敛财人生之新征程(校对)第4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6/1005

  却不知道李弩头上的汗都下来了,金柳一身狼狈的出现在这里……怎么会?是金家出事了吗?否则,她绝对不会出现在这里。师父和师娘不会叫姑娘家来到这虎狼窝里的。
  想到这里,他怎能不紧张。
  他一步一步的过去,却见金柳的头轻轻的晃动,这是示意他不要朝前的意思?他不确定,脚还要迈出去,就见她的双手放在胸前,快速的一横一竖的放着,这是个只有金家人才明白的,表示‘暂停’的动作。
  他的脚生生的收回来,那边金柳的动作快的几乎没人注意到,因为她的手放在腹部,微微的福了福身,只作行礼状。
  李弩压下心头的焦灼,只让在一边,做了个请的姿势,意思是请大王子先选。
  这位大王子哈哈一笑,指了指金柳,“你过来。”
  金柳过去,一点也不勉强的跪下,然后磕头:“妾蒲柳之姿,仰慕王子久矣。”
  李弩眯眼,低头看金柳,意思是:你想干什么?
  金柳不动声色,仰着头,想起娘看爹的眼神……对!就是那种眼神,那种看了就叫人觉得温暖的眼神……她用这样的眼神看对方,看的这位大王子不由的一愣。那么多的姑娘都瑟缩,只她胆大。
  边上的侍从低声道:“小心!蹊跷。”
  大王子却多了几分兴味,探子吗?叫他们安插咱们都知道的探子进来,总比安插一个咱们都不知道探子进来强。
  他哈哈大笑着,一把将金柳拽起来,“汉人说,最难辜负美人恩!看来本来不笑纳也不成了!”说着,留看李弩,“奴儿,剩下的都给你就行,这个本王留了。”说着,意味深长的眨眨眼,表达这个女人有问题的意思。
  李弩面无表情的看向金柳:“……不管你想干什么,都得掂量掂量……”像是在威胁她,不要对大王子有出格的举动。但金柳知道,他是叫她小心谨慎,不可贸然而动。
  金柳的鼻子一酸,带着几分暧昧的凑近李弩,用方言说了一句:替我给娘捎句话……
  于是,一个月之后,桐桐收到了消息,金柳叫李弩转达的话是:娘,您信我!我会叫烂泥里开出花!
第235章
清平岁月(65)三合一
  林雨桐的手摁住长信,
久久没有言语。
  这件事是除了自己和四爷,谁都不能告知的人。如今知道这事的,
也就四个人:自己和四爷还有李弩和金仲威。
  许时忠身边有李昭的探子,藏得还很深。不得许时忠的格外看重吧,但能叫他独立当差,
那至少是许时忠认为的极为妥当的人。告诉别人就有暴露的风险,
况且,告诉这些人,就有可能被当成棋子利用。这不妥当。
  她没想叫这孩子成为被牺牲的棋子,这条路是她选的。她能在其中起到什么作用她自己掂量,她不会特意叫她去做什么或是去收集什么情报。不仅如此,还得告诉李弩和金仲威,在安全的情况下,尽量保证她的安全。如果她后悔了,想回家。那就想法子将她送回银州老家。
  这么个人在北国大王子的身边,
这要是叫许时忠知道了,
能这么不利用吗?
  因此,四爷只拿了那一封辗转而来的密函,亲自去交给了许时忠,
“这是二哥捎带回来的。”至于金仲威是从什么途径得来的,他没说。
  当然了,
许时忠也没问,
全部的注意力都被这封密函吸引了。
  他连着看了三遍,
从脸色乌青到面色平静,
然后朝四爷摆摆手,“老四,你先回去吧。我得想一想……得好好的想一想……”
  “想什么?光想不干,也就是想一想的劲儿。”林雨桐轻哼了一声,很是有些不屑。
  不管许时忠怎么想的,四爷关注的不是这个。四爷这会子关注的是,“……偏赶上这个时候,好几个月的粮草损失了……朝中那些言官开始不消停了……叫他们知道李昭的意思,那这要求‘和’的声音只会更大。”
  哪怕是天灾,只要人心齐,都能扛的过去的。就怕一人一个心思,总有人想从中取利。四爷整天就跟救火队长似得,这边摁下葫芦,那边就起了瓢,好不热闹。
  自古来,但凡有外敌,都少不了战与和之争。
  而且,这样的争执,导致的结果就是局势更加复杂,有时候,三五年十年八年的僵持下去。对漫漫的历史长河而言,后人读起来不过是从某某年到某某年这样的话,但亲身经历的时候才知道这岁月有多漫长,有多难熬。又有多少人在背后做着各自的努力,推动着时局朝好的方向发展。
  一听这个话啊,林雨桐连多想都赖的想了,从现在看,短期内也就这样了,还是顾着眼前的日子吧。
  家里娶了两个媳妇,按说她是能轻松点的。但这是侯府,自家四房呆着的本也就名不正言不顺的,前面有姚氏,你不能说叫自家的媳妇管事。可要是叫姚氏管着府邸……说实话,如今的局势,稍微不小心,这府邸就混进别的人进来了。有秘密的人家,还是小心为上。
  如今是天冷了,菊花开的正好。金双和金伞样的菊花今年开的还不错,但今年显然是没有谁有闲情逸致赏花的。今年秋天,果然是基本绝收了。粮价一天一天的往上涨,好些稍微有些办法的人家,只要是手里还有钱就换成吃的,种类不限制。只能能吃的,都换。要攒着!谁都知道,过完年之后,恐怕日子会更难过。
  别家不说,就说齐家的饭馆子,生意就大受影响。
  但再受影响,这该婚嫁的还得婚嫁。金伞的婚期就订在年前,总是要体体面面的将人发嫁出去的。
  第二天一早,林雨桐叫把炭给各房分下去,天冷了,取暖总还是要的。
  吃饭如今也简单了,每桌都一样,四菜一汤是标配。一荤三素菜主食搭配这杂粮吃,各房都一样,不能超标。
  能例外的也就是琳姐儿了,她怀着身子,想吃什么总能给弄来什么。琳姐儿会客气,但孙氏这护犊子的可不会客气,才不管难弄不难弄,反正该告诉你的还得告诉你,弄来了挺高兴的给她闺女吃,弄不来,人家也不恼,这种人反倒是叫你没了脾气。
  林雨桐比较关注的是大儿媳妇,“还吃的惯吗?”
  七娘正给绥姐儿喂蛋羹,忙笑道:“吃的惯的。家里祖父祖母注重养生,吃素食的时候多,吃肉食的时候少。祖父又总说,五谷养人,岑家的孩子,没有只精米细粮养着的,打小就这么吃,如今更家里并无区别。”说着,就又喂了绥姐儿一勺,“因此,我改了乳娘给绥儿的食谱。晚上不叫喂羊乳了,该吃稻米粥……”
  都行!
  岑七娘很聪明,自从嫁进来,没特意说带孩子过去养,孩子还在这边住,但早上请安完,必去孩子房里,等孩子起了,给孩子穿衣服洗漱,说说话。晚上孩子睡前,她也陪琨哥儿过来,或是跟孩子玩一会子,或是教孩子说话认卡片。这才一个月不到,孩子开口叫娘了,并不见得跟她生疏。她但凡对孩子那边插手,林雨桐从不管。她很有分寸……乳娘做的也没错,更改了也行。养孩子大致就是那样,哪里有固定的模板。她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融入到这个家,也想把小家想迅速的整合起来,这才是正常的。林雨桐叮嘱乳娘,只要不是孩子不适应,就听二少奶奶的。
  林雨桐这样的态度,叫岑七娘心里安定了下来,大着胆子道:“从明儿起,我想叫绥儿自己吃饭。在她自己屋里吃就行……”
  孩子学吃饭,必是十分狼狈的。甩的饭菜到处都是,但每个孩子都得经历这么一段。林雨桐之前也想着要叫孩子自己吃的,但没言语。果然,儿媳妇先提出来了。她就道:“该自己吃。但也别叫孩子委屈巴巴的自己吃饭,十郎早给准备了小桌椅板凳,回头搬到暖阁里……”隔着珠帘子彼此能瞧见,还挺热闹。
  七娘一下子就笑了,“嗳!都听娘的。”
  “娘!”绥姐儿揪住七娘的袖子,“还要……”
  七娘又给把最后的蛋沫子刮了刮喂了一下,“哎呀,咱们肚子吃的饱饱的了……等会出去给娘摘了花花回来就给绥儿吃果果好不好……”
  吃完饭哄着孩子去花园子溜达一圈,这就半个时辰了。回来吃点水果,玩一会子。然后就能午睡呢。
  这是对的!
  林雨桐含笑听着,那边绥姐儿就小心的看金伞和璇姐儿的脸色,然后朝七娘身后躲,“……姑姑凶……”
  璇姐儿故意凶神恶煞,“每次只许摘一朵,听见没?”
  七娘教孩子,“告诉姑姑,我们明年一起帮姑姑种花……”
  “我……种花……帮姑姑……”绥儿露出脑袋,说完了,又看林雨桐,“祖母……好看……给祖母……花戴……”
  这个小精怪呀!
  四爷也忍不住笑,吃完都要走了,又过来把孩子抱起来掂了掂,“对!咱们绥儿眼睛亮,只祖母最好看,是不是?”
  “不说好看……不给肉肉吃……”孩子趴在她祖父耳边说‘悄悄话’,惹得一屋子大小孩子笑的更欢。
  家家都是这样,家里没个孩子,得多寂寞。
  真说笑着呢,大郎从外面进来,低声禀报道:“刚才送来的消息,陛下昨晚昏厥了……至今还没醒……另外,昨晚许大人进宫过,如今好些大人都往贺家去……”
  贺家?
  林雨桐叹气,“幸而琼儿两口子跟着大哥已经走了。”
  四爷将孩子放在炕上,“今儿家里闭门谢客。我出门一趟,估计回来得有点晚。大郎我带走,外面的应酬琨哥儿和珅哥儿你们商量着办。”
  好!
  等四爷走了,琨哥儿回头问林雨桐,“娘,这陛下是真病了还是假病了?别是装病吧!”
  林雨桐还没说话,七娘就对其他人摆摆手,意思是:要说正事了,都散了吧。
  她带着人率先退下去了。
  其实林雨桐不避讳孩子们说这个的。她自顾自的道:“装病不可怕!可怕的是……万一哪天狼真来了呢?”
  但林雨桐不知道的是,狼已经来了。
  文氏看着红润,躺在那里人事不知的李昭,心里叹了一声。许时念在外面在召见来探病的众人,包括贺家老爷子。
  一个个的都说要见陛下,好啊!见去吧。
  看见的就是面色红润康健,睡的呼噜声震天响的李昭。
  这是晕过去了?
  这分明就是晕过去了。
  长公主出去就问皇后:“太医怎么说的?”
  太医?“太医说什么呀?陛下金口玉言,他都说他被气晕过去了,那就是被气晕过去了。你们要是有疑问,那就等陛下醒了再说。”
  都这么说了,还说什么呀?皇后这话明显带着怨气,是说陛下耍赖装病故意陷她哥哥于不义。
  于是,一个个的都纷纷告辞了。
  许时念连去里面看李昭都没看,挺着肚子就走了。
  文氏站在李昭床边,等人都走完了,大殿里的人都给打发出去了,她才道:“睁开眼睛吧,人都走了。”
  李昭睁开眼睛,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猛地咳嗽了一声,文氏将帕子递过去,帕子上就染了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6/10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