敛财人生之新征程(校对)第6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58/1005

  啊喂!爷不烦带孩子,难得有这样的时间和机会能带带孩子。爷也愿意叫林大夫清闲清闲,但是……爷不爱跟你们说这么些话。
  要是爱新觉罗祖先有知,那是要羞死的。
  于是,每次带暖暖出去,他不是带着孩子在花园里科普各种植物知识,就是带暖暖去看老头们下棋。孩子再聪明,科普这个教育,还是有点早的。顶多孩子会发出一些类似于‘花’‘草’‘芽’‘叶’这些词,但说的最清楚的只有两个词。一个是‘叫吃’,一个是‘将军’。
  下棋的时候那些老头们一叫吃,一将军就喊的震天响,象棋拍打在象棋上,发出铿锵的声音,孩子想记不住也难。再加上林忍让在家也爱下棋,跟四爷下,跟苏南下,所以,叫爸妈还叫不大清楚呢,就先学会‘叫吃’和‘将军’了。
  比起这些无聊的活动,当然是找小朋友更好玩了。所以,一听去楼下,去花园,她就习惯性的要找姥姥。在家也就姥姥特别有耐心能带着她参加社区内自发的集体活动。
  齐芬芳乐的不行,“丁点大个人,你怎么就精怪成这样了。”
  暖暖带着几分谄媚几分讨好的笑,把她的磨牙饼干使劲的往前递,给姥姥吃。
  齐芬芳乐的抱她:“想出去呀!那就叫你爸妈去忙他们的去……咱们去楼下……”她把孩子抱起来往小推车里放,“我才进来的时候还听见说啥换衣服……换啥衣服?衣服买了就是为了穿了,不穿就小了。瞧瞧我们今儿穿的,跟他们比比去……”一边说着一边推着往出走。
  推车上挂着水壶毛巾纸巾帽子毯子,一堆的东西。带着孩子只要是踏出大门,这就跟远足准备的东西也没多大的差别。
  孩子走了,两人抓紧出门,办自己的事。四爷的建议就是,“培训班可以搞,但不能说天天的你全程陪着吧。带几个学生做助教……就行了。”
  该讲的讲,解疑答惑也行。但平时练习管理这些事,不用参与的吧。
  林雨桐就是这么想的,她还提出一个事,“培训基地,放在妇幼。”因为产妇资源上来说,这里是最丰沛的。
  放在哪个医院都行,她提出来了,那就没什么反对的意见。只是有人说,如果地方不够,可以适当的选几个备用的。
  这个也合适。
  反正就是把妇幼推到前面,这就是给了周安民脸面了。
  这边一开完会,周安民就接到妇幼那边的电话,言语里客气的很,一打问就知道,自己这个小姨子还是给力的。人家做事属于很讲究的。
  而自己唯一能给人家帮上忙的地方就是,管好自己的老婆,少给人家添点麻烦。
  最近他的心情也比较爽,回去不顺心了耷拉着脸也是正常的。今儿回去之后,饭菜已经做好了。水平一般,但胜在是家常的味道。菜色也没什么特别的,就是最普通不过的家常饭,可过日子这么吃心里是最踏实不过的。
  吃饭的时候,给闺女碗里夹了两筷子青菜,“多吃点,对皮肤好。”
  可可不爱吃,看她妈:“……饭前我都吃了半碗了,是吧?妈!”
  林雨苗:“……嗯……她饿的早,我给拌着青菜盛了半碗饭,这会子她不饿……”把青菜给挑出来了。
  可可刚要去夹红烧肉,周安民给拉过来了,“既然不饿,晚上尽量不吃肉。多喝点鱼汤……”
  我妈做的鱼汤腥味大,并不爱吃。
  孩子简单的扒拉了两口进屋了,“我去写作业。”没吃饱,但是卧室床底下有零食。
  “不去找你三姨补习了?”周安民就道,“你先歇会儿,等爸吃完送你过去。”
  可可一顿,“我们老师说……要有自主的学习能力,最好别太依赖辅导老师。”
  这样吗?
  听起来是很有道理。
  周安民点头,“那你去吧。”等孩子进去了才说林雨苗,“那你得跟老三好好说说呀。孩子突然不去了,还当是咱们见怪了。”或是嫌弃老三教的不好。
  林雨苗低头盛汤,“刚开学,也没啥课程。这几天我得空了就去说。”
  这人怎么这么不会办事呢?
  周安民放下筷子,一脸的不高兴,“你是还不愿意上你爸妈那边去呗。咋的了?脸上下不来呀!那有种你一辈子也别回去啊!你说你这人……老三管了孩子这几年,学习也没要你操心。这会子了,孩子不去了。你就是不想去,你是不是得好好的跟老三用商量的语气说呀。再怎么说人家也是搞教育的,要是老三也觉得人家老师说的有道理,那咱们能放心,老三也能理解咱们的意思。你这不声不响的,是个啥意思?”
  “没不去呀!开学第一天,没作业,最多就是包个书皮,我把书皮都给买了……”林雨苗好声好气,“我去,明儿晚上我就去……”
  没作业不等于不需要预习。算了,跟你说不明白。
  他哼了一声,跳过这个话题,继续说去老三那边的事,这其实是不光要去老三那里,“老二那里……你也多看护点。人家老二这回很给我这个姐夫面子……”
  “那不是应该的吗?”
  放屁!
  谁跟谁是应当应分的?
  最应该应分的就是父母跟子女。你小的时候父母养你,那是做父母应当应分的。等父母老了,你养父母,这也是应当应分的。剩下的……那就是情分。
  “行!你说的对,你说的都对。”林雨苗应付着,这叫周安民多少有点挫败,这还是没往心里去呀。
  他生气,但老婆娶回来了,不顺心顺意,那就还得教。
  吃了饭,拉着老婆先上老二那边去。再怎么都是亲姐妹,还能永远这么着呀?
  到了那边,一进玄关,就听见里面老二家的那位在给孩子念书:“……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四爷不是念书,是抱着孩子晃悠的时候,嘴里在背诗经呢。
  孩子能听懂多少不知道,反正孩子一闹瞌睡,四爷就是这么一出,诗经是翻来复去的背给孩子听。
  两人一进来,小丫头头蹭的往起一抬,这是又不想睡了。
  最近几个月林雨苗不常来,暖暖觉得有些面生,扒拉着她爸也不要下来,只眨巴着眼睛看。
  周安民就笑:“这是教我们暖暖念诗呢?”然后就笑道,“这是背的什么呀?”说着就笑问林雨桐,“这是一边背诗一边教育呢……”
  教育谈不上。
  只是刚好,今儿背到这里了。
  林雨桐也没解释,顺嘴了接了一句:“将来,不指望她多有出息。孩子嘛,能心存感恩最好。孩子懂得感恩父母,这是一个家庭最大的福报。”
  千不好万不好,生养抚育之恩比天大。
  一个没出息的孝子,比一个有出息的白眼狼要强千倍万倍。
  林雨苗就觉得老二说话是话中有话,好像在说自己对父母不好一样。一时间脸上更下不来。周安民倒是面上毫无异色,接过话头,“我跟你大姐这回来,其实也是为了父母的事来的。我呢,一直给我父母每月三千。岳家这边,我想也一样。我就这么大的能耐,能给的也有限,我的意思是,咱们俩家,一个月每家给上爸妈三千块钱。老三就算了,毕竟跟父母住的是他们俩口子。在身边端茶倒水的,这不是那点钱能算明白的。”
  这怕是周安民听了自己刚才的话顺口才接上来的。
  而且,他考虑到了老三两口子拿的那点工资,一月拿三千是挺紧巴的。
  林雨苗就道:“其实爸妈不缺那点钱。”
  周安民能气死,是因为缺钱才给的吗?
  他都不知道该怎么往下说了,林雨桐就笑,“我大姐是这样的,她心里没别的想头。”她就是说话不怎么过脑子,想怎么说就怎么时候,习惯了。
  林雨苗终于有点反应过来了,“我自己的爹妈,我会舍不得那三千块钱?我就是说……他们真不缺那点钱……”
  周安民更气,你啥意思呀?你爸妈不缺,我爸妈缺呗。
  还是说,觉得给你爸妈的少了。可你说给多少合适?
  五千?
  给你爸妈五千,那要不要也给我爸妈五千。当然要了,要不然我不就成了那个有出息的白眼狼了吗?
  可两边都给五千,这加起来就是一万。一万块钱呢,就算是月入十万,这个钱往出拿是不是也有点心疼呢。
  再说了,也得考虑你们姐妹四个的具体情况吧。老二这边一个月给三万那都给的起,但是吧,老三两口子的死工资,五千占了两人工资的一大半。再是说他们跟爹妈住,不需要给钱,但人家两口子心里肯定过不去。
  所以,三千刚好。
  “父母不缺那点,但这钱也得给。这给的不是钱,是心理安慰,是吧?”周安民这个问四爷,寻求支持者。这是得叫父母知道,女儿们是肯给养老的。
  四爷无所谓,大面上就按照这个章程给。人家给自家看孩子,别的地方再另给孝敬就是了。
  他认可,但还是道:“这事要提前给老三两口子商量。”不要掏钱,但事先也得把话说到明面上。
  也对!那就叫老三两口子下来。
  两人一听这个事,心里就明白,钱是小事。主要还是想缓解老大跟爹妈那边的关系,给老大找个台阶下。
  其实老两口拿了那钱,还是想办法就补贴到她们各自的日常生活里了。
  老大那边,可可的教育,课外辅导,各种零嘴,瞧见啥好看的衣服了,也都给买。
  老二这边呢,进进出出的买菜,都是些很细碎的开支。这一点林雨桐也知道,家里的洗衣液啊,洁厕的东西呀,零七八碎的,什么都有。她也没专门去买过,但用的时候总有,那肯定是齐芬芳心里都记着呢,觉得没有了直接就给补上了。去物业交给物业费,水电费之类的,不也是他们去吗?家里的电卡林雨桐一次都没摸过。
  这些老三当然是心里有数的。虽然跟老人住有很多不方便吧,但在家现在是……基本上是啥事也不沾手了。早上起来吃现成的,搞卫生有钟点工。吃了饭……以前自己跟小四刷碗,现在……反而不用了!
  齐芬芳是这么说的,当然了,是背着苏南说的,“……就得叫他看看,你在家是啥都不干的。这么着,将来自己过的时候,你才啥都‘不会’……”不会了好啊!什么都不会的人有福气,什么都不用干嘛。从来累死的都是能干的。
  老三:“……”这算不算是被妈妈疼了一次。
  所以,光是这份啥也不干的舒服自在,还不值这点钱?
  再不济她还有铺子租金呢?何况,苏南还是有点外财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58/10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