敛财人生之新征程(校对)第7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21/1005

  别管找多少理由吧,大概齐的意思就是知道林雨桐忙,就不在这边添乱了。
  可这计划总也赶不上变化快,原本打算早早的回去的,结果不成啊!大年三十晚上,一场大雪哗啦啦就下来了。外面的景观树的树枝都被压的咔里咔嚓的响了不停。林雨桐半夜里醒来,迷迷糊糊的第一句话就是:“闹不好大年初一我得在医院泡着。”
  当医生的就怕这样的天气。
  一晚上能压断枝丫的雪在天亮之后并没有停。但大多数人都是那种庆幸的,因为放假在家,因为不用去上班了,家里的年货啥都有,感觉这么着能躺到天荒地老。近处的亲戚走一走,实在远的,可以打个电话,手机发个红包对吧?我可以不用上门呀。
  可这坏不就坏在近处的亲戚走动上了吗?
  城市这路面,雪水化了马上结冰,或是雪太厚了,车辆沿着车辙不停的碾压,这都可能造成很厚的冰层。所以,一说开车出门,人心里就打晃。有些人干脆说出门就别开车了。有些人就觉得不上高速,就在市里转没事。
  然后总也有走亲戚开着车出门的。更有那种出去转转,或者是哪里搞什么活动了,就在附近,走着去就好。可走着去,柏油路上其实比铺着瓷砖的地面要好一点。那瓷砖一预冷都滑的蹭蹭蹭的,更何况上面有积雪。
  于是,这撞车的,摔倒的,各种意外的就多了起来。
  然后大年初一一早上,林雨桐就接到医院的值班电话,求援的。
  您赶紧来吧,这边都处置不过来了。
  中医治疗骨科跟西医治疗的不同就是,中医不开刀的。西医里,很多都是打上钢板,用上那些器材。可中医就是个养。错位了手法复位。断了的,一靠汤药,二靠药物外敷,三靠三四个月的养。
  耗费的时间更长一些,但是基本是不留什么后遗症了。老话说的‘伤筋动骨’一百天就说的是这个意思,这养少说得三个多月。
  可饶是这样,很多人也愿意选中医。不用问也知道,唐氏骨科那边已经人满为患了。因为好些就排不上队,跑到林雨桐这边来了。
  当然了,大部分还是奔着西医去了。但像是一些孩子,家长就怕给孩子留下后遗症,就直接给带到过来了。
  其实,林雨桐一直没怎么在骨科上多给下面的人下功夫,因着唐氏骨科就在那里摆着呢。在住院各种条件紧张的情况下,林雨桐暂时将这一块搁置了。
  但如今涌进来的伤者你不能不治。
  行吧,来了就治。这个年是没法过了,四爷也不放心她开车呀,“我送你去。”
  也行。家里老两口和虎子带着孩子,一会子林忍让两口子也下来了。楼上现在也没人呀。苏南和林阳回苏南妈那边去了,原本说住一个晚上,今儿在那边吃一天的饭,晚上回来。但现在看的话,不急着叫回来了。林阳怀着孕呢,路上还不够操心的。虽说不远吧,但这雪好像也没停下来的意思,万一出点啥事呢?苏南妈比谁都紧张林阳肚子里的宝贝疙瘩。
  小四又被堵在婆家回不来了,一早就打电话回来说,过年就算了,不回去拜年了。
  于是,就剩下老两口了。还不如下来跟亲家聊聊天来的好呢。
  别的地方都能歇业,但这医院不行啊。有些人的病不能因为医院要过年人家就出院不给治吧。所以,医院该值班的还得置班呀。
  回了老家的大夫,暂时赶不过来。没回老家的,这就基本得耗在岗上下不去。
  医院年前空出来的床位,一天时间,基本是又给填满了。
  宋恒斌就道:“骨科是周转率最低的。”
  是啊!从运转上来说,确实是不怎么好。
  这连着要是再下雪,加了床位都未必够。可林雨桐看这天,估计还得好几天。不行就借用别的科室的床位,做医生的不能把上门求医的往出赶呀。
  最开始,来的病人应该都属于各大公立医院和唐氏那边分流之后剩下的。但是后来这几天,涌来的病人成几何倍数增加,当然不是人人都得住院,大部分都是有点错位或是骨损伤的,不影响大事,那就给开了汤药就回去养着了。但饶是这样,医院也一时间人满为患。
  现在这信息太发达了。
  躺在病床上的患者,没事发发WB,发发朋友圈呀。将感受跟大家分享分享。
  有人说自己这一跤摔的,花掉了半年的工资。在唐氏一套检查下来,就花了一万多。然后还得在医院住一段时间,按照每天七八百计算,他前半年等于白干。现在住院花的还是从朋友借的,相当于现在预支了前半年的工资且都一次性花出去了。
  有人就安慰说,虽然花钱了,但是只要人没事,身上也不会留下什么隐患,这是好事呀。说一个同事,也是摔了一跤,然后在医院做的手术,又是钢板的又是啥的,钱也没少花,关键是等骨头长好了,还得再把钢板拆掉的,又得再接着受第二茬的罪。这受疼就算了,这得耽搁多少事呀。
  这话也有道理,算是个安慰。
  像是这个病人的情况还有好些,有些抱怨家里的老人,说不让出门非出门,这下好了,摔了吧。摔了就算了,还作!去医院做手术吧,非不!说要看中医。行!给你看中医,唐氏那边的人多死了好吗?好容易给看了,然后各种的检查下来,一万多,再加上住院的费用,算下来三万多花出去只能说花到出院,还不算完。因为骨伤,大部分时间靠养的。前期过了,得抓药回去养着去。等养好了,回来再复查,确定没啥毛病。要是把这些的花费都算在里面,四五万都打不住。
  现在年薪能过十万的,毕竟是少数不是?一年拿个六七万的,这才是常态。所以说,有些人哭着喊着说是一跤摔出半年的工资,这还得是那种挣的多却在医院开销小的人。
  然后就有个别的声音弱弱的提出异议:也还好吧!我奶奶摔的腿骨折了,林雨桐医院离我家近,送我奶去二院的时候路过那儿,见人家门诊也收骨科的,就想着也近便,我奶奶又确实是疼的不行,就过去先叫看看。结果时间还比较巧,挂上了林大夫的号,也没怎么检查吧,都是那个林大夫用手查体加号脉检查的。可是特别神知道吗?人家一摁,说这里最疼对不对?我奶就点头说是。就这些就可以了,而且检查是不要钱的呀!不过针灸止疼还不便宜,是一个年轻的女大夫帮着扎针的,下针之后就不疼了。紧跟着药房的药我就去领了,就是豆浆袋子大小的一包药,喝下去半个小时,就消肿了。然后怕老太太腿乱动,我家选了一款固定的器械,那个是能重复使用的。用那个也不贵,使用一天好像十块钱吧……我也没细看。总之我奶后天就能出院回家养着呢,出院之后配的汤药还得花多少钱我还不知道。不过住到出院花的大致也就是两千多一点吧。另外,器械可以选择自己买,也可以选择租医院的。交了押金,只要不损坏人家的器械,租金还是一天十块。用完了过来退押金就行。那东西我看了,是不锈钢的,属于不容易损坏的。所以,应该就是两千多一点就行了。要是买器械的,也就是几百块的东西,加起来三千上下吧。
  三千上下?这还能报销一部分对吧?那这完了肯定还是不足三千嘛。
  这一点吗?
  不可能吧!
  就有人说:医生也是靠技术吃饭的,技术好的肯定要的贵。
  这话一出,马上就有人反驳:你是开玩笑还是认真的?林雨桐的医术不高?虽然承认唐氏在骨科上很厉害,也是老牌子了。但是林雨桐的医术也很过硬的好吗?
  被反驳的人就回复说:不是那个意思!这不是术业有专攻吗?林雨桐其他也许真的很厉害,但针对骨科而言,一个自学的跟一个世家传承的比,总有些欠缺的地方吧。
  这人不接受这种反驳的,他回复的很快:谁告诉你人家林大夫的骨科技术不好了?是那个受伤的警察没伤到骨头,还是那么大的车祸现场每个人的骨头都是完好无损的。
  ……
  网上在小圈子里,大家吵吵的挺厉害。但不管是林雨桐还是唐家,这会子都忙的很。别管收费多少,病人来了给治病,医生的关注点在这个上面。
  这一场雪,断断续续的下了五天。雪一停,状况一下子就好了很多。
  这几天她忙她的,四爷跟顾鑫两人替林雨桐拜年。这几天,林雨桐一直带着桂枝和几个实习生,病人的数量一减少,那边能忙的过来了,她就不那么忙了。至少能在家里歇上前半天。
  路稍微一开,尹家人就要回去了。放不下家里呀!
  四爷没叫开车走,直接坐地铁,然后转高铁。走之前跟马驹子打了电话,如今尹丽两口子带着孩子在县城住着呢,主要是县城这边有暖气,孩子小,不跟着受罪。尹家在县城也有房子,也都装修过了,能住人的。即便啥都没有,暂时住尹丽那边也行。或是叫马驹子看着怎么把人送回去,总之是安全第一。
  小四跟路天章也是雪停了,高速通车了之后才回来的。原本车上就自带有防滑功能的,但是路妈不放心呀,镇上又不是没修车的,装个防滑链还不容易?愣是加了双重保险回来的。
  路天章那快递公司,再怎么样快递不还得送吗?
  两人回来拿了不少的东西,也是难得的,一年了,到今儿了林家才能吃一顿团圆饭。
  保姆还没来呢,做饭谁做?林雨桐累了好几天了,靠在沙发上不想动弹。林阳怀着呢,不能劳累。小四倒是愿意做,可她做那饭……就是个能吃的水准。
  到最后,还得齐芬芳动手,然后林雨苗打下手。
  林雨苗也懒得动呀:“要不去外面吃吧。”
  不去!懒得动了。
  新女婿倒是特别着急表现,“妈,我帮您呗,这有嘛难的。”
  口气还不小。
  林雨苗就问小四说:“真会做?做的咋样?”
  其实做的挺好的。过年了老家那边也没个保姆,之前那个做饭的老太太人家也要过年的。所以从年夜饭到后来的天天顿顿的,都是公公做饭的。饭做的还不错,都是路天章帮着打下手的,家里的女人不沾手的。别看自家那小姑子也长的属于比较奔放型的女生,但谁在爹妈眼里还不是公主了?当然了,自己不算公主。像是自家这种情况属于个例的。家里疼闺女比疼路天章还厉害的多。啥也不叫沾手的那种。
  林雨桐就低声问小四,“你那小姑子叫什么?”
  小四知道啥意思,就笑:“叫天峨。”
  啊?
  “路天峨。”说着又补充,“峨眉山的峨。”
  这名字取的。
  小四也挤在她二姐边上,说这个事,“她读的是师大的体育教育专业,都已经开始实习了。现在在三小那边实习……这再有几个月毕业了,就得想办法安置工作了。虎子那边是个啥情况呀?”
  “虎子是没想着到城里发展……”这就限制了两人。
  “我公公婆婆也没觉得在城里发展就多好呀。”小四就道,“虎子也算是在县城有房?”
  对!
  小四低声道,“我婆婆给我们在市里准备了房子,不可能不给她闺女准备。所以,只要在城里有房,这还不是想住哪就住哪。城里怎么了,乡下又怎么了?现在好些县城的私立学校也办的不错。”连孩子念书的问题都不算是大问题。“过年这几天,两人还联系的挺多……”
  这个我却是真不知道。
  “那姑娘好相处吗?”林雨桐更关注这个。
  小四点头,“大大咧咧的,不动啥心眼。在她跟前说话不用多想,因为她惯常也不爱多想。”
  暖暖就挤过来说了一句:“我二叔……偷着接电话,我都看见了……”
  是说要是路天峨打的电话,就背着人去接了。
  小丫头片子,啥都知道。
  小四就揪暖暖的小揪揪,“你个小人精,就没有你不知道的。”
  一说孩子,林雨苗想起来了,“幼儿园有点点班,这开年了按说都能送暖暖去了吧。”
  孩子太小了。
  齐芬芳听了一耳朵立马就不愿意了,“再过半年,等后半年再说了。”
  林雨桐和四爷也没舍得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21/10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