敛财人生之新征程(校对)第4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0/1005

  林雨桐听的笑,酒这价格,自来都不便宜。她晚上就跟四爷合计这个酒精的事情,你办法再好,这成本怎么算?
  李白说: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王维说: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崔国辅说:与沽一斗酒,恰用十千钱。
  白居易说: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
  陆龟蒙说:若得奉君饮,十千沽一斗。
  ……
  这些人喝一斗酒的得十千钱。量酒用小斗,一斗大约两公斤。一两银子是一千钱,那十两银子就是十千钱。
  也就是说,这些人喝的酒是一斤大约得二两五钱银子。
  一两换算人民币得大致两百五的样子,所以,这一斤酒大致得需要六七百的价格。一瓶五粮液也就这个价格了,一般人谁没事喝这么贵的酒?
  可见人家李白这些诗人的日子还过的蛮小资的。
  当然了,你要做酒精这些东西,李白不能作为标准。
  四爷就说:“拿杜甫做标准?杜甫说‘街头酒价常苦贵,方外酒徒稀醉眠。速宜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你再算算这个,他这个无产阶级倒是喝的亲民,那一斤也得十九块……”
  这又是容易挥发的东西。
  林雨桐在心里噼里啪啦的算了一笔账,这玩意除非是推广,有少量的库存备用,等大量需要的时候马上做……要不然,靠这个做生意,压根就不成。
  两人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要为战争做准备。边陲之地,外面稍微一乱,秩序就乱了。什么土匪强盗,小偷小摸,多了去了。
  既然定下了要用庄子的地盖宅子,四爷就拿了几种设想跟金匡去商量。却不料,金匡一眼就看中了四爷随手画出来的一个圆形的寨子。这宅子一圈一圈的,墙高屋高,每靠里一层,屋子都要高一层的建筑。
  金匡没说建这个,但却说:“这个很有些意思。”然后把那张图纸给留下了。
  这就表明,他的潜意识里,认为边陲便是安稳也安稳不了多久。
  可是这种情况下,他回了老家,为何不急呢。
  他还有什么底牌在手里握着呢。
  但不管什么底牌,没人手绝对不行。自己和四爷管着庶务,战备物资准备的充分了,手里就有了话语权。
  这可还真不是小事。
  金伞开了这个收野菜的头……以后这个点可以常设置,药材这些,也可以零散的收。另外,山里,还得秘密的种。
  现在的条件有限,有钱也不敢随便花,叫人觉得特别有钱。那办事就受了很多的限制。如此的话,本来简单的事情就得复杂着办,要紧的还在于两个字——隐蔽。
  不能大张旗鼓嘛。
  四爷看把桐桐给愁的,就说:“有些事,你不必狠盯着。有些人能用你就得用……”
  还有谁能用?
  四爷又提了一句:“……我在学馆瞧见一个不错的小子……”然后朝三房指了指。
  给琳姐儿瞧中的?!
  那么……或许能给吴姨娘谈谈?
第195章
清平岁月(25)三合一
  金家的学馆,
招收的学生不少,
但也紧紧是不少。多是本县的,近处的比较多,州府的人就比较少。别的县也有,
但这得是那种推荐的生源或是压根就不想走科举的那些学生。毕竟这考童生考秀才,
这得在各自的县考。不在县里混个脸熟,
连县里的县学的教谕你都瞧不上,那你往后还考不考了。因着有这么一层顾虑,所以,
来的人就有限的很。也有说蒙童可以在这边读呀。但如今这交通,
去个县城都如同出远门,
去个临县那就是及其遥远的地方,能供养孩子上私塾就不错了,谁把孩子送那么远去?开销不起呀。
  如此,
学生就分为了三拨:本县的、外县的、州府的。
  这是地域划分。
  而地域划分完了,这又有贫富的划分。
  比如本县的,其实多为贫寒人家出身的。这里一天保质保量的抄够多少页书,
可换一日三餐。餐饭简单,一碗杂粮粥,
一个菜窝窝,一碟小菜。吃不饱,
也饿不死。抄的多了,累计几页可以多换一样吃食。只要勤奋,在这里是饿不着的。
  若是旬考成绩好,
还可得奖励。从一两银子,到一吊钱不等。进步的也可获得餐券,拿着餐券领你想吃的吃食。
  一时间,好些人都知道,在这里读书,花销可能是最少的。
  但相反,这有钱的,日子过的好的便又不一样了。专门有小厨房伺候着,第二天你要吃什么,前一天把餐单放在门口,有专人收起来,第二天单给你做。只要有钱,日子也可过的不差。
  因此,分住处的时候,珅哥儿就尽量的叫避开了。尽量按照地域和家庭条件的差异给做了区分。
  相比起本地的学生而言,外县或是州府的,家境就都挺好。
  外县能被举荐过来,一定不是最有才的,有才的人那边怕人才被金家连累。所以,举荐来的一定是有点关系有钱家财的。而不奔着科举读书的,哪家是没钱人?
  至于州府,情景相似。有些不是家境好,而是家族大,被族里送过来了,族里负责开销。所以,手头也不紧。
  而这州府的学生里,有一个比较特殊的。此人叫路六爻,这才多长时间,这些学生,进进出出,不管贫富,都叫这家伙一声‘六哥’。
  珅哥儿觉得很有意思,他比较留意这个人。
  等父亲问起这些学生里有没有得用的,珅哥儿第一时间就想起了他:“……他是胥吏出身。”他把这人的详细情况跟父亲说道,“……家中父母亡故,无亲眷。在府衙当过差……”
  这边话没说话,李弩就插话:“原来是他!他也来了。”
  珅哥儿就奇怪:“你认识他。”
  李弩点头:“我不光认识……还跟他……有过一些交情。”
  嗯?
  四爷看李弩:“交情?”
  “交情!”李弩一脸的肯定,“他也不是真无父母,只是他的父母在乡下,上面还有五个哥哥,守着百十亩地,日子能过活。他是家里的老六,因着他的叔叔一直没子嗣,才将他过继了出来。他二叔原本是银州县户房帮闲的书吏……”
  银州虽是府,但首府所在的银州县也设有县衙。就跟城市里有市政府,也有区政府是一个道理。
  四爷点头,叫他继续往下说,这些东西不用解释,都明白。
  “他九岁就跟着他叔叔进出县衙……给当时的县太爷的公子当伴读……读了几年书,十三岁的时候,他二叔身子不好了,他就顶了他二叔的班……班房也不是那么好进的,他又没得经验,当时伴读的县太爷公子原本还有几分交情,人这一走,他也没的靠山。就在衙门里打杂,混那份钱。他叔他婶病了,他得到处踅摸钱。这街面上谁家要是出事了,都愿意花钱请他帮着了事……没两年,就把衙门里那一套给摸熟了。也是运道,那当年的县令又高升了,坐镇府衙,他从县衙去了府衙,在户房里当差……他叔叔婶子也去了得有两年多了,他一个人在府衙当差,还置办了产业……却不知道他为何好好的差事不干,跑出来念书了……”
  哦?
  还有这么一码事呀。
  四爷就觉得有点意思了,这小子当真是精似鬼,滑如油。
  为什么要来?这还不是那位府台大人这官做不了了,他身上贴着前任的标签,要是不把这层标签洗干净了,谁以后也不敢用你。
  况且,别人怕金家连累,那是想着以后的前途。但对于胥吏来说,那是流水的大人,铁打的胥吏,这是祖祖辈辈都传下去的一个职业。他又不考虑出了银州之外的事,怕的什么?
  因此上,果断的来了。
  可光是奸和滑,却不一定当用。四爷就问李弩:“你是怎么跟他认识的?”
  一个乞儿,一个胥吏。
  李弩沉默了半晌才道,“我们一起杀过人!”
  嗯?
  珅哥儿都变了脸色:“你说什么?”
  李弩语气平淡,但双拳却握在了一起,这是很紧张的态度,就听他特别肯定的道:“我们一起杀过人。”
  四爷拦住要说话的珅哥儿,“我不信你无缘无故会杀人!”
  李弩这才松开了双手:“城西的老癞子欺负张寡妇……那张寡妇……男人死了,无儿无女……为人却和善。只要我讨要不到东西,就蹲在她家门口。不管啥吃的,总会给我扔一口。我知道,她也看不起我。但看不起我,也没看着我饿死,我得记着这情分。那老癞子不是个东西……欺负了张寡妇不说,还想叫张寡妇挂个暗帘子做皮肉生意给他赚钱……可巧了,我盯着老癞子的时候,路六爻也盯着呢……路六爻他二叔的病,根子上就是老癞子害的,那老癞子做贼偷到路家去了,结果被发现了,路二叔和路二婶撵出来,结果老癞子下手没轻重,把人给打晕了。打晕就打晕了吧……不给弄屋里去。大冷天的在院子里冻了一宿,落下病根了……”
  这么算的话,这两孩子杀人的时候,也就是十二三岁。
  李弩说起杀人的过程说的轻描淡写,“他把人骗到城外,然后灌倒……然后我背着人,往深山里去……我们一块,看着狼把老癞子分着吃了……”
  四爷就不再问了,他看金逸:“抽个空档,将人请来我见见。”
  金逸应了一声,转身便出去了。
  路六爻在金家书馆,那也是如鱼得水。这些学生可比县衙府衙那些老吏好打交道多了。今儿午饭随着大溜吃的,昨儿抄的书,今儿换了饭。想另外吃,再拿钱买就是了,是真的很省钱。今儿吃完饭,接着昨天的往下抄呢,结果有人传话说,学馆外面有人找。
  谁?
  谁找自己找到这里来了。
  他从里面出去,这传话的人才说:“六哥,是那个大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0/10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