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明朝生涯(校对)第1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2/338

  静静的看着这些人,岳阳突然仿佛明白了江鹤为什么平日里总喜欢呆在暗处观察别人了,他发现这种躲在一个角落里静静的观看着别人内心世界和变化的感觉还是别有一番滋味。
  “好了,大伙都静一静,都静一静!”等到众人宣泄了一番心中的情绪后岳阳这才拍了拍桌子,众人这才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用期待的眼神望着这位带着他们一路走到现在的大人。
  看着众人期待的眼神,岳阳沉声道:“诸位,常言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按理说咱们既然当了大明的臣子就应该效忠大明,效忠朝廷和皇上才是,大伙说是不是这个理?”
  “这……”
  众人一时间有些愣了,不明白岳阳在这个时候说这些话是什么意思。
  看到众人的反映后,岳阳淡淡一笑又接着说道:“可这话又说回来了,我岳某人自问当了四年多的官,可却从未领过朝廷一文钱的俸禄,花过朝廷一两银子。就说诸位的银两俸禄吧,诸位可知你们的俸禄、良田都是谁发给你们的么?”
  众人不由得面面相窥,谁不知道如今的朝廷穷得就差当裤子了,据说京官那些微薄的俸禄都经常拖欠,更别提给他们这些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武官们发俸禄和田地了,给他们发俸禄和田地的自然就是眼前这位岳大人。
  岳阳炯炯有神的眼睛看着他们大声道:“说句不客气的话,咱们山西北路这几年每年上交给朝廷的多少粮食和银子你们知道么?光是去年咱们就交了两百万担粮食,三十万两的银子,试问整个大明还有哪个州府上缴的粮食和银两比咱们多?可朝廷是怎么对咱们的呢?咱们此番出征牺牲了五百多名将士,耗费了无数钱粮,换来的就是两千两白银和轻飘飘的各升一级的圣旨,就连抚恤阵亡将士的银子都没有,这要是传到将士们的心里,将士们会心寒啊!”
  说到这里,众人的眼中都有些红了起来。在坐的人大部分都是带兵的,自然知道当兵的干的都是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卖命的活,活着的人你不给赏银也就罢了,可连战死的军士也不给一点交待那就太过份了。
  “朝廷的心思他们不说本官也知道,陈新甲和高起潜来到山西后,肯定回慢慢的削弱本官的兵权,其二就是让人侵吞本官的产业,然后慢慢往应州军里掺沙子,最后用不了两年咱们应州军恐怕就会成为历史了,如果应州军不在了大家最后的下场是什么样你们应该清楚。这样的接过是你们想要的吗?”
  岳阳的话声音不大,但却将众人都吓了一跳。是啊,如今大伙在山西北路的小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滋润,虽然山西北路这里不能贪污、不能受贿,可这里的俸禄高啊,随便一个小吏一个月都有二两银子的俸禄和三石的粮食,足够养活一个五口之家了,加上每到年终时岳大人总是回大手笔的发下奖励,美其名曰叫什么年终奖,还有七七八八比如粮油等东西,这样的日子在整个大明来说可谓是蝎子拉屎独一份了。至于说千总以上的军官那就更不用说了,每个月的俸禄和粮食就足够他们过上体面人的生活。他们好不怀疑,要是岳阳被朝廷给弄下去了,他们的好日子可就到头了,朝廷官员的嘴脸他们可是太清楚了,要说捞银子他们个顶个的都是一把好手,可要是让他们再继续给他们发如此优厚的俸禄和福利,那简直比指望天上掉馅饼还难。
  “大人,您不用说了,咱们北路的百姓好不容易才过上几天安生的日子,有人却偏偏不想让咱们活下去,那咱们就只有和他们拼了!大人您说吧,想让咱们怎么干?”一个声音在大厅里响了起来。
  岳阳一看,心中不禁微微一惊,出乎他意料的是率先表忠心竟然是楚狄这个投靠他才两年多的千总。
  看到众人惊讶的目光,楚狄昂起了胸脯一脸激昂的大声道:“卑职虽然念的书不多,但卑职却知道卑职今天的一切都是大人给的,谁要是和大人过不去就是卑职的敌人,卑职就和他玩命!”
  “嘿……这个马屁精!”楚狄的话一出口,不少人都鄙夷的看了他一眼,不过也有人心中暗暗后悔,现在正是表忠心的好时机,怎么就让这家伙给抢了去。
  楚狄是岳阳来到浑源州后才投奔到岳阳手下的,论起指挥才能也是有的,但由于投靠岳阳的时间太短,别说比不上顺宝、胡老三这样岳家庄出身的绝对嫡系的人,就连冯晓明、吴成枫这些军户出身的人也有差距。
  就在刚才岳阳念出圣旨的时候,心思活络的他就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如今的朝廷早已呈现出颓废之势,关于这点他早就看得明明白白。试问一个连官员的俸禄都发不起的朝廷还有什么盼头,想要出人头地只有抱紧一颗大腿,纵观如今的大明,还有谁的大腿比岳阳这个要钱有钱要兵有兵要地盘有地盘的人还粗吗?这个马屁现在不拍还想等到什么时候?
  既然有了带头的,接下来表忠心的人自然是络绎不绝,在场人的都知道,自己的身上早就深深的沾上了岳阳的烙印,这辈子是再也没办法洗掉了,除了紧跟着岳阳的脚步他们再也没有别的选择。而且在这些日子里,他们早就形成了一个以岳阳为核心的利益集团,如果没有了岳阳,那么他们现在所有的一切都会很快失去。
  古人说得好,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现在有人想要端了他们的饭碗,那就别怪他们做出反击了。
  看到大厅上群情激愤且一片人声鼎沸的模样,岳阳就知道这件事已经成了。他又敲了敲桌子示意众人安静下来。
  “诸位,既然有人不想给咱们一条活路,那咱们就只有自己找条活路了。”岳阳脸上显现出一丝冷笑:“海大人,从今儿开始,咱们给朝廷缴纳的粮食和商税全部都停下来,一粒粮食也不给他们!”
  “是!”
  海楼大声应了一声。
  说完后,岳阳又转头对顺宝道:“顺宝,如今你已经是应州府的守备,应州府和五里寨的厂矿是咱们的根本,绝对不容有失,你一定要看好了,谁敢朝它们伸手你就把他的手剁掉,明白吗?”
  “好咧,少爷您就放心吧,小的一定把您的家当看的牢牢的,谁敢乱来小的就剁了他的手。”顺宝咧了咧牙,眼中露出一丝凶光。
  “还有!”岳阳又将目光转向了胡老三:“那一万新兵你也要抓紧时间炼出来,本官算是看明白了,咱们只有手里头有兵,才能过上安稳日子,否则指不定哪天朝廷就会派来一队缇骑将咱们的全家老少锁拿进京问罪了。”
  众人听到这里,哪还会不明白岳阳的意思呢,这跟拥兵自重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
  
  第二百七十七章
突如其来的说客
  
  其实世界上的事情很简单,也没有书上说的那么玄乎,很多事情都是逼出来的。比如,岳阳在刚到这个时空时,他的理想很简单,那就是给让家里的老太太、妹妹岳颖以及玲珑姐妹过上好日子,让岳家庄的人过上好日子,现在这份名单里又添上了海兰珠和一对宝贝儿女。
  这个目标一直以来都没变,但后来岳阳发现想要过上安生的日子太难了。不但要和当地的头头脑脑打交道,周围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的邻居还不时的过来打打秋风,还要防止周边的马匪来骚扰,再后来流寇来、女真人也来了,为了保住自己的小日子不受人侵扰,岳阳不得不拼命的壮大自己,搞到现在连皇帝也来凑热闹。
  其实要是有可能岳阳真想对崇祯说:“老大,你不要再来针对我了,其实我真心只想好好过日子。”
  但很显然这是不可能的事,所以才有了今天召开的会议。
  会议开了足足一天,整个白天众人都在大厅里商量事情,大厅外已经被陈大志率领两百亲兵围得水泄不通,任何无关人等都不能靠近大厅百步之内,违令者杀无赦。
  一直到下午酉时,一众武将们脸上才带着既兴奋又紧张的神情从大厅走出来。
  当天晚上,岳阳在将军府大摆宴席,设宴款待了这帮手下,第二天众人才各自回到了自己的防区。
  岳阳召集众将聚会的消息自然瞒不过浑源州的知府蒋鑫,不过当蒋鑫听到这个报告时他并不以为意,在他看来,岳阳身为山西北路参将,召集下属议事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而且蒋鑫也不想管这些个破事,这两年蒋鑫这个知府当得是无比的滋润,他已经连续两年被吏部的考评为甲等,如果不出意外,等到明年他任职期满后肯定是要往上调一级的。蒋鑫的考评能被吏部连续评为甲等,这都要拜岳阳所赐,如今的浑源州经过两年的发展和开垦,到处都充满的生机和活力。也就是说,如今的他什么也不用做安心坐在衙门里每天喝喝小酒听听小曲就能升官发财,这世上还有什么事能比这更让人高兴的么?
  “不要去招惹岳阳,咱们只做自己份内之事即可。”这是蒋鑫再三嘱咐浑源州各级官吏以及衙门里那些衙役的话。对于蒋鑫的话,浑源州里的大小官员们虽然有些无奈,但也能理解,毕竟现在这位岳大人实在是太强势了,虽说大明的传统历来是以文驭武,但那也要看是什么情况。虽然那些粗胚武夫历来被文人们看不起,加之往日里武人的粮饷、辎重都掌握在文人的手中,是以武人天生击低了文官们一头,但这位岳大人却不一样,人家要银子有银子、要粮食有粮食,文人们用来对付武人的法子对他一点用处都没有,而且这个人还格外的强势好杀,想当初他刚来浑源州那会,那些闹饷的乱兵被他杀得人头滚滚,几百颗脑袋在城北的校场上垒成了京观,这种狠人谁吃饱了撑的愿意去招惹啊。
  “细思往事心犹恨,生把鸳鸯两下分。终朝如醉还如病,苦倚熏笼坐到明……”
  知府衙门的后院里,蒋鑫舒服的靠在一张躺椅,旁边的八仙桌上摆着一碟南瓜子、两碟点心和一壶清茶,正两眼微闭的听着前面两名女旦在咿咿呀呀的唱着戏曲,脸上流露出沉迷的神情,此时的蒋鑫早已全身心的投入到欣赏戏曲的伟大事业里。
  正当蒋鑫听得入迷的时候,一个声音在他耳边轻轻响起:“大人……大人……”
  蒋鑫缓缓睁开了眼睛,扭头一看,原来是衙门里的鲁班头,顿时有些不快的喝道:“鲁班头,怎么回事?本官不是说过午时过后不办理公务的吗?你怎么又来烦本官啊?”
  如今的浑源州,虽然收拢了二十多万流民,但由于安置得力、粮食充足,加之岳阳又开始在浑源州建设了水泥厂、炼钢厂、以及养殖场等诸多厂矿作坊,但凡只要不是太懒的人都能混口饭吃,加之岳阳对于作奸犯科之事打击力度很大,浑源州的治安可以说是很好的,因此蒋鑫就定下了午时过后就不理会公务的规定。
  面对蒋鑫的不悦,鲁班头有些委屈的说:“大人,非是小人要打搅您听戏的雅兴,而是外头有人要找您,小的这才不得不进来啊。”
  “哦,有人找我?”
  蒋鑫微微一怔,能让鲁班头冒着被自己训示的风险进来打搅自己,外头的人不是身份特别就是给了鲁班头足够的孝敬,想到这里,蒋鑫慢慢坐直了身子,这才慢条斯理的问道:“说罢,来人是谁啊?”
  鲁班头低声道:“大人,来人自称姓左,说是新任宣大总督的幕僚!”
  “什么?他真是这么说的?”
  一听到这里,蒋鑫原本还有些昏昏沉沉的睡意立刻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鲁班头急得就差发誓了:“千真万确啊大人,来人就是这么说,小的想啊,这种事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所以小的就进来禀报您了。”
  听到这里,蒋鑫的额头立刻就冒出了一层白毛细汗,这一年多来由于卢象升常年在外剿匪,宣大总督一职也空悬多时,早先也有传闻说朝廷回派一位新的总督过来接替卢象升的位子,可这个传闻也只是传闻而已,没想到现在竟然有人自称是奉了新任宣大总督之命来找自己,这里头透着的文章可是太多了。
  蒋鑫深吸了几口气,强行镇定了下来,这才对鲁班头说道:“嗯,这件事你做得好,你赶紧将他带到后院的偏厅里奉茶,待本官更衣后立刻就去见他!”
  “是!”
  看到蒋鑫没有怪罪,鲁班头也暗暗松了口气退了下去,左手摸了摸袖子,触摸到那块沉甸甸的银子时他的心情又高兴了起来。
  很快,蒋鑫换了一身常服后便来到了偏厅,看到那位自称是新人总督幕僚的人。
  这个人年约三十五六岁,留着一缕短须,长得微胖,他刚和蒋鑫见面便朝蒋鑫深深作了一个揖,口中道:“学生左霆见过蒋大人!”
  蒋鑫没有和他废话,直截了当的问道:“你自称是新任宣大总督的幕僚,不知是哪位大人,有和凭证?”
  左霆微微一笑,从袖子里掏出一封书信双手递给了蒋鑫,“大人一看便知!”
  蒋鑫拆开书信一看,顿时就倒吸了一口凉气,脸色也不禁大变起来。这封书信的内容也没有什么出格的地方,只是向蒋鑫问了一下好,并说了一通客套话,最后才说手持此信的人是自己心腹幕僚,有事和蒋鑫商议云云。可最后的署名却是几乎亮瞎了蒋鑫的眼睛,因为信上的署名写着“陈新甲”三个工整的楷体字。
  蒋鑫翻来覆去的看着这封信,若不是上面印着陈新甲的私人印章,不大可能作假,蒋鑫几乎都要叫人把这家伙抓起来了,过了好一会他才把信放在桌上,紧接着疑惑的问道:“陈大人不是已经被皇上革职了吗?怎么又被启用了?”
  “这你就不劳蒋大人操心了。”左霆坐在蒋鑫的旁边,一脸得意的微笑:“陈大人吉人自有贵人相助,如今已然被皇上重新启用。”
  蒋鑫深吸了口气,盯着左霆道:“陈大人被重新启用那是好事,却不知此番派左先生来见本官所为何事?”
  左霆端起桌上的茶杯微微品了一口道:“无他,只为浑源州之赋税前来!”
  “赋税?”
  一听到这里,蒋鑫的心中顿时涌起一股不好的预感,开口道:“本州赋税这两年向来是按时缴纳,且每年缴纳的赋税都是大明之冠,难道有何不妥吗?”
  这两年浑源州缴纳的赋税和粮食不是少了,而是太多了,多到令人震惊的地步,户部也为此连番下公文表彰了蒋鑫这个知府,否则吏部也不会连续两年都给了蒋鑫两个甲等的考评。可无论蒋鑫还是朝廷都知道,这些赋税其实跟浑源州官府没有半毛钱的关系,那些东西都是岳阳麾下开垦的军田上缴的。
  “当然没有什么不妥。”左霆淡淡的说道:“只是无论是朝廷还是大人都知道,这两年浑源州上缴朝廷的赋税都是近两年最新开垦的农田,但是这些农田却并不归衙门管,那些农税也是由将军府派人征收后再交给朝廷,蒋大人不过是挂了一个名头而已,对此蒋大人不知有何感想啊?”
  “那又如何?”蒋鑫好歹也是一洲知府,他立刻就被左霆那咄咄逼人的语气给惹恼了,就算你是陈新甲的心腹幕僚又如何,老子是浑源州的知府,你宣大总督的手再长那也不能干涉地方的事物。
  看到蒋鑫有些愠怒的神情,左霆也察觉到自己的态度有些过火了,有心想要缓和一下气氛,他有笑道:“当然了,蒋大人的能力朝廷也是知晓的,是以学生相信以蒋大人的能力待到大人任期满了之后,再往上升一升那是指日可待之事!”
  
  第二百七十八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
  
  “指日可待?”蒋鑫冷笑了一下,淡然道:“恐怕是本官丢官罢职之日指日可待吧?”
  在宦海中沉浮了这么多年的蒋鑫见过的阴谋诡计不知有多少,左霆的话在他看来恐怕就只能偏偏三岁小孩而已。开什么玩笑,那些新开垦的农田都是岳阳带领着数十万流民辛辛苦苦开垦出来的,说它们是岳阳的命根子也不为过,蒋鑫要是敢动这些田地一根手指头岳阳肯定要跟他玩命。陈新甲真当他蒋鑫是第一天出来混的吗?
  “哈哈哈……蒋大人何故如此说话?俗话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凡在这大明的地界上,所有的东西都是皇上的,虽然那些荒地是镇国将……嗯,现在该称他为奉国将军了。虽然那些荒地是奉国将军组织流民开垦的,但归根结底他们依旧属于大明,属于皇上,如今朝廷想要收回这些赋税也是名正言顺之事,大人以为然否?”
  “呵呵……左先生所言甚是,只是本官能力有限,却是力不从心了,这件事还请陈大人另请高明吧!”此时的蒋鑫心中已经不是不快而是变成恼怒了,这个陈新甲,还没上任呢,就想把他当枪使,还是真把他蒋鑫当成傻子?岳阳这个人岂是好相与的,要是他真的傻不拉唧的去跟岳阳说我要把你那些田地的赋税收归朝廷,岳阳要是不当场拔剑把他劈成两截就算是脾气好的。
  看到蒋鑫阴沉的脸色,左霆很清楚自己对面坐着的是一名在官场厮混了半辈子的老油条,如果自己不掏出点有分量的干货出来的话,甭想人家回搭理自己。
  他想了想又笑道:“晚生也知此事对于蒋大人来说确实是有些突兀,但事关大明朝廷社稷,陈大人不得不出此下策,至于岳大人那里只要受点委屈了。”
  听到这里,蒋鑫几乎要笑出声来。这个左霆不知是太天真还是太傻,这种话恐怕连三岁的小孩都不相信,竟然拿来哄骗自己。要是按照这个理论,朝廷应该把大明所有的地主士绅的土地全都收缴上来才是,干嘛偏偏只对岳阳下手,不就是因为新官上任想拍崇祯的马匹吗?蒋鑫可以想象,如果陈新甲一上任就能向朝廷缴纳两百万甚至四五百万担的粮食,那他这个宣大总督的位子可就是无人能动摇了,只是他真的以为岳阳的便宜就那么好占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2/3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