敛财人生之新征程(校对)第3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4/1005

  “不要!”岚姐儿蹭的一下坐起来,神情茫然。
  璇姐儿被吓了一跳,裹着被子看她:“岚表姐怎么了?做恶梦了?”
  文岚儿‘嗯’了一声,抹了一把脸,才发现脸上都是汗。再低头看身上,连里衣都打湿了!
  璇姐儿迷糊的问:“梦见什么了?”
  文岚儿艰难的摇头:“也没什么……就是梦见火……好大的火……”
  璇姐儿踢开一点被子叫透气,“难怪梦见火,这炕烧的也太热了。”
  文岚儿含混的应了一声,但还是给璇姐儿把被子捂上,“睡吧,我看时辰还早。倒是我吵到你了!”
  “没有!是夜太长了。”璇姐儿翻身,已经没有一点困意,远远的,似乎还能听到有人清扫院子的声音,“结巴叔都起来了。”
  文岚儿把心里的那点不自在放下,陪她躺下,“不下雪了,外面怪冷的。多躺一会子。”
  “今儿我三哥他们要去镇上去瞧瞧,表姐要不要去?”璇姐儿是想跟着去的,“也不知道好玩不好玩。”
  “只一条街道,二里路,能有什么好玩的?”文岚儿便道,“不外是卖些冻梨冻柿子,你爱吃,叫你哥哥给你带着便是了。”
  璇姐儿一早起来便去找她三哥,“岚表姐说叫你给我带冻梨冻柿子。”
  珅哥儿脸微微泛红:“你告诉我说你想吃,难道我不给你买?”怎么这么促狭?
  “我告诉你我想吃,你一准念叨我,不许我吃凉的。”璇姐儿做鬼脸,往正屋跑,“三哥可记着点,多买些。咱家人口多!”
  林雨桐在里面听见了,就笑:“火炕睡的人上火,泡黄连苦哈哈的没人喝,倒是吃个冻梨觉得舒服。”
  正说着话呢,金一钱来请,说是大老爷来了,正在老太太那里,请四爷过去。
  金济来了?
  来了就来了叫四爷干啥?
  林雨桐一边给四爷穿衣服,一边问金一钱,“大老爷可是为了过年的事来的?”
  金一钱摇头,“在里面说话,小的并没有听清楚。”
  林雨桐再没问,四爷一边往出走一边叮嘱林雨桐,“喜欢吃你这几日也少吃点,莫贪嘴!”
  来例假了,不能贪嘴。
  屋里有听懂的有没听懂的,听懂的都红了脸,还得假装没听懂。
  那边四爷一路跟金一钱说过年的安排,那边就到了老太太那边。
  金济的声音从里面传出来,“……往年都是这个惯例!太爷的孝敬钱,这是必给的。炭敬冰敬,四时八节两寿,这都不能马虎……从州府到下面的县衙,莫不是如此……我是要往州府去的,就看这边是老四去还是老三去……”
  四爷皱眉:“谁都不去!”说着话,掀开帘子就走了进去……
第187章
清平岁月(17)三合一
  看着大踏步走进来的四爷,
老太太眼角眉梢就带出了笑意,
不等四爷见礼,她就指了指身边的意椅子,“坐!过来坐。”
  四爷顺势也就坐过去了,
然后看向金济:“大伯,
您要是听侄儿一声劝,
就很不必跑这一趟。一笔写不出两个金字,真要是有人为难,我们去了也是无济于事。若是有人看着父亲的脸面,
您去不去的,
都是无妨的。何必兴师动众的去跑这一趟呢。”
  金济就笑了笑,
“老四,这此一时彼一时,母亲自小交给我的道理就是能弯得下腰。为了一家子安安静静的过日子,
有时候,男人在外面弯腰,这是必不可少的。你还是公子哥,
没从现在这状况里醒过神来。”
  四爷就认真的看金济,也不知道这话他敢不敢当着金匡说说起来。
  老叫这位这么闹腾,
其实怪烦的。谁叫礼法上,他跟其他族人不一样呢。这种亲近的关系,
很多时候你想抛开都抛不开。
  他深深看了对方一眼,然后点头:“大伯说的也有些道理。”他扭脸看老太太,问说,
“当日大伯过继过来是为何?”
  是为了把侯府跟族人绑的更紧。这些族人其实就是指当年在山上的那股子势力。
  老太太有点明白这个孙子的意思了,她稍微沉吟一瞬,跟着就叹气,“也是我老糊涂了……总是舍不得,可舍不得如何能行呢?”
  金济一时没能明白这祖孙俩的意思,试探的叫了一声:“母亲?”
  老太太摆手:“儿啊,用你刚才的话说,那就彼一时此一时。当日把你过继过来,那是为了族人好的。可这好要是不在了,这家族的根基还得保全,儿啊,你是族长,从族长的角度去想,你说该怎么办?”
  金济心头一跳,这是什么意思?
  他不可思议的看老太太,喊了一声:“母亲!”
  老太太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瞧着比他还悲戚:“当日老侯爷为何不带我走,这些事,别人不晓得,你是晓得的。”
  金济蓦然,老侯爷在他眼里那是神一样的存在,那样一个人给他当父亲,他荣耀着呢。可老侯爷当年是怎么说的,他说: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自来这些开国之人,有几个能得长久,终是要十之去八|九,方能稳定局势,收揽皇权,压下这些骄兵悍将。
  虽然当时他是不怎么明白这些意思的,但后来,慢慢的也就琢磨明白了。
  就跟当年金家的产业一样,那些个管事,当时答应了给他们许多的股份,可等产业真的起来了,总得找个由头把这些管事给清理了,要不然,一点一点的做大,哪里还有东家的事。
  其实这天下的道理都是一样的。
  所以,老侯爷作为开国的功勋,他觉得将来许是要不好。老太太没有去,老侯爷也没有非带着去。对外的说辞都是一样的,只说嫌弃那边有个赐下来的妻子,她这个原配就不必去叫坐在龙椅上那位尴尬难为了。
  但其实,那个时候,老侯爷就隐隐的怕出事。
  这才过去多少年,老侯爷都作古了,可这说出事还真是出事了。
  老太太便道:“宦海沉浮,原本是正常的。可这要出事,都捆绑在一起,是否太过愚蠢。”
  金济‘噗通’一声跪下,“母亲这是要羞煞儿子。好处来了,儿子便跟着母亲。这坏处来了,儿子便抛下母亲,您这是要活活逼死儿子吗?”
  老太太便声泪俱下,“这么些年,除了这个祖山是太zu赐下来的,绝对不能给你,我这个母亲有什么是不能给你的?因为这个山,你觉得我这个母亲偏心,可你怎么不想想,这东西放在你手里,这是祸不是福。京城是什么模样你都不知道,京城的权贵是怎么一回事,那朝堂风风雨雨,哪天不杀人?你也是在这山上长的,这山上有什么没什么你不清楚吗?真要是藏着好东西,又怎么会拿这个赐人?这不过是赏给勋贵人家的勋贵产业……若是给了你……”
  其实老太太也不知道给了大房会怎么样。想来礼法上的大儿子,那便就是大儿子。
  给了大儿子其实也没错。
  可金家还真就有错,四爷接过老太太的话,“在族里,都知道老太太是祖父的原配发妻,但在大理寺那里,可真不知道有祖母这个人,就更没有大伯了。”
  如今的大理寺分管勋贵。凡是勋贵人家,都在备案的,谁家生了几个儿女,但凡是添了人口,都得去报备一声。就跟宗人府管着皇家的事是一样的,这种事情,没有备案就是不承认的。
  金济大惊,压根就不知道这事。
  就听四爷道:“功勋田若被侵占,九族皆株连,没有例外。”
  金济头上的汗都要下来了,赶紧对老太太道:“儿子万万不敢有这个念头。儿子被母亲抚养,受母亲教导,怎敢有此等大逆不道的想头。儿子是……是舍不得母亲……在难处抛弃母亲,舍弃兄弟子侄,您叫儿子以后如何有面目见人?”
  这些话情真意切,要真这么做了,不管如何,背后都少不得有人说。
  可老太太既然开了口,大房心里的谋划又一直没断过,她便知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倒不如干脆利索一些,择日不如撞日,今儿就把这些事情给掰扯清楚了。
  于是便闭了闭眼睛,“我又何尝舍得。可我儿还是族长,得为一族考虑。一支获罪,难不成要全族跟着受累?”
  四爷就道:“其实大伯很是明白这个道理的。几位堂兄都是自小习武,可为何大伯愣是不叫他们出去谋个前程?”
  金济心里叹气,为了什么?自然是怕乱了嫡庶。庶子们个个的被老太太送到山上,自小被师傅们逼着习武,可嫡长子不是。忠儿是自小被自己的亲生父母,被廖家自家的舅舅舅母娇宠着长大的。这庶子一个个的压在嫡枝上面,是要出事的。嫡庶从来都不能乱,否则,离家破人亡也不远了。
  四爷又道:“可祖父若是归宗了,这又不同了。长子不离家,这也说的过去。庶子再出息,他不能抛开宗族,也是这个道理。只要将来大堂哥是族长,那这其他几位堂兄便是出息了,也不可能难为……”族里若不对外说你好话,你的官途也到头了,“跟我们这边切割清楚了……他们出去谋事才不适于怕被牵连。大伯啊,这不光是咱们关起来分家的小事,这是事关宗族的大事。难道侯府在的时候,你也要去州府送什么孝敬钱?”
  那绝对没有!
  四爷点头:“这就是说,官面上还是需要有人照应的。不光是您需要,我们也需要。可有谁比手足更叫人信得过呢?咱们金家,不能因为倒了一支文定侯,就龟缩在弹丸之地,再不敢动弹了。之前能出一个文定侯,难保他日不会再出一个武安侯。”
  武安侯?
  老太太心里一动,老四的字是什么来着?
  不正是武安吗?
  武安侯吗?
  这哪里是劝他大伯该叫大房那边出个武安侯,分明是他心里有着野望。
  好好好!
  若不是眼下的情况不对,她都想击掌而赞。若是有这样的雄心壮志,如今这大房就得从二房身上给撕扯下去。她太清楚这些人的德行了。
  于是便道:“可见,你还没有你侄儿心里清明。你是我养的,我跟你几十年的母子情分,难道是说断就断了?”
  言下之意,我对你有养恩,对金匡这边,没有生恩也没有养恩,跟谁近跟谁疏,难道你分辨不出来?
  可老太太的话却是,“手心手背,这不都是骨肉。可再多的不舍,不能跟族中大事相比。便是受一些非议,难道作为族长,为了阖族上下,受不得一些非议和委屈?”
  这话金济更是不能答了。
  四爷就道:“大伯不过是觉得不能服侍赡养祖母,为人子心有不安罢了。那要不这么办,伯父膝下八个儿子,问问几个堂兄弟,有谁愿意替伯父留在这边,代为孝敬祖母的……不过就得伯父舍一儿子,谁留下,谁承袭这边的大房。”
  也就是说,金济便是走了。这边的大房还给留着。自己的儿子彻底的归到这一支来,作为金匡的亲侄儿,跟着叔父和祖母过日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4/10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