敛财人生之新征程(校对)第4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8/1005

  四爷回头看着十七八岁还是少年人模样的琨哥儿抱着孩子,心里也有些软。他说琨哥儿,“哪怕到了现在,我还是要说……跟白氏的婚姻,你也有错。两口子之间出现问题,从来不是单方面的。这一点,你承认吗?”
  琨哥儿点点头:“是!儿子……也曾反思过。如果能多些耐心,不是一味的责备,她能信任我多过信任徐家,或许许多事情都不一样了……”
  在给白氏送药的时候他见白氏了,也这么说过了。
  当时白氏哭了,他鼻子也酸了。
  哪怕是恨过的人,可那个人曾是枕边人,看到她成了那个样子躺在那里,谁都会心软的吧。
  四爷就问说:“你得确定,跟白氏到此为止……”
  “是!”琨哥儿将绥姐儿在怀里紧了紧,“她也没有再回金家的打算。我答应她,以后叫绥姐儿一年去两次汇慈庵,叫她见见。不认,就是看看孩子。等孩子大了,若是想认生母的时候再说。我也跟她说了,我会再娶,若是后来人心肠慈悲,对绥姐儿真心,我会考虑将绥姐儿记在新人的名下,当亲生的抚养……”
  这个决定四爷不置可否,转了话题说道岑家这亲事,“……这不光是跟岑家联姻,这也是跟顺王府联姻的意思。往后的局面不好说,咱们得随时做着几手准备,你得明白这个道理。但是跟人家姑娘相处,别总怀着戒心……人这这一辈子长着呢,按照老太太的寿数算,你们往后还有四五十年要过呢。她在娘家也就呆了十几年,可往后跟你要过几十年。为了跟你过几十年的人,你花几年时间,慢慢教她就是了。别把她当成你跟绥姐儿之外的一个生人,你得把她当成你身上的骨头身上的肉,她出了差错,那就是你的差错。但她哪疼了,哪不舒服,那就是你疼了,你不舒服了。人说夫妻一体,这可不光是说荣辱与共,祸福同当。这道理你得明白!”
  琨哥儿有些脸红,但还是点头。
  他是信这个话的,父母就是眼前的例子。父亲是高门出身,母亲却是人尽皆知的长在边陲苦寒之地的小门小户人家出身的姑娘……可两人结发二十年,如今,再看母亲,她身上全是父亲的影子。她说话的语气,做事的方式,跟父亲越来越像了。有时候,两人都不用说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彼此什么就都明白了。
  在父母成亲之前,他们也是陌生人。是两个出身相差悬殊的陌生人。可最后,两人成了一个人。有时候母亲说话,他都不清楚这是母亲自己的意思,还是母亲转达父亲的意思。
  “我试试!”琨哥儿搂着绥姐儿,这次,我耐下心来,用心去试试。去了解一个人,然后,试着像敬重大姐一样敬重她,像包容妹妹一样包容她,想心疼绥儿一样心疼她。大概……也许……总会不一样的吧。
  四爷能提点的就这么多了。婚姻这种东西,没有什么可以参考,全凭两个人去摸索,“那明儿,你去一趟王府,给你诚二叔送点东西……”
  是!
  绥姐儿在她爹怀里睡了,父子俩没在外面多逗留,带着孩子回来了。
  等琨哥儿走了,林雨桐将孩子交给奶娘叫她带着去睡了,这才问四爷:“说透了?”
  桐桐是怕琨哥儿因为头一段婚姻心里存了阴影。四爷知道这一点,“瞎操心。对孩子来说,没有什么哪种经历是白经历的。该学乖的总得学乖的。”
  那就行!
  林雨桐又想起一事来,“这几天,三房那边对我欲言又止的。怕是想把太太和吴姨娘接回来……”
  两人还在许家呢。
  四爷点头:“许时忠正等着我登门呢。罢了!琨哥儿这边你看着安排,我明儿先去许家一趟!”
  许时忠看着一身富贵闲人打扮的小舅子被人带进来,他揉了揉额头,指了指凳子,“……舍得来了?”
  四爷顺势坐了:“是为军需的事头疼?”
  许时忠揉着额头,“这就是我不喜欢文臣的原因,嘴上一个比一个清高,但争抢起来,一个比一个吃相难看。这会子恨不能弹冠相庆,觉得他们是出了头了,叫我退了一步。可却没有一个站出来,问问这后续的军需怎么办?真以为鞑子是纸糊的,真以为你二哥是常胜将军,能百战百胜?哼!”说着,将折子扔过去,“你看看!你看看!”
  四爷没看,接了在手里转了一圈,又给放回去,“不用看我也知道说的是什么……咱只说着军需……谁想冒头这活给谁啊!你总得让人家有个出头的人吧!”
  “可要是给我干差了呢?那就要了二哥的命了!”许时忠摆摆手,“你想的太简单了。”
  “是你对文臣的偏见太大了。”四爷点了点那折子,“若是这个人干不成,就有盯着他位子的人能干成。你扔一个诱饵过去,能解决一大串的问题,为什么非得压在手里亲力亲为呢?”
  屁股决定脑袋,这话真没错。许时忠虽说大权在握,可少的却是帝王该有的手段。
  四爷把话挑的这么明白了,他还有些犹豫。
  犹豫不决,更是大忌中的大忌。
  四爷就说:“你进宫去问问李昭。在对辽东的战局上,他的心思跟你是一样的。不会在这事上给你动心眼。”说着,他就起身,“我接太太回去了。”
  许时忠摆摆手,不甚在意的样子,“想接就接吧!不过英姐儿估计得跟着。你看好她,别叫她出去闯祸。如今不同以往了……以前不敢冒犯她的,现在未必不敢……”
  四爷一一都应了。许时忠却没等到四爷带着徐氏走,就先一步进了宫了。
  李昭对许时忠说的这个法子有些诧异,事情本来就该这么做的。手握权柄的,从来都是以人制人,以人制事的。可惜,许时忠对这一点领悟的一直不算透彻,这是谁给他指点了。
  他不动声色,“先叫贺家去办吧。贺家办不了,自会有能办的人冒头。就这么着吧!”说着就看许时忠,“宜安给你出主意了?”
  许时忠摇头,“是武安!叫他闲着实在是可惜。”
  哦!
  李昭不说话了,竟是武安,“老师倒是藏着不少好东西教给他们兄弟了!老四处事……很有意思!”
  什么意思?
  等许时忠出去了,李昭才冷着脸跟文氏道:“意思就是……老四用的是平衡之道,帝王之术。”
  帝王之术?
  许时念看着小太监,“陛下当真这说金四爷的?”
  小太监忙不迭的点头:“……是……亲耳听到的!”
  许时念转过身来,脸上荡出几分笑意来……
第223章
清平岁月(53)三合一
  吴姨娘扶着徐氏往出走,
英姐儿往出送。徐氏拉着外孙女的手,
“在哪对我这老不死的都一样……在这边,
我还能陪陪你……如今家里就剩你跟二房的那些孩子……你爹也管不过来,都得指靠着你。”
  英姐儿就笑,
“也不麻烦,各自都有自己的姨娘。往常二婶也是不管的。现在也是一样,日常起居,有亲娘关怀体贴,
日常管教规矩礼仪有嬷嬷看着,家里又请着先生。父亲每一旬会考校一遍……考的好的,
表现好的,有奖励。考的不好的,
表现不好的,有严格的惩罚。若是兄弟姐妹间生事不睦,
不问对错,一体受罚,因此,
倒是没有生事的。便是有生事的,
也不敢闹到我面前来。只管私下里协调解决便好了。不过是家里没个主事的人,父亲的很多交际都应酬不来罢了。”
  徐氏就笑:“你爹那哪里是管孩子,
分明就是当他手底下的兵在训。”
  英姐儿低声道:“二婶太放松了,
养的一个个的都心大。还有的想着我爹没儿子,
想着过继过来了。年前我爹夸了老三,
结果老三就被推倒湖里差点没淹死。我爹把哥几个都摁在湖里,
享受了一回,然后才叫太医给瞧。这才好了些。说到底,本该是二叔和二婶好好教导的孩子,愣是叫那些姨娘给教的,心眼长的歪。不这么整治,撒出去才要出幺蛾子呢。您啊,心疼孩子……也别谁家的都疼。您放心,在这家里,我是吃不了亏的。”
  徐氏点了点英姐儿的鼻子,又带着几分伤感:“要是你娘还活着,断不会叫你劳累。更不会看着你们府里这些孩子都成了这个样子……”
  英姐儿笑了笑,底下了头。是啊!上辈子母亲倒是活着,可也活的郁郁不得志!三房的几个孩子,母亲在照管,可是被那些姨娘教的,哪个是心里存着感恩的?金家是发迹了,可母亲病病歪歪的活了几年?
  这家里,对一直没好的二叔,她还有几分耐心。其他人,比如被关起来的周氏,被养在院子里的那些孩子……她是真没一点耐心的。
  有口吃的活着就行了,等将来分出去自己奔日子去呗。多的,她真没耐心给了。
  她这样的表情,倒是叫吴姨娘多看了两眼。这个英姐儿,瞧着热,其实骨子里冷。
  徐氏却察觉不来这个,只道:“你父亲如今的地位,便是要续弦,这原也是应该的。说起来,你是没个嫡亲的兄弟姐妹……将来难免孤单了些。”
  英姐儿沉吟了一瞬,“我还能在家里几年。等我出了门子,我爹也不用担心我受委屈,到那时候,他想续弦,想怎么着都成,我是不管的。”
  这孩子,说起出门子怎么一点也不脸红。
  徐氏脸上就带了笑,“原本你舅爷爷提徐家的时候,我还觉得挺好。如今那事是不能提了。可这谁家的孩子好?你四叔跟顺王府的关系好,顺王世子家的孩子……今年是多大了?次子跟珅哥儿大小相仿的吧。”
  吴姨娘心说,老太太是真糊涂了,顺王府要怎么想不开,才想着跟许时忠联姻。她赶紧催促,“四爷怕是等着急了。太太快些吧……老爷那边是个什么情况,咱们现在也不甚清楚……”
  徐氏脸上的笑收了收,“有那么多儿孙守着,还有老太太在,谁能委屈了他。”她说着,到底是动地方了,走的时候还说英姐儿,“你外祖父病了,得空了你也去瞧瞧病。你父亲跟你外祖父的事,是他们男人之间的事。你还是金家的外孙女,这个谁也改不了。许家你没个亲的热的兄弟姐妹的,但金家兄弟姐妹多。你常过去,好好的处着,将来遇个沟沟坎坎的,也有人拉拔你一把。想过去住了,还过去住。你父亲要是拦你,你跟我说。我这老婆子的面子,他还是给的。”
  徐氏说着,英姐儿就一径的将人往出送,“我都记住了,得闲了我就过去。”一直将人送到二门口。
  四爷正在马车边站着呢,英姐儿见了四爷挺高兴,“小舅!”
  “不跟着我回去?”四爷一边问着,一边扶徐氏上马车。等徐氏上去了,又伸手扶吴姨娘。吴姨娘受宠若惊,“不敢……”
  “您是长辈,上车吧。”不由分说将吴姨娘扶了上去。
  英姐儿在一边回四爷的话,“过几天吧。等府里都安顿好了,我去住几天。”一边说着话,视线不由的落在四爷腰里的玉佩上。
  等人走了,阿丑又进来了,“他又捎口信了。要的很急!”
  英姐儿‘嗯’了一声,“跟我去库房。”
  有一间库房,放着她娘的嫁妆。
  英姐儿开了库房,指着一个箱子,“打开他,里面有个枣红的匣子,拿出来。”
  阿丑小心的打开,里面放着好些小匣子,原木色的多,枣红的匣子只一个。她将枣红的匣子拿过来,箱子又给盖上,这才双手奉上,“主子,是这个吧。”
  对!
  是这个!
  她轻轻的将匣子打开,里面放着一块玉佩。
  这是小舅的玉佩,当年,小舅跟二叔打架,这玉佩就给摔碎了。母亲将碎玉捡起来,找个好的工匠用金子给镶起来,就成了这块金包玉的模样。玉佩的背面原本有一个‘武’,因为碎了,如今这武字看起来字体有些变化,但因着师父的手艺好,其实是看不出是后修补的痕迹的。母亲当时修补好这玉佩……上辈子,直到给小舅下葬的时候,母亲才把玉佩拿出来。因着当时爹爹偏袒了二叔,母亲因此觉得一直对不起小舅。之所以那么多年都没归还,那是因为……不愉快的事,母亲不愿意再提起。如今,这块玉佩果然还在。
  这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个物件。
  英姐儿在手里把玩,良久之后才将它放回匣子里。
  阿丑就道:“主子,要是喜欢,您留着就是。四爷的东西……我想法子再弄一件?”
  “弄小舅的东西?”哪里来的自信,“小舅头上多掉根头发,小舅妈都能知道。何况是身上的挂件东西。不带在身上的,你说去哪找?要么去内院?小舅妈的眼神有多利,那天上的鸟只要飞过,抬手就能射下来,她的眼神……你最好别在她眼前弄鬼。那其他什么地方还有小舅的东西?书房?别看四郎笨笨的呆呆的,本分二字,没有谁比他做的更好。你去不了书房,就是去了,连一页纸都别想带出来。书房不行,找个小偷从小舅身上摸?你当大郎是吃素的?就这东西吧!这东西就是哄人玩的,除了她许是知道这是小舅曾经用过的东西,谁能证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8/10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