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归第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228


沈怀孝闭了闭眼睛,不是他要做不肖子孙,而是他也有他要守护的。安郡王要的也不过是他的决断罢了。反正自己的媳妇是真正的公主,只有尚主的驸马,没有出嫁的公主。沈家……既然他在沈家没那么重要,那么,就这样吧。他睁开眼睛,神色间多了几分坦然,“那就听殿下的安排吧。”
安郡王这才漏出满意的笑意。沈家那点事,还轮不到他操心。他要敢擅自动作,被人理解为图谋不轨怎么办。他不会犯这样的蠢!他要的不过是沈怀孝的表态,在这母子三人和沈家之间,他要有一个决断才行。要不然,他宁愿冒着被父皇厌弃的风险,将妹妹和外甥接到自己身边。
苏清河暂时还不知道这两人打的什么哑谜。但沈飞麟看向安郡王的眼神,却柔和了两分。别人不懂,但做过皇子的他还能不知道里面的意思吗。出身皇家,能有这份心肠,着实难得!难怪明启帝这么放心的把北边的军权放在他手里。看中的可不正是这一份赤子之心。
“就怕牵连哥哥。”苏清河如今看不透,但不意味着她不知道安郡王所表现出来的善意。既然相认的时机不对,这样的作为,肯定会让皇上不喜的。
安郡王看着苏清河。眼眶有些红,这一声哥哥,让他有些触动,“要是母妃知道……不知道该多高兴。”
苏清河神色一黯,那也是一个守候着孩子的母亲啊。“她……还好吗”
“吃喝不愁吧!”安郡王的声音有些涩然,“除了不能见人,应该都好!我已经有十年没见过她了。”
苏清河心里一颤,究竟当年发生了什么,生生让母子三人生离死别二十年。“会好的!”苏清河的声音有些干涩,“就怕我的出现,让她在宫里的日子不好过。”
“无碍!”安郡王的脸上带着几分厉色,“只要军权还在我的手上,谁都不敢轻易伸手。父皇他……未必就是真无情!”最后这句话像是在呢喃。但该听见的都听见了。
“别担心!”沈怀孝安慰苏清河,“皇上放心让殿下领兵,未尝不是看中了殿下的心性。要是殿下明知道你的存在,反而诸多顾忌,不敢相认,才会让皇上不安。如此这般正好,虽然可能生气殿下不知轻重,但反而会更安心。”
沈飞麟眼里的亮光一闪,这个爹可不光是一个宠溺孩子的父亲,他的见识,对人心的把握,足以支撑他在朝堂走的更远更高。
安郡王眼里的赞赏一闪而过。这让沈飞麟心里一动,这位舅舅可不是一般人,他自己也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所以,只要把这份优势放到最大,他就能立于不败之地。皇上看中他的这份在皇家不合时宜的心性,他就不时的漏出来给他看。在皇宫,没有母亲护着,还能安然长大,如今更是手握军权。这样的人又怎么简单。皇家的人,都是带着一副面具的。
不过,沈飞麟也不是一个苛责的人。哪怕这份心里掺杂了别的东西,那也是难能可贵的。或者说,那也是他们母子正需要的。
枸杞羊肉汤在锅里翻滚着,沈怀孝盛了汤递给苏清河,“清汤的,先喝一碗暖一暖。”
安郡王给两个孩子舀汤,“这可是好东西的!多喝点无妨,正好补补。到凉州,那里的羊肉更好。”
“这里离海比较近,海货还算有。到了西北,海货可不就更难得了。”沈菲琪眨着大眼睛,“想吃怎么办”
“咱们琪儿爱吃海货啊!”安郡王夹了吸饱汤汁的冻豆腐给沈菲琪,笑道,“这有什么难得的,别人家,或许不易得。但在咱们家不算什么。”
“快吃吧!”沈怀孝拿着小碗给苏清河夹菜,却看着闺女笑,“咱家就有海货铺子,要什么让他们给带回来就是了。不至于这么巴巴的惦记着。”
苏清河看了闺女一眼,这丫头打听海货铺子想做什么。
沈飞麟用手肘碰了沈菲琪一下,示意她适可而止。这丫头,,就那点道行还敢在两狐狸面前玩心眼。
沈菲琪笑笑,咽下剩下的话,笑嘻嘻的把脸埋在碗里。
沈飞麟白了一眼,嘟囔了一句,“就长了吃的心眼。”这算是替她收了尾巴。
孩子话,两人倒没多想。安郡王诧异的是,这么小的孩子,竟然知道地理位置,包括各地的产出。他不由问道,“难道教孩子看舆图了”
舆图这东西,不是谁都有资格拥有的。
沈怀孝面色平静的接过话头,“那倒没有,他娘给孩子启蒙用的是兵法。”
兵法所包含的可就广了,熟悉地理气候,也算是一项。
安郡王看了苏清河一眼,“这个想法好!不过,还是得给孩子配上嬷嬷,宫里的规矩严,父皇喜欢规矩又不失活泼,大方爽利的孩子。”
苏清河点点头,“哥哥看着安排吧。”王府出来的,总比沈家的强。
“以前伺候母妃的人,我一直都养着呢。”安郡王涮了几片白菜叶子,“分一半给你,你看着安排吧。”母妃进了冷宫,伺候的也只有三两个,其余的父皇都交到了他手里。还算忠心。
苏清河还真没有拒绝的理由,她手上没有可用的人。现买的人,再调、教也不能跟在宫里浸淫多年的人相比。京城是必须要回去的,在这之前,先看看这些人再说。实在不行,只当个闲人养着也就是了。
安郡王见苏清河没有拒绝,而是坦然的接受了,心里也松快了起来。他对沈怀孝挑明,“你们沈家的事,我没兴趣,也不会找死的自己去探深浅。所以,你也别多想。谁家嫁女儿都得有陪嫁,你只当是本王给自家妹子补的嫁妆吧。”说着,他从怀里掏出一个匣子,塞给苏清河,“拿着,这是我这个做哥哥的心意!”
苏清河没有打开,顺势就收下了。沈怀孝摇摇头,“您多心了!我哪里会多想!”
安郡王这才满意的点点头。
吃完饭,安郡王起身离开,“以后来日方长,今儿我就不多呆了,你安心养伤。”
苏清河点头应是,让沈怀孝送他出门。
沈菲琪扑过去打开盒子,里面的东西将她唬了一跳。
苏清河一看,二十万两银票,两个五百亩的庄子,京城里五个铺子。确实有些多。
沈怀孝低头看了看,“收着吧!安郡王不缺银子。”
“太多了!我不安呢。”苏清河只觉得手里的银子烧手。
沈怀孝张张嘴,话在嘴里转了几转,都没有说出口。她的出现,彻底补上了安郡王的短板。一旦洗清了贤妃身上残害亲子的罪名,她就还是皇上的妃子。甚至为了补偿,还会再升一升位分。而安郡王也该是亲王了。成为手握兵权的亲王,就有了跟其他几位皇子逐鹿的资格,甚至更有优势。
那个位置,太过诱人!他不信安郡王从没有起过那样的心思。
即便太子早定,但那又如何!皇上圣体康泰,以后的事情且说不准呢。历史上有几个太子能顺利登基的!
一旦安郡王搅合进去,只怕更热闹了。
他娶了安郡王的胞妹,而他的长姐嫁给了太子。
将来沈家该何去何从呢。他又该站在什么立场。他都不敢往深了想。
这也是为什么他一开始不敢向安郡王求助的原因。他怕这母子三人成为安郡王夺嫡之路的马前卒!
苏清河看了沈怀孝一眼,垂下眼帘。这里面的事情,她也能估摸出八分来。但那又如何,有用总比没用好。跟沈家比起来,她更愿意相信这个哥哥。对方是不是真心,她感觉的到。以她看来,对方至少有八成是真诚的。这就足够了!剩下的两分,也是人之常情。
只要她有用,不用对方说,她也会义无反顾的主动迎上去让对方利用。这天下从来没有白吃的午餐,不付出些什么,怎么可能得到想要的呢。再说了,这个身份,不是想躲开就能躲开的。她注定跟安郡王绑在一条线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第23章
曾经
第二十三章曾经
京城,皇宫。
乾元殿里,人到中年的明启帝粟墨林歪在榻上,身上搭着狐皮的褥子,满脸的疲色遮不住浑身的威严。不知道他想到了什么,微微的叹了一口气,复又闭上眼睛,问道,“老四现在到哪了”
老四,指的是四皇子,安郡王粟远冽。
榻边,背光的的地方,走出一个身材有些发福的白脸太监,微微躬着身,声音倒不尖利,“回陛下,按着日子算,四殿下应该已经到了。”
“还是太莽撞,不计后果!”明启帝的声音里听不出喜怒,“都说老四最像朕,哼!朕瞧着,除了相貌,那性子,哪一点随了朕!”
“怎的不像!像足了您年轻的时候,一样的侠义心肠。”这太监名叫福顺,打小就跟在明启帝身边。那时候,这位陛下还只是一个不受宠的贵人所出的皇子。在他看来,皇上能走到今天,是捡了漏了。若不是先皇那一场病,实力足的诸位皇子一个个不安分的跳出来,且轮不到他呢。这也是运气不是。先帝选这么一位,不光是因为他实力弱,还因为这位陛下以忠厚老实示人。满朝谁不赞一声‘宽和厚道’!但只有他知道,这位的性子从来都算不上好。宽和厚道,不过是自保的手段。有这个名声在,不论哪个兄弟继位,都不会拿他开刀。只是没想到,最后,反倒是他捡了个大漏。
像他吗!明启帝摇摇头,他的忠厚是装出来的,而这个儿子,至少有五成是真的!
对于儿子放大这份忠厚仁义,他心里不仅没有恼怒,反而有些安慰。要是不懂自保之道,他才该愁死了。他的儿子,不该是任人宰割的绵羊,应该是嗜血的狼。
养子如羊不如养子如狼!他曾经这样想。
可是等儿子们长大了,他突然理解了先帝当年的心情。这如狼的儿子,带给他这个父亲的,不是恭顺与忠诚,而是威胁!
狼群里,只能有一只头狼!年老的狼王会是什么下场呢!
明启帝不敢深想。
想到四儿子,他长长的叹了一口气,“他这性子,五分随了朕,五分随了……他娘。”
福顺身子躬得更低,想到那个女人,他没来由的一叹。
“但愿那孩子能躲过这一劫啊!”明启帝的声音像是在呢喃。
福顺一副什么也没听到的样子,心里却明白,皇上说的孩子,是他当年护送出宫的小公主。那个孩子,出身显贵,但命运多舛,如今只能看天命了。他知道,皇上也难。
“去西寒宫看看吧!”明启帝掀了身上的狐皮褥子,站起身来,“悄悄的去!不用人跟着。”后面的话是对着隐在暗处的人说的。
福顺赶紧拿了大氅来,给明启帝穿好。暗卫已经把路上的闲人打发干净了。
西寒宫,偌大的宫殿群,只有偏殿里透出几点亮光出来。
“娘娘,晚了,该歇着了。”梅嬷嬷把烛火挑的更亮堂一些。
烛光下的女人,并不是绝色。她身姿挺拔,即使坐着,也能让人感觉出她的风骨。她的眉宇之间,没有半点深闺怨妇的哀愁,倒是满身的平和之气,让本来棱角有些分明的脸,显得柔和了起来。这是个英姿飒爽的女人!
此刻,她布衣木钗,而手里正缝制的衣物,却是难得的好料子。
梅嬷嬷鼻子一酸,这衣裳是给年轻的女子缝制的,淡青色的布料上,点点桃花,从花枝上飘下,裙摆繁花满地,迤逦多姿。她知道,娘娘这是给那个没来得及看一眼的小公主赶制明年要穿的春裳。二十年了,每年四箱子衣物,春夏秋冬,衣裳鞋袜,荷包汗巾,都是娘娘亲自动手做的。从巴掌大的小肚兜,到孩童的小裙子,到少女的马面裙,再到妇人的襦裙,甚至包括了妇人有孕时穿的衣裳,那是娘娘特意放大的,都准备的妥妥当当。
西寒宫的库房里,有两个库房专房这些衣物的。
贤妃随虽幽禁,但封号还在。她还是贤妃!
她收了针线,“明儿再做一天,都成了。也该给冽儿做了!”
“小殿下已经娶了王妃,自有王妃打理,您不用这么操心。”梅嬷嬷劝道。
“是啊!你不说我还真是忽略了。我也该给小孙孙们做几身才是。”贤妃的眼睛亮了起来。“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这事还真不少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2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