敛财人生之重启(校对)第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879

  然后看着看着就觉得不对了。这姑娘都匀速跑了四十分钟了,可看着还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呀。小伙子本来坐在篮球场边上等着替补的机会呢――大家的耐力都不行,相互轮换着来的。
  他这边只顾看了,那么长时间不上场,把一轮一轮的人替换了几次了,还没上场。然后大家都发现这小子在看什么了:这姑娘哪个部门的,这耐力可以呀!
  于是,先是四五个围观,后来干脆连篮球也不打了,打赌这姑娘还能跑多久。闹的在一边健身的也跟着围观,直到林雨桐听到‘加油!加油!’的喊声,她才回过神来,可也没想到人家给她喊‘加油’呢,前面看看,跑道上没人。回头看看,好像也没人。这才发现,都朝她喊呢。她笑着挥挥手,路过篮球场的时候被拦下了,人家还问呢:“哪个部门的?以前没见过?”
  一群高矮胖瘦不一样的篮球‘运动员’,林雨桐顺势也站下了,“外事翻译,你们呢?不打球干嘛呢?”
  找林雨桐说话的这个小伙子高高瘦瘦的,“我们是哪个部门的都有。怎么样?还跑的动吗?”
  林雨桐抬手指了指他手里的篮球,“要不要打一场?”
  行不行啊!
  试试吧!
  本单位的人,认识几个是几个。以后部门之间有个合作不至于两眼一抹黑。一起玩呗。
  一上场就厉害了,这姑娘个子不高,弹跳力硬是要得!那么大个子的小伙子竟然拦不住。
  多打了半个小时篮球,下场的时候知道这一圈人的名字了,虽然他们所在的部门跟他们的人还对不上。但至少知道这个高个子叫叶鹏飞,在办公厅。
  相互没有留电话,一个单位的,总能碰上的。
  确实很容易就碰上了,每天晚上都在这里健身。林雨桐跑一小时之后再跟他们打半个小时的篮球,也算是在单位上有了熟人了。
  她一直苦等机会不到,甚至都想着寻找机会。为此还特别注意大家的身体,说不准谁有个不舒服就叫我正好给撞上了呢。然而,并没有!大家都身体倍棒,吃嘛嘛香。
  直到突然有一天,人家机关D委的基层工会找上门来,说你们司翻译处那个林雨桐长跑不错,怎么没有报上来。
  之前倒是有过一份国家机关职工冬季运动会的通知,但翻译处这边一天到晚的坐在这里忙,运动这一块,还轮不到他们这种坐办公室舞动笔杆子的,关键是也确实忙的顾不上。
  林雨桐见通知了,也压根没把自己跟这事联系起来。
  可谁知道人家还专门找上门了――肯定是一块打篮球的那些人里谁说的。
  这个是D委工会组织的,你就是再忙,活动得参加呀。所以,加班可以不用了,时间给你腾出来,训练去吧。
  五点下班林雨桐就能走。过去果然见到叶鹏飞,他看见自己就哈哈大笑,“这么好机会,你怎么不主动报名?”
  “我们跟你们不一样,我们那忙起来是每日每夜的。”林雨桐跟叶鹏飞一块搭话,这个人是在机关里很少见的比较张扬的人之一。她没谈工作的事,只问运动会,“你报了哪个项目?”
  两人就这么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等着陆陆续续来参加运动会的人。也就三十来个,年龄还不等。都是那种重在参与的心态吧。
  这些人大部分好像叶鹏飞都认识,他还热情跟人家介绍林雨桐,“真的……耐受力特别好。我觉得今年的马拉松非她不可。说不定今年的冠军就是咱们的。”
  然后,林雨桐就带着这么一个擅长运动的标签,走入了大家的视线。
  事实证明,这姑娘真的特别能跑。
  但林雨桐不是很喜欢这样的标签,那话怎么说的,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看看这些来参加的都是什么人,有后勤的贼清闲的那种,有司机班的,领导用才忙的那种,还有秘书处的,说忙就忙,说不忙吧,也不急着用你的材料的时候就真不忙,还有档案室的,另外还有□□上的。
  档案室的大姐应该是在档案室没人跟她说话憋的,一出来话贼多,拉着林雨桐这个那个的说。但这也叫林雨桐在高压的环境下看到了一点鲜活气。
  对嘛!这才是正常的样子嘛。
  当然了,这是领导不在的情况下大家都比较自由。不过,这种训练领导也不会跟着。不过开幕式当天,能去的都去的。两辆大巴车,几乎就都给拉去了。
  开幕式之后,有个徒步走的比赛,这个是全员都要参加的。刚开始一个单位一个单位的紧挨着的,后来这走着走着就散了,哪个单位的早就分不清楚了。林雨桐始终保持匀速,也不往前赶,好些老同志都参加这样的比赛,年轻人不着急就对了。
  刚开始还跟叶鹏飞一块走的,结果其他单位里大概有他认识的人,一会子工夫不见人了。她走的不紧不慢,可还是超过了不少人。边上很多沿路围观的群众,也有的自发的参与到里面的,感觉步行道一下子就拥挤起来了。她往路牙上站了站,等这个路口涌过来的人都过去了,自然就不拥挤了。
  跟林雨桐一块等着边上的还有个穿着枚红色运动服,灰白的头发的阿姨,五十来岁的年纪,身后还背着登山包,手里拄着一根登山杖。前来参加比赛还年纪这么大的都基本是领导,而领导出门徒步,最多就是换了双运动鞋,他们事属于一看就是机关里的人。而这个阿姨又是包又是登山杖的,怕是个户外运动爱好者。现在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爱好这些运动了。林雨桐就道,“阿姨,今儿人太多,到了路口又要推搡,您不如从这个路口上去,换条路……”
  这阿姨笑了笑,“不行啊,跟我一块来的都走这条路了。”
  是怕走丢了不好找人吧。
  林雨桐也不着急,就招呼人家,“那您跟着我吧。”
  那边也不拒绝,两人一路走一路聊。
  一说工作,这阿姨还一脸的惊讶,“你是搞外事工作的?”
  “就是个小翻译。”林雨桐随口应了一句,看了这阿姨一眼,“您这年龄也不到退休年纪呀!”
  “没退休,之前身体出了问题,休假了一段时间。”这阿姨说着就道,“年轻人更得注意身体,整天坐着不动不行。年轻的时候觉得没关系,可等上了年纪了,身体就告诉你,它不行了。”
  林雨桐朝这阿姨脸上又看了一眼,心里就了然了,是胃出了问题了,做了大手术,大病初愈,“那您可不该参加这样的活动。”散步可以,但是负重就真不行了。林雨桐接了她身上背的包,“是您的大夫不负责任还是您这个病人不听话?背着包徒步?这一场下来,您也不用工作了,往后只能休息了。”
  我还真就不想继续工作了,还不能叫人任性一回了。
  这年轻人怪实诚的,自己的包直接给背上了。行!也不强求了,她拄着登山杖,慢悠悠的走着,“干了一辈子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样的工作循环往复,厌倦了。”
  “您别说您干了大半辈子厌倦了,我这才干了几天,也觉得厌倦。”林雨桐就笑,“工作还是要找那种有挑战性的,有开创性的,属于干事的那种工作。单纯干活的这种工作,那是真累。”说着就笑,“当然了,事也不是谁都能干的。”
  “但干事的人不是谁都能替代的,干活的人却是找个人就能替代!”老阿姨接了一句,就笑吟吟的看林雨桐,“我年轻的时候也这么想过。”
  林雨桐本是闲聊的,但对方一说这话林雨桐就不由的正视起来。她把脑子里单位领导的照片都划拉了一遍,没有跟此人对上的。可能是其他机关的领导!想想自己说什么了?
  也没有!只说外事翻译,可也不是只一个单位有外事翻译。
  具体的单位没说,姓名没说――那没事!之前那点牢骚不妨碍什么。
  她假装没看出对方可能的身份,继续闲聊,说天气说养生就是再不说工作。可却没想到,在运动会的领奖台上,林雨桐见到了笑的很欢快的老阿姨……
第41章
重启时光(41)
  颁奖的时候,
林雨桐一直跟边上体育局一妹子说话,这妹子说话大嗓门,哪怕是站在台上也是,
因此,
见到老阿姨的时候她脑子里在回忆,刚才人家主持人说谁上台给冠军颁奖来着?好像就听见什么‘妇联’‘工会’‘黄爱华’这些字眼,
可到底在这些单位此人到底担任什么职务却真没听清楚。这其实区别还挺大的。有那种情况――就是在人家单位挂个虚职而已。这种就很不好说了。
  但名字知道了,
以后就好查了。
  这位阿姨很亲切,
将奖杯给林雨桐,然后说了一句:“林雨桐!我记住你了,这回你可跑不了了。”
  林雨桐扫了一眼奖状,奖状上单位什么的都清清楚楚的。
  她是跑不能了了,
但之前也是真没跑。早前已经猜到老阿姨是领导了,一路同行帮个背包这也不算啥了不起的事。再者说了,
后来有人追上来了,
始终在林雨桐和这位老阿姨身后一两米的距离,
是个萌新的小姑娘。手里拿着水不知道是给前面送呢还是不给前面送。知道人家是带着人出来的,那她当然找机会就撤了呀。
  这会子被点出来了,她不解释,也只笑,“那我随时等着您召唤。”
  小姑娘还挺会顺杆爬,
这话的意思表达的很丰富。
  被老阿姨重重的拍肩,
握手的时候又二次拍了拍,林雨桐觉得刚才随口说的那句话指不定还有下文。
  但这种事谁说的准?只帮人背个包就王霸之气侧漏?想什么美事呢?!
  反正林雨桐回去该干嘛还干嘛,顶多就是跟一起参加运动会的人混熟了,
在单位认识的人越来越多了。档案馆的阿姨还问,我女儿要高考了,
这英语有不会的能来问你不?
  能啊!怎么不能?你把不会的都抄来,我把解题的过程和需要掌握的知识点给标上。
  人家挺高兴的。但林雨桐觉得她估计当初找自己没完没了的话唠,其实就是等着混熟了说这句话的。两口子都是机关内的小透明,工资就那么些,给孩子请老师那是觉得没戏的事。于是,抓住一个算一个吧。
  但可能也因为比较好说话,不知道怎么的,就传出今年来的那个小姑娘还挺和气这样的话。部门这边扫地的阿姨都跟林雨桐主动打招呼了,以前也没顾得上吧,相互错个身就过去了,忙嘛。现在人家主动问:“小林,忙着呢?”
  林雨桐回人家一句,“过去送一份译稿……您忙!”然后点点头走了。
  有一回急着赶时间,在电梯间等电梯太慢,她急的跑楼梯。可拖地的阿姨拎着水桶往下走,怪慢的,然后林林雨桐顺手帮着往下拎了几层,放到指定的地方走人了。再之后到哪个部门人家保洁阿姨都能给指点。这个说,张主任这会子不在,你还得等。那个说,小林来了?李主任在小办公室。
  后来连收发室的大爷和后厨都有人认识她了。
  参加了个运动会,好似直接的好处(?)就是这些,再然后该干嘛还得干嘛。许是年终评奖的时候考虑到为集体取得了荣誉,然后给个先进?谁知道呢。
  但到哪都有认识的人这种感觉好似以最快的速度摆脱了萌新的身份,一下子就像是单位里的‘老人’了。不知不觉得,其他部门的八卦偶尔都能听到。
  然后林雨桐打听单位里是不是曾经有个叫黄爱华的领导的时候就比较容易。收发室的大爷就能给答案,“是老领导了。咱们部里D群口的……后来这不是病了吗?老领导卸任了,主动要求的,说要给年轻人机会。”
  哦!这样啊!
  那之前说的妇联、工会这些应该都是兼职或者是挂职的。
  现在身体好了,身上没有实职,其实跟这边的单位已经没有多大关系了。有些老部下可能会给个面子,可也没平白无故的去照应一个仅仅两面之缘的人。
  得了!就当时一场邂逅,别抱期待为好,正经的先把活干漂亮再说。
  在这样的机关,也不是说没有上升的空间。相反,其实到了一定的年限,级别总是会上去的,比基层相对来说,要公平很多,上升只是时间的问题。自己说的这个不动,是说别管级别升不升,干的其实都大差不大。有些人还不愿意升上去呢,上去了活更多更细碎了,专业得干,领导职务得干,光是会议就不知道多出多少,忙的飞起,工资却没多多少。至于自由度,别想了,上面一层一层的,你抬头看看,上面永远有人。
  就像是梅姐,干了二十年了,级别早上去了,但干的活有差别吗?
  嗯!要说差别还是有一点的,担子更重了。重要的会议等闲都不敢让年轻人上,就怕出纰漏,于是,她自己的压力就越大。因此,在这样的靠业务能力的部门,是不会说打压年轻人的。觉得你行了,绝对会叫你上的。工作年限这东西是固定的,大概率上你并不会比前辈更早的到达某个位置。
  也是因为如此,梅姐叫林雨桐接连跟着四五场会之后,试着叫林雨桐上。开会之前,千叮咛万嘱咐的,就怕应对不好。
  已经递了辞职报告的小毛多少有些后悔,当时梅姐叫她和林雨桐一起,应该也是一样的打算,结果她这边先撑不住了,那就林雨桐上。
  梅姐是会议的时候全程跟着,比她上场的时候还紧张。但又不得不说,这小新人做的很好。是的!她拿捏词汇拿捏语气都特别准确……比如,需要强硬的地方她表达的很明确,需要委婉的地方她表达的很温和。这是要瞬间做出判断而后给出的反应。互传的时候还会遇到问题,就是将外语翻译成汉语,很多意思的表达上,你得能用咱们常用的官话套话表达好,这可不容易。到现在很多人翻译汉译外不打磕巴,但外译汉的时候都磕磕巴巴,官话套话照稿子念,那行。现场流利准确的表达,太难了!但林雨桐完全不会,就像是手里有现成的翻译稿一样,特别顺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8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