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家第1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1/228

  “过一会我去瞧瞧她。”金夫人说着,就轻哼一声,“她倒是机灵,直接跑到你这里了。你还没给我养老了,倒是给她养起老了。这云家靠谱的人不多。”
  您干脆说天下姓云的都没好人算了。
  看着进去梳洗的金夫人,五娘觉得,自家这亲娘,好似多了一份烟火气了。
  这应该算是一个好现象吧。刚收拾好,宋承明就到了。站在外面叫人通报。
  金夫人哼了一声,“他倒是会在你面前做面子活。”
  五娘扶着金夫人坐下,“要教训您把他叫进来教训。”
  说着,就给红椒一个眼色,“请王爷进来吧。”
  金夫人往椅子上一坐,“堂堂的辽王,岂是我一个妇道人家说训就能训的?”
  五娘心里一叹,她都感觉,自家娘亲有点更年期。
  这次的变化实在有点反常啊。
第205章
  宋承明熬了一晚上,才将安置流民的事情安排下去。
  早上一起来就给金夫人问安。
  “先吃饭,吃了饭赶紧去睡会。”五娘将粥碗递过去,道。
  金夫人嘴角动了动,好半天才道:“叫人盯着码头,那批粮食近几天就到了。”
  宋承明赶紧应了下来,“多亏岳母援手,辽东府库能动用的不多了。”平安州今年才归到辽东麾下,他不希望增加平安州的赋税。再这么耗下去,只怕就要动用辽东军的备用军粮了。这可是犯了大忌讳的事。他也不隐瞒,就跟五娘道:“戴先生才提出一个假设,就被胡田被喷了一脸的口水。坚决不同意动用军粮。这小子就是头倔驴子……”
  五娘却转脸对香荽吩咐,“送两斤韭菜给胡家,就说给两位老人包饺子的。另外,叫厨房给戴先生炖一盏雪梨汤送去。屋里干燥,给先生润肺。”
  宋承明看了五娘一眼,“我这脾气上来,有时候控制不住。昨晚,就一人训了一顿。大家都有些焦躁。你出面安抚,挺好的。”
  五娘就无奈的道:“你好歹收敛着些。这么下去,是要吃亏的。你给了棒子,我就得立马给人塞红枣,你不替别人想想,好歹替我想想我。我也很紧张的,就怕一个不小心,没安抚到位。这最容易让人生出不平之心。”
  宋承明点头,“好!我一定,一定时刻记着克制自己的脾气。”
  金氏看着两人的互动,心里稍微有点欣慰。五娘在这辽王府的地位原来是这样的。她已经将自己变成了辽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的影响力已经触及到了下面的将领和谋士。
  “等开始安抚流民了,才知道辽东如今最欠缺的就是文官。”宋承明不由的叹了一声,“朝廷倒是有不知道多少的人闲置着。咱们现在就是想用这用不上。”
  五娘刚端起饭碗就放下了,“所以,我上次才说,不行咱们就自己开科举。不一定考什么四书五经,只要能写会算,有擅长的一方面,就都能用。这下面还牵扯到推广稻米的事。没有人手,什么事都铺排不开。”
  宋承明就安抚五娘道:“几位先生都是正统的读书人,你跟他们说这个,这不是否定人家的学识吗?要是当官这么容易,他们何必到现在还都是幕僚。”
  五娘将筷子往桌上一放,“有些人善于动脑,有些人善于动嘴,这都是务虚的。咱们需要的是务实的人。几位先生,在谋略上确实有过人之处,可这身上,文人相轻的毛病也不少。他们觉得不适合设立弘文馆,我却十分坚持。以前还想把这弘文馆委托给他们,现在,就是他们想,我还不乐意了。我怕我找的人才,通通被这几个迂腐的酸儒给打发了。我告诉你,这弘文馆,我还开定了。只要我任人唯能,那些做官没有门路的各地的秀才,举人还不得纷纷过来。我只当是千金买马骨了。今年冬天,你忙着安置你的流民,我要忙着兴建弘文馆。流民里若是有合适的人,我也用。”
  宋承明将五娘面前的粥端过来,继续喝,还吩咐红椒,“给你们王妃再添一碗热的。”然后才对五娘道,“钱粮都在你手里,你想怎么办就怎么办?你觉得能用的人,就写个评语叫他拿着过来见我,我看了以后,再安置合适的位置就是了。只要有人用,我不管你是从哪里扒拉出来的人。”
  五娘这才拿起筷子,端起粥碗,“这几个先生那里……”
  “我去说。”宋承明吃饱了,放下碗筷,“有事你就往我身上推。”
  这还差不多。
  宋承明这才起身跟金夫人行礼,“岳母慢用,小婿先告退了。”
  金夫人点点头。这两人倒是配合的默契,说的都是正事,反倒叫她没机会开口。
  不过看自家闺女这会子还认真思量的小模样,她的心也就慢慢的放下了。
  五娘是靠着一身的本事在辽东立足的,而不是男人的宠爱。
  而五娘此刻不管心里有多少事,如今最要紧的就是自家娘亲。
  五娘带着金夫人去见了大伯母白氏。
  “没想到这辈子还能见到你。”白氏看着金夫人就道,“元娘她……多亏你了。”
  金夫人一笑,“那也是她聪明。”
  白氏摇摇头,“这孩子是长歪了。我自问教导的也不算错,怎么她反倒生出许多不该有的心思来。你这边是压根就没管,可五娘不也长的周正?我整天跪在菩萨的面前,暗自反省,想着我到底是哪里做错了?”
  金夫人看着白氏清瘦苍白的样子,就道:“一个人一个性子,这跟教育没有太大的关系。谁都有自己想要的东西。能为了自己想要的拼一把,不是谁都有这样的勇气的。”
  “是啊!她说到底,还是因为她想要的,我这当娘的给不了她。”白氏不由的苦笑道。
  金夫人就一笑,“那依你看,五娘想要的,我应该是给的起的?这样的想法未免太可笑。她想要一个对她情深义重,一心一意的夫君,这难道也是我能办到的?她想要一辈子无病无灾长命百岁,这我就敢打保证了?不是的!尽管咱们都恨不能将自己认为的最好的东西捧给她们,但这都不是她们所愿意的。真正的快乐,在于这个追逐的过程。得到了,是她们的运气,得不到,是命里注定。咱们看着她们,她们成了,在一边陪着她们笑。失败了,咱们还能给孩子一个哭泣的地方。这就是咱们的价值。所以,你得好好的活着,健康的活着。看看将来,是为了他们笑呢,还是抱着她们哭一场。”
  等金夫人出来,五娘就挽着金夫人的胳膊,“我真是有一个睿智开明的好娘。”
  金夫人白了一眼,“又给我灌**汤。你老娘不吃这一套。”
  五娘嘻嘻的笑,“要不要去街上逛逛。盛城如今也繁华呢。”
  金夫人就看看五娘光溜溜的头顶,“走吧,想要什么,娘给你买。”瞧着可怜样的,一件首饰都不带。
  五娘那是嫌弃累赘。
  母女俩坐着马车,晃晃悠悠的出府了。
  金夫人撩开帘子往外看,下着大雪,可是街上却并没有落下什么积雪。差不多几十米一段,就安排了一个带着橘红色袖章的人,在清扫积雪。而路上,也总有带着橘红色装饰的马车,牛车,在将积雪往外运。
  “这些清扫积雪的,都是战场上退下来的老兵,腿上稍微有点残疾的人。他们清扫路面,也是拿俸禄的。”五娘就解释了一句,“另外,他们比别人都机警,这大街上,有一点风吹草动,或是有生人来往,他们都能知道。只要提供一条信息,就领一次赏钱。所以,这盛城,除了我们允许的探子,其他的可都没有立足之地了。”言下之意,这被允许的探子,就是金家的探子。
  金夫人点点头,“这是你的主意?”
  在五娘来辽东之前,宋承明可没有施行这一套。
  五娘尴尬的咳嗽了一声,“就是小试牛刀,小试牛刀而已。”
  再往前走,每一道十字路口,都有一个岗亭,亭子里的人挥动着小旗子,指挥着来往的马车。井然有序。
  而且在每个街口,都有一个标识着‘惠民所’字样的棚子。
  “那是做什么的?”金夫人就问了一句。
  五娘看了一眼,就道:“每个惠民所,都有一个坐堂的大夫。给百姓免费看诊。另外……”她指了指还在冒着热气的大锅,“冬天,提供驱寒的汤药,凡是路过的人,想喝都可以喝一碗。夏天,就换成了解暑的。其他时候,就由着大夫看气候而配置。中医上不是讲究治未病吗?防患于未然总是好的。要是有百姓能送来一些自家采的药材,还能换取不定量的窝窝头。也算是扶贫了吧。有些孩子靠着采草药,就把自己养活了。”
  “可是,辽王府要亏不少吧。”金夫人都不敢细算这个帐了。
  “人口多了,辽东才能真正的活起来。这点代价值得。”五娘自得的一笑,“这里苦寒,我要叫来到这里的人,觉得这里冷的是气候,暖的是人心。”
  金夫人点点头,眼里闪过一丝骄傲,“叫你们这么经营,只怕来了的,就真的不想走了。”
  五娘就哈哈大笑,“要的就是这样。来了的,不仅能在这里安家,还能在这里乐业。”
  “打江山难!治江山更难。”金夫人感慨的道:“你们先学会了治理,那么,这江山不打就自破了。”
  五娘觉得,这话就是对她这些日子的努力最好的褒奖。
  金夫人看着贴着辽王标识的马车,一样得听小旗子的指挥,该走就走,该停就停,心里更是点头……
第206章
  辽王府的马车,在没有战事的情况下,在盛城的街道上,是没有任何特权的。跟普通百姓的马车一样的待遇。刚开始,大家还有顾虑,后来,也就习以为常了。
  金夫人和五娘母女俩,先是去了银楼。
  “我不爱戴首饰。”五娘在金夫人耳边轻声道,“而且,也不合适。”
  金夫人就扭头看五娘,“怎么不合适?”
  五娘又小声道:“您见过谁家荆衣布裙却又满头珠翠的?”
  金夫人这才往五娘身上看去。她以为这孩子穿成这样,是因为常要伺候庄稼的缘故,今儿才知道,她真的简朴成这样。只是为了表示跟百姓同甘共苦吗?
  五娘就拉着一时沉默的金夫人,“要不娘给我买个香熏球吧。”
  她指了指一个银制的小圆球,一脸娇俏的转身对着金夫人笑。
  金夫人看了一眼,也就二两银子的小东西,得亏她看得上。心里这么想着,但还是回头看了一眼跟着的大嬷嬷,大嬷嬷立马上去,掏银子将那一大串香熏球都买下来了。
  金夫人接过来塞给五娘,嫌弃的道:“换着玩吧。”
  五娘心里一叹,有个财大气粗,大手大脚的娘,还真是伤不起啊。
  金夫人跟着五娘走了一路,还注意到一个有趣的事情,那就是街上的店铺商家,好似都认识五娘。对五娘亲近,尊敬,但却并不惧怕。而且跟五娘做生意,那也是有来有回,讨价还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1/2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