敛财人生之新征程(校对)第8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58/1005

  “到了这个份上了,十二叔没有再蒙我的理由。”
  那合着我跟你皇阿玛就有蒙你的理由了?
  林雨桐都被气笑了,你都这么想了,我还能说什么呢?
  好似比起钮钴禄带来的麻烦,一个姑娘带来的麻烦也是有限。何况她带着奶嬷嬷呢,直接安排到书院去就得了。十天回去一次,弘历手下留情,也肯定不拦着的。
  弘历回去还得处理后续的事情,因为牵扯到皇家一些事,傅恒都不好用了。他交给他十六叔,“这次的事死了一批,怕是最近会安稳一段时间。但铲草不除根,终究是要坏事的。这事十六叔得盯紧了。必要的时候可找十二叔问问,他知道的内情只怕不少。”
  正好!
  十六应承,“但凡有异动,奴才第一时间禀报。”
  意思是不会自作主张。
  弘历点头,安顿好了这边,他又去见了佟氏。佟氏是跟反贼接触过的,说不定知道些什么。可佟氏多乖觉的,“当时就是被看押的,琅哥儿又病着,半点自由也不得。”
  话是这么说的,但弘历到底是给调拨了两个人来。一个太监一个婆子,叫他们伺候佟氏,实则是监视。如此,佟氏反而松了一口气。真出了什么事,有这两人自己才好撇清干系。
  直到最后,乾隆才出现在钮钴禄面前。事实上钮钴禄是一点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就因为永璋赐婚的事,自己说了几句,这就连亲娘也关起来了?
  不孝子!
  心里再生气,钮钴禄太后也知道儿子的脾性,吃软不吃硬啊。一见儿子来了,她眼泪就下来了,“额娘现在是老了,糊涂了……越发的牛心左性了。你可别生额娘的气!这几天,额娘也在想……咱们母子走到如今不容易,不好好的过活,置气做什么呢?我自从跟了你阿玛,十年不得宠。好容易有了你,额娘的日子才好过些。你是额娘的福星呀!”
  是啊!十年都不得宠,也不会突然就得宠了,一下子就怀上了自己。那真是太巧了。
  “额娘怀你的时候,两三个月的时候是吃了吐吐了吃……你这小祖宗是真能折腾。”
  不是!你上次说你是了就吐,差不多滴水不进。还是皇阿玛听说了,特别关照,每日给你添了进贡的果蔬。
  “五个月的时候你就能动了,脚一踹一踹的……”
  乾隆不想听了,好似额娘每次说起这些的时候多多少少都有些不同。以前不在意,现在在意起来了,就觉得处处都不对。
  他蹭的起身,“太后您歇着吧。儿子国事繁忙,就不陪您了。”本来有一肚子话想问的,到了跟前,到底是没问出来。
  钮钴禄氏却愣住了,弘历叫他‘太后’!
  以前是皇额娘,后来是额娘,现在成了太后了?
  她慌了,叫桂嬷嬷:“怎么?怎么回事?出什么事了?”她低声吩咐,“去问问……”
  皇帝身边总也有太后的人的,但现在去问就有点太扎眼。
  皇后打发容嬷嬷:“找个不起眼的人,提醒提醒太后。省的她来找咱们的不是。”皇帝的怀疑,皇后从蛛丝马迹里猜测到了几分。本来她不想掺和的……可肚子这么大了,经不起见天的被喊去侍疾:给她找点事做。
  然后桂嬷嬷跟见了鬼似得禀报给钮钴禄氏,钮钴禄氏愣了半晌:“荒谬!”
  他不是从我肚子里出来的还能是从谁肚子里出来的?
  “我得找老圣人,我得见老娘娘——我得求他们给我做主呀!”当年盼儿子盼来了儿子,小心的看护着长大,直到他登上皇帝宝座。她这个亲娘在背后有多努力他知道吗?现在听人家胡沁几句,就不认亲娘,“我得去见老娘娘,生弘历的时候里里外外都有福晋给的人,看护的严严实实的,怎么可能不是我生的?履亲王——其心可诛!”
  她要往出送信,皇后就叫她送。
  求助信真还就到了林雨桐手里,是钮钴禄送来的。
  林雨桐觉得好笑,扫了一眼就撇一边去了,她现在哪有那个闲工夫。
  为了弘晖铺路,有时候,在必要的时候,是得从人后走到人前的。而此时,便有个机会。
  三月了,亲耕礼和亲蚕礼也要来了。
  乾隆不知道怎么想的,他要去天坛祭祀,祈求风调雨顺。但安排的行程是回来之后要来庄子上,带着文武大臣,过来亲自下田干活。不是个仪式,而是真的要干活。
  行!四爷一直坚持干活,大家来凑凑热闹也挺好。
  乾隆请四爷去天坛,四爷当然不去,省的弘历回过头再想起来的时候又猜疑,只说:“那天书院的学生,都去田里亲耕。你忙你的去便是。”
  乾隆看林雨桐:“皇额娘,皇阿玛不去,这亲蚕礼,您一定得去。皇后已经八个月的身孕了,勉强能主祭,可这……太后尊位,总得有人在的吧。”
  反正就是不叫钮钴禄去。
  林雨桐看四爷,四爷像是毫不在意:“既然如此,你便去吧。祀与戎,都是耽搁不得的大事。”
  弘历马上道:“皇额娘,一切拜托了。”
  于是,本来以为不会再光明正大出现的人,就以这样的形式又出现了。
  傅恒跟侄子富察明亮道:“跟紧你的小主子,别掉队,也别犹豫。”他叹了一声,皇上叫那位太后出来,跟叫老圣人出来有什么区别。只别说老圣人,就只这么一位您承认的母后皇太后……皇上真有个万一,太后的一道懿旨就能当大用。
  可饶是他自己,也没有察觉到他们是怎么一步步走到如今还叫那位帝王无所察觉的。
  如此的润物细无声之下,将来会如何,富察家会如何——他第一次产生了犹疑······
第391章
故国神游(52)三合一
  自从说母后皇太后要参加亲蚕礼,皇后这心里稍微就安稳了些。但还是一天打发好几拨人过来问询林雨桐的意见。和婉就不明所以,“亲蚕礼都有礼部来安排,何等大事?岂敢敷衍?何须皇后怀着身孕如此操劳。”
  林雨桐摆手:“不能怨她。”她陪着和婉在书院里转悠,低声说这个事情,“亲蚕礼从周朝传下来,到了大清,到底是有些不同的。早年刚入关,汉人帝王的这一套,也还没学的这么深入骨髓。康熙朝的时候,早年没了三位皇后后来又没再册立皇后,太后连汉话也说不了,因此那时候的亲蚕礼,便也就是设立个蚕坛,有那么一码事而已。到了你皇祖父的时候,改建了蚕祠,就在北郊。传到你阿玛手里,早年也用蚕祠设立蚕坛……直到后来,你阿玛又恢复古制,重新改建了蚕祠,这次规模就大了,就是现在你能见到的……”
  这个和婉知道,那个祭坛方四丈,高四尺,上铺京砖,周边围以白石,南面立有鼎式香炉,东、西、北三面植有桑树。坛的左近还建有先蚕神殿、亲蚕殿、具服殿、浴蚕池、观桑台、宰牲亭、神厨、神库、桑园、蚕室、茧馆、织室、配殿等,坛殿外环宫墙,很恢弘的建筑群。
  “对!就是那里。”林雨桐就道,“这恢复了古制的亲蚕礼,大清的皇后中,孝贤皇后富察氏是最早的一位。在她之前,大清并无完整的先例。对如今这位皇后而言,前有开创者的荣光,她作为后来者,不出差错的完全复制,都是难事。更何况她心里未必甘心,总想着有点自己的独到之处,因而,难免处处谨慎,事事小心……”
  和婉就摇头:“她也太过了些。何必要跟先人去比呢?您一说倒是给我提醒了,这才没几年的事吧。那时候协助先皇后的是傅恒大人。凡事有人在外操持督导,自然妥帖的多。如今这位皇后,外面无人可用,这本就没法比。皇祖母,您得小心着皇后看着处处以您为先,却处处将您顶在前面以您的名义行事。”
  林雨桐就笑:“和婉呐,有时候名声这东西看你怎么用。被人拿着去作威作福,这不成。但拿着去震慑宵小,却也未尝不可。不管是亲耕还是亲蚕,这都是做个仪式。做给谁看?做给天下人看的。但是和婉啊,我和你皇祖父,总也盼着,若是天真有灵,保佑着天下风调雨顺。若为此事,名声借她用用又何妨?”
  和婉一愣,然后受教的低头,“孙女懂了。”
  林雨桐拍了拍她:“人啊,得会争会斗,但不能只有争斗。争斗从来都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可懂?”
  懂……吧?
  和婉心里难免思量,皇祖母借着这次的先蚕礼,想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呢?叫人知道母后皇太后真的在,也还是母后皇太后?
  皇后又打发人来问这蚕母的人选问题。蚕母一般选列侯妻六人,这一般就是勋贵大臣的家眷,诰命夫人中选。
  这个林雨桐没越权,只叫皇后自己看着办。倒是蚕妇,林雨桐说了,马上叫江南送来人来,必得是织户女眷。
  另,可将养蚕织造上有卓越之能的女子选送来,前来观礼。路上一切开销,皆有朝廷负担。这旨意不仅仅针对南方以丝绸为主业的织户,北方各州府棉纺制亦然。每省所选不多,只五个名额。有府衙挑选,好生将人送来。观礼之后,朝廷会派人将其送回。
  这个建议皇后还担心太折腾。因为如此一来,这个先蚕礼的吉日就得选在三月靠末尾的时候,要不然其他地方也赶不上这一趟呀。就这时间都有些紧张。
  可跟乾隆一说,乾隆就拍手大赞。他倒是不知道林雨桐打算干什么,只以为想将影响刘扩大一些。他觉得这个主意很好,以后朝廷但凡有大事,也可遵循此例,叫天下子民,皆能沐浴皇恩。
  越发觉得皇额娘办事,处处透着大气。如今这位皇后,比起皇额娘和孝贤,当真是差了一些的。
  皇后跟吃了苍蝇似得,回去肚子就有些不舒服。
  容嬷嬷就道:“宫外那位皇太后也太多事了些。”
  “禁声!”皇后瞪了容嬷嬷一眼,“跟那位太后有什么干系。难道叫更多的人来见见本宫这个皇后,于本宫而言是件坏事?”
  那……倒不是!最重要的选蚕母的事都叫皇后自己做主了。
  皇后就道:“是皇上……处处都比着先皇后,我是抬脚动步都觉得是错的!”
  容嬷嬷反倒不知道说什么了,只一下一下抚着皇后的背:“您啊,哪里比谁差了。当年也就是出身比富察皇后低些。那论起相貌,论起性情……但娘娘,咱不比总成的吧。”
  原配妻子只有一个,这也是较劲较不来的。
  皇后摸着肚子,“先不提这个,我就是愁……这若是把日子选在了三月底,到时候我这肚子可都快九个月了。”
  祭礼繁复,之前要彩排,之后要斋戒两天,紧跟着就要从早忙到晚,她这么大的肚子,未必撑得住呀。
  容嬷嬷低声道:“娘娘,好歹那天皇太后会跟着,应该不至于有事。如今若是推辞,只怕主祭之外,皇上还会安排人协助娘娘……”
  皇后摸摸肚子,“便是叫安排人,也不能让肚子里的孩子有差池。明儿本宫还是得跟万岁爷提一提。反正令妃也已经协助宫务了,多她一个又如何?难不成这次少了她,大家就会小看了她。另外,许多事还需内务府协助。令妃若参与,这安排起来也从容些。至少令妃不会看着谁出幺蛾子而不管,也算是本宫做了一双眼睛。”
  这话也有理,容嬷嬷也不再说话了,只是替自家主子委屈的慌。
  可乾隆跟令妃说这事的时候,令妃才不接招呢。她笑的柔柔的,“知道万岁爷心里偏着臣妾。臣妾自然也想要这份荣耀。可您为臣妾想,臣妾怎能不多为万岁爷想想?这宫里要安稳,就在于两个字——周全。这还是先皇后教给臣妾的道理。如今宫外的老娘娘……不!是皇太后。宫外的皇太后要亲临亲蚕礼,难道宫里的太后就真一丝一毫不管了?真不管了,那多是要被非议的。太后养病,这也是无奈。但总得有太后的人在,也好叫太后娘娘心里舒坦些。若不然,正赶上好日子的时候这病突的又重了怎么办?”
  一路二闹三上吊,这种‘病’越是在好日子越是爱发作的。
  令妃见乾隆面色已经沉下去了,就连忙道:“再说了,臣妾到底年轻,浅薄了些。不比诸位姐姐伺候万岁爷的时间长。万岁爷您是长情之人,这宫里呀,就该是不仅新人笑,这旧人更得笑。叫臣妾说,愉妃姐姐就是个好心选,她既能讨了太后的喜欢,伺候万岁爷的时日又长,还给万岁爷生养了聪慧懂事的五阿哥。这几样儿加起来,难不成还没资格?”
  哪一条理由似乎都占的住脚。
  可一张口也给愉妃盖上了一个‘太后的人’这个戳。
  乾隆拍了拍令妃:“自孝贤和慧贤之后,也就你最合朕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58/10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