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教授古代青云路(校对)第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188

那这样的帖子倒是一点也不突兀!
郑青鸾看了郑老三一眼,不动声色的点点头,肯定了郑老三心中的猜测。就见郑老三两个肩膀瞬间缓了下来,明显松了一口气的样子。
三郎和五郎轮流看了帖子,都笑了笑,这是好事,不是吗?
“春江水暖鸭先知。”郑青鸾也笑了,“总有一些人的消息格外的灵通。”就是萧家暗地里的渠道也没有这么快。
“开一坛金华酒。”郑老三呵呵直笑,“就是鸾儿宝贝的很的那坛陈酿。”
钱氏也不知道他们在乐什么,是好事就行。马上整治了几个凉菜,爷几个推杯置盏好不热闹。
郑老三问钱氏,“老宅没出什么事吧?”看样子还是很关心。
“那倒没有!”钱氏的神情有些奇怪,说话也有些躲闪,“老爷子给妹夫买了个侍妾回去伺候,替妹妹给夫家生养子嗣。”
纳尼?
第66章
喜庆
六十五章喜庆
有当爹的给女婿送侍妾坑家自闺女的吗?
有!绝对有!郑满囤就是这样坑闺女的老货!
族长在自家家炕头闷了两口酒,忍不住就爆了粗口。
族长婆娘是个慈眉善目和和气气的老太太,人称善婶。小一辈不拒年纪都这么称呼。都闹不清楚这是人家的名了,还是大家起的诨号。据说几十年来,这位善婶就没和谁红过脸。很是和人。如今看自家老头子盘腿坐在炕上,连一口酒三颗蚕豆的规矩都不讲了,知道这是气得很了。
一口酒三颗豆,这是怕酒喝急了伤身,也是为了省酒省豆,不抛费的意思。
“人家自家人都没反对的,你说你生气个什么劲?得亏是咱们没闺女,真是操不尽的心。”善婶感叹郑家老太太以后怕是为这么个小闺女得把心高高吊着,“两口子就没个明白人。”
老族长又‘滋溜’了一口酒,辣的直皱眉头,“他赵家的人多,难道郑家的人少了。叫人找上门来,就认了怂!”他使劲拍了一把桌子,“就是理亏,陪理也不是这么个陪法!这以后咱们郑家的姑娘但凡没生儿子的,是不是亲家都得找上门,让岳家出钱买个侍妾啊?”说着火气又大了几分,“这是人干的事吗?”
这善婶初时还没往心里去,但如今听老头子这么一说,还真是这个道理。郑家的姑娘出嫁的不少,还真有不少没生儿子的。要是遇上那不通情达理的人家,真能找上门来。也不说要侍妾的话,就是赔偿银子,也是个闹心事。她抚着老爷子的脊背让他消消气,“不能都是这样不讲理的人家吧!凡是往好处想想。明白人都知道老八是个糊涂的,谁还能真拿他当例子。好好的几个出息儿子被逼的离了家,那可是三窝子儿孙。放在一般人身上,那可不是要了老命了?你看看那老两口子在乎了没有?眼睛都不眨的就同意了。可见都是心里没别人的人。”她见老爷子慢慢的嚼着蚕豆,一副倾听的样子,就斟了一杯酒推了过去,笑道,“这把年纪了,还老不羞的和家里的下人不清不楚,连孩子都弄出来了。为个还在娘肚子里的不知道是男是女,是好是坏的胎儿,连快三十的亲生闺女都不要了,这心得多狠。虽说那闺女不是什么省心的人,但老八的做法那是太过了!别人笑话都来不及,谁还能学他呢?那不是棒槌吗?”
“你说的也有道理。”他感叹道,“今儿就见了老三老四媳妇在老宅,老三老四愣是没露面。老二家两口子也躲了。”似乎有些不满。
“你快拉到吧!可不兴这么冤枉人。”善婶忍不住辩解道,“老二两口子去县城了,前天就去了。家里的事情人家压根不知道!人家在省城那也是有家有业的,如今愿意把家业都丢下,回老家一呆就半年,很是可以了。那老三媳妇一早就端着人参炖鸡汤过去,我瞧了一眼,鸡怕是炖了一晚上,那人参片还挺大,年份一定不浅。说老三想等老二回来,兄弟几个带上厚礼去赵家登门赔罪。压根就没想着人来的这么快,天没亮就领着孩子们进山读书去了,山里多凉快呀。再说老四,那是挑着担子讨生活呢,走街串巷的,到哪里找人去。老四媳妇把两个铺子的生意扔下去帮忙,有这个心就难得了。还想怎么的?”老二老三送了自家不少东西,不说句公道话,对不起人家的厚礼,她又小声道,“下半晌的时候,县衙的马车去了老三家,我去问了,说是来送赏花会的帖子的。就这,也没见老三露面,是老三媳妇接了帖子,打发了人。可见不是真心想躲。”
“县衙的帖子!”老族长一惊,“看来这一房确实起来了。”
正说着话,就听见自家儿媳妇和人说话,显见家里来客了。
“爹娘,叁水兄弟打发人过来了。”身后跟进来的是老福头。
把食盒递过去,老福头躬身行礼,“我们老爷打发小的来给您添个菜,说是谢谢您!改日亲自登门道谢。”
食盒里是一只卤鸡,两条煎鱼,两样鲜果。礼不多,却也贴心,菜还是热的,显然是刚出锅就送来了。果子是给几个小孙子的零嘴。
善婶微微一笑,心里极熨贴。帮了人,也不是就图人家一个谢字,但人家能时时放在心上就让人心里格外舒服。
原来一家在饭桌上说起今天老宅的事,钱氏感慨道,“要说起来,咱郑家也不怵他们赵家,好家伙,族长带了一大群后生,把赵家的人围了。”很是高兴的样子,“平时不觉得,如今把人聚在一起,才发现咱们这一族绝对算得上人丁兴旺。”又有些鄙夷的道,“也不知道公爹怎么想的,买两亩田地就能体面解决的事,干嘛买妾!以后小姑子的日子就更艰难了。”满是同情的唏嘘不已。
郑老三倒是显得很平静,他爹活了那么大的岁数,就没办过明白事。这次不定又是谁撺掇的,买妾这种事,不是他小瞧老爷子,他那脑子还想不出这么个整人的高招来。他见桌上的鱼两面煎的焦黄,就道,“族长叔出了大力了,老是麻烦人家,给老人家添两个菜吧。”
这才有了送菜这一节。
“家里刚磨了绿豆面,好几十斤呢,我想着现在就蒸了绿豆糕来,今儿出力的都送上些,也是个意思。”郑青桔放下筷子,难得这么大方。“咱家以后怕是很多地方要劳烦族里------”
“桔儿说的是。就这么办吧!”钱氏赞同的道。她本打算送些园子里的果子,但庄户人家还真不一定稀罕这东西,山上的野果足够孩子们甜嘴。倒是点心,平日里没人舍得买。再说,自家做的,就是费些豆子,几百个大钱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嗯!”郑青鸾赞同的道,“如今吃绿豆糕倒是应景。”
天黑下来的时候,几乎家家都收到郑老三一房的礼,一斤绿豆糕,几个鲜果。都说郑老三是个厚道知礼的人。以前就不错的人缘如今更好了几分。
第二天一大早,天蒙蒙亮,一匹快马停在郑家门口。
老福头正在清扫门口的青石板路,就见大姑爷汪兴华快马而来。他小孙子福地已经飞奔进去报信了。
“大姑爷!”老福头满脸惊诧,“您这是?”
汪兴华把马缰绳塞过去,“好生照料马!”说完快步往里走。
老福头见他脸上虽然疲惫,但难掩喜色,应该是好事。怕是赶了一晚上路来报信的。
这会子钱氏刚起来梳洗完,郑老三是听了福地的禀报才起的,只穿着中衣披着袍子站在院里等着。一见到大女婿风尘仆仆的样子,忙道,“天大的事情也没人要紧。”又吩咐钱氏,“快拿吃的来。”亲自拧了帕子递过去,“先擦擦。吃完饭再好好洗洗,能睡个舒服的觉。”
汪兴华心里感动,也不矫情,边擦脸边道,“萧云峰封了常宁候,世袭五代始降。”说完扶了怔愣住的老丈人坐在院中的石凳上,“昨晚上才看到邸报。就急急忙忙赶回来了。”
钱氏亲自端了一碗汤面,上面码着一层酱肉,飘着香菜和葱末,浓香诱人,“快吃!什么候不候的,有什么要紧,看这一晚上把人累的。”
“看您说的!”汪兴华心里熨贴,“那可是世袭的爵位。将来您的外孙可不就是侯爷了。”这是说郑青鸾和萧云峰的孩子能袭了这个爵位。
钱氏心里自然高兴,笑的见牙不见眼,“借咱们大姑爷吉言!同喜同喜吧。”
一个院子住着,有点动静就都醒了,这会子都聚在院子里相互道喜。
郑青桔从厨房又端了木盘出来,上面一碟一碗,碟子里面是三个不大的芝麻烧饼,里面夹着京酱肉丝,一碗鱼头豆腐汤,是怕汪兴华吃不饱。她把盘子放在石桌上,往对面推了推,也不说话,却说不出的体贴。汪兴华看着她的目光亮的吓人。她有些不自在的道,“大家都在了,这死丫头去哪儿了?”
大家这才发现郑青鸾不在。方嬷嬷一脸笑意的过来行礼贺喜,“姑娘半个时辰前就出去晨练了,应该快回来了。”
而郑青鸾此时却在一处山壁的石缝里,小心的拿出个竹筒,拆开火封,“封常宁候,五代始降。”
郑青鸾一把火烧了信笺,心里说不出来是什么感觉,就像是大石头终于砸在地上的感觉。
“常宁,常宁!”她嘴角翘了起来,“要想常宁,任重而道远啊!”但不管怎么样,万里长征总算迈出了第一步。
想到萧云峰终于可以站在阳光下,名正言顺,光明正大的出现在郑家,心就不由的飞扬了起来。
一路飞奔回家,下人们面带笑容的贺喜,让她不由心中一动,谁这么早就当了这报喜的喜鹊?
第67章
黑衣人
第六十六章黑衣人
“我就说嘛,除了姐夫,再没旁人这么挂心。”郑青鸾人还没进院子,声音就传了过来,“姐夫辛苦了。”声音一落,人也就进了垂花门,一身湖绿的劲装,挺拔中带着两份婀娜。
“小妹大喜!”汪兴华笑呵呵的道喜,“今儿可得掏了私房出来请大家一顿!”
“一定!一定!”郑青鸾笑眯眯的道,“姐夫先歇着去,估计下半晌家里就该热闹起来了,还得让姐夫跟着忙。”
汪兴华了然的点点头,消息灵通的今儿上午必然能得到消息。萧云峰远在京城,想巴结也巴结不上,但郑家就在眼皮底下,这县里府里,官员士绅,想结交郑家的大有人在。下午贺喜的帖子,就该到了,确实不得闲。让自己接待来客,何尝不是让自己拓展人脉。想到这些,汪兴华也不见外的道,“那我可就歇着了。晌午饭别忘了叫我。”
说的大家伙都跟着笑了起来。
吃了早饭,三郎五郎带着人采买食材,钱氏和郑青桔指挥着人洒扫,内外厨房都忙着炸些面果子,蒸些糕点准备待客。
郑老三带着郑青鸾到外书房,面对面落座。父女俩倒彼此无话,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郑老三皱着眉头,“现在,我反倒更担心你了。”看着坐在对面的小女儿,见她没有丝毫得意轻狂,反倒更稳重了几分的样子,他心里很不是滋味。“你可知道萧家的问题真正出在哪?”
“功高盖主!”郑青鸾脸上露出几分嘲讽的笑,“在百姓中的名声太好,威望太高。上面忌讳了!”
郑老三点点头,“那这次突然加封,除了长公主的因素,还有没有其他什么?”他看着小女儿,一时之间有些看不透。
“嗯!”郑青鸾点点头,眼神朝门口窗外掠去,“进展应该很顺利!”再没有多加解释的意思。
郑老三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一紧,难道在家里说话已经不怎么安全了吗?
就见小闺女微一点头,将手中的核桃砸在窗棱上,确实有道人影一晃而过。
“打草惊蛇!”郑老三心里闪过这样四个字,起身就要去看看。
郑青鸾赶紧拦下,压低了声音,“我在明,敌在暗。一动不如一静。”
郑老三觉得自己的呼吸都更粗重两分。他面上有厉色闪过,“家里有你娘你姐姐和小八这些妇孺,万一对方起了坏心怎么办?”
关心则乱!
郑青鸾有些哭笑不得,她用手指蘸了茶水,在桌子上写下几个字。
郑老三凑过去一看,‘毒!我已下。”
是说给那些人下了毒。
郑老三倒吸一口凉气。他稳稳心神,问道,“下人?”这是问是不是家里的下人。
郑青鸾摇摇头,“我身边的都是明面上的。他们没有坏心,只是监视。”她冷笑一声,“真正厉害的是藏在暗处的人,我现在还不知道他们是不是一个主子。正想找机会让明暗两拨人碰碰。那才热闹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1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