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临诸天(校对)第59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7/878


翻阅着星球过往的历史,意外之余却也不觉得太过惊讶,连主世界都有过诸多史前外星文明的传说,还有实物证据留下,那么在其他星球上发现类似的情况也就不显得稀奇了。
“是这样的,主人的主人,”
秦娴说着:“它们大多数都只是路过,短暂驻留后就匆匆离开,有少数几个文明停留的时间长些,还曾在星球表面建立过规模宏大的基地城市,组建了国家,不过最后还是撤走了。”
“还有关于它们的遗迹吗?带我们过去看看!”秦烽饶有兴致地问道。
“当然可以。”
秦娴双手优雅地打出数道光质符印,形成了一重环形光门,然后带头跨入其中,秦烽毫不迟疑地跟上。
眼前的景物恢复正常后,他发现自己已经身处某座山峰的内部,山体内部已被挖空,广达数万米的空间里,数以百计形态各异、大小不一的飞行器静静地停放在那里,其中有半数的飞行器外形是近乎于碟状或是飞翼状。
其中体型最大的那座银白色飞行器长度超过两千米,恍如一头沉睡的太古巨兽,而最小的飞行器不过主世界的一辆豪华巴士大小,众多飞行器带着难以言喻的历史沧桑气息,也不知在这里沉睡了多久。
秦烽笑了:“我可没想到,作为星球意志的你还会有这样的爱好。”
秦娴略有些不好意思:“自我诞生出意识之后,虽然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沉睡中,偶尔还是会出来走走的,孤独无聊之余,找点事情做也不错。”
“这是个好习惯。”
秦烽夸赞了一句,其实他已经不是第一回看到这样的场景,帝国昆仑之巅的地下基地深处,就有着类似的史前文明造物收藏中心,哪怕是主世界的华夏都有。当初他就在两位军方专员的邀请下去参观过,还被允许带了几件物品出来,送给锟铻集团旗下的实验室进行秘密研究。
那些东西都是华夏立国之后,国家秘密部门明察暗访数十年,以不同的方式从全国各地搜罗到的所有飞行器,大部分都是属于蓝星史前文明的遗物,有少数几艘则是外来智慧文明留下的。
世人对米国人的51区耳熟能详,传闻那里收藏着外星人的尸体还有飞船,只是一直都没有得到米国官方的实锤证实,所以普通民众始终无从获悉真相。
不过在国家决策层成员眼中,蓝星过往的历史真相对他们而言根本没有秘密可言,不仅仅是米国,几个主要大国的秘密部门里,或多或少都藏着一些不同寻常的东西,供各自的科学家们研究。
华夏的秘密部门向来低调得几乎没有存在感,所以也就没有人知道,属于华夏的‘51区’规模更大,收藏更加的丰富,地下长城的基地里不仅收藏数以百计的飞行器,极少数的飞行器甚至还处于可使用状态。
世界各地多年来频繁出现不明飞行物的传闻,部分原因就是这些重新升空测试的飞行器所引起的。
此外,基地里还有着大量的史前文明其他造物,以及史籍资料等。大批科研人员常年住在基地里,在与世隔绝的状态下研究这些宝贵的资源,为华夏文明的崛起默默做着贡献。
第九百零一章
秦缡的成长
作为新世纪成长起来的一代人,秦烽和无数同龄人一样,从小就在各种科幻大片与的熏陶中长大。
在那些文学作品中,某种套路桥段一度非常流行,就是某个大国、亦或是某个跨国集团之类的势力组织,因为机缘凑巧得到了外星人坠毁的飞船,秘密弄回去加以研究,收获颇丰,从而导致本国的科技水平突飞猛进地发展,实力大幅增长,以至于野心膨胀妄图称霸蓝星,当然它们最后的结局往往是被故事中的主角挫败了阴谋企图。
这种表现手法过于夸张的文化作品,阅历足够丰富的人都知道实际上是不可能的,至少主世界迄今为止还没有出现过成功的例子。
现代工业科技文明是一个极其庞大、极其复杂的体系,就算是在某个领域获得了突飞猛进的提升,也不意味着就可以对其他大国形成全方位的、碾压性的优势了。
当然了,这些收藏在秘密基地中的飞行器,技术水平确实远超本纪元的人类文明水准,是以华夏的秘密部门常年投入了大量资源对其进行研究破解,期望着能够有所收获。
这样的绝密计划,主世界的几个大国都在进行,以前外界曾有传闻说米国的曙光女神高超音速侦察机、还有B-2隐身战略轰炸机,就应用了某些来自51区外星飞船的技术,也不知究竟是真是假。
主世界的秘辛之多,确实超乎秦烽的想象,水面下究竟隐匿了多少不为人知的黑幕,即便以他现在的段位都难以尽知。
仅仅从外观上看,地下长城基地中的那些史前文明飞行器都保存得非常完好,光洁平滑的外壳上连锈迹都看不到半点,可见其材料科技水平的先进程度。
而且其中大部分的飞行器都能飞,少数几艘飞行器还带着武器系统,具备一定的攻击能力。有的飞行器甚至具备往返木星轨道的能力,只因华夏的科技水平有限,没法为飞行器补充所需的能量,所以只能让它们锁在库房里睡觉。
其实,部分相对而言不那么先进的史前文明科技,已经被主世界的本纪元人类文明顺利消化、整合到自身的科技树中了。譬如说当初二战时期,纳粹德国从崛起到走向巅峰、直至衰落覆亡,前后不过十多年的时间,所开发出的不少黑科技,即便以现在的眼光看都显得相当的高端大气上档次。
譬如那种飞翼状的隐形飞机、V-2弹道导弹、银鸟空天轰炸机、空中航母等。其中纳粹工程师们自行研发制造的飞碟,两分钟之内就可以升到三万多米的高空,这个惊人的记录即便放到21世纪二十年代,都没几个国家能够办到。
希特勒一直认为雅利安种族是伟大神族的后裔,是蓝星上最高贵的种族,因此在纳粹德国的鼎盛时期,这位元首向世界各地派出了不少考察队,搜集各种古籍史书,神话传记,试图找到神族遗留在人间的秘密,为他称霸世界的野心提供助力。
为了寻找雅利安种族的起源,还有传说中的世界之轴的秘密,纳粹德国的考察队到达过喜马拉雅山脉,据说还从西藏的某座寺庙里带走了一架天神乘坐过的神车,应该就是某种史前文明的飞行器。
本朝太祖立国之后,秘密部门派人去追查,发现那座寺庙里有价值的古籍古物,都被搜刮走了大半,已经找不到多少有价值的东西了。
说起来只能怪那之前的华夏当局太弱,以至于诺大的疆域都成了不设防的国土,什么阿猫阿狗都敢跑来明抢暗偷,不知有多少好东西就在这段时期流落到国外不知所踪。
后来纳粹德国败亡,这些宝贵的收藏品,还有诸多研究成果要么被销毁,要么被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所瓜分,他们后来的科技树发展路线,有相当一部分都受到了纳粹德国的影响。从运载火箭、洲际导弹,超音速轰炸机的外形设计上,都可以看到纳粹德国末日黑科技的影子。
所以在数十年后的今天,主世界的几大强国暗地里正在研究、或者已经问世的黑科技究竟有多少,恐怕没人能够说清。
当然了,由于文明的不同,彼此之间技术层次差距过大,加上相关的资料缺失严重,所以到目前为止,各大国的收获并不如想象中的那样多。
由于现代工业科技体系的复杂性,任何高科技产品的破解与仿制都不是那么容易的,并非拿到了样品就可以简单复制出来,最显著的例子就是航空发动机
因着历史与现实的原因,华夏的军方长期从俄国进口不同型号的航空发动机,也曾私下进行过仿制,购买了多台样品进行解剖和测绘,每一个零部件都反复研究,最终仿造出来的成品性能却始终差强人意。
原因就在于华夏的材料加工、还有精密制造技术不过关,发动机的每一个零部件里面的各种金属成分搭配比例,需要经过些什么样的淬炼加工程序才会满足相应的技术指标,怎样才能实现最优性价比,这都是必须花费大把的金钱、加上数十年计的时间才能摸索出来的宝贵经验,有钱都难以买到的不传之秘,且没有任何捷径可走。
早年的华国航空发动机水平一直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直到最近几年才有所改观,就是因为这样的原因。
所以尽管手握价值惊人的宝藏,但在现阶段并不容易变现成真正的实力,所有国家都一样。
每一艘外星文明的飞行器都是一件绝无仅有的孤品,贸然拆解之后又无法复原的话,那就等于被毁掉了,不可能再有第二件同样的飞行器来供专家们比对研究。所以没有万全的把握,科学家们是绝不会随便动这些宝贝疙瘩的。
并且经过工程师们的初步分析,构成飞行器的那些零部件所用的原材料,有相当部分都是蓝星上极为稀少、或者干脆就是没有的金属元素;而且零部件的加工制造要求极为苛刻,很多关键部件必须在太空微重力环境下完成,也就是近地轨道上的空间站里才可能有这样的条件。
遗憾的是,就算米国都没有将一座工厂搬到太空中去的能耐,所以说这些史前文明、外星文明的遗产,对于本纪元的人类文明而言基本上就是镜中花水中月,只能干看着眼馋。
好在因着锟铻集团的出现,华夏最近几年在航天工程上的进展可谓突飞猛进,随着多座大型空间站的竣工,很多以前只存在于想象中的新材料,都陆续在空间站里的冶炼炉中问世并投入应用。
所以在这一领域,主世界的华夏再一次走到了所有大国的前面。
收回思绪,秦烽开始认真审视眼前的这些飞行器,同时让舰灵羽澶帮忙探察,须臾之后便得出了详细的分析结果。
“……过半数的飞行器技术水准一般,科技层次不会比现在的帝国更高,但是剩下的部分都算是好东西,可以让你的人好好研究,会有不错的收获。”她如是说着。
“那行。”
秦烽挥挥手,将这方天地中的所有飞行器都收进了次元世界,打算带回去之后交给帝国相关部门。无需耗费本源就能够得到的黑科技造物,当然是多多益善。
接下来的时间里,他与秦缡在不同的行星间奔走,将一颗颗星球内部蕴化、积累的进化能量精萃尽数收取,除了少数臣服的星球意志,大多数都成了她的食物,连带舰灵羽澶都分了不少好处。
而且每搜刮完一颗星球,秦缡就会在上面留下属于自己的气息,并对星球的诸多信息进行详尽的探察记录,汇总之后交给秦烽。
等到三个月之后,秦烽和她返回帝国时,将近十五个星域、数万颗大小行星都被她光顾了一遍,由此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她的修为从半步天仙抵达了金仙高阶层次,再要继续提升的话,就可以问鼎太乙金仙境界了。
和人类修士不同,星域意志根本没有所谓的修炼瓶颈存在,只要所需资源足够,就可以近乎无限制地提升成长下去。
而秦烽手中则是多了一份高精度星图,以及这些新发现的星球上所有矿产资源分布情况,对于帝国的巨大价值不言而喻。
“对了,那些恒星内部有没有进化能量精萃存在?”
秦烽突然想到这个问题,从理论上讲应该是有的,毕竟主世界就曾有天文学家设想过,星球本身也有可能是生命,这不仅仅是指行星,恒星同样有演化出自我意识的可能。
“当然是有的,”
秦缡坦然道:“只是人家以前实力有限,所以没法打它们的主意,等到突破太乙金仙的境界后,就可以考虑了!而且恒星诞生自主意志的难度太大,所以绝大多数恒星里的进化能量精萃都是无主的,可以随意收取。”
“是这样就好。”
秦烽放下了心,看来只要不遭遇其他的星域意志,秦缡的进化就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有自己的庇护,她怎么都不会有事的。
第九百零二章
帝位传承
月球背面。
从高空向下俯瞰,这里已经变得相当繁华,数十个面积比较大的陨星坑里均经过全面改造,建立起了大型城市聚居区。
半球形的透明护罩将城市整个覆盖,它们的坚固程度堪比高强度战舰装甲,无惧小型陨石与各种有害宇宙射线,在每座城市的边缘还布设有激光与电磁炮防御体系,高空轨道上还有舰队时时巡视,确保地面城市的绝对安全。
数以百计的环形山都已经被削平,改建成了矿场、冶炼中心、物流运输中心等设施。当然最引人注目的建筑,是位于诸多大城市中心区域的一座超级传送法阵。
这是用来自星濛世界的技术与材料建造的,直接联通地球与月球,又经过秦烽的亲自加持,启动之后数十万公里的遥远距离瞬息可达,一次可以运输数以万吨计的货物,使得地球和它的卫星真正连成一体,人员与物资往来快捷方便到了极致。
当然这是前些年建立起来的,最近两年随着帝国技术水平的快速进展,初代星门已开始投入应用,虽然因着传送距离有限,目前还只能在太阳系内部使用,但已将几大行星完全连成一体。
毗邻小行星带的火星,随着帝国连年投入巨量资源,已经被改造成了山清水秀的宜居家园,大片城市群与碧波万顷的大海清晰可见,在不缺能源的前提下,完成这些工程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困难。
秦烽当初直接从柯伊伯带搬运过来十几颗冰彗星,丢到火星表面融化后,形成的海洋覆盖了火星三分之一的面积。已经冷却熄灭的火星地核也被重新点燃,在帝国日新月异的环境改造技术努力下,现在火星等若就是一颗缩小版的地球。
冥王星轨道以内的太阳系,适合进行大规模环境改造的星球并不多,月球,火星,金星,木卫二,土卫六,其他的基本就不行了。好在有了曲速引擎跃迁技术,未来的帝国不可能缺生存空间,唯一可虑的只是人口规模不够。
昆仑之巅的宫殿里,皇室家宴正在进行中。
“……尽管帝国已经开始在上猎户座悬臂之外的星域建立资源开采基地,不过我还是觉得,在人口规模超过百亿之前,不应考虑大规模星际移民的计划。目前阶段的帝国,重心仍旧应该放在开发建设太阳系本土上面。”
皇长女秦霜琪说着:“先把人类文明的发源地经营好,待到家底足够厚实之后,才可以安心对外拓展,你们以为呢?”
在场的诸位皇女无不颔首赞同,饭要一口一口地吃,目前的帝国所有人口加起来都不到三十亿,可以保证对太阳系疆域的有效掌控,但要说移民其他星域的话,确实有些过早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7/8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