敛财人生之新征程(校对)第8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47/1005

  男人忙低头一礼,眼睛却痴痴的盯着端柔,百转千回的回了一个:“是~!”
  端柔听见前面热闹起来,就缓缓往戏楼上去。跟随的嬷嬷低声道:“长公主如此,只怕不妥……”
  “在草原上习惯了,那里可没这么些规矩的。男女还不能说话了?岂不是要笑死人?!”
  一句话把嬷嬷给怼回去了。
  十六福晋问闺女:“怎么这么快就上来了?”
  端柔挨着十六福晋,“碰上个孝子,给他娘求药呢。想着今儿也是孝子的戏,就着急过来陪额娘了。”
  “你身体好好的便是孝顺。”十六福晋上下打量她,“药你给了?”
  “给了!”端柔抱着暖炉,“对咱们来说,少一丸多一丸的没关系。对他们而言,多一丸许就是吊着性命呢。”
  十六福晋想说什么,但想想,在外面呢,又当着儿媳妇的面,还是算了。只说了一句:“我儿心善。”
  宫里的戏事一出很无聊的戏,就是孝经里的事,谁都知道。
  这么多人还想着,这次纪才子又写了什么,谁知道一开场就引爆了:那么一个大孝子是个人人可杀杀人如麻的强盗?
  知道宫里宫外不一样,可也没想到这么不一样呀。
  可莫名的,就是觉得书院这边的戏好看,一路一翻转。最开始,一看事郭巨,都想着这是前传还是什么,结果一看当了强盗,那时候还想着那想必也是感动了强盗的好强盗。谁知道当真是真强盗。强盗怎么成了官吏,怎么洗白的那个过程,看的人时而咒骂,时而叹息。戏看完了就会发现,之前的书里的孝子郭巨是片面的,而如今的郭巨才是真正的郭巨,一个完完整整的人。
  戏完了,良久之后,才有人打拍桌子,高声叫了一声:“好!”
  紧跟着叫好声一片。
  但紧跟着,也有人质疑,“这是污蔑!”
  哪有把一个孝子糟践成这个样子的!纪昀这厮,着实可耻!该杀!枉为读书人呀!
  这话才一出来,便有人把瓜子皮花生壳的往对方身上扔,去你奶奶的读书人。读书人里有好有坏,你们这种只知道编那种假惺惺的故事骗我们这些不识字的粗人的读书人,都是坏读书人。照这么下去,咱们是不是还得被一直这么蒙蔽下去?
  弘晖带着几个人在二楼的雅间,把下面的情况看的很清楚。他回头看富察明亮,“可看明白了?”
  富察明亮面色变化不断,“可圣人有云,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弘晖回头看他:“错!应该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正说着话呢,听见外面有个声音传来,是个小丫头的声音,她说:“姑娘,你不是说那句应该读‘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吗?”
  弘晖不由的笑了笑,说富察明亮,“听听,连个小姑娘都有这般的见识……”要是连这点都想不明白,经院这辈子你都没机会踏足了。
第386章
故国神游(47)三合一
  富察明亮尚且在愣神之中,那边弘晨就叫弘晖了,“端爷过来瞧瞧,那是刚才说话的丫头不?”
  为了不惹人注意,在外面弘晖从不叫人喊他贝勒。于是,端爷端爷就这么给吆喝起来了。他就在窗口坐着呢,能看见楼下。扫了一眼就看见从楼梯上下去的小姑娘。年岁不大,仿佛跟自己这身体年岁相当的样子。只瞟了一眼他就收回视线,大脚的姑娘,多是满人家的女儿。
  不知道是谁家的格格出来听戏来了,不过小姑娘能那么断句,也算是有几分见识。
  出了戏楼的小丫头怯怯的,怕被姑娘责罚。这姑娘额前的留海半遮住眼睛,语气却沉稳的很:“以后断不可莽撞。”
  小丫头赶紧应是,低声道:“姑娘,得赶紧走了。再不走,夫人该责罚了。”
  这姑娘嘲讽的笑笑,“夫人要留妹妹在京里念书,送我去城外,我需要的采买的自然多,多耽搁些时辰也是有的。她不会这个当口拿我怎么样的。”说着,便灿然一笑,回身看了一眼戏园子:“况且,愚孝是要不得的。”
  孝经里,卧冰求鲤的故事被自己的继母每每拿出来说教。但凡有错,不是罚跪叫嬷嬷念这个故事给自己听,更甚者便是罚抄这个故事,没一百遍不能吃饭。
  想起这个,她不知道怎的,突的就快意的笑了起来。假如埋子养母的故事能这么解释,那卧冰求鲤的故事呢?是不是也有另一番的解释呢?
  小丫头跟上马车,低声问说:“姑娘,你当真愿意去上学?不回老家了?”
  回福建吗?
  不回了!自己一出生便丧母,是被祖母养大的。祖母年轻守寡,养活伯父和父亲。祖母需自己种田,养活儿子读书。因此,祖母不给自己缠小脚。她老人家觉得,缠了小脚,有一天你连自己也养不活。因此,她是一直长在乡下的。去年,不知道为何,好端端的继母打发人接了她来,她也没想多住。自己的同胞哥哥也一直在老家,奉养祖母,在书院里教书顺便打理家事。哥哥已经娶了嫂嫂,嫂嫂是一举人家的姑娘,知书达理,人很厚道。在老家不知道过的有多逍遥自在。她原本是想着,过了年就回去。谁知道继母要送自己去上学。还送去城外的书院,要住在那里。
  她的亲生母亲是父亲中举之前娶的,就是农家女。如今舅舅家也在老家,有那么几十亩地,可也过的安泰平和。后来母亲没了,父亲娶的是翰林邓大人家的女儿。老邓大人在过年来自家的时候,数次说城外的书院有伤风化云云,被自己的父亲岔开了。
  她原本真信了这话。可看了两出戏之后,她不信了。
  什么有伤风化?祖母若只如继母这般,伯父和父亲早饿死了。
  回到家,便被父亲叫了过去。父亲的表情和缓,叫她坐:“去书院……都准备妥当了?”
  “是!”
  “去城外的书院,虽说有你母……有夫人的算计,但为父也是赞成你去的,因此不曾阻止。”
  姑娘抬头来,露出黑白分明的眼睛。
  蔡新没有避开,想抬手跟孩子亲近亲近,但……到底是从生下就被母亲抱回老家养了,养的好像跟他这个父亲并不亲近。他嘴角翕动,然后露出笑意,“京城的书院,养的是娇花。城外的书院,养的是翠竹。”他转过身来,面色严肃了几许,“从古至今,文人墨客笔下的竹子不知凡几,为父只爱二人笔下竹。一为现今在皇家书院做先生的板桥先生的竹,一位一无名氏所做之竹……”说着,将书桌上早已写好的两幅字递过去,“拿回去好好看看。”说着,又取了一个荷包亲手挂在女儿的腰上,“去吧,明儿叫管事送你进学。”
  姑娘低头看看荷包,又看了手里两幅卷轴,这才回了自己的院子。
  荷包里是什么,她还没看。但两幅字她摆在书案上,打开了。
  其中一幅写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另一幅写着:茅舍小桥流水边,安居落户自怡然。风摧体歪根犹正,雪压腰枝志更坚。身负盛名常守节,胸怀虚谷暗浮烟。寒霜暑热毫无畏,春夏秋冬四季妍。
  对着这两幅字她看了半晌,突的眼圈红了。然后慢慢的抬起头,把眼里的泪意逼了下去。
  丫头关了门,“外面没人看着,姑娘快看荷包里什么?”
  这姑娘解开荷包,从里面掏出一卷子小额的银票来,三五两的有,三五十两一百两的也有。就这么卷起来放在荷包里。
  丫头惊喜了,“这么多?够姑娘几年的花销了。”
  这姑娘笑了笑,把荷包递过去,“跟祖母给的收在一起,用油纸包裹好。把东西都收拾起来,就带从老家带来的行李和咱们买的……还有这两幅字,别的原封不动的放着吧。”
  丫头问说:“那明儿几时去给夫人辞别?”
  “等晚上了再去告诉管事,要早些出门。”她就吩咐,“那时候夫人已经歇下了,叫管事不用打搅夫人,老爷知道这事。明儿早上,起的早,夫人未必能起,咱们就更不好去打搅夫人了。”
  那就是都不用看见夫人了呗。
  小丫头偷笑:“是!姑娘。”说着又忧心,“书院那边不叫带小厮的,女子书院是让带的吧?”
  是!只让带一个。
  第二天一早,城门还没开,排队出城的马车都排成队了。蔡家这辆马车夹在其中,一点也不显眼。
  报名的事林雨桐没管,叫和婉去安排便是了。
  而端柔和淑慎两位长公主都来了。淑慎四十多了,形容枯槁,一身素服穿着,手上挂着佛珠子,身上是久久不能散去的藏香。端柔却鲜活多了,三十大几的人了,一身大红旗装,外面披着白狐皮的大氅,一进来就笑语嫣嫣,“皇额娘,可算是见到您了。之前还怕过了病气给您呢。说起来,还多亏了皇额娘的药,您瞧瞧,女儿可是大好了?”
  林雨桐的面色不变,一样笑吟吟的,“过来我瞧瞧。”等走近了她才摇头,“必是不曾按时服药,你觉得是好了,却不知道身子却埋下了祸根了。如今不显,十年二十年之后,怕是要发作的。”
  端柔一愣,心里有点虚。之前只听说皇额娘如今医术了得,却从来不知道这么了得。她甚至有点怀疑,是不是自己给人药的事皇额娘知道了。
  她扭捏了一下,“那是药嘛,到底是苦的。”说着,赶紧过去给淑慎见礼,“姐姐,有些年不曾见了。”
  淑慎侧身受了半礼,“是啊!好些年不见妹妹了。”
  “如今,我们姐妹便能常在一处了。”端柔欢喜无限,“皇额娘,我们要住这里。”
  想走暂时也不会放你走,四爷已经给十六写了条子过去,估计这会子十六都气炸了。以后住在这里就能为所欲为了?当这里是哪里?
  林雨桐点头,“和婉给你们把院子收拾好了,你先去吧。我留你姐姐说几句话。”
  端柔愣了一下,马上点头,“那女儿告退了。”
  淑慎看向端柔出去,此时便有些坐立难安,侧身看向林雨桐,“皇额娘,可有什么话交代?”
  面对这样的淑慎,林雨桐还真不知道话从哪里说起。只得道:“人这一辈子说长也长,说短也短。你这身体我看了,少说寿数也在八十岁。按这个岁数算,你的一生还有一半要过。前半生把该受的不该受的都受了,后半生,要让自己过的好点。想怎么过就怎么过,一切有我跟你皇阿玛做主。若是还有想要一起过日子的人,那是幸事……”
  淑慎像是受到了惊吓,连连摇头,“皇额娘……儿臣不敢……”
  “没有什么不敢的。”林雨桐就道,“自来大清的皇室也不忌讳这个。”皇太极的宸妃是寡妇,顺治的董鄂妃不也是寡妇。男人能娶寡妇,怎么皇家的女儿守寡就不能再嫁了?
  淑慎的脸红的能滴血,头埋的低低的,不敢说话。想说一句,‘儿臣都老了’,可想想这话在皇额娘面前说也不合适,因而,只不敢说话。
  林雨桐便笑了笑,“没逼着你再找,就是告诉你,有一天真遇上合适的了,来告诉我。若是没合适的,或是压根就不想再成亲,那就在京城好好过你的。没人敢苛待。”
  淑慎这才红了眼圈,低低的应了一声是,这才起身告退。
  林雨桐叹了一身,起身换了一身衣裳,带着芳嬷嬷往女子书院那边去了。今儿报名,她过去瞧几眼。
  外面这会子正喧闹呢,各家的马车不能进书院这条路,因此都得在路口下车。可这些娇小姐们,来的时候都是大箱笼小箱笼的,专门跟着一辆车拉行李。这会子人进去容易,东西怎么弄呀。男仆从又不能进书院,那这东西怎么进去?
  有些站在路口发脾气,有些拉着脸,有些都快哭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47/10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