敛财人生之新征程(校对)第6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9/1005

  “基本都好了。”
  “几分钟就好了。”
  话传着传着,味道就变了,难免夸大了几分,叫人很有些期待。
  然后就把病人留住了,“等等就等等嘛,谁叫咱病了呢。看病等等怕什么的?这么多人排队,还有那么些人赶来,这说明人家看的好呀。”
  杨一凡朝林雨桐笑,林雨桐拍了拍他,以示鼓励。
  是!你再有能耐,得叫人先给你机会你才能展示,对吧?
  而跟这两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桂枝。桂枝没有独立面对病人的机会,因此,表现的就不是很自信。
  今儿来看妇科的,姑娘家少。也可能今天是大庭广众看诊,好些姑娘面嫩,没好意思。转而跑去找减肥的和看皮肤的了,毕竟姑娘家永远都觉得自己胖,永远都嫌弃皮肤不够白不够细腻不够透亮。有点痛经的啥的还能忍,但是胖和丑绝对不能忍。
  这就导致了,看妇科的多是中老年妇女。
  其实这跟不孕不育都没关系了,看的多是妇科病。因此,桂枝越发的没有自信。
  林雨桐一过去,她就站起来,“师父。”
  “坐下忙你的,别叫病人等。”
  这一说话,后面就认出是林雨桐了。大娘就说:“林大夫,我可是奔着你来的,你快给瞧瞧……”
  这么一说,下面嗡的一下就朝这边涌来。
  眼看就乱了,林雨桐赶紧站在后头靠墙的桌子上,那边宋恒斌就递了话筒过来,她接过来手朝下压了压:“感谢!首先感谢大家的信任。今天咱们第一天开业,之前计划看诊的人数是四百人。现在这有多少人数了?”她说着就看宋恒斌,宋恒斌说了一句,“十分钟前,号码牌发到九百二十一了……”
  林雨桐这才再用话筒说道:“十分钟发到九百二十一了……”
  “林大夫,我手里的一千零八……”后头涌过来一个黑脸的大哥,林雨桐愣了一下,此人面熟呀。她记人向来是准的,这人要是没猜错,好像是在尹丽结婚的时候见过的吧。当时是跟在马驹子身后的。
  对方扬着手里的号码牌,朝林雨桐笑。
  林雨桐抬手示意,微微点头,表示认出来了。她这才扬声继续,“现在才七点零八分,距离九点还有接近两个小时,到底会来多少人,我到现在也没谱。但我承诺,今儿来的,只要领到号码牌的,哪怕今天排不上,过后咱们也会将今儿的免费给补上。”
  “林大夫,咱们不是冲着免费才来的。”后面就有人这么喊。
  林雨桐点头示意,“谢谢大家的肯定。大家之所以知道我,是因为我恰巧,赶上了两次事故。恰巧,我所学的还有些用处。可还有很多很多年轻的中医大夫,都不为大家所知。平时,大家总问说,好的中医大夫在哪?我今天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好的中医大夫就在诸位眼前。在省城,你们没有听过他们的名声。但也许有人是听过的,甚至还去下面的县里市里求过诊。他们都是出身中医世家,打从开始认字,就开始学习中医。”她的手指向桂枝,“这是我的大弟子,从七八岁上,就跟随祖父学医。她只在小学中学挂过学籍,但却没有正式在学校就过学。之所以挂学籍,那是因为九年制义务教育的需要。试问,一个孩子,用二十年的时间去学习去钻研,难道她的水平不值得大家一试吗?你们看着他们年轻,但个个都是在中医里浸yin了少说十多年时间的‘老’中医了。他们每个人,我都信得过。我在这里也承诺,若是谁对看诊的结果不满意,他们诊断的跟你们身体的情况不切症,就来喊我。不仅是我,一会子白老,还有我的师傅,包括中医院的专家,还有咱们省内的多位专家都会亲临现场。我们就是现场的机动队员,哪里需要就去哪里。大家看,这样的处理结果,可还满意?”
  之前跟林雨桐搭话说已经排队排到一千多号的那位就高声叫好,“……各位!各位!不是在其他医院实在没法子,也不会找到这里专门找林大夫呀!咱们为了身上的毛病平时是钱没少花,路没少跑,罪没少受。可是这里瞧了,那里看了,就是看不好。到处打听好中医……现在好中医就在这里,等会子还有很多专家……我就寻思着,今儿在这里等上一天,咱也不亏。也别说耽搁事,只免费一项,也省好几百呢对吧!我这人也是没出息吧,反正我一天是挣不到三五百的。我就想着,这省的就是挣的,大家说对不对?”
  下面轰然一笑,跟此人一道来的,散落在人群里,你一言我一语的配合,很快情绪就被安抚,没人再有异议。
第315章
饮食男女(73)三合一
  林雨桐下来就跟宋恒斌商量给病人分流的事,
“各自回自己的科室和诊疗室,
要不然这太拥挤了,何况做针灸也不怎么方便。”
  宋恒斌就苦笑:“早前就试过。但大家还是觉得大庭广众之下,医生一定发挥的最好的水平。方便针灸的就针灸,
不方便针灸的,
更愿意预约时间。”
  这样想啊……也能理解。毕竟看诊的都不算是成名的大夫,
不足以取信于人也能理解。
  那行吧,就这么着吧。林雨桐指了指后面几栋楼,“报告大厅可以对外开放,
累了可以过去休息。将里面的喇叭接通,
这边叫号里面听的见。”
  好的!马上去安排。
  不管怎么试图分流,
安置病人,好似也没有明显的减少。林雨桐想抽身干点别的也不能,走哪就围堵在哪。
  她干脆坐在最靠里的地方,
谁手里有复杂病症的病人,太占用时间的,都可以转诊过来。
  王宁紧跟着就过来,
低声道:“我把病人带过来吧。我那边分流过去的,暂时都是癌症病人。”
  哦?
  这些病人来的时候是带着片子的,
王宁学的是西医,因此她暂时支应着。但其实,
她自己上手的话以她的能力是真拿不下,光是开方子,她就不敢。因此,
这么长时间了,她倒是看了好几个,但病人在边上围着都没走。应该是想看看她给其他人看病的过程。
  林雨桐就起身,“我过去。你直接去药房支应。”
  好!
  林雨桐坐在了王宁的位置上,重新开始。
  其他的病人就喊呢,“林大夫,怎么不给我们看?”
  不等林雨桐说话,就有一看起来精神还不错的大叔大声回应道:“小兄弟,可别跟我们比。我们这边排的,都是等着林大夫救命的。这回要是没看着,就凭身上这癌症病灶发展这速度,还有没有命等到下一回都不一定。”
  众人这才明白,那边拍起长队的,都是得了癌症的。
  分流是实习生护士做的,而且一般过来看的,都是带着片子过来的。是不是癌症,打眼一看结论就知道了。反倒是没有那种良性的肿瘤患者,毕竟人家直接在医院做了手术感觉更放心呀。
  坐在面前的是个穿着睡衣的大姐,也才四十来岁的样子,人瘦的很,面色枯黄。人瞧着没精神,目光也呆滞。搀扶着她来的,是个穿着校服明显还是高中生的女孩子。
  能排到前面,说明是来的很早。林雨桐就问说:“家是哪里的?几点到的?怎么来的呀?”
  女人没有答话,反倒是孩子接过话,“家在郊区,凌晨两点从家里走的,瞪着三轮车拉来的。”
  林雨桐不免动容,城郊有公交车,坐公交车几块钱就能到的。可公交车得坐着,来回得倒车。倒是不如三轮车,蹬着三轮车,累的是蹬车的人。可病人却相对舒服,车厢里铺上被褥,躺着都行。
  她就问小姑娘说:“你带着病人来的?家里还有什么人呀?”
  “我爸在工地上干活,我妈这病要是做手术化疗得花很多钱。我爸得去挣钱去。家里就有,我带着我妈来的。”小姑娘手里拉着她妈妈,不曾松开手,“阿姨,我妈能治好的吧。阿姨,我要我妈,没妈妈我怎么办……”
  这时候病人眼里才算是有了点神采,忐忑的看林雨桐。
  林雨桐手从病人的手腕上拿开,“乳腺癌,中期了。”这是大家普遍能接受的分轻重的陈述方法。
  是!
  小姑娘看看还捏在手里的片子,这还没来得及给大夫呢。可号脉大夫能知道,她不由的就哭出来了,“对!阿姨你说的都对。你能救我妈妈对不对?”
  后面的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都探着头看。前面的人就一个一个的朝后传,那听说的人心里不免戚戚。但也是真见识了号脉的厉害,搭手就知道什么病,病到什么程度。这在其他地方去检查,光是各种检查费用,不得老些呀。
  林雨桐就道,“快别哭了。你以后可有的麻烦了,三年,天天得给你妈妈熬药,盯着她喝药。前半年得每个月过来我复查,之后得三月来一趟,这辛苦,你能坚持吗?”
  啊?
  小姑娘不哭了,病人不由的朝前挪动了一点,“我还能活三年?活三年也好啊,好歹孩子就上了大学了。”
  小姑娘又紧张的看林雨桐,希望从她嘴里说出不同的话来。林雨桐就笑,“三年之后,也不能离药。但不用天天喝了,每年定期来,吃上两副药就可以了。”
  她拿了针,“把手伸出来吧。”
  病人将手伸出去,干瘦的手指上被扎满了针,林雨桐喊史雨虹几个,“带去安置病人,行针,三十分钟之后拔针。”然后说小姑娘,“家属留一下,我给你开方子。”开了方子直接递给小姑娘,“你去药房,抓药就行了。等拿了药,接了你妈妈,就能走了。”
  “阿姨,这药多少钱。”小姑娘抓了抓衣兜,紧张的问了一声。
  十副药,“四百多块钱吧。”林雨桐抬头问说,“要是钱不够,跟工作人员说一声。”
  “够!够的。”小姑娘攥着衣角,里面捏着五百块钱。
  边上不仅有排队的病人,还有很多不是大病,但就是想看看热闹的。一听这个价儿就咂舌,现在去医院,一个感冒下来,花的也不止这么一点。
  癌症呀,一个月就按照五百算,三年才三十六个月。三十六个月一共的花销一万八,连两万都不到。当然里,复诊的门诊费用,还有针灸其他的治疗也要钱,那就把这费用再翻上两翻的算,也才五万出头。听起来是不少,可这不是西医啊,西医手术是你得马上拿出十多万来,可这个就不是了。分月的拿,一个月几百块钱,说实话,现在这几百块钱是个啥。搁在工地搬砖吧,两天也就出来了。有时候在外吃顿饭,花的也不止五百。这个价位真的很便宜了。按说中医治疗癌症,不算是独门吧,但普通人想找这么个地方却不大容易。那么价格要的高一些,往几千上要,过来看诊的人依旧不会少。可人家这价位要说是真良心。
  边上就有人小声道:“这是药钱,真正贵的是门诊。”
  门诊收费标准,最高也就五百块。就把这五百加上,一个月才一千块钱。
  但病歪歪进去的女人再出来,这次没要人搀扶,是自己走出来问大夫,“大夫,就只要按时吃药就行了对吧?”
  “对!吃清淡点,每天在家里的院子,在家门口转转,没事,下月再来就是了。”
  女人有信心了,因为针下去之后,她不觉得有多疼,有多难受了。那这就应该是能好的。
  母女俩往出走的路特别不顺畅,好些人就拦着问啊:“觉得怎么样?看的对不对呀?你是啥病,大夫咋说的?”
  女人好似也没那么累了,不厌其烦的回答着每个人的问题,这才感觉到,自己是真的还活着的,且还能活很久。
  随着前期治疗的病人出来,大家反馈出来的情况,后面排队等的,都觉得挺有信心的。
  有那手抖的老人,自己拿着杯子却喝不到水的,进去针灸了再出来,手当时就不抖了。
  有嘴歪眼斜的,出来虽然还歪着,但已经明显的改善了。最起来嘴角没有口水不停的往下流了。
  还有那些滑囊炎的,当场就能去除,肿胀的地方说消下去就真能消下去。
  有这样的例子,那有些看病之后外观上看不出差别的人,就对手里大夫看出来的方子很有信心了。好些人还不愿意就走,搁在外面跟病友讨论。
  林雨桐邀请来的大夫,一到这里就看到这样的情形,整个医院外面,都是病患。
  白老给一个弟子搀扶着下车,也在外围听这些病人说话,更是要求看了几个病人的方子,然后心里点头,朝里面走。白老早年也在下面看过病,大街小巷哪里不能看诊。可其他的大夫基本是没有这样的经历的,一时间还有些新奇。这些人来了,林雨桐连个打招呼的时间都没有。幸而大家也都知道情况,穿上白大褂,别管是哪里的大夫,病人围着,你就不能干看着。
  四爷和林家人来的时候,就看到这样的场景。拥堵的病人群,一长溜坐在桌子后面的大夫,还总有穿白大褂的散落在病人堆里。白老跟两位叫不上名字但明显上了年纪的大夫更促狭,直接坐在了大门口,凡是对自己看诊过程中有疑问的,都可以过来咨询嘛。如此一来,倒是看上去繁而有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9/10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