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明朝生涯(校对)第1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1/338

  见到此情此景,岳阳忽然心生捉弄之心,走到两人身边突然大叫了一声。
  “嘿……”
  “啊呀!”
  太过集中精神的二女被岳阳这一声叫声吓得几乎跳了起来,直到定眼看到岳阳后,两名被吓得花容失色的二女气得扔下了稿子扑向了岳阳,四只粉拳不停的在他的身上捶打着。
  “叫你坏,叫你坏,看我们不打死你!”
  “好了好了,相公我错了!”
  做错了事的岳阳只好任由二女在那里发泄心中的委屈不满,过了一会才搂着二女坐了下来,分别在两人的身上香了一下笑道:“好了,为夫只是跟你们开个玩笑而已,怎么样,这些稿子都看过了吗,有没有比较出色的稿子啊?”
  听了岳阳的话,王月崛起了小嘴说道:“相公,这些稿子我和香君姐姐都看过了,说实话都不怎么样,您看,这写的都是些什么啊?”
  说完,王月拿起了几篇稿子递给了岳阳说道:“您看看这篇稿子,满篇的之乎者也,除了读书人谁看得懂啊,还有这篇文章,您看看,满篇都是抨击朝廷的话,要是发了出去恐怕官府第二天就要找上门了。”
  岳阳拿起稿子粗略的看了一下,也是不住摇头,“说实话,这些文章都不行,不是卖弄文采就是用一堆华丽词句堆砌起来的狗屁文章。比如说这片文章,你抨击朝廷也就罢了,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毕竟这年头你要是不骂一下朝廷你都不好意思说你是读书人。可你骂的要有道理,人家哪点做错了,要怎么改正怎么做,你总得说出个道道来,这些人倒好,只顾着骂人,骂完后就不管了,最多再写上一句‘亲君子远小人则天下太平’,这样的人只能用草包两个字来形容他,这都叫什么事啊!”
  一旁的李香君也说道:“相公,您也别太急了,毕竟冒公子和陈公子也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找到那么多人来投稿,加之我们的报刊的初创,名气也并未打出去,是以那些真正有学问的人也不会向我们投稿,所以这些稿子水平不高也是在所难免的。”
  王月不高兴的说道:“可是香君姐,相公可是对这份报刊寄予厚望的,若是就这么发行出去,恐怕会坏了相公的名声的。”
  看到王月撅着的小嘴,岳阳不禁好笑的在鼻子上轻轻刮了一下这才笑道:“好了,月儿香君你们也别发愁,若是真没有好稿子,相公这里有几篇,若果真没有好的文章你们挑选一些上去就是了。”
  “什么,相公竟然也写了稿子?”
  王月和李香君两双美目立刻盯着了岳阳,小脸上露出了惊讶的神情,她们跟岳阳认识了这几日,岳阳从未在她们面前显露过自己的文学水平,现在竟然说自己有几篇文章可以发表,立刻就让她们感兴趣起来。尤其是李香君,号称秦淮河上琴棋书画皆佳的女子,更是对文章有着强烈的爱好,听到岳阳的话后更是拉住了自家男人的衣袖嚷嚷着让他赶紧拿出来。
  “其实也不是什么好稿子啦,也就是平日里闲着没事写的一本小说,你们可以先看看,若是可以便将他陆续刊登在大明时报上。”说罢,岳阳从怀里掏出了一本书递给了李香君。
  李香君接过书一看,嘴里轻轻念到:“咦,这本书叫儒林外史?”
  接着,李香君翻过书本,看到第一章节便写着:说楔子敷陈大义借名流隐括全文……
  李香君是个好书的人,一看到这本书便陷了进去再也拔不出来了。
  望月看到李香君如此入迷,王月拉着岳阳的胳膊撒娇道:“相公,只有一本吗?”
  看到王月渴望的样子,岳阳不得已,只好又从怀里掏出了一本书递给了她说道;“诺,这里还有一本,你看看行不行!”
  “真的还有啊!”王月接过一看,小嘴轻声念到:“老残游记,好古怪的名字啊。”说完,便迫不及待的翻看了起来。
  岳阳等了良久,看到二女依旧在埋头苦读,无奈之下这才拍了拍她们的肩膀问道:“如何,相公给你们的这两本书还不错吧?”
  李香君抬起了头眼中露出兴奋之色:“相公,这本书写的是极好的,可谓是秉持公心,指擿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贱妾还从未看过如此犀利诙谐的文章呢,相公你太有才了!”
  “是啊,还有这本!”王月晃了晃手中的那本《老残游记》赞叹道:“次书可谓是摘发所谓清官之可恨,或尤甚于赃官,言人所未尝言,虽作者亦甚自喜,对如今的朝政和时局进行了极为犀利的抨击,可谓是一针见血,比起桌子上那些无病呻吟的狗屁文章要强百倍不止呢,相公你到底是怎么写出来的啊?太厉害了。”
  看着王月和李香君兴奋中带着崇拜的目光,岳阳摸了摸鼻子,很想告诉她们说:其实这两本书真心不是你们相公我写的,可若是否认的话二女势必要追问原作者,岳阳又到哪里去把吴敬梓和刘鹗两位还没出生的大佬给找出来呢,只好捏着鼻子认下了自己就是作者的名头,反正这年头你要是不剽窃几本名著或是诗词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穿越的,别人能做哥们为什么不能做。
  看到岳阳默不作声默认的样子,王月和李香君不禁对自家夫君肃然起敬,原本以为自己的夫君只是一个能征善战的将领,没想到竟然是文武双全,这就了不得了。
  看到二女眼中愈发崇拜的神情和仿佛滴出水般的眼神,岳阳也不知为什么,总感到额头有些冒汗,赶紧问道:“那啥,两位媳妇,你们看将这两本书慢慢的刊登在咱们的大明时报上行不行,能否吸引到众人。”
  “当然可以啦!”王月抢着说道:“夫君您是不知道啊,这种时事小说话本来就最最受秦淮河上那些姑娘和街坊邻里的喜欢,贱妾敢保证,只要这么一刊登出来,肯定会读者如云的。”
  岳阳将目光移到了性子较为稳重的李香君身上:“香君,你说呢。”
  “贱妾以为可以!”李香君也点点头:“咱们这报刊原本就没打算在开头收银子,虽然目前收上来的稿子写的都不怎么样,但有了这两篇小说进行垫底,即便是其他的稿子写得差点也无伤大雅。”
  看到两位媳妇都持肯定的态度,岳阳拍了拍大腿:“好,那咱们就开始让人排版吧,今夜连夜刊印,明日让人在街头发行,我就不信会没人看!”
  “哦……对了月儿,我已经打听到你父亲的下落了,如今你父亲尚好,我已经让人拿着我的名词去了趟魏国公府,让徐老头帮忙把你父亲放出来,估计用不了几日你父亲便能出来,你放心好了!”
  “相公……”王月的眼眶立刻就红了……
  崇祯十年二月初八早晨
  随着天色开始发白,金陵的大街上开始出现了一批少年,他们每个人都背着一个厚布制作的布包,布包里面放满了一叠鼓囔囔的纸张,他们在经过一些茶馆、酒馆和客栈时,便会从布包里掏出一份尚散发着油墨味的报刊笑嘻嘻的递给了那里的掌柜或是伙计,并告诉他们这些东西都是免费东西不要银子,他们可以尽情拿走,甚至在看到一些衣着光鲜的商贾或是书生时,他们也会递一份给他们。
  只要是人,不管男女老少,对于免费的东西向来都是没有抵抗力的,这点古今皆然。
  虽然一些自命不凡的人接过时报后很是不屑一顾,还没看就随手丢在一旁,但更多人的人则是好奇的想看这报刊里到底写着什么,只是当他们看下去后很多人便立刻陷了进去。
  “好,写得好,写得好哇!”
  一座茶楼上,说书先生拿着一份大明时报一边看一边拍着大腿不住的发出喝彩声。
  一名茶客好奇的问道:“老廖头,你喊什么啊,还不赶紧给爷们说上几段。”
  “你们懂什么。”说书先生瞪了这名茶客一眼,“这份叫做什么大明时报的东西写得很好啊,其中有两篇小说写得太精彩了,等我看完了再说给你们听!”
  “哦……还有这事?那好,你快看,看完了赶紧说给咱们爷们听听……”
  第一天发行的大明时报就这样慢慢的进入了众人的视野……
  
  第三百二十章
无奈的对策
  
  “发报纸咧发报纸咧,《大明时报》,新鲜出炉的《大明时报》,快来看一看咧瞧一瞧咧!”
  一名十四五岁的少年背着一个墨绿色的大挎包行走在金陵最繁华的秦淮河上,今天已经是大明时报发行的第七天了,大明时报也在这些日子里以一种突如其来的方式进入了金陵人的生活。
  《大明时报》第一期印了一千份,岳阳雇了三十名报童发了一天都没发完,到了第三天那一千份报纸到了傍晚已经派送完毕,到了第七天,两千份报纸还没到中午就已经被人哄抢一空。
  今天岳阳正坐在院子里接见一名年约三十四五岁的中年人,这名中年人身着青衣,整个人的精神头看起来不大好,岳阳新纳的媳妇王月正站在这名中年人身后乖巧的给他捶背,而岳阳则是坐在一旁陪着他说话,他就是刚被弄出来的王月的父亲王迁。
  由于吃了大半年的牢饭,因此往前整个人看起来不禁精神不佳,而且脸上还有菜色,看得后面的王月眼圈又要掉下来。
  王迁喝了口茶,看着岳阳神情有些严肃,并没有因为岳阳的身份而有所畏惧,依旧肃然的对岳阳说道:“岳侯爷,老夫这些日子身处牢狱,原本以为恐怕要被那阉人害死在狱中了,老夫倒是不怕死,只是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月儿。当老夫在狱中听闻月儿竟然卖身到青楼时,连死的心都有了,没曾想出来后才知道月儿竟然跟了你,此次老夫能得以出狱也多亏了侯爷四处奔波,按理说老夫应该先跟您道谢,但老夫依旧要先跟你说件事,希望侯爷能够答应。”
  岳阳微笑着说道:“王大人请讲!”
  王迁肃然道:“月儿的娘死的早,这些年来老夫一把屎一把尿的将她拉扯大,在老夫心里月儿简直比命根子还宝贵,因此老夫想问问侯爷,您这辈子能好好善待月儿吗?”
  “爹……”看到自家老子用这种口气和岳阳说话,他背后的王月有些急了,不停的拉着了王迁的衣袖,但都被王迁给无视了。
  “当然可以,这点您不必怀疑。”岳阳正色道:“大人尽管放心,月儿既然跟了我,我就一定会照顾好她一辈子,将来生儿育女白头到老,不会让别人欺负她。”
  看到岳阳认真的样子,王迁捋了捋胡须点点头,做了十多年官的他自认为看人也算有些心得,从岳阳的神情上看他对自家女儿是真的疼爱。因此他点头道:“既然如此,那你还叫老夫大人吗?”
  王迁的这句话意思非常的明显,因此岳阳立刻站了起来,朝王迁拜了下去恭声道:“岳阳见过岳父大人!”
  “好……好……”看到岳阳堂堂一个侯爷也如此恭敬的向自己行礼,感到里子面子都有了的王迁既感到高兴又有些心酸。高兴的是女儿从此也算是有了归宿,心酸的是自己堂堂一介推官的女儿竟然给人坐了小妾,他捋着胡须心情有些复杂的对岳阳说道:“贤婿啊,既然已经成了一家人,那老夫就不说那些客套话了,望你今后能善待月儿,这样老夫即便是死了也瞑目了。”
  看到自家老爹说出这样的话,月儿有些急了,赶紧打断了他的话:“爹,今儿是大喜的日子,您怎么说起这样的话来了。您不是被罢官了吗,那正好,过些日子您和孩儿一起随相公回山西,想必让相公在山西为您安排一个差使还是很容易的。”
  王月也是一片好心,原本想着自家相公身为侯爷,为自己岳父安排一个官职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但王迁一听却是火了,怒道:“你这是什么话,朝廷官职乃圣上钦点吏部委任岂能私私相授,此事莫要再提!”
  王月被骂得低下了头,委屈得眼眶通红差点哭出声来。岳阳一看,自家这便宜老丈人性子还挺倔,得……既然不想当官那就由他去吧。
  想了想岳阳说道:“岳父大人,既然您不想去山西担任官职,那不如就在金陵担任这《大明时报》总编一职如何?这样一来小婿即便是回了山西这里也不至于没有人照应。”
  “《大明时报》……这是做什么的?”
  刚出狱的王迁对此并不了解,岳阳只好将这个报刊介绍给他听,并将创办这份报刊的初衷告诉了他,最后他说道:“岳父大人,小婿以为如今朝廷暮气以深,当官的要么为财要么为名要么为升官,却极少有为百姓谋福祉之人,而朝廷喉舌和风气皆为东林党所把持,因此小婿便创办了这份报刊,将那些无耻之人的嘴脸剖析出来,让世人也看看这些衣冠禽兽的真正嘴脸。”
  “相公,你怎么能这么说。”一旁的王月一听顿时吓了一跳,自家的老爹也是读书人,岳阳这么说岂不是将他也骂进去了吗。
  王迁一听,果然眉头皱了起来,不悦的说道:“贤婿此言差异,东林党虽也有一些小人,但不少人都是忧国忧民之辈,怎可全部一言概之?”
  岳阳却是洒然一笑,“岳父大人此言差矣,那些东林党讽议朝政、评论官吏,要求朝廷廉正奉公,振兴吏治,开放言路,革除朝野积弊,反对权贵贪纵枉法,但实际上呢,这些人从不曾提出过任何救治国家朝廷之良策,长于内争,短于治国、治军。唯一与齐、楚、浙三党、阉党的区别之处仅在于东林党误国,而东林的对立面则害国。如今更有人说什么非我同类,即为仇敌的话,这样的人得有多愚蠢啊!”
  岳阳的这番话一出,就连王迁也吓得变了脸色,赶紧说道:“你……你知不知道,此番言论若是传扬出去,整个江南将再无你立足之处!”
  “怕什么,小婿倒要看看,谁能奈我何?”岳阳一脸的不屑。
  看到王迁气得吹胡子瞪眼,王月怕自家老爹气出个好歹,赶紧拿出一本书给王迁道:“爹爹,这是相公写出的一本书,名叫老残游记,这些日子正刊登在大明时报上,您先给看看若有不对之处还请您校正。”
  王迁气呼呼的接过书本,有心想要骂几句,最后想了想又住了嘴,翻开书本看了起来,这一看不打紧,他很快便陷了进去,当他看到“赃官可恨,人人知之。清官尤可恨,人多不知。盖赃官自知有病,不敢公然为非作歹,清官则自以为不要钱,何所不可?刚愎自用,小则杀人,大则误国,吾人亲目所见,不知凡几矣”这段话时,心中掀起了惊天的骇浪,这句话一针见血的点出了官场上那些官员的嘴脸,当他又看到书中所写的那名叫做玉贤的官员说道:“这人无论冤枉不冤枉。若放下他,一定不能甘心,将来连我前程都保不住。俗语说的好,‘斩草要除根’。”这句话时,王迁的手都有些发抖,这句话也道尽了一些官员的丑恶嘴脸。
  有心想要批评几句,但他想了好一会也想不出反驳的话语,最后只能颓然坐在椅子上摇头苦笑,最后他才说道:“罢了罢了,老夫就且做做看吧,只是你这是将老夫架在火炉上拷啊!”
  王迁的话说得不错,经过短短的七天时间,《大明时报》便在金陵城掀起了一股热潮,虽然那些往《大明时报》投稿的读书人写的稿子水平不怎么样,但《大明时报》上连载的《儒林外传》和《老残游记》却在整个金陵掀起了滔天的巨浪,许多官员看到这篇犹如一把尖刀般刺入己方胸膛的小说后暴跳如雷,不少人都纷纷要求要关闭这个大明时报。
  位于金陵最繁华的街道的一所府邸的大厅里,钱能坐在主位上,在他的下首则坐着十多个人,而这些人也很有意思,一边是身穿长衫的商贾,另一边却是七八名身穿官服的官员,虽然这些人的身份不一样,但是他们脸上的表情却是一样的。
  只见一名胸前的补子上绣着鹭鸶的官员问道:“钱公公,下官以为这大明时报公然藐视朝廷抨击朝政,已然在民间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现在不少百姓都在议论那本《老残游记》,说什么贪官可恶清官更加可恶,尤其是一些茶馆那些说书的更是将这些东西编成了段子广为流传,若是不尽快制止,恐怕用不到几个月全大明都知道了。”
  钱能斜瞄了说话的官员一眼并没有说话,此人是金陵府的通判名叫张文,同时也是东林党的一员,大明时报上刊登的《老残游记》后,受到影响最大的就是东林党的那些人,因为东林党平日里就是以清廉自诩的,如今《大明时报》上竟然公然说出了“贪官可恨,清官尤可恨”的言论,这不亚于一把尖刀刺向了他们的心窝啊,如此一来许多人都坐不住了。
  看到钱能不说话,另一旁的一名商贾模样的中年人也对钱能说道:“钱公公,小人们得到消息,那忠勇侯不但公然刊发那些妖言惑众的言论,而且一批运着精盐的海船已然离开了天津,再有两日就要抵达金陵了,届时我们该如何是好?”
  “是啊钱公公,这忠勇侯一到我们金陵就弄出了这么多事情,若是让此人再在金陵呆下去我等恐怕永无宁日啊!”一众官员和商贾也纷纷出言抱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1/3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