
董飞鹰过来行礼后问着。
秦烽想了想吩咐着:“将所有的无人智能设备放出来,先布置一个基地吧,剩下的等回去后再说。”
天舟楼船里空间足够大,因此这次带过来了不少大型智能武器站,轻型战舰,通讯基地、星空观测雷达,多座核聚变能源塔等等,只要将它们安装调试完毕,设定好程序就可以自主运行,数年时间里都不需要人为干涉。
在这远离蓝星的地方,想马上就建造有人常驻的军事基地不现实,好在无人基地的诸般功能同样不逊色多少,暂时能够满足需求了。
于是,天舟楼船在这里驻留了七天时间,数以千计的专家与工程师在星球表面顺利构建起了三个规模颇大的星际预警与防御基地。
三个基地互为犄角,与近地轨道上巡弋的轻型浮空战舰、预警观测卫星、武装空间站一起,形成了一重专门针对天然虫洞方向的防线。
基地里配置的火力相当强大,只要观测到有新的陨星舰队从里面冒出来,大功率的激光炮、电磁炮、数以万计携带核弹头、反物质弹头的导弹就会倾巢而出,对这群异类实施狂风骤雨般的覆盖打击,同时将预警信息在第一时间发回太阳系本土。
或许这样的措施不会起到太大的作用,但至少可以让帝国及时得到消息,从而争取到足够的时间来备战。
而秦烽则是利用这七天时间将整颗星球表面都看了一遍,圈定好几处合适的地域,准备等将来合适时建造星空挪移大阵。
等到大阵竣工时,别说是有人的军事基地,就是城市都可以顺利建立起来,以后帝国对于太阳系边疆的控制能力将会真正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第六百九十四章
意料之外的好处
等到星球上的一切布置完毕,天舟楼船才启程返回。
不过因秦缡的特意要求,他在海王星轨道附近让楼船减速停留了下来。
“我的陛下,咱们现在去取一桩难得的机缘。”她笑吟吟地说道。
“机缘?”
秦烽有些诧异地看看近在咫尺的海王星,这种毫无生命迹象、表面温度极低的气体大行星,哪里会有什么机缘?
“去了就知道啦!”
秦缡娇声说着,过来挽住他的胳膊,两人的身影化作一道流光消失在这颗气体大行星深处。
海王星是太阳系的第四大行星,大小和天王星差不多,不过质量却要更大,大约是地球的17倍,它的大气层以氢和氦为主,夹杂着微量的甲烷,因此整颗星球看起来呈蓝色。这颗星球上有着太阳系最猛烈的风暴,最大风速超过两千公里每小时。
在冲进大气层数千公里后,秦缡带着他进入了一处奇异的发光空间,薄薄的光膜外依旧可以看到狂暴的飓风以令人心悸的速度卷过,光膜内部却是风平浪静。
秦烽环视四周,在两人的脚边不远处,就是一座方圆数千米的“湖泊”,里面的“湖水”波光粼粼,都是某种不知名的能量所化。
他走过去掬起一捧水尝了尝,发现这水不仅清冽甘甜至极,还蕴含着难以想象的勃勃生机,性质与元罗界天的灵气精粹有所区别,但毫无疑问都是极其难得的珍贵资源。
“想不到吧?”
秦缡的声音里透着一丝得意:“这颗星球内部没有孕化出星球意志,不过原始的进化能量精萃还是积累了不少,反正留在这里也是浪费,不如我们将它全部取走!”
“居然还有这样的好处吗?”
秦烽感到有些不可思议,他以前可从未听说过这种操作。
“是的,理论上每颗大行星内部都有可能孕化出星球的本我意识,从而诞生星球意志,但实际上能够达成这一点的星球很少,譬如说月球、冥王星之流,因为个头太小,能量匮乏的缘故,基本上没有机会。”
“像海王星、天王星、土星这样的行星因着体积庞大,它们的内部已经有不少进化能量积累,遇到某些特殊的机缘,就有可能产生意识……”
秦缡耐心地解释着,这些知识对她而言不是秘密,只不过以前她根本没有跨越茫茫虚空的手段,所以知道了也是白搭。
但是秦烽有了天舟楼船,这次带着她一起出行,等于是送上门的机会,自然没有错过的道理。
“既然是这样,路过剩下的几颗星球时都停留一下吧,一次性搜刮个够。”
秦烽当即拿定了主意,他没兴趣让这些大行星都诞生出星球意志来,所以这积累的进化能量还不如都拿来成全自己。
“主人,给人家也分一半可好?”体内的舰灵羽澶忽地说着。
“好吧,见者有份。”
秦烽略显无奈地答应着,这丫头无论见着什么好处都要来分一杯羹。
于是两人一起动手,平分了这里面不知酝酿多少岁月才积攒下的能量精华,等到湖泊里空空如也时,秦缡周身散发出的气息明显蹿升了一截,秦烽同样获得了不菲的好处,起码相当于他自己苦修百年的积累,这还是在他的份额被羽澶拿走了一半的情况下。
接下来的天王星、土星、木星,火星,都被秦缡光顾了一遍,尤其是木星作为太阳系内最大的行星,内部储存的那种特殊进化能量精华尤其多,以至于两人加上舰灵羽澶平分都差点吃撑住了。
等到返回月球轨道附近时,秦烽发现自己的修为已经逼近了破妄境巅峰,距离极天之境伸手可及,同时星舰中枢里的可用本源又增加了三千五百亿之多。
“由此看来,星海世界中的资源真不少呢,如果将来有机会,应该去那些无主的星球上好好搜刮一番的。”
秦烽觉得自己又有了一个开启星空之门、前往星辰大海的充分理由,若是能够找到数百数千颗如木星一般的大行星给自己搜刮,那好处简直多得一言难尽。
这一次来回,当熟悉的昆仑之巅帝都再度出现在视野中时,已经是八个月时间过去。
确实是太费时间了,秦烽心里打定主意,除了具备空间跃迁能力的舰队,下次回归时必须在太阳系所有的大行星附近设立星空挪移大阵,使得太阳系内的物流运输便捷畅通,以后的发展速度自然是一日千里。
另一个好消息,就是皇妃林易幻已经顺利诞下一女,这是他在本世界的第五个子嗣,秦烽亲自赐名秦霜云,等到这边的事情结束后,就会将母女俩一起带往星濛世界的神国中,那里的环境更有利于她的成长。
第二天,一颗大容量的记忆晶体连同几套体积小巧精致的仪器设备就被送到了帝国科学院,同时送过来的还有一艘百米长的银蓝色碟形飞船。
记忆晶体里是关于超空间通讯技术、空间跃迁技术、深空定位技术的全套资料,从理论知识到生产工艺图纸都不缺,至于这些东西是从哪里来的,除了皇帝陛下没人知晓,也没有谁敢问。
有了完整的技术资料,有了实物参考,想要照葫芦画瓢地山寨出来,自然是水到渠成的结果。经过数以万计的专家努力,仅仅一个月后,帝国自制版本的超空间通讯仪就顺利通过了所有环节的性能测试,得以进入量产环节。
以那艘碟形飞船为样本,三个月之后,帝国自制版本的超空间飞行器同样从某座绝密实验基地里诞生,并开始进行一系列的测试,一个月后圆满结束,并开始投产。
这样算起来,最多一年之后,帝国的军部就可以拥有两位数以上、具备空间跃迁能力的新式战舰了。
正常情况下,帝国至少还需要十到二十年时间才可以走到这一步,当然现在形势所迫,秦烽便不再犹豫,将相关领域的资料全部拿了出来。没有掌握超空间跃迁领域的技术,人类文明可对抗不了来自星海世界中的敌人。
第六百九十五章
工业体系升级
距离地面三万六千公里的同步轨道上。
戒备森严的空间造舰基地深处,数以千计的科研人员、工程专家们正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庞大的船台上,两艘长达三百五十米、线条流畅的幽黑战舰已经完工,正在进行最后的例行检测程序。
这即是帝国建造的第一代具备空间跃迁能力的新式星空战舰,按照设计指标,它的最大跃迁距离是十亿公里,十二个小时可以跃迁一次,这样从月球轨道附近抵达天然虫洞的位置只需要半个多月时间。
“感觉还是有些差强人意,不过也能接受了。”
观测平台上的秦烽打量着这两艘战舰,轻声嘀咕着。
身边的萧玥晗笑道:“陛下,万事开头难,帝国毕竟是第一次尝试建造这样的战舰,技术指标略显保守是可以理解的,等到它们投入使用一段时间,累积足够的经验之后,就可以开发出更好的战舰了。”
“嗯,也是这个道理。”
秦烽点点头,尽管有完整的技术资料,不过每一款新式主力战舰的投产都不是小事,属于空前庞大的系统工程,方方面面涉及到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在主世界,乌克兰黑海造船厂的马卡洛夫厂长就曾说过,想要将瓦良格航空母舰顺利竣工,需要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军事工业委员会、九个国防工业部、八千家配套的厂家,数以百万计的工人和技术人员通力合作,才可以办到。
作为技术更复杂、难度更高的星空战舰,需要满足的条件自然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舰体合金材料、配套仪器设备、舰载武器弹药、空天战机等等都必须重新设计制造,等若需要对帝国的工业生产制造体系来一次大规模升级,还有各类机组人员的培训,完善的后勤维护保障方案等,每一个环节都马虎不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6/8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