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临诸天(校对)第5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2/878


刘绮寻了个话题,借以平复自己的心绪波动:“而且承建这些工程的,似乎都是来自华夏的大型建设集团承包商?怕是能赚不少外汇回去。”
“是这样的,”
秦烽颔首道:“现在他们不缺资金,所以各项工程进度都很顺利,最多再有小半年时间就可以全部竣工交付使用了。”
刘绮若有所思,锟铻集团和这个远在非洲的岛国有着诸多合作项目,正因为如此,马达加斯加最近几年的经济发展速度高得令人瞩目,将非洲大陆的那些国家都甩在了身后。
不过,这个岛国上的居民并非世人所知的黑蜀黍,而是如假包换的黄种人,属于华夏文明的远亲,因此在平均智商,生活习惯上都和近在咫尺的非洲大陆原住民有着本质区别。勤劳、智慧、吃苦耐劳、善于学习等等华夏民族的优良品质,这里的人基本都具备,只要有了合适的契机,发展起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飞机低空巡行,十来分钟后,一片已经接近竣工的学校建筑映入美女记者们的视野,这是新筹建的马达加斯加国立大学校区。
“秦总,我听说这里的学校除了本国和华夏的学生,并没有招收其他国家的留学生计划,尤其是黑人留学生,是这样吗?”
一位身材娇小玲玲,面容五官如同韩剧明星般精致靓丽的记者出言问着,她是杨瑶琴,京城传媒的记者。
秦烽点了点头:“不要说学生了,就是移民计划都没有那些黑蜀黍的份,本来就不是一路人,搅合在一起干什么?”
黑蜀黍们根本就不缺生存空间,非洲大陆那么大,就让他们在自己的地盘上尽情地浪吧,不需要跑出去祸害别国的姑娘们。
隔着数百公里宽的莫桑比克海峡,只要当地政府严控把关,堵住那些好吃懒做的黑蜀黍并不难。
刘绮眸波流转,微微笑着:“我能理解你的感受,不过这种事情其实是无法避免的,别说我们华夏了,米国当年未崛起之前,同样遭遇过这种尴尬境况呢!也就是二战结束后才得以发生根本性改变。国家弱了,本国的优秀基因自然免不了外流到更强大的国家去,反之亦然。”
秦烽微微颔首,这话没错,当年北美大陆的十三块殖民地自立门户之初,同样是饱受原宗主国的各种敌视与打压,不仅在战争中被英国人攻进首都,连总统府都被一把火给烧了。
重新修葺之后的总统府,为了掩盖大火熏烤过的黑烟痕迹,当时的总统下令将所有建筑都刷上白漆,这才是白宫的由来。
在成功立国后的很多年,米国都一直被排斥在欧洲主流文明圈之外,哪怕是1894年国家的工农业生产总值全面超过当时的大英帝国跻身全球第一,仍属于老牌欧洲强国眼中的暴发户土包子,被各种鄙视看不起。
那时候的米国富豪之女也是热衷于与欧洲强国的贵族联姻,并以此为荣,而且嫁过去之后就不愿再回美洲大陆,力图融入欧洲文明圈子。上层精英尚且如此,民间就更不必说了。
直到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米国真正成为蓝星霸主,这种情况才得以发生根本性逆转,北美大陆成为全球大多数国家老百姓向往的幸福乐土,成千上万的少女无不以嫁个米国人为荣,哪怕是黑人都行。如果将来的华夏文明真正重回巅峰,这种情况也会再度重演。
半个小时后,一片占地极广、戒备森严的庄园出现,在驾驶员的掌控下,飞机在停机坪上冉冉降落。
这里是锟铻集团下属的大型生态动植物研究院,近年来很多上市的基因药物,有传闻说就是出自这里的实验室,只是一直未曾得到证实。
待到停稳后,秦烽与记者们走出机舱,外面已经有接待人员在等候。
众女好奇地东张西望,这里的环境和她们熟悉的国内可以说大相径庭,很多土生土长的物种都是属于这里所独有,在世界上的其他任何角落都看不到。譬如猴面包树、狐猴,长颈象鼻虫、豹纹变色龙、阿加诺卡龟等等。
“走吧,去里面看看,有些东西会让你们非常感兴趣的。”
秦烽说着,几台电动游览观光车驶了过来,他和恒紫璇,楚吟雪共乘一车,后面的记者们也纷纷结伴上车。
刘绮若有所思,据说马达加斯加岛和非洲大陆本为一体,约三百万年前因为地壳变动分离开来,因此岛上的生态物种体系一直都是在近乎与世隔绝的情况下独自演化变迁,使得许多独特的物种得以保留下来。
到了现在,岛上有二十多万种动植物都是地球上其他地方所没有的特产,可谓名副其实的基因宝库,难怪锟铻集团特别中意这里,早在前几年就在岛上设立了生物研究中心。
穿过数道或明或暗的警戒线,来到研究院的内部。
走了片刻,一片方圆数十亩的淡黄色沙地出现在众人视线中,沙地被一个巨大的玻璃温室笼罩着,里面的气温恒定在二十四摄氏度。
沙地上遍布葱翠欲滴的长长藤蔓,在无数餐盘大小的碧绿叶片中、可以发现一颗颗篮球大小、表面光洁平滑的乳白色果实。
“这是什么?实验室里的新发明吗?”
恒紫璇俯下身子端详片刻,不记得自己见过这种瓜果,而且这些果实带着某种莫名的气息,站在旁边居然会感到一丝压力。
“这是鱼龙米。”
一位身着白色工作服、学者模样的中年人过来对着秦烽微微行礼,才开口对她解释道。
“米?”
刘绮敏感地捕捉到了这个字,心底愈发疑惑,眼前这物种,怎么看都和印象中的稻米主粮扯不上任何关系,有没有搞错?
剩下的记者们也是满眼诧异地围过来,围着护栏指指点点,拿出摄像设备拍个不停。
“确实是米,你没有听错。”
秦烽招了招手,那位研究员伸手搬了一只圆滚滚的果实过来,取出一柄大号水果刀将那果实切开,撕开半透明的薄膜,里面赫然是一颗颗指头大小、形似莲米的嫩白色物体,散发出阵阵沁人心脾的清香。
“改良过的石榴吗?”
恒紫璇想了一下,联系到了有些近似的物种,这东西切开后的样子和石榴内部确实比较像,除了果实的个头更大一些。
其实这是秦烽从星濛世界拿回来的一种高产作物,属于龙族领地上的特产,经过末日世界的基因科技改良优化,不仅口感极佳,而且营养成分远超传统的稻米,兼之亩产量极高,对于生长环境不挑剔,完全具备了大规模推广的价值。
如果马达加斯加能够批量种植这种鱼龙米,除了满足国内所需,以后成为粮食出口大国不成问题。若是华夏能够推广种植,怕是以后就再也不需要从北美大规模进口粮食了。
“是鱼龙米,你可以尝尝,味道不会让你失望的。”
秦烽剥了几颗米粒递过来,恒紫璇接到手心里端详一阵,只觉得这所谓的鱼龙米圆润饱满、触感光滑沁润,卖相确实不错。
她尝试着张开贝齿轻轻咬了一口,顿时难以言喻的滑嫩娇脆顺着神经传导进大脑中枢,说不出地爽口,甘甜芬芳的汁液在齿颊间流动,简直比新鲜脆嫩的初夏莲米还要美味可口。
这位小姨子顿时变了脸色,将手中的几粒鱼龙米尽数丢进嘴里,又伸手去抢秦烽手中的。
第八百九十三章
蒸发
数分钟后,一众品尝过鱼龙米味道的记者总算是平静下来,初步接受了眼前这看似匪夷所思的事实。
在秦烽介绍完这种鱼龙米的主要生长习性后,这些美女们越发不淡定了,凑在一块兴奋地议论起来:
“……真的是大米?可以替代传统稻米充当主粮的划时代新发明?”
“而且产量也很不错,一亩地可以产出上千公斤,在华夏南方一年成熟三次,比起如今的高产水稻都要超出许多呢!”
“还有它的根系非常发达,能够深入地下数十米汲取深层土壤中的养分,防止水土流失,比起那些木本植物都要夸张,还拥有类似根瘤菌的共生体,能够优化改良土壤肥力。”
“而且在沙漠、戈壁滩、盐碱地环境中都能够稳定存活生长,不惧干旱和沙尘暴,不会占用现有的良田,增加粮食产量的同时又能够改造环境,真的是太理想啦!”
“更重要的是,这种鱼龙米所蕴含的有机营养成分是普通稻米的十倍左右,还没有任何副作用,如果可以长期食用的话,对于华夏老百姓体质的改善提升是显而易见的呢。”
“嗯,抵御病虫害的能力极强,推广种植成本并不高,又容易培管打理,确实是再合适不过的主粮作物了!”
“……”
单位面积产量,营养价值,种植成本,生存能力,对环境的影响……一种粮食作物好不好,主要就是看这几个方面,在满足主要技术指标需求的同时,又不能有明显的短板存在。
所以说,秦烽拿出来的这种鱼龙米经过基因调制优化后,已经属于各方面特性都趋近于完美的作物,不仅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十几亿华夏百姓的粮食问题,还可以大面积改造环境,显著改善华夏胡焕庸线以北的荒漠国土。
袁大德鲁伊的杂交水稻享誉世界,亩产量远高于传统普通水稻,成功解决了华夏百姓的吃饭问题,连带全世界都受益不尽,但是那稻米的口感比起传统稻米还是有些差距的。
所以生活优渥的有钱人还是愿意选择非杂交稻米,譬如景阳富硒米、镜泊湖响水大米、御田胭脂米等等,不仅口感上佳,而且营养价值丰富,就连国宴上都会用到的奢侈品。
如今华夏的实验农场里最好的杂交水稻亩产量是七八百公斤左右,一年可以栽种两次,加起来的年产量就是一千五、六百公斤,而鱼龙米的年产量加起来可以超过三千公斤。
华夏南北因为气候和土壤等因素,所种植的水稻品种是不同的,亩产差异量比较大,目前为止世界最高记录是亩产1500多公斤。而且这只是试验田里的数据,在外面大规模推广种植的杂交水稻,因着种种原因基本上是达不到这个数字的,年亩产上千公斤左右算是比较普遍常见的水准。
所以从理论上讲,华夏全国只要有三成左右的耕地种植这种鱼龙米,就可以达到并超过华夏如今的粮食年产总量水平。不过因着鱼龙米不挑地方的缘故,很多不适宜杂交水稻生长的恶劣环境都可以种植。
华夏的耕地红线是十八亿亩,如果能够在沙漠里大规模推广种植鱼龙米,想弄好几个“十八亿亩”都够了!
在过去,华夏本土的粮食产量养活国内百姓是足够的,不过因着酿酒、食品加工、肉禽养殖等等方面的需求,每年还是需要进口大量的粮食,由此直接推高了国际粮价的连年增长,其中大多数份额都是由北美大陆提供的,由此对国家安全产生了严重隐患,如果鱼龙米能够大规模种植,这个问题将获得一劳永逸的解决。
恒紫璇想了想问着:“将来这米一旦上市,市场价格该怎么定呢?会不会很贵?”
秦烽摇摇头:“不可能贵的,最多就是比目前市面上的普通稻米高一些,一公斤二十到三十华夏币左右吧,中产阶级都消费得起。”
在场的美女记者们略微估算一下,脸色顿时都变了,如果这鱼龙米真的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十几亿华夏百姓、乃至整个国家都将享受到巨大的益处。解决了华夏的粮食安全问题不说,还可以大量出口抢占国际市场,对那些吸血鬼一样的国际农业财团造成沉重打击。
虽说这样的宏大计划需要得到高层支持,不过有鉴于锟铻集团对于国家的巨大贡献,这个推广方案基本不存在被拒绝的可能性,反正华夏不缺沙漠,拿出几千万公顷来毫无压力。
经过锟铻集团的缜密运作,仅仅数天的功夫,划时代的基因科技成果结晶:鱼龙米问世的消息,便摆在了业内所有巨头的面前。
旋即一场大地震般的轰动,便在全球整个农业界扩散开来,然后又传到了所有国家决策层的耳中,经过各路知名媒体的竞相报道,使得全世界的目光再度聚焦过来。
华夏的锟铻集团在生物农业技术领域获得重大突破!推出了足以改变全球农业格局版图,并影响到本纪元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成果!
随着各大媒体的知名记者纷纷乘飞机赶赴马达加斯加,更多更详细的后续消息接踵而来,由此产生了一系列深远影响。
首当其冲的是证券金融界,杜邦、拜耳、孟山都……这些在种子、农药、生物农业领域内赫赫有名的巨头企业,有一家算一家,股价开始急剧暴跌,被这突如其来的黑天鹅砸到了地板上。
原本这些巨头在业界内的技术优势是毋庸置疑的,全球的农业市场长期由他们把持着话语权,谁也没想到,因着鱼龙米这种全新主粮的问世,他们的强势地位一夜之间就被撼动了。
技术行业就是这样,别人有,你没有,那摆在你面前的就只有两种结果:要么缴械投降,拱手让出一切,要么就得被对方吊打!
充满当地民族风情的木屋里,秦烽正在与众女记者围坐着大快朵颐,既有帝王蟹、龙虾鲜鲍、鹅颈藤壶、黑海鱼子酱之类的海鲜,也有羊肉春卷、里脊腰花鸡腿之类的烧烤小吃……都是用专机空运过来的,还捎带过来两位大厨,对于秦烽这样的超级土豪而言,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让专机特意跑一趟真心不算啥。
“姐夫,尝尝人家的鲍鱼!”
恒紫璇将自己刚烤好的鲜鲍送过来,秦烽接了过来品鉴,发现小姨子的味道确实不错。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2/8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