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炼气士(校对)第6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6/854

  逍遥子惊讶道。
  “两者都有可能。”
  周易道:“未来的仙庭绝不止是现在我们看到的这片区域了,它就会和咱们的联盟一样,开枝散叶,将帝府分到各个区域和领域。如果这体系从一开始存在的话,对玩家会造成巨大的限制,但如果是让玩家跟着一起缔造,一个玩家封神成功获得高位,在仙庭体制里面一片光明,握有一方神权仙职时,他还会否认吗?你或许会,但那些有组织有势力的,绝不会否认。”
  说到这儿周易有些勉强的笑起来,“这次的三百六十五个正神其实是个机会,或许如今这一代的四部天尊、仙庭诸神功德圆满了,而取而代之的新天尊如果是玩家的话,那么可以想象,他得到的绝对是超过在凡间时,一个首席弟子绝对无法想象的权力。就算差些吧,凭借职权,他也完全可以扩大自己的体系实力,毕竟新的《彼岸》体系已经为他撑腰了。”
  “对于有些人不屑一顾,但对某些人,这个本该是限制自由的东西,却成了香饽饽,是不是?”君胜颜突然问道。
  “没错。只要是个组织就不可能视封神于不顾。再未来每次封神,都是《彼岸》世俗体系的一次大换水。有实力但没有兴趣探查《彼岸》终极战力的,完全可以靠封神来玩玩。只要自己本身实力足够厉害,封神战绩足够强,到时军、政分家,混不上天尊,最差还不抢上一个帝府左司天军大元帅?到这一步有的是机会升级天尊大帝,到时就凭手中的资源,只要是个办事的,还能与你吹胡子瞪眼吗?”
第一〇五六章
《彼岸》未来
  “如果你本身就在帝府,又升为了大帝,你所在的帝府经过前辈的励精图治,已经达到了多府开元的要求,那么就像东极青华大帝一般,一帝掌管多府多司也不是不可能,到时你的帝府升级,实力更加强盛,在《彼岸》中你说话还能中气不足吗?”
  周易说到这儿摇着有些苍白的头颅,道:“至于卫悲你所提到的双长官是不存在的,只是具体职位有细分的,而且我没猜错的话,可能在帝府级别的机构设置,大帝和天尊本身是有权力进行职位修改的,一个什么都不懂的玩家当然要玩坏,造成权力过于集中导致办事效率低下、机构臃肿等问题都是有可能的,但是对有组织有智囊团的人来说,根本不是问题。”
  “说到底,太上老君所说的抱阴扑阳,就是组织发展的两大基础,内政和战争,对内和对外。这是对府司的设置基本架构问题,是完全为玩家战争而准备的,与其他没有关系。至于细节的策略,那就是由玩家自己思考了。”
  “《彼岸》从来都是要照顾大多数,给的始终是多数人成功的机会。三百六十五个正神你们可以这样理解,那就是三百六十五个诸侯,到时随便一个地煞星掌管灵空仙界一片区域,别的不说,飞升上来的天仙要司掌仙职还功德,实力不足以进帝府,可任务总还是要完成,高不成难道还不低就吗?”
  逍遥子锁眉道:“到时的组织冲突都不知道得有多严重。”
  “世界本也不是小孩子的游戏。”
  落寞笑道。
  毫无疑问,他觉得这样的世界才真的有意思。
  对于玩家来说,NPC所主持的体系很重要。
  一个没有NPC门庭作为组织的终极门户,来为玩家在《彼岸》中有一条稳固的升迁之路,获取更多资源的路线,那么这个组织就算表面再强大也没有根基。同时。如果玩家组织的领军人物拿不到门庭的一定职位,在NPC前说话不顶数,而且有其他玩家门庭地位在其之上的。其组织也绝对做不大,能偏安一隅做区域霸主就不错了。
  比如说英雄阁。这个组织如果能将五庄观的潜力全部开发的话,虽然比不过铁打的灵山派系,但在西洲联盟内做第二把交椅是绝对没有问题的,然而其组织核心在门庭的低下位置,最终也只能在西洲联盟做普通的加盟组织,不成气候。
  为此还要考虑的条件还有很多,但毫无疑问NPC所持的《彼岸》世界本身体系,事关资源的调配。对于玩家组织就是一个生存基础。原来是宗门教派,而现在则加入了仙庭体系。
  “对了。”
  落寞突然问道:“什么情况下才能脱身于这种体系外?”
  “半步混元,像三清那样。”
  周易答道:“不过严格来说,就算到了三清那个地步,至多也就脱身仙庭体系而已,出世路线本身的宗门体系,始终还是所有人头上的大山。《彼岸》的最高权力始终把握在真正的顶尖战力手上。就算拥有混元道果,也只是从体系最底层到了最高层,从棋子变成棋手而已。更何况这还是个谜。我想,《彼岸》官方应该不会把最终的权力交给玩家的。不过。我猜半步混元还是有一定自由的,镇元子勉强是证明。除他外,还有封神一个人物。需要在未来应证。”
  “谁?”
  “陆压真人。”
  “那就是说,在接触不到混元道果的情况下,就得始终在这个圈子徘徊了。”落寞叹道,“真是绝了,入世出世,一开始竟然是这个意思。周易,入世这条路线从最开始就已经被定义,完全无法接触混元道果的,而出世有机会。是吧?”
  周易一怔。
  落寞思考事情的角度简直就是个妖孽,仅仅是从周易说的这些。就判断出了两条大路线的最终归宿,也是强悍的不行。周易甚至都不能想象。他是怎么思考到入世路线的问题上的。
  “是啊,入世出世,从字面意义上,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
  周易的回答同样有些感慨。
  出世从一开始追求的这个“出”字,最终是有机会真正的出的,而入世的“入”字从一开始就注定了路线。
  周易也是当年武脉到最后冲击混元道果无果,才最终确定了这点。武脉再圆满也是入世,就算再找名山大川拜访仙流,也改变不了入世的本质。历史上或许有将军或者帝王从了释道两家最终得了善终,但在《彼岸》里,释门道家最终也不过是暂时的修身养性,为未来的打拼做准备而已。
  入世这条路线可以很市侩,也可以很崇高,在资源无限的虚拟世界里,一个有实力的崇高玩家建立一个乌托邦体系也并非不可能的事情。也许这个问题可能在如今的《彼岸》解决,毕竟从一开始《九州神魔传》和《九州异闻录》就已经代表了不同。
  武脉时,周易清楚记得雷部天尊留下了分身在仙庭做了大帝后,本尊似乎开始求道并得了一半混元道果,他那时也正是以为玩家也可以这样,故而一条路走到黑。但事实证明,这在当时确实只是NPC的权力。
  如今的《彼岸》说不定会有修改吧,但周易肯定依然很难。入世改出世在《彼岸》中是基础路线的扭转,而在现实中,则是一个入世者心灰意冷归隐求道,综合起来比较的话,周易觉得玩家当上三界主宰的玉帝,都比基础路线扭转的可能性还要大。
  凡事都说不定,周易如今还没有探索到那个地步,他自身也脱离了入世路线出世了,有关入世的事情,他也就不深究了,而瑶池中,自从樗散子仙人发言后,仙人们便陷入了良久的沉默。
  “具体事宜不在仙庭。”
  青华大帝突然起身道:“周天诸部的天神已经功德圆满,每一位都有无量功德,他们也适时该归隐潜修了。但继任者还没有定下,而今灵空仙界的仙人也越来越多,凡尘地仙都有百万数,以后的天条谁来执行?难道各位道友求的自在就是混乱吗?马上紫霄宫便要三教签押封神榜,到时我会在紫霄宫,究竟是什么说法,还得等仙师说法。今日这般是陛下仁慈,叫你们做好准备,等到我回火云洞掌天皇位时,怕就由不得各位了。”
  大帝说罢,下首立刻起了銮驾。
  “你与我来。”
  大帝用手指一点周易,然后起身离去。
第一〇五七章
大帝助我
  在座的十洲仙流面面相觑。
  “还不快跟着去?”
  镇元子这时呵斥周易道。
  “秉师傅,我这腿怕有些软。”
  周易答道。都这个时候了,他最好还是会凡间的好,身处灵空仙界对他陆地金仙压制太大,这一晃整个身子都不由得发软,让这个状态的他跟上青华大帝的九头狮子,那不是开玩笑吗?
  “啪!”
  镇元子在周易头顶一拍,接触处亮出一团金印。镇元子严肃传音道:“我在东天门等你,事情一完马上来,千万别在惹事端。”
  “得令。”
  周易只觉得身子轻盈盈地一飘,马上掌握了对仙体的控制权,他躬身一拜镇元子,也不再看瑶池的仙人,从坐席后赶紧跟上青华大帝去了。
  一出瑶池,大帝便拍了九头狮子的脑袋,叫它往青华界回,周易在后面一言不发地跟着。眼见距离瑶池越来越远,过往也不见了仙人,祥云上,青华大帝垂目道:“你有多少把握飞升?”
  “五成五的把握。”
  周易跟着回答。到了这个节骨眼,看来青华大帝也对他知根知底的,周易也就没有藏着掖着,该回答的还是做了回答。
  “哦。”
  青华大帝些许有些淡漠之意,不见了声音。周易见状便主动达话茬道:“敢问大帝为何助我?”
  大帝微微低首,一双威严的眼睛看向周易,继续迅速地收回了目光,道:“我若不帮你,到时签押封神榜的还得是截阐二教,斗姥雷尊那些天神已经功德圆满。要是再叫他们做一次杀劫轮回,然后继续任目前的神职,天道有违。即为不妥。紫霄宫已经说明,这次要三教押封神榜。不再重复当初阐截的旧事。届时除了三教之外尚且还有人道,我还得与老子一同去紫霄宫走一趟。”
  说到这儿,青华大帝怕是周易不懂,便补充道:“如今与当初不同了,当初三教并谈,说的是阐教、截教与人道,如今老子回了玄都,我也退居青华长乐界。人道与当初不同,不能再谈教派。但要话榜的话也是应当有人上去的,只是名额不及从前,不肉身成圣的话,封神也没那么简单。”
  “如此打算也是有安排的。”
  青华大帝继续道:“你看四天师成道掌了仙职,马赵温关在凡尘也有神位,就是八仙过海,到了仙庭也有仙职。文曲、武曲全是凡人肉身成圣,更别提各方将员。如此种种以显人道昌盛,所以这次封神事人道便为辅。以后有的是神职叫他们来,但这次押榜,重点拿的必须是修行人。”
  “果然是和我当初的封神不一样了。”
  周易心道。他武脉那时第一次经历的商周封神,可完全就是如青华大帝所言,让原本的天庭正神下凡重新再经过一回封神,然后回到原本的位置,虽然后面的职府司都开了,但短时间内,还真没有对《彼岸》的格局产生影响。
  想到这儿,周易便说道:“如此一来,大帝可是要重新坐回昊天上帝的位子。要叫仙首称臣了吗?”
  “嗯?”
  青华大帝一挑眉,摇头道:“玉帝是玉帝。我是我。他是继我太昊天皇之位,有这些称呼也是为了正名。否则名不正言不顺。天帝尊号全称你应该听说过的,全说出来得有四十二个字,全是在加持帝位,毕竟要讲清静大道,不能妄动刀兵,也只有从这些无用处入手了。”
  “不是您?”
  周易惊讶,这和他的猜测有出入。
  “自然不是。”
  青华大帝神色中有些感慨,望着天际的五色云道:“不过也与我有些关系。这些也就不提了。对了,慧剑可在?”
  “慧剑?”
  周易愣神道:“智剑……智慧剑吧?有的,有的。”说罢,周易回顾了四方,瞧见无人后又心道自己多此一举,既然都已经和青华大帝在一起行走了,还怕什么被人发现?这些事情自然有大帝考虑,根本不需要他来思考。
  周易将慧剑呈上去。青华大帝一拍九头狮子,焰狮停下。大帝从九色莲花座上飘然飞落,立在了五色祥光中,厚重的单手按在了慧剑上。他轻轻抚摸了下长髯,垂目道:“这把慧剑是我当初在开天辟地时温养的剑胎,后来释门大兴时借与文殊镇法,如今几经辗转又归还了人道。说句实心话,借它飞升怕还不够,到时拼的法宝飞剑都是外物,究其根本,还是你的道心。”
  一面说着,青华大帝的手轻轻拂过了慧剑的剑体,手指过处,慧剑上方开出了朵朵玉白的神莲,蕊吐芬芳,霞气大举。轻轻神莲一摇,粒粒莲子光珠滚了出来,没入了慧剑的剑体中不见。剑体开始淬白,仿佛一抹白耀耀的余光将剑体染色似的。
  除却剑锋两刃处还流淌着一线鎏金,整把慧剑中央的剑脊已然变得通透玉明,无形中,竟好像塌陷下来似得化成了虚空,又好像有青濛濛的光华在映动,地、水、火、风、云、雷、雨、星辰、日月共同耀映,共立出了天道九数之极,虚疑变象盈亏消长,亦假亦真。
  若去细看研究的话,那一眼看进去就仿佛要堕入深渊,越看越深远,好像没有尽头。周易回过神来时,手中的慧剑只是散发出青濛濛的宝光神华,这时候,系统传言接踵而至。
  系统传言:智慧剑经由神剑原主人开光,全属性开放;因开光属性为到混元无极净世剑诀,属性契合,道纹绑定成功;智慧剑更名为慧剑(无情剑、智剑、智慧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6/85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