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教授古代青云路(校对)第1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2/188

这三天,他们看着萧云峰处理政事。凡事不会的,不懂的,不了解的,从不会不懂装懂。他总是态度虔诚的在学习,虚心的接受众人的意见。偶尔被反驳也不会动怒。即便臣子的建议胜于他,他也没有丝毫不高兴,反而会赞赏有加。
作为一个帝王,做到这些,是难能可贵的。难怪边城发展的这般好!
说到底,就在于善于用人,敢谟萌恕
而郑青鸾,给众人留下的印象也极为深刻。她话不多,从不抢风头。但却极有远见。这种眼光,不是什么人都能有的。
总之,萧云峰踏实,谦虚,务实,善纳雅言的作风,通过这三天的零距离接触,得到了这些大臣的肯定。至少不会排斥。
萧云峰给了丰厚的赏赐,送众人出宫。
郑青鸾强忍着困意,道,“我也回去吧。家里没有我的消息,怕是心里踏实不下来。宫里的人都移到行宫去了。如今,皇宫里的要么是以前咱家埋下的暗探,要么就是侯府的人,我也没什么可担心的。就让萧大跟在你身边吧。”
“成!”萧云峰见郑青鸾熬的眼眶都凹进去了,顿时有些心疼,知道她在宫里心也歇不下来,休息不好,哪有不让她回去的道理。况且她住在宫里时间长了,会惹人非议的,与名声有碍,“你好好歇着。别操心。各地都有消息传来,还算稳定。”
郑青鸾点点头,这些事情也急不得。
萧云峰直接让御辇送郑青鸾回府。郑青鸾累的眼睛都睁不开了,哪里还顾得了这些。一上撵,就睡过去了。
一点也不知道,这御辇出宫带给众人的震撼,带给郑家的惊吓。
没错,就是惊吓!
郑老三和钱氏不放心闺女,三天前就在汪兴华的陪同下进了京。可却得知闺女在宫里压根就没有出来过。他们心里着急上火,却一点用也没有。如今正是乱的时候,也没法递牌子进宫。只能干着急。后来,朝廷六部还真就忙了起来。一份份批示过的折子从宫里递出来。批折子的方式更是像扔了一颗炸弹,人们瞬间炸开了锅。
什么夸奖的话一股脑的往萧云峰身上砸。官员拥护,读书人拥护,舆论瞬间出现了一面倒。
精明的汪兴华本来就是跟三教九流打交道的,马上看出了事情的蹊跷。这是有人刻意在引到舆论啊!
可见萧云峰和郑青鸾是早有准备。连后续的细节都考虑到了。让人不服不行。
郑老三听了汪兴华的消息,也更加确认了自家的小女儿女婿确实是‘狼子野心’,‘居心叵测’‘早有预谋’。
翁婿俩对视一眼,心里不由松了一口气。既然连这种事都考虑到了,那自身应该不会有什么危险。
忍耐了三天,直到暮色降临。才战战兢兢的从御辇上接回自家的闺女。
郑青鸾睡的实在,是郭飞燕从撵上将人抱下来的。
钱氏心里咯噔一下,这是怎么了。
百一忙解释,“夫人莫慌。主子是累着了。”
钱氏松了一口气,忙吩咐人赶紧安置卧室。
萧大对着郑老三解释,“这几天主子累坏了。朝廷积压的政务实在太多。主子和主子爷跟众位大臣熬了三天了。主子爷让我替他向您告罪,让家里人跟着担心,是他的不是。以后总算可以安心的过日子了。”
郑老三连称‘不敢’。
如今的萧云峰可不仅是他的女婿,更是天子。
萧大也知道这种身份的转变总要改变些什么的。这是难免的!也不再强求,告辞离开。
钱氏指挥着丫头给郑青鸾洗漱,见这丫头睁眼看了她一眼,就累的放心的睡去,心酸又心疼。让人轻点擦洗。直到把她放进被窝,交代好丫头照看,又让厨房时刻备上吃的,保证醒了就要有热汤热饭吃。
这些丫头婆子哪敢大意。家里出了个皇后娘娘,自然是怎么精心都不为过。
周海的婆娘,人称周嫂子。她扶了钱氏出去,“您放心,我亲自守着姑娘,不会出了差错。”
钱氏点点头,周海一家子自然是可信的,她应道,“也好!”毕竟如今郑家在京城也算是炙手可热,拜访的人实在是太多,她也忙的脚不沾地。虽然不耐烦,但也不能谁的面子都不给。太过拒人于千里之外,对郑青鸾的名声也不好。她实在抽不出空闲来,守着小闺女。如今连身怀有孕的大女儿都回娘家帮忙了。这时候她总算想起有族人的好处了。至少需要用人的时候,不抓瞎啊。
她回房就跟郑青桔抱怨,“要是你二伯娘跟你四婶在就好了。好歹能搭把手。”
郑青鸾扶着腰,认同的点点头。
-------------------------
三天时间,足够把这一天下易主的消息传到天涯海角。
三郎和五郎住在客栈中一处清幽的院子,这家客栈的主人是汪兴华的朋友,跟郑青鸾也有些交情。所以安全上很不用担心。
这是一个可以信赖的人。所以对于他带来的消息,自然是相信的。
即便相信,两人也花费了不少时间去消化它!
太匪夷所思了!
两人对视一眼,瞬间做了一个决定,那就是马上回京。至于说秋闱的结果,呵呵,如今谁还顾得了这个!如今他们可以说是未来的国舅爷了!走的晚怕是就走不了了。这大小官员应酬起来,才真是要命啊!
本来两人计划回趟老家的,如今也不敢耽搁。在掌柜的一再要求下,带着几个江湖客随身保护,一路往京城赶去。
却说郑家老家,老族长正盘腿坐在炕上,一口酒三颗茴香豆,吃的香甜。
如今的郑家,在整个关山镇,乃至于云池县都是有名望的人家。一则是因为郑老三正经的科举出身,如今也算是官宦人家。二则是因为郑青鸾找了个好人家,萧家之威,天下谁人不知谁人不晓。更何况郑家的姑娘本身就是个了不得的人物。三则就是郑家和曹县令,是正儿八经的儿女亲家。曹家是什么样的人家,那可是出过皇后娘娘的人家啊!正经的皇亲国戚!贵人啊!
郑家的人走出去,谁不高看两眼。家族兴旺,他这个族长自然是欣驳摹这会子他正想的高兴,就见郑根一路跑进来。说起来,郑根跟郑老三是同辈,借着曹家的光,如今升到了驿丞。也算是郑家有头有脸的人物。今儿这么慌张,可是出了什么事。
还不待他询问,郑根就扑过来,“族长叔,出事了!”说完就大口的喘气,可见是跑的狠了。
族长唬了一跳。面色都变了,“咋的了”
“换了皇上了!”郑根把酒壶拿起来就一通灌,实在是渴了。
族长的婆娘人称善婶,她一听,马上道,“换了皇上老爷,岂不是也换了皇后。”
族长一想,可不咋的!这曹家可是郑家的姻亲。对郑家自然是有影响的。
郑根缓过气来,笑道,“不是这么回事!这皇位,皇上传给了自己的外甥。就是咱们老郑家的女婿。”
族长在心里转了一圈,才把这关系捋明白。他利索的跳下炕,“这不就是萧------”想起如今这位的名字可不能乱叫,连忙止住话头,急切看着郑根,等着他的肯定。
就见郑根咧着嘴,笑的跟傻子似的点头。老族长恨不能跳起来,“这是说,咱家要出正宫娘娘了!”
“以咱家姑奶奶的能耐,怕是板上钉钉的事。”郑根想起郑青鸾的传言,对不封她为皇后的事,就没想过。事实上大家都是这么觉得的。郑青鸾对萧家是有大功的。她的地位无人可以撼动!
善婶一拍大腿,“难道郑满囤兄弟说家中出了凤凰不是假话。”
族长面色一变,看了郑根一眼。郑根到底见识更广一些,“这些话还是别传出去,等着姑奶奶发话吧。如今咱们是不是先通知老四兄弟。”
“应该的!”族长也不糊涂。郑老四跟郑老三是双胞胎,感情一直很好。两家每月都通信。这种远近亲疏,他势必要把郑老四放在头里。
郑老四和宋氏听了郑根和族长带来的消息,一下子就愣住了。
“他爹!我不是做梦吧!”宋氏这两年养尊处优,一点也不见衰老,“咱家鸾儿当真------”
“弟妹啊!这事我可不敢瞎说。”郑根解释道,“听说曹县令已经打发县令夫人上京了。怕是也很快就能给你们送消息过来。”
“咱们也进京!”郑老四站起身,“京里没人帮着支应,我三哥身子骨一直就不好。”
“老四别急!这是全族的大事,咱们得先商量着办。”族长拍了拍郑老四,“你看是不是族里也该去人才合适啊!”
郑老四马上领会,这种让族里后辈露脸的事,哪能阻止,他立马表态,“应该的。估计我三哥的信也快送到了。他定是也盼着咱们------”
一句话没说完,就见六郎急匆匆进来,“爹,京里的加急信,萧家铺子送来的。”
郑老四马上接过来,看完就笑了,把信递给族长,“让我说着了。三哥让咱们进京。说是京里人手不够,需要族里帮衬。”
族长接过信,一瞧之下,也是欣喜。什么人手不够,不过是借口。人家又不是没有亲兄弟。说到底,也就是想拉拔拉拔族人罢了!
是个不忘本的人!
第226章
沸腾
第二百二十五章沸腾
郑家祠堂,全族的老少爷们,能来的都来了。这对于郑家来说,可真是天大的喜事。
郑老大和郑老五如今悔的肠子都青了。谁能想到,三房能有这样的造化。看着老四被众人尊着敬着,连六郎,都坐在显眼的位置。这还不都是因为老四跟老三关系最好。这几年看着四房日子过起来了,他们也不是不后悔。但想着即便有些银钱,也是走的商道。没什么大出息。不过看着四郎跟着商队跑,天南海北的,如今也人五人六,算是个人物,心里到底不是滋味。大郎不是还闲着呢吗。
听说二郎如今在南边也是五品的参将了。现在也只有大房和五房过的不好。也不知道族里让不让他们去。
众人议论纷纷,谁也不愿意错过这次机会。若是能得郑老三看中,拉拔一二,那真是受用无尽。
“我是一定要去的!”郑根站起身来,“我跟上官都把假请好了。这事上官也是知道的,二话没说,就准了。时间上还没有限制。族长叔,算我一个。”
族长抬抬手,“这么着,一家出一个人。谁也别争,谁也别抢。”
“族长叔,我家全得走!”郑老四赶紧说话,“三哥信上说了,内宅的事,我三嫂忙不过来。让我家那口子也去。还说不想让六郎在家里跟着我混日子,要把六郎留在身边教养。您看------”
“你自是跟咱们不一样。”郑根笑道,“不仅是你,还得让人去趟十里铺,这老三兄弟的岳家,是不是也得考虑一下。”说着,就看向族长。
“得亏你提醒。”族长一听,看了几个族老一眼,见众人都点头,也不免道,“我这真是老了,还是你们思虑的周翔。”说着,忙喊了自己的儿子,让他去通知钱氏的娘家。看是不是跟他们一起进京。
郑老四笑道,“三哥信上特别叮嘱,各位长辈能去的都去。一应开销,他都打理好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2/1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