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家第2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1/228

  她当即叫了丫头来梳洗更衣,然后打算进宫。
  喜儿一边把簪子给双娘往头上簪,一边低声问:“要叫人告诉王爷吗?”
  双手戴手镯的手一顿,问了一句:“王爷如今在哪?”
  “在书房。”喜儿将簪子簪好,
将碎发又给双娘抿了抿。
  “跟谁在书房?”双娘摆手示意可以了,
不用再拾掇了。
  乐儿就拿了披风过来给双娘穿戴,
那边喜儿才道:“跟世子。”
  双娘的眼睑慢慢垂下:“那便不用了。”
  喜儿还要说话,
乐儿伸手就拦了:“听姑娘的。如今宫里当家的是大姑娘,
咱们便是有什么失礼的地方,
也有皇后娘娘呢。”
  双娘笑了笑没言语:“走吧!别叫宫里的娘娘久等。”
  主仆三个出门子,
上了马车简亲王才得了信儿。亲随低声禀报了,
他就叫世子先回去:“这事我知道了,
回头再说。”
  说着话,
急急忙忙的就往外走。双娘的马车没走出百米,简亲王就骑马追上来了。
  夫妻两个,一个马车里,
一个马车外。双娘知道简亲王来了,
简亲王也知道双娘知道他来了,但是谁都没说话。
  到了宫门口,一个下马,一个下马车。
  双娘对着简亲王行礼:“有劳王爷了。”
  简亲王伸手扶她:“我在外面等你。”
  就这里简单的两句话,一个进宫,一个去了距离宫门最近的一处茶楼。
  双娘进来之前,
元娘就知道宫外的消息了。所以等双娘一进来,她就斥责:“以前,就数你的性子就为和顺……我知那不是你的本性。可这夫妻要和美,你要学会收放自如。”
  “大姐!”双娘靠在元娘身边,“我就是太和顺了,所以,别人才当我好欺负。”
  元娘就叹气,知道双娘的种种不平来自哪里。是一次两次没保住胎,坐下的病。她就说元娘:“你也不是全没错处。”
  “我知道。”双娘就笑:“当年,我是那种机缘下巧合才入了简亲王府,说到底,其实是我高攀了。图了人家的地位尊荣,这一切都是我该受的。不管怎么说,我受了点委屈,至少王爷在咱们家的事上,还是肯用心思的。这就行了!”
  最顾家的反而是她!
  元娘正不知道话从何说起,双娘倒是说了:“大姐,我知道轻重!如今正是要紧的时候,以后很多事情上,还得仰仗简亲王。我会跟王爷好好相处……不会给五妹添乱的。倒是大姐你,想好了吗?”
  元娘拍了拍她,低声说了一番话。
  双娘愕然,好半晌才收敛了神色点点头,表示了然。
  姐妹俩说着话,在院子里逛逛。如今这宫里萧条很多。小妃嫔早躲了,这两年皇上只跟皇后腻味,早已经不踏入后宫了。因此,一听说皇后在御花园,那是能有多远就躲多远。
  “那颜贵妃……”双娘就道:“她也不出来了?”
  “她……倒是真爱皇上。”元娘眼里闪过一丝嘲讽,“自打毁容,除了节庆就不出来了。自打我封了皇后,便是连皇上也不见了。”
  姐们俩转了一圈,把该说的话都说了,双娘这才告辞出宫。出宫的时候,元娘就给了不少养身子的药材,足能拉一车。
  天元帝那边知道了,还跟付昌九道:“她是自己没孩子,心里遗憾。她这个妹子的事,她怕是有些物伤其类了。到底是我害了她!”
  付昌九不敢言语。心说,人跟人,还真得讲究个缘法。皇上跟这位新皇后,怕真是合了眼缘的人。他只敢点头应承,却不敢随便插话。
  却说那边双娘出了宫,却只叫两个丫头去后面的马车坐了,反而请了简亲王上车。
  简亲王拉了双娘的手,冰凉!
  “出门怎么不多穿点。”简亲王问说。
  双娘抽出手:“不是冷的,是吓的。”
  简亲王一愣,果然是叫双娘进去传话的。他‘嗯’了一声,表示正在听,有话就说吧。
  双娘便把元娘的话都说了:“……大姐说,只需要把事情告诉王爷,王爷便知道到了什么份上了……”
  简亲王从袖子里抽出一封信来,递给双娘:“你也看看。”
  双娘的手都伸出去了,却又犹豫了一下:“只怕不合适吧?”
  “看吧!”这云家姐妹皆有不凡之处,她也想试试这个年纪比自己的女儿大不了多少的妻子,有些什么样的见识。
  信是太子宋承乾送来的,经历了一番历练之后,字里行间明显能看出宋承乾的诸多改变。说实话,这样的宋承乾如果做帝王,未尝不合格。
  “可是这开工便没有回头箭!”双娘毫不避讳的道:“不是我心里向着我的亲妹妹一边,便是作为简亲王妃,站在王府的立场,我也要说一句……当下最忌惮的便是左右摇摆。此时此刻,要是我是王爷,也不光不会跟这些皇子有私下的交往……我还会尽量想办法,把撒出去的皇子都给请回京城,比如……平王。您是宗正,多保住一条皇家的根苗,王爷就多了一份功德。”
  简亲王就看双娘,良久之后才说了一句:“……你说的对!”
  把平王想办法诓回京城,这便是防止了京城有变之后,平王起势。杜绝了这种隐患,将来便是大功一件。况且,以平王的实力和性子,真要是起兵也成不了事。徒惹了麻烦不说,还把命给搭了进去。
  简亲王就看双娘:“我得谢谢你。”
  “谢我什么?”双娘看他,带着几分不解。
  “我得谢谢你,没有跟府里那几个不争气的计较。”简亲王露出几分苦笑来,“你胸中自有丘壑,若是真想跟他们计较,他们没有一个算计的过你。你以善待他们,以宽待他们……哪怕是受到了伤害,你也不曾想着报复回去……双娘,我心里有数的。如今这局势正乱,我答应了,这次的事了,我给你一个交代可好?”
  双娘摇头:“不用给我什么交代……其实,在我看来,王爷是个好父亲。在您的心里,几个孩子是没娘护着的孩子,您要是再不偏着些,他们的日子怕是不好过。你作为丈夫,叫我失望到有时候近乎于绝望,但是作为父亲……你合格。你知道我父亲的,说起来,从小到大,我除了在嫡母跟前受过委屈,可在父亲面前,我是没受过委屈的。虽然没有三妹得父亲的喜欢,但比起五妹,我觉得,我是得了几分父亲的真心的……正是有父亲这点庇护,叫我云家过的……至少比五妹要好很多的。后来,父亲办了很多糊涂事……我那时候就想,我的父亲怎么会是这么一个人呢?我多想我的父亲是那种不管我做了什么,都宠着我,疼着我,不计代价包庇我的人……”说着,许多的过往一股脑的涌了过来。如今的云家,如今的父亲,是明知道自己受了委屈,也不会上门讨要公道的。这怎能不叫人伤感哀恸。
  “好了……好了……”简亲王被这一哭,弄的有些不知所措,她一直都懂事的跟一个大人一样,现在才发现,她哭起来跟个孩子似的,她笨拙的拍拍她的脑袋:“那……那什么……以后我宠着你,疼着你,你犯错也不计代价的包庇你……行吗?”
  双娘的要容易止住的眼泪刷一下就下来,这话很动人,但是……她不是因为感动。而是因为隐忍了这么久,终于在转弯之后,看到了一丝属于自己的曙光。
  夫妻两个进了门,看起来还都是端着的。可身边伺候的人却察觉到,王爷和王妃相处,某些地方还是不一样了。
  这边简亲王才把王妃送到家,宫里又传旨,说要王爷进宫。
  进宫了什么的,简亲王已经从元娘传回去的消息里有了猜测。进了宫,却没想到,御书房还有一个人,他的岳父云顺恭。
  这还真是说曹操曹操到,之前元娘还说起了他。
  皇上将手里的信递给简亲王:“这是戚长天写给云爱卿的。”
  简亲王之前已经接到辽王的消息,知道西南大捷的消息。戚家早就成了过去式了!那么这封所谓的戚长天的亲笔书信,一定是那位辽王妃的手笔。
  他从头到尾看了一遍,除了说一声高明之外,还得替自家的岳父默哀一声。当爹当到他这份上,也是没谁了。养了闺女个个成精了一样了,他却是越活越蠢了。
  书信看完,他递还回去,这才道:“陛下您是怎么想的?”
  天元帝就道:“我怕这是疑兵之计。京城的防卫不得有丝毫马虎。”
  “可城防营的情况您是知道的……”简亲王皱眉:“还得调兵回援!”
  云顺恭出身将门,用兵的道理还是懂的,这调兵多久能回来,且说不好。没人问他,他倒是急切的道:“根本就来不及。这调兵当然还是得调的,但还得尽快的抽出一支强兵出来了……陛下,其实辽东军是可以考虑的……”
  简亲王心说:欢快的跳坑,却自主的在坑里越陷越深的,你是第一人!
第240章
如此计策
  调辽王入京吗?
  这个风险是不是有点大?
  天元帝下不了决心,
脸上就露出几分犹豫之色来。他扭脸看简亲王的意见:“你怎么说?”
  我也这么说,
你该疑心了!
  简亲王叹了一声:“这办法有些弄险!若是时机选的不准,
怕是要出事的。辽王近来很有些桀骜,
好似对陛下也有些误会。这个误会一日不除,别说是陛下您了,便是我,也是不能放心的。所以,还请陛下您三思而后行。”
  天元帝点头,
简亲王算是说到他心里去了。
  那边云顺恭却着急,
“如今也就辽王有回援京城的时间和实力,
除了他,
没有第二个人可想。陛下,
您要是真不放心辽王,
怕他有二心……臣倒是还有一良策!”
  “哦?”对云顺恭没有任何期待的天元帝垂下眼睑,
“说吧,到了如今,
还能一心记挂朝廷的,
都是忠臣。朕赦你无罪,不管是什么话,
只要有想法,
就说吧。”
  云顺恭噗通一声跪下:“按说,
这本不是臣该说的话。可臣……先是陛下的臣子,才是子女的父亲。我的良策,便是想办法请辽王妃回来!叫辽王妃在宫里呆着,
也省的她一个人在辽东,记挂夫婿。”
  此话一出,简亲王不由的都朝后退了两步,这得是一个什么样的父亲,才能说出这样的话来。这意思还不明白吗?这是要拿五娘为质!
  辽王妃的亲生父亲,提议叫已经出嫁的亲生女儿回来为质子。
  何等的荒唐。
  到现在,他这个做父亲的都不知道他的女儿是个什么样的人。
  之前双娘说起父亲,还哭了。她对自己的包容甚至是容忍,紧紧因为自己是一个好父亲。可见在双娘眼里对她还算是疼爱的云顺恭究竟是如何对待子女的!
  糊涂啊!
  便是天元帝,也有些愕然。他不算是一个好父亲,限制儿子们的权利,却从没有想过要把孩子怎么着。不管是对太子还是对平王,哪怕是戚皇后所出的六皇子,如今也只是圈着叫在府里读书,不曾有半点的慢待。有时候还怕孩子多想,不时的得给孩子赐些东西下去,告诉他戚家的事跟他无关,不叫他出来是怕他受牵连。就是对几个公主,又何尝不是如此。和亲的事,当然是公主最好。但真要把孩子舍出去的时候,他疼了。因此,他想过用宗室女,最后用了云家的女儿,却从来没有想过把亲生的闺女舍出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1/2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