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教授古代青云路(校对)第1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4/188

泰安帝坐在上面,将下面的眉眼官司看了个清清楚楚。他压下心头的怒气,“都说说,该怎么办?”
“速调萧家军,刻不容缓!”众口一词。
泰安帝颓然的坐在上首,“内阁去拟旨,朕用印!”情势的瞬间变化,让他不得不对萧家军采取另外的政策。“另外,赐江阳长公主尊号‘贵’!”
这就是示恩了!
这个恩加的有点临时抱佛脚的意思,但总算聊胜于无吧。
瑞亲王闭了闭眼睛,他是真不想说话了!别人看不懂皇上的心思,他却是明白的。这哪里是示恩,分明就是威胁好吗?是想提醒人家长公主还在京城。这样的恩旨,你让人家怎么想?还不如亲自写封家信,叙叙亲情来的暖人心。论起御人的手段,皇上跟先皇比起来,真是差的远了。
这一夜的京城,透着一股子紧张的气氛。年节的喧嚣与喜气,随之也淡了许多。
第二天,北胡围困汉阳城的消息,就已经传遍京城的大街小巷,闹得人尽皆知!对于镇北军的避战和现状,讨骂声响成一片。这时候,人们才恍惚想起,平安州原本是属于萧家军的防区的。正是因为当今皇上,硬生生的把镇北军扶上去,压缩了萧家军的防线,才间接的导致了这场兵祸。这不是识人不清,辨人不明,又是什么?也正是因为想到了这一点,所以泰安帝才显得有些颓然。此刻,镇北军还在驻守汉阳城,所以,连给镇北军降罪也不能。他怎能不憋屈。
张成芳的第二封密折,让整个朝堂一时间没了声响。大家还真不知道该说什么?武和英因为受惊过度,给吓病了!一直昏迷不醒。这位知府大人派了衙役前去萧家军求助,而萧家军可能已经在城外了。
一军统帅被敌人吓破了胆,众人都觉得脸红!丢人啊!
整个镇北军竟然真的无人去萧家军求援!都傻了?还是本来就另有打算。众人都不是傻子。这里面的猫腻,谁会看不出来?
萧家军可能出兵了!呵呵!如今这样的情况,如此不确定的说法,才让人害怕。
瑞亲王险些被气死。他皱眉问泰安帝,“您是不是暗示了老三什么?要不然镇北军不会干出这么有悖常理的事?郑青鸾那丫头精明的厉害,难保不会看出什么。她若是因为这个,怀疑镇北军的用心,不出兵该怎么办?而且理由都是现成的,没有圣旨啊。”
泰安帝如今该怎么回答?肯定是老三自作聪明了!想趁机把萧家军一起算计了!也不看他有没有那个手段。要是萧家军真那么容易算计,还用他出手。真是自大又愚蠢。“圣旨已经出京!只能静等消息了。”只要圣旨下达,他相信萧家军会马上扭转如今的颓势。
瑞亲王看了看泰安帝,长叹一声,出宫了。
泰安帝苦笑,怕人人都以为镇北军想算计萧家军是出于他的授意。可他也怨!完全是老三理解偏差。他只想扩大镇北军制衡萧家军罢了。老三更狠,想用北胡和镇北军联手,算计萧家军。很可能这里面也有鞑子和犬戎的掺合。这样无耻的做法,亏得他想的出来。为达目的完全不择手段,没有下限,很难想像这是御书房教导出来的皇子。真是坑爹的货!这个黑锅,他替老三背定了。就算解释,恐怕也没人相信老三有这个胆子。还真是自作孽不可活。
-------------------------------
二郎这几天一直在宫里当值。宫里的侍卫还真算不上辛苦。尤其是像他这样,有些特殊背景的。统领应该是知道些什么,所以对他的态度客气中带着疏离。而他职守的也不过是一处藏书阁。和他一组的都是权贵之家的嫡次子或是嫡幼子。都是些怕辛苦又担不起责任的家伙,不过是混个资历罢了。这个藏书阁当真是个好地方。十个人两班倒,白天闲聊海侃,晚上换班睡觉,轻松自在。一般没人想得起他们。统领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会过多的管束。但也没人敢小看他们。
宫里什么传递的最快?毋庸置疑,肯定是消息!二郎这几个月深深的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平安州,镇北军,萧家军一系列消息蹦出来以后,他的心就揪起来了。这事可不是闹着玩,打仗是要死人的。平安州被困,萧家军却成了各方关注的焦点,真是荒谬。
曹锟是皇后的侄子。承恩公曹拙的孙子。老家的曹县令,就是他的小叔。因为这层身份,二郎也是不着痕迹的结交了他。都是十六七岁的年纪,自然谈的来。今日曹锟就凑到二郎身边,“我说兄弟,你们郑家这次应该能一飞冲天吧。”
二郎笑道,“又从哪得来的小道消息?我们郑家,裤腿上还沾着泥呢!一飞冲天?不敢想。摔下来死的更难看。还是老实的在地上呆着吧。”
“谦虚了不是!”曹锟凑过来,小声道,“如今就得看萧家军的!听说你们家那位女公子可不是一般人。剿匪就是她带着一群毛小子干的!处理的那叫一个干净漂亮。出去问问,有几个不服的?要是这次再把北胡也灭的干净,皇上必然会推恩的!总不至于把恩典加在萧家身上吧。毕竟人还没过门呢,推恩到父兄头上也是有可能的。你小子也能跟着沾沾光。”
“拉倒吧!”二郎皱眉道,“我们家里人未必就愿意让我妹子上战场搏富贵!这还真不是矫情。这种事,搁在谁身上谁知道。说不清楚。”
“这倒也是!”曹锟点点头,“要是我们家的姑娘,也一样舍不得。”
二郎笑着点点头。这就是曹家的聪明之处了。早早的求了恩典,把家里的姑娘都许了婚。没有将任何一个女儿再送到皇子的后院。一副不掺合的样子,很让皇上放心。
两人正说着话,一起值岗的另一个兄弟冲了进来,大喊道,“好消息!萧郑氏带着萧家的的童子军和护卫,不足八百人,全歼了北胡两万人马。大胜!消息刚传进来。”
“不能吧?”曹锟张大了嘴巴,“八百妇孺对阵两万,还赢了!怎么办到的?”
“一把火烧了个尸骨无存!”
二郎惊的已经说不出话来了!心跳的厉害。说起来简单,可真真做起来,何其凶险!
------------------
泰安帝看着捷报,激动的手都在颤抖。这几日的焦虑煎熬总算过去了。大胜!
胜的漂亮!
一把火活生生烧死两万人!这简直不敢想像。
萧家儿郎!壮哉!
瑞亲王长出了一口气,总算是有惊无险啊!“北胡损失两万人马,是整个北胡的一小半兵力。短时间内,恢复不了元气,估计十年内平安州将再没有起刀兵的可能。而且,北胡两位最出色的皇子,也在枯山山谷中葬身火海。北胡王后继无人了。”
泰安帝朗声一笑,“这一仗胜的漂亮!”他低头翻看密折,“不过,这场仗究竟是怎么打的?倒是想不出来。她是怎么把两万之众,引到山谷之中的?”
瑞亲王摇摇头,“不过北胡钦使的两千亲兵,可是硬碰硬干仗。也一样赢了!萧家军的战斗力,更胜当年了。”
泰安帝叹道,“这丫头倒是谨慎小心,如此凶险的环境下,还是没有动用萧家军。不过这支童子军,当真不能小瞧。”
瑞亲王点点头,“这丫头还是不错的。明知道不妥当,仍然敢以身犯险,光这份胆识,就值得赞赏。”
“皇叔说的不错------”
第160章
礼佛
第一百五十九章礼佛
汪兴华今儿一进衙门,就感觉气氛分外不同。同僚的热情几乎能把人融化了。
他正不解呢,就见自己的的顶头上司笑盈盈的朝自己走来。这家伙叫何茂,四十岁上下。看起来大大咧咧,实际上却长了一副玲珑心肠。
汪兴华进了兵马司衙门才知道,自己这个空降兵其实是顶了别人上进的路子了。
何茂一直上下活动想把自己的小舅子往上提一提。没想到看准的位置被这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子给抢了。心里能舒服才怪。而且这家伙只胥吏出身。何茂是个谨慎的人,胥吏出身的人,能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只怕是有什么大机缘的。他着人仔细打听了才知道,原来这家伙结了门好亲事!和皇上的外甥成了连襟。还真是有别人羡慕不来的好运气。
既然得罪不起,那干脆就示好。汪兴华也是千伶百俐的人,知道了前因后果,马上趁机暗示自己在这里只是暂时过度,一年半载之后就会走人。如此下来,两人也就真的慢慢结交了起来。在郑老三中举后,汪兴华更是将手头的事情直接交到何茂的小舅子手上,平日里隔三差五去衙门晃一圈就行了。这样的态度让何茂更满意了。而汪兴华则有更多的时间照顾家里。
自打郑家慢慢崛起,何茂对汪兴华的态度,就变得更好了。但像是这样满脸笑的跟菊花似得,汪兴华还真没见过。马上迎上去,“大人,您这是要去哪?看起来气色不错。”
“平安啊!”何茂亲切的叫着汪兴华的字,那语气直让人浑身起鸡皮疙瘩,“恭喜啊!我早说过,你是个有福运的人,如今果然应验了。”
汪兴华心道,我咋不记得你这么夸过我。心里如是想,嘴上却道,“大人客气!不知这喜从何来?”
“这么大的事情,平安竟然不知?”何茂见汪兴华一脸迷茫不似作假,才笑道,“郑家的女公子,带着童子军和护卫,不足八百人,全歼了北胡两万兵马。如此大胜,十数年来还是第一例。不是大喜是什么?”
汪兴华听的脸色都白了,“这丫头亲自带人上战场了?”
“可不怎么地?”何茂见汪兴华直接称呼那位女公子‘丫头’,就知汪兴华和岳家的关系十分亲近,不由赞道,“真乃英雄啊!巾帼不让须眉。”
“胡闹!”汪兴华嘀咕了一句,才小声朝何茂解释,“这要让我那岳父岳母知道了,还不知道怎么担心呢!真是不让人省心。别人只看到如今的喜,可着背后的凶险,能不叫至亲后怕担心吗?”
何茂点点头,“这倒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他见汪兴华脸上的神色很是焦虑,神色一动,忙道,“那你赶紧回去说一声,总好过他们从别人嘴里听来消息,不尽不详的,只怕更担心。你说的和缓些,以后真闹出来,也不至于受太大的惊吓。”
汪兴华赶紧满脸感激的道,“幸亏遇上您这样的上峰,要不然,光我这没完没了的家事拖累,还能在这位子上坐稳?只怕早被人拉下去的。感激的话我就不说了。说多了见外,咱们来日方长。”
何茂的笑意又真诚了两分,“你我兄弟之间,说这些客气话就多余了。忙去吧,衙门里有我盯着呢。”
汪兴华心道,你比我老丈人年纪都大,这会子却和我称兄道弟起来。心里不以为然,面上不显。说了些客套话,才赶紧出了衙门。又找其他人详细的打听了平安州的情况,才赶紧往回赶。
郑家如今日子过的舒坦。钱氏和郑青桔在家做做针线,或者跟村里的妇人们扯扯家常,说点东家长西家短的闲话。郑老三带着几个儿子念念书,或者去族学里给族里的孩子授授课,平静中透着惬意。
这一日,厨房包了酸菜馅的饺子,一家人团团围坐在暖炕上,吃的香甜。
“日子过的可真快,还没怎么着呢,酸菜都能吃了。别说,还挺酸的。明儿用酸菜汆点白肉,给族长家送点过去吧。”郑老三随口吩咐。
“还用你吩咐?”钱氏嗔了郑老三一眼,“昨儿就听善婶说了,他家今年的酸菜有些晚,偏偏他家的小孙子病了一场,就想吃这个。要不然我也想不起咱家的酸菜来。”
“往年是啥吃的都没有,有点吃的可不就得盯着。如今日子好过了,园子里的出产也丰盛,吃不过来。往年的主菜,如今也就是想换口味的时候拿出来尝尝鲜。”郑青桔给每人都盛了一碗饺子汤,“也不知道鸾儿有没有酸菜吃?”
一家人正吃饭,外面就来报,“大姑爷回来了。”
“平安来了。”郑老三放下筷子,也没有起身。
三郎五郎笑着迎了出去,“姐夫怕是也没吃饭呢?”
郑青桔笑着起身去厨房,钱氏也没拦着。虽然有丫头使唤,但亲自盛饭,就显得重视多了。
汪兴华即便沉稳,见了三郎五郎,面上也不免露出几分来。
五郎小声道,“姐夫匆匆而来,可是有什么消息?”
汪兴华连忙小声将事情说了,也不管三郎五郎瞬间变白的脸色,“你们两个千万别露在面上。岳母和你姐要是知道了,还不定怎么担心呢?”
“这死丫头!”五郎小声骂了一句,“净跟着她提心吊胆了。”语气里虽满是埋怨,但里面的担心却是实打实的。
“瞒不住!”三郎皱眉道,“这么大的事,用不了两天就传的人尽皆知。况且,这事看在别人眼里,只怕是天大的喜事。上门贺喜的人应该也快上门了。”
汪兴华一愣,道,“你说的对!我还真是糊涂了。”
三人嘀咕了一番,才进了里屋。
一看三人的脸色,郑老三和钱氏就相互对视一眼,几乎同时开口问,“是不是出事了?”面上满是焦急的神色。
汪兴华坐过去,笑道,“小妹平安,您千万别着急。”
钱氏明显松了一口气,郑老三的肩膀也不紧绷了。只要人平安,出再大的事也不叫事。
“北胡两万兵马入侵平安州,镇北军不战而走,固守汉阳城。致使平安州三县百姓被屠。之后,镇北军没有向萧家军求援,反而是平安州知府瞧出镇北军实际人数只有半数,才派衙役前往边城,朝边城求援。因情况危机,又没有圣旨出兵。小妹带了两百童子军和帅府护卫,驰援平安州。最终将北胡两万人马,引入枯山山谷,一把火将北胡两万人马及两位皇子烧成灰烬,尸骨无存。北胡钦使的两千精兵,也被斩杀殆尽。此战大胜!”汪兴华低着头,不敢看郑老三和钱氏的脸,平铺直叙的将他所知道的消息一口气说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4/1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