敛财人生之新征程(校对)第2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5/1005

  林东来的车打头,一进镇子的地界,就看到林雨桐跟在一个颇为干练的女领导身后,顶着太阳等着。
  他叫司机停车的时候就说闺女:“知道我为啥不跟你妈说了吗?看看,大热天的,站在那儿能不晒吗?”
  林雨桐笑着就下车:“这是我妈的工作,一码归一码。”
  苏宝凤就看见先是秘书下车,然后拉车门子。接下来下来的就是自家闺女,一身白色的运动裙装,脚上是白色的运动鞋,头上是白色的运动遮阳帽,带着黑色的墨镜。再下来的是林东来,白色的休闲t恤,米色的休闲裤,也搭着白色的运动鞋。头上戴着跟他闺女一样的帽子,戴着一副墨镜。
  下来之后,闺女挎着他爸的胳膊,瞧瞧,美滋滋的。
  领导没见过林东来,也没见过林雨桐,但一看这出门带女秘书的姿态,领导心里先不喜了三分。苏宝凤了解这位领导,就低声解释,“这是林总,那姑娘是他女儿,亲生的。”
  领导‘哦’了一声,惊讶了一瞬,这当爸的也太年轻了。
  苏宝凤还是低声再补充了一句,“那也是我闺女。刚高考完,跟着她爸出来玩的。”
  领导就明白了,苏宝凤的事她知道的,却没想到最开始找的男人这般出色。
  林东来一过来,林东来就主动握手,寒暄起来:“……招商这种事,咱们苏主任也是跟我不点风声都不漏,要不是跟曾总是朋友,我都不知道。”说着又伸手跟苏宝凤握了一下。
  领导哈哈就笑,和蔼的看林雨桐,“马上是大学生了,是该的放松放松了。这次也在咱们这里玩一玩……”
  “我这可是回家来了,正好带着我爸和叔伯们,回老家看看。”
  “哎哟!那这可是找到免费的向导了。”
  说着话,那边金红胜就带着人陆陆续续的到了。他们寒暄,四爷才告诉林雨桐,“那个矮胖的,姓牛,是做浓缩果汁和果酱的。那个姓钱的,是做园林花卉的。姓李的,是做装饰品加工生产的……金红胜就是想屯地……顺便,要是这些投资都谈成了,这厂房的修建,都是需要有人来做的,他想拿下这些项目……”
  这样啊!虽然有利益关系,但找来的这几个,都是比较靠谱的商家。
  估计是介绍的差不多了,那位领导的脸上笑意都浓了。
  招待的饭菜是政府的食堂,就是按照林雨桐说的给上的,一水的土特产农家做法,吃着倒也新鲜。来了,那就是酒只三杯。还要办正事嘛!吃饱喝足,就是先去会议室,由专人给大家讲这个招商政策,扶持力度等等。连主管招商的副县都惊动了。
  现在这政策是相当优惠的,包含了土地无偿使用等等。但这是到哪里都会给的优惠政策,并不是优势。这些人做生意都是做老了的,想叫他们下决心在哪里掏钱,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半下午太阳落山了,才去四处转转,路也才刚刚开始修,说实话,要在这地方投资,还真需要一些魄力。招商工作人员给介绍,可几个客商却都听的有些心不在焉了。
  齐镇长就说:“桐桐呢,你也是咱地地道道的苏村人嘛。你来做这个向导,我看就很好。”
  林东来的闺女,孩子不管说啥,做长辈的存着包容的心都要听听的。而苏宝凤是孩子的亲妈,很多话,可以通过苏宝凤告诉孩子,叫孩子说出来,效果就回不一样。
  如今所在的地方,是最早决定落户的一个饲料厂,隔壁就是曾爸爸跟合伙人投资的果汁厂。都才开始施工而已!工地上,有什么可看的?
  林雨桐就笑着站在前头去,“我就觉得曾叔叔这个投资选的好,山里的果子,品质是极好的。在这里建厂,一可以保证货源,二是能及时调整供货种类。比如说番茄汁……咱们喝番茄汁的少,这种果汁主要是出口的。预计来年需要多少西红柿,那么厂子就可以和农户签订协议,农户帮您种,您按照什么价格收,如此一来,彼此都放心。这一点,我觉得牛伯伯您能跟曾叔叔合作,果汁也有原浆的步骤,做这个您比我内行。如此一来,这生产设备是不是就能……”
  话不用说完,牛总就听明白了,光是设备短期内就能省去不少钱,这对他的资金周转是有利的。他哈哈大笑,说林东来,“林总家里藏着宝贝,小姑娘前途无量呀。”
  林东来客气的笑:“孩子话,她姑且一说,您姑且一听。”
  林雨桐就说饲料厂,“这果渣废料,就是饲料的重要原料。我想,政府以后会为各个企业牵线搭桥,彼此相互合作,变废为宝,使利润最大化……以保证投资商的利益。而且,咱们县做食品类,还有一个重要优势……从招商引资来考察的商家就能看出来,咱们县到咱们镇,都做的是绿色的,无污染的安全食品。这里,没有高污染的企业,我们做的农业,做的畜牧,打造的是京市后厨房。就比如做花卉园林的钱叔叔,县里能为您的企业提供培植沃土,您也能为县里乃至镇里做一道沿线园林风景线……”
  齐镇长眼睛一亮,没错,这个思路是对的。我们可以将沿着公路一线的地段提供给这位搞园林的钱总,而他的若是以沿线为培育基地,第一,可以获得免费的土地使用。第二,为企业打造一个活样板广告。第三可以为县里和镇里省去一大笔的建设费用。样板年年换,县里和镇里的环境年年上台阶。
  这是一个企业和政府双赢的建议。
  事实上,好处不仅仅是这样。钱总的育苗培养过程,是不会放在沿线的。他还是会再次投资培育基地……如此,投资是会比之前的大,不会比之前的更小。而这些钱,又是他极为乐意出的。
  林雨桐就说:“如此打造下来,一进入县区,这里就花园,是果园,是四季飘香的地方。旅游业顺带的也就带动起来,如此,我爸想来不会吝啬投资度假山庄。至于做饰品的李叔叔,您做的是工艺品,大规模机器生产,是没有工艺品的气质的。可若是手工生产,最重要的投入不是原材料,不是厂房,而是劳动力,是工资成本。您也看见了,这里是山区,山多地少劳动力富余,这里的工资成本,您没道理不动心。”
  句句都点在了要点上了。
  齐镇长低声问苏宝凤,“是你告诉孩子的?有这种想法要及时跟我沟通……这想法很好……绿色的,安全的。尤其是那句,‘为京市打造安全放心的后厨’,这句尤其好。你得记下来,回头咱们整理成材料……”
  苏宝凤嘴上应着,但心里却道,哪里是我想的。我能想到这些,我能不说吗?
  她就偷眼看林东来,林东来这会子早被捧的不知道东南西北了,看样子也不是他教的。
  这么说着,她就再去看闺女,却见闺女朝金家那个小子挑眉。
  哦!懂了!原来是听这个小子说的吗?
  这个表情也被金红胜看见了,之前他就看见自家小子跟林家丫头凑到一块嘀咕了,感情是说这个呢。就说嘛,这几个朋友谁是干啥的,林家丫头也不能知道的这么清楚呀。原来是自家儿子说的。
  这小子有这样的眼光,其实学什么都不要紧了。做生意嘛,会做生意的,跟什么学历什么出身无关。哪怕没人恭维他,他这会子也舒坦呀。别看东子得意,这要是他闺女乐意跟自家儿子,那他这一辈子忙忙碌碌的,也就是为了金家的子孙后代做嫁衣了。
  因此,在三天的考察期完,签订了价值千万以上的投资意向书之后,他们要回去了。金红胜却把儿子留下了,“多了解了解周围的环境,看看人家是怎么种地的,咱们那么一座山,该种啥,等回来的时候,你告诉我。”
  一副要培养儿子的样子。
  于是,林雨桐和四爷就顺理成章的留下了,没在镇上,而是去了小苏村。
  苏家现在有的是地方住,屋子基本都空着呢。小舅妈带着孩子去了京市,跟小舅舅团聚去了。老两口住到了猪场,那边盖了几间草房,看着呢。
  养猪场就在山里,一拖着山势焊了铁围栏,猪是出不去的。猪场占地极大,连大舅大舅妈也占着猪场的一角住着,这么多玩意要吃药喝的,老费心了。
  林雨桐和四爷干脆也不在苏家住,跟着住到猪场。
  用的是山涧的溪水,摘的是溪边最嫩的野菜。四爷每天跟着苏姥爷和苏大舅在猪场里放猪,所谓的放猪,就是赶着猪从东到西,从西到东的跑,瘦身,减肥膘的。这么多猪,猪圈里哪里还有草,吃的除了饲料,还得搭着猪草。这可打猪草根本就不现实。
  四爷就跟苏大舅说:“为什么不种猪草?”
  种了还得收!收割自家种的猪草,跟割山上的野草有什么不同?咱们不是没草,咱们是没功夫。要是专门请人割草,那养猪就得赔本。
  割草呀!
  四爷会呀,可以改造农具嘛。
  不能是那种成本高的,得是山地能操作,操作还不繁复,改造还得容易的。
  林雨桐就看四爷一个人忙进忙出,真把这个简易版的割草机当正事干去了。哪怕是还没成,苏姥爷都欢喜的什么似得,整天都是:这小子聪明!这小子顶顶聪明。
第142章
欢喜人家(30)三合一
  这种割草机也不完全是割草机,
像是庄稼秸秆的收割,也是非常好用的。又给设计成人力,畜力,
机械三者皆可用的模式。在山地里,
地小且不平整,
大型机械肯定不行。那这人来操作,或者牛马骡子拽着也行。小型机械带着也可以,更适合一家一户使用。
  四爷弄好,
画好图纸,顺便带着桐桐去镇上。去邮局,将整个东西寄给萧泽。萧泽帮着跑一跑专利的事。往后育民也可以说,
我们学校出过高中就自己的发明创造的学生,整个发明创造还如何如何,
这是学校提升的一个途径,萧泽肯定乐意跑。
  林雨桐却关心的是:“这玩意能跟厂里合作吗?”能赚回来多少钱?
  财迷!
  不过肯定赚的不少,
农业机械这块,其实还是很空白的。如果能用和这个换来第一笔资本,这一行还是能不停的投入产出的。
  只要找好合作伙伴,
然后合作拿红利就行。这辈子不想在名利场上打滚了。钱是不会少赚的就是了。
  林雨桐就问说:“那这辈子想干什么?”学的是化工,又不打算做名利场上的人,“那想干什么呢?”
  “做学问呐。”四爷就说,“世上还有啥事比做学问更高雅更清闲。”
  那倒是!
  只要做学问的不清贫,那一定是第一等舒服自在的事。
  这几天,不敢不在村里,而在镇上。娃儿不是不想找他姐姐玩,是镇上的老师开了个什么英语辅导班,孩子在那里上英语补习课去了。虽然年纪比较小,一般都是初中才加英语课呢。补习班里的孩子多是小学六年级毕业准备上初中的那种!既然到镇上了,林雨桐就说去看看这小子,要不然接出来吃顿饭也行。
  才到学校门口,就听到郎朗的读书声。
  孩子们这个英语说的,非常——国语化。
  林雨桐往里看了看,就算了,跟四爷直接去了苏宝凤那边。还跟四爷说:“不行就把他们的户口给弄过去,叫不敢在京市上学?”
  四爷摇头:“只怕苏宝凤不会。”
  果不其然,苏宝凤不去:“他再是有你依靠,可还跟你不一样。他不能把你当救命的稻草,随时抓就得随时在。没有这样的道理!他得清楚他的根基是什么,不能养的眼光比头顶高……你想要的你有能力去争取,你爸也会尽力的给你创造最好的条件。可是他不一样,你肯拉拔他,那是情分,不拉拔他,那是本分。京市的中学,每年都从周边各县招收尖子生。他若有能力,到了中学,叫他去寄宿。若是没有能力,那就按部就班的,别人怎么走他也怎么走。本本分分的,未尝就不好。”
  便是学的一般,自己如今一步一步往上走,将来孩子至少能在县里或是在石门市这样的地方,这就很好了。不能因为桐桐过的好,就得要不敢跟桐桐看齐。这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就是一个妈肚子里出来的,这个智商情商也都不一样。你非叫那个达不到高度的攀着能飞高的那个飞,结果只能是能飞的更高的那个被拉扯的飞不动。努力挂着的那个,也很吃力。
  这又是何必。
  桐桐那边给房子,自己没拒绝。这是孩子给自己的,是孩子对妈的心意。但给了自己不等于给了不敢。这房子将来,还是要给桐桐或是桐桐的子孙的。这是两码事,必须得分清楚。
  她把这个道理说给林雨桐听,“人人都盼着子女能够个个过的好,我也这么盼着。但五根手指还不一般齐呢,不能剁了长的补短的。我如今努力着,要是我能给不敢创造好的条件,那是我这当妈的应该应份的,但不是你的责任和义务。不好高骛远,也是为了不敢。省的他过的累!”
  想的真开!
  那我就不说啥了。
  林雨桐又问说:“这次的招商规模这么大,你们该给奖金的吧。”
  “你急着用钱?”苏宝凤就从柜子里摸出存折来,“都在里面了,我跟不敢生活费花不了多少,你都拿去吧。”
  上面有三万七千块,“这次的发先来没?大概有多少?”
  “还没发下来!”林雨桐就道,“你要急着用,我去找找……”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5/10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