敛财人生之新征程(校对)第3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0/1005

  这上面的意思表达出来了,那些哪怕是即将卸任的官员,也得过来了。心里还希翼着这边能跟上面说句好话。这满州府大大小小的官员,这都得多少。还有乡绅名流,自认能上的了牌位的,都来了。
  这眼看就过年了,不能在家里大宴宾朋。但是也不能将人都赶出去,以后这不还得跟这些人家交往吗?
  因此,四爷还得待客,还得收下人家的礼单,然后说好过年的时候请大家来吃酒。
  林雨桐和四爷一样,都有的忙。这各家的女眷,不得过来跟请安吗?徐氏不怎么见人了,老太太更不耐烦。她是清净惯了的。小徐氏倒是想出面,但是金伯仪发下话来了,还专门叫管家找了婆子来陪着小徐氏念经拜佛。
  那能应酬的就只林雨桐和孙氏。另外的两个堂妯娌,连氏屈氏,一个管着上茶上点心,一个看着准备回礼的礼盒。
  孙氏陪着林雨桐,也很积极,主要还是想在这些人家里,给琳姐儿找户人家说亲。结果这些人也聪明,示好是示好,可看不清风向的时候,那是半点也不吐口的。有那太急功近利,言语间特别急切的,孙氏反倒是不敢应下。
  如此热闹的了几天,赶明都腊月二十八了,人才彻底的消停下来。
  今年的年虽然过的不如侯府,但好歹心里是安稳了。
  腊月二十八了,年节礼用的东西也都备好了。大年三十晚上,都凑在老太太身边,团年嘛。
  白氏没来,钱婆子陪着呢。
  除了白氏之外,都过来了。大房的父子也露面了,这一露面,徐氏都乐开花了。两人是自己走着来的,裹得严实,一路走来,脸上还有些红润。额头见汗了,却不见喘气不匀。她高兴的拉着孙子摩挲半日,然后又叫瑞哥儿,“好孩子,还不去谢谢你叔叔婶子。”
  大儿子的事不爱叫儿媳妇知道,但却没瞒着自己这个当娘的。自从到家庙里,那吃的用的,哪一样都是精心的安排过的。药是药膳,是老四早前踅摸的方子。那药材难寻,老四肯找,林氏也不小气,肯不间断的给用。一家人能吃的清淡穿的素朴,但给大房的药却丝毫不打折扣。那身上的被子是轻薄的不知道什么羽毛做的。那熏香都不一样,处处透着用心。没有老四两口子这般不藏私,大儿子父子还不定怎么着呢。
  看看,遭了大难之后,没有不好反而是越发的好了,这比什么都叫徐氏欢喜。
  金匡点点头,拍了拍孙子的肩膀。
  金启瑞过来赶紧给四爷和林雨桐见礼,四爷一把拦了,“坐着去吧,原也应该的。等天气和暖了,也多走一走动一动,你婶子家有一套养生拳,林家老爷子少了一条胳膊依旧在练,据说现在依旧是能上马弯弓,跟着儿郎们狩猎……”
  男孩子就没有不向往强壮的,金启瑞眼睛都亮了,又给林雨桐作揖,“侄儿拜婶婶为师……”
  林雨桐便笑:“不兴来虚的,束脩都不带我可不收。赶明儿,叫你媳妇准备两条腊肉来……”
  大家跟着一笑,气氛就起来了。
  瑞哥儿跟着琨哥儿几个兄弟凑到一块,去玩去了。珅哥儿最周到,他带着还比较认生的金孝家的顺哥儿一道说话,瞧着也亲热。
  只姑太太拉着她家的孙子,不放孩子过去,老太太就说:“一家子骨肉,都在眼皮底下呢,你叫孩子自己去玩吧。”
  姑太太觉得金家的孩子瞧着伶俐的太过,自家孩子太老实,只道:“晚上,都爱犯困,就叫他们呆着吧。”
  许是她家的人没见过大房父子,一个个的惊为天人,不时的用眼角打量一眼。
  说实话,跟这个姑太太在一块,谁都怕她猛地来一句叫人不知道该怎么应答的话。林雨桐一直引着话题,尽量不叫话题往孩子们的婚事上扯……当着孩子的面,提也不合适。谁知道人家姑太太眼睛还挺贼,先问林雨桐:“白氏怎么不见?你这个婆婆忙前忙后的,怎的媳妇就不来伺候?”
  你管我家为啥儿媳妇不来呢?
  林雨桐就道:“有身子,叫歇着呢。”
  姑太太要咕哝什么,被老太太瞪回去了。
  没多大功夫,老太太去解手去了,谁知道没人看着之后,金氏人家话音一转,又问小徐氏,“琨哥儿才成婚多久,这媳妇就都有喜了。你家这儿媳妇,怎么还没有喜信儿?”
  姚氏当时就跟谁扇了她几个耳光似得,脸涨的通红。这种事当着小叔子小姑子,又有男性长辈在的时候,你怎么能随便问呢?
  这姑太太还不停的念叨:“这娶媳妇,得先能生养。要不然,养着做什么?你挑的……肯定是按着好生养挑的……可这长相也太寒碜了,还不如我家大妮妮呢……”
  姚氏是生的普通,甚至是粗壮。
  但这媳妇从性情上来说,真算是好的。
  何况两口子不住一块,怎么可能有孩子?瑞哥儿一直在养身体,本也不能着急。
  那边小徐氏没有再顶撞这个姑太太,上次已经得罪一次了,这次她没言语……林雨桐瞧着姚氏可怜,就先打发她:“去告诉金双,能上菜了。”
  省的僵在这里,进退不能。
  姚氏逃一般的出去,撩开联系吸了一口冷气,这才算是平复了一些,就听里面丈夫的声音传过来,“好叫姑太太知道,是侄孙的身体不好,拖累了她。她是个极好的人……孙儿能娶妻若此,不知道怎么感激……”
  这话叫姚氏顿时愣在当场,当时就泪如雨下。不管这话里有几分真几分假,有几分是因为在场面上才这么维护自己,但有这么一份维护……她觉得,她所有的委屈,就都有了价值……
第190章
清平岁月(20)三合一
  这一年,
是康平九年了。
  李昭坐在龙椅上的第九个年头。
  过了子时,
儿子们都回小家团聚去了,金匡也回了书房,单手擎着酒杯,
开着窗户站在风口上,
然后将杯中的酒慢慢的倒下来。
  吴姨娘推开门进来,
手里端着几个小菜,“怎么站在风口上?”她将托盘放在桌子上,然后起身关了窗户,
冷的直哈手:“太太歇下了,
妾陪老爷喝一杯。”
  金匡没言语,
坐在榻上,眼睛盯着炭火。紧跟着,眼前出现了一只手,
手里举着酒杯。酒杯是白瓷的,上品。酒是陈酿的御酒,每年都能喝到,
今年也不例外。只是托着酒杯的手……指肚红肿粗壮。
  他抬起头来,吴姨娘含笑看着他。
  “出去吧!”金匡摆摆手,
“书房这地方,你再踏足一步……我就送你跟老三两口子一块过日子。”
  吴姨娘面色一变,
迅速将酒杯放下,然后将手笼在袖子里:“……我……我是想问问老爷,琳姐儿的婚事……”
  “琳姐儿是你的谁?”金匡冷脸看她,
再问了一遍,“琳姐儿是你的谁?”
  吴姨娘无言以对,她连三爷都没资格管,哪里敢管孙女的婚事。
  她隐下泪意:“老爷,我伺候了您三十年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三十年了,当年给老三说亲的人不少……要是我没记错,孙氏是你从几个人选里选出来了,我和太太都依了你。”金匡摇着酒杯,“如今,琳姐儿的婚事我和太太尚且不管,由着老三两口子做主,你掺和什么?”
  可老三哪里有半点主见?
  吴姨娘嘴角动了动,到底是再没有发一言。面对着金匡站了站,然后就转身,似乎看不出任何情绪过多的起伏来。
  金匡深深的看着她的背影,到底是出声了:“让我选人家也成。”
  吴姨娘站住了脚,回过头来,殷切的看着金匡。
  金匡起身,摆弄起之前吴姨娘端着的酒杯:“……那是不是能告诉我……这些年,你在府里,在我身边,送了多少消息出去……”
  这话一出,吴姨娘浑身僵硬,几乎是不可置信的看着他:“……什……什么……”
  “那你以为当年为何选了你为侍妾?”金匡看着她,眼里不带丝毫的温度,“先帝老年多疑,开国勋贵府上,像你一样的人不少……周家暗地里给皇家培养的就是你这样的人……”
  这个周家,就是许时思的老丈人家。
  李昭不信任许时忠,越发的不信任,肯定跟两家联姻有关。周家是皇家的一把暗器,现在虽然不知道有没有被收回,但周家无疑是知道许多皇家的秘密。当年联姻的时候,许时忠未必知道周家背后牵连这么多,可是后来,只怕也察觉了。周家要自保,许时忠也要自保。两家一拍即合……要不然,只凭着许时念一个皇后,就想把李昭算计到,这皇帝也未免做的太儿戏了。
  被自家的狗咬伤了,这便是李昭的处境。
  而自家的老二,自来跟许时忠亲厚。而两人不光是密友,还是郎舅,这关系又何止了进了一层。对李昭而言,左膀右臂太亲密,是要出事的。
  于是,他不想出事,就只能叫这两人出事。却不想,许时忠到底是棋高一着。
  剔除掉里面可以忽略掉的儿女情长,大致就是这个样子的了。当然了,这有些秘密是不能说出口的,于是,女人啊,情义啊就成了最好的借口。
  金匡是一直知道有监视的人在的,父亲去世前就说了。这个不难理解。
  而自家府里的人,藏的最成功的,便是吴姨娘了。
  她不说,他也只当不知。这一晃,也都三十多年了。
  吴姨娘看着金匡:“……老爷……我并不曾背叛你……”
  金匡没有说话,只看着她。
  吴姨娘沉默,沉默了良久,沉默到风从半开的门吹进来,带走了屋里的热气,她才道:“……是……之前来钦差的时候,有个小厮给我塞过一个蜡丸……我重新被启用了……”
  金匡点头,猜到了。
  只要算个人物,就必然在人家的监视下。得骄傲自己虽不在朝堂,可朝堂还得警惕自己吗?
  他轻笑一声,然后道:“送什么,怎么送,什么时间送,通过什么途径送,送到哪里,送给谁……”
  吴姨娘重新将门关上,站在金匡的对面,慢慢的开了口。
  这一夜,吴姨娘留在了老爷的书房。
  现在不是侯府,小辈们也没有窥探长辈私生活的兴致,姚氏一早碰见吴姨娘,见她面色疲惫,黑眼圈重了一些,当时就有些不自在,只福了福身,连个招呼都不会打了。
  吴姨娘也没多想,回屋歇着去了。也没去伺候徐氏,她是真心有些累了。
  大过年的,徐氏身边没有人服侍,倒是姚氏跟小徐氏说了一声之后,先去伺候徐氏了。太太是个慈和的人,不算太精明,但也说不上糊涂。对小辈,也还慈和。至少在身边伺候,不用像是在婆婆那里,处处都得小心着。
  她是真盼着能伺候祖母,而不是婆婆。
  大年初一,也没人说谁没来,谁病了的话。都要掏个吉利。林雨桐一下子就轻松起来。在四房里,林雨桐和四爷给几个孩子散了压岁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0/10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