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教授古代青云路(校对)第1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3/188

主子是不会下这样的命令的!
那刘家这小子是自作主张呢?还是猜度对了主子的心思。
他不由的看了刘信寿一眼。就见这小子,神情自若,也不辩解,单膝跪地,“请主子责罚。”语气甚是平和。
“你觉得你有错吗?”郑青鸾淡淡的问。
“军令为‘全歼’。而属下却让主将带着三名护卫逃脱。该罚!”刘信寿正处在变声期的嗓子,带着些低沉的沙哑。
郑青鸾心中一笑,这小子只说该罚,却并没承认他有错。“要罚也该罚我,我是总指挥。去吧,替我看看受伤的人如今伤情都怎么样了。你的罚我替你领了。”
刘信寿抬起头,双眼如星辰般璀璨,咧嘴一笑,大声应一声‘是’!然后转身而去。
要是李智谦刘智柯杨智和三人这会子还意识不到什么,那就是傻子了!
主子对于刘信寿放走托合齐是赞赏的!
可是为什么呢?三人对视一眼,都陷入沉思。
郑青鸾刚开始知道童子军对两位耶律王子的处置之后,心里自然十分惊喜和欣慰。
鞑子此战,在古拉山中就损失四万人马,在边城外,又损失一万余人。合起来就是鞑子举国的一半兵力。可谓是元气大伤。而北胡和犬戎把在平安州外损失的两万五千人马的过错,全放在了鞑子身上。从鞑子东北面发起进攻。如今战况依然激烈。最终不管谁输谁赢,必然使三者的实力都被消弱。近两年内,应该不会再起争端。
托合齐是鞑子中,少有的有见识有魄力的人。如果,鞑子少了托合齐,那么也就不再是朝廷的威胁。朝廷没有了威胁,萧家军还有存在的意义吗?
所以,必须留着他,但又不能任其发展壮大。
而耶律厚雄则是个地道的小人。这种暗地里捅刀子的人,留着反而是后患无情。何况他和前朝勾连,和朝中势力也有联系。这人万万留不得。所以,童子军的小儿郎们即便没用郑青鸾暗示,也做出了极为正确的选择。甚至不惜冒险偷袭,也要要了耶律厚雄的命。有两人在这个过程中,甚至受了重伤。如果不是郑青鸾及时赶到,性命恐怕都难以保全。
这三位老将都是聪明人,稍稍一想,也就明白了缘由。不由暗道一声惭愧。还不及几个小崽子更有战略眼光。而刘智柯的脸上,就露出几许得意之色,有子如此,夫复何求?让杨智和这个如今依然光棍的人,只恨的牙痒痒。有儿子了不起吗?有个出息的儿子很了不起吗?
“这次的伤亡,统计出来了吗?”郑青鸾出声询问。
李智谦是主将,自然得他先回话,“此次咱们歼敌总数八万。边城一万多人,平安州两万五千,古拉山四万,总计八万。伤亡比例,此次是历年伤亡人数最少的一次,两千三百二十一人阵亡,重伤一千六百八十二人,其余都是小伤,没有大碍!多亏帅府培养的军医,他们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很多重伤之人,放在以前,是很难活下来的。这次重伤人数多,就是这个原因。都是侥幸让大夫把命给捡回来了。”
尽管相对于歼敌的数量,两千多的阵亡实在算不得什么,但还是让郑青鸾的心沉重了起来。“该抚恤的抚恤,别亏待了兄弟们。凡是阵亡将士的家里,有未成年的孩子,和年迈的父母,都统计出来。每月会有他们的米粮补贴。”
“是!主子!”李智谦肃然起敬。能为死去的人,做到这份上,很不容易。
“给京城的折子,都已经发出去了吗?”郑青鸾嘴角挑起嘲讽的笑。
“早发出去了!”杨智和冷笑两声,“应该快到了!吓不死那群狗东西。”
----------------
果然猜的没错!朝廷里这群大人们,还真是被吓得噤若寒蝉。皇上对萧家军的微妙心思,满朝人精子们估摸着总能猜到一两分。可谁能想到,在那样四面楚歌的境况下,萧家军获得了这样的大胜!歼敌八万之众!
其中有四万之人,被萧郑氏埋在了古拉山下。
这手段狠辣的直让人心里发麻!
这姑娘以后谁敢得罪啊?一把火烧死的两万人恐怕如今还在奈何桥上等着过河呢,这边四万人又给续上了。阎王殿上也足够阎王爷忙上很长一阵子了。
泰安帝拿着手里的折子,哈哈大笑,真是了不得啊!这是泰安帝自登基以来,对外战事中取得的最大的一次胜利。鞑子北胡犬戎元气大伤,近几年内,恐怕无力再战了。
“好!好!好!”泰安帝连叫了三声好,“不愧是咱们的女案首,允文允武,奇兵迭出。了不起!”
瑞亲王连连点头,心中赞叹。萧家很真是不简单。近百年来,有八成的胜仗都是靠萧家打下来的。
这是一支铁血铸就的队伍。即便十年没有主子,也依然战力强悍。
恐怕如今皇帝心里不仅仅是忌惮,更多的则是眼馋。
要是能为自己所用该多好!泰安帝此时还真就如是想!
二郎第一时间得了这个消息,就请假往家里赶。这些日子一家人都跟着悬心!女人们烧香拜佛,男人们都抄起了经卷。明知道没什么作用,但总抱着一丝期望。他这些日子过的尤其艰难,皇上曾经想要把自家圈起来的事情,不知怎的就传了出来,还传到了他的耳朵里。如今他也不是官场小白,这里面的弯弯绕他多少能猜到一点。皇上跟瑞亲王的私密话怎么会传出来?还好死不死恰好传到他耳朵里。这背后究竟藏着什么心思,他想想都觉得毛骨悚然。即便再怎么害怕,他还是不得不装作一副什么都没发生的样子,当作自己不知道。在谁面前也不敢透漏半个字。现在,不管曾经发生过什么,都不重要了!总算平安度过了!
在城门口,遇上了也正要往回赶的汪兴华。应该也是得到消息,急着回家报信的。两人互看一眼,点点头,没有丝毫停歇的快马往庄子上赶。
一见家人,二郎的眼泪险些落下来,“大胜!平安!”这四个字,仿佛用尽了他全部的力气。
“菩萨保佑!多亏菩萨保佑!”钱氏瘦的只剩皮包骨,可见心里受着怎样的煎熬。
郑老三只觉眼前一黑,人也不由自主的往后倒,彻底的晕过去了。
一家人瞬间大乱。
郑老二一把扶住自家兄弟,边宽慰家人,“别着急!没事!这是心里的事放下了,歇歇就好。”
汪兴华背着郑老三,把人安置在里屋炕上,又派人去请大夫。
梅氏给赶回家的两人安排了饭,“先吃点,吃完慢慢说。”
二郎抓起馒头,咬了两口,才道,“这次大胜,把鞑子,北胡,犬戎都给卷了进来。一共歼敌八万!”说完,他艰难的咽下馒头,斟酌道,“其中四万是鸾儿带着童子军,把人困在古拉山里。然后用炸药炸了山。山上常年积雪,四季不化,哪里经得起一炸?直接就雪崩了!四万人全被埋在了雪层下面。只有那个统帅耶律王子带着三个护卫逃脱了。”
竟然是这样!一家人倒吸一口冷气!
老天作保,郑家都是本本分分的庄稼人!
怎么偏偏这样一个杀神就托生在咱们家呢?
郑老二抚着自己狂跳的心,不由的问候一声老天爷!他虽然在江湖上飘,也沾过人血,但数以万计的取人性命,他想都不敢想。
不管心里是什么感受,对于郑家人来说,能得到自家孩子平安的消息,就足够了。
萧家军,郑青鸾,童子军,京城正热议他们的时候,来自萧云峰的一道折子,把京城的热浪掀到了一个新高-------
第172章
那一跪
第一百七十一章那一跪
萧云峰竟然带着新训练的水师,直接打到了倭国,并且将皇室成员尽数俘虏!
京城里如同热油锅了倒了一瓢水,瞬间炸了起来。
身背杏黄旗的驿差,沿路高声报捷,飞马往皇宫而去。
泰安帝拿着手里的折子,激动的手都抖了起来。文治武功,开疆拓土!哪个帝王没有这样的雄心壮志?这些年兢兢业业,如履薄冰,不就是为了生前身后名吗?
“好好好!”泰安帝朗声大笑,“言之不愧是朕的外甥,干的好!”
“皇上,言之只怕已经快到京了。”瑞亲王笑道,“以这孩子的个性,既然水师已成,他必不会再回琼州,而是先回京城来上缴兵权来了。这会子怕直接从津溏靠岸,这两天就该进京了。”
泰安帝沉吟了一瞬,点点头,“按折子的日期看,确如皇叔所料。这会子他怕是已经进了直隶地界了,该筹备献俘的事了。”一想起献俘来,就浑身意气风发。
“交给礼部办就是了!难得有这样的好事,怕是再累也甘愿。”瑞亲王好心情的笑道。
“按皇叔说的办!”泰安帝像是才想起什么似得拍了拍额头,“朕都忙忘了!还没告诉江阳呢!”
“这么大的喜事,京城都传遍了。江阳能不知道吗?”瑞亲王赶紧拉住这个乐的晕头转向的皇帝。“这会子怕是宗室朝臣都急着往宫里来呢!您且有的忙!这些俘虏该怎么安置,什么待遇,都得有个章程。”
“对!对!”泰安帝这才安心坐下,“朕真是高兴啊!”
知道你高兴!可别光高兴不干活啊!瑞亲王提醒,“您看,献俘的时候,是不是也该给郑家些恩典,让郑叁水也沐浴沐浴皇恩。”
“应该的!”泰安帝笑道,“也让他看看言之这个女婿嘛!”
瑞亲王点头,赶紧让人去传话。就怕这位皇上这股子高兴劲过去后,又起幺蛾子。
------------------
朝华宫里。
白嬷嬷小声禀报,“咱们侯爷马上就进京了。立了这么大的功劳,皇上总该允许在京里多住些日子,才回南边吧。也能多陪陪您。”
江阳长公主靠在榻上,心神放松。“回南边?不会了!只怕急着往北边去呢!”
说完就闭起眼睛。不管在哪边,只要不打仗,没危险的地方,就行了。边城刚经历大胜,正是安稳的时候,峰儿去北边,如鱼归大海,她反而更放心。郑家的丫头,真是让她一百二十分满意。
白嬷嬷见主子没有说话的意思,也就识趣的退了出去。
------------------
郑家接到皇上的口谕,一家人都兴奋了。
萧云峰的水师组建并训练完成,就意味着他接下来会去边城。那么,自家的闺女也应该能回来了!
南北都打了打胜仗,意味着暂时不会再起战事了,安全了。不用再提心吊胆了。
这让一家人如何不欢喜?
“他爹,咱们熬出来了!”钱氏的脸上瞬间就有了光彩,“闺女快回来了,女婿也平安无事。”
“是!”郑老三笑笑,“往后就万事顺心了!”他一脸若无其事的安慰自家婆娘。心里却知道,只怕高兴劲过去后,皇上就更忌惮萧家了。往后的日子,究竟怎样,还不一定呢?他看看自家婆娘的欢喜劲,不得不叹一声无知才是福气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3/1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