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明朝生涯(校对)第2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6/338

  一直站在众将当中默不作声的武清也说道:“侯爷说的是,朝廷特许侯爷镇守辽东,看似天大的信任和恩典,其实也是将一个大大的包袱扔给了咱们。你们想,原先朝廷每年大部分的赋税变成了辽饷发到了辽东,一旦辽东变成了咱们的地盘,你们认为朝廷还会发辽饷给咱们么?朝廷每年省下的四百多万辽饷能做多少事?而反观在咱们,每年要往辽东这个无底洞仍多少银子你们想过没有?”
  “嘶……”
  听到这里,众将不仅倒吸了一口气,他们这才想起来,感情辽东这块地方固然是块肥肉,但这块肥肉也是有毒的,胃口不好的人吃下去是很容易肠穿肚烂的。
  吴成枫惊叹道:“我的乖乖……朝廷这招也太阴险了吧,让咱们替他们拼命不说,临了还要害咱们一把。侯爷,既然如此咱们就不要理会朝廷的狗屁命令了,咱们还是退回山西吧,反正打下了山海关咱们也算是对得起朝廷了,其他的事情他们爱咋滴咋地!”
  吴成峰的话也代表了一部分人的心声,不少人纷纷附和。
  “对……既然朝廷那些大人们不拿咱们当人看,咱们又何必替他们卖命,咱们回山西去!”
  此时别说了顺宝等一干岳阳的老部下了,就连杨国柱、虎大威等后来才投入他麾下的宣大将领脸上也露出了深以为然的表情。虽然他们这些后来才归顺岳阳的将领对大明还是有感情的,但任是谁也不甘心在为朝廷卖命后还要被朝廷算计。
  只是岳阳却摇了摇头:“不行,既然本侯答应了朝廷就不会半途而废。再者说了,你们想过没有,如今的山海关已经落入了咱们的手里,朝廷对锦州的粮饷也已经完全断绝,一旦祖大寿这些人发现朝廷已经完全抛弃了他们,你们想想看,他们会怎么做?”
  听到这里,众将不禁面面相窥起来,良久……密云总兵唐通这才叹息道:“若是如此,祖大寿若想活下去唯一的选择就是降清了!”
  “哗……”
  唐通的话一出口,众将全都哗然起来,一旦祖大寿降清的话,锦州势必要落入满清的手中,这么一来整个辽东就要有一大半要落入满清的手中,那这个影响可就大了,谁也承担不起这个责任。想到这里,众人才发现现在宣大军已经是前进也不是后退也不是,这下众人有些坐蜡了,最后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了岳阳这个大老板。
  看到众人有些担忧的眼光,岳阳却笑了起来,他长吐了口气徐徐说道:“诸位,你们都应该知晓本侯是什么出身吧?”
  听到这里,众人都笑了,谁不知道岳阳就是一个小地主家的秀才出身啊,当初还几乎被应州府的一户商贾之子给打死,后来才一步步走到了今天这个位子。
  看到众人的目光,岳阳点点头:“看来你们都知道本侯的往事,其实我要说的是本侯能从当初五百团练起家,拼下了如今偌大的家当,如今更是坐拥一省之地,拥兵十数万,还有什么困难是咱们不能克服的?朝廷是给咱们扔了一块带毒的肥肉,可咱们牙口好胃口也好,咱们就吃下了,我看谁能把咱怎么样!”
  看到岳阳豪气干云的模样,众将也感到士气高昂起来,纷纷和声道:“侯爷说得对,大风大浪咱们都过来了,难不成连一个小小的锦州都不敢拿下来吗?干了……”
  看着众将士气高昂的模样,岳阳满意的点了点头……
  第二天一大早,吃完了早餐后岳阳变指挥着大军开始对锦州展开了猛攻。
  和打山海关一样,首先对锦州发起攻击的依然是隶属于炮营的高空侦察营,一枚枚黑黝黝的炸弹被点燃了导火索后从吊兰上扔了下来,剧烈的爆炸不断的在城头响起,一朵朵黑色的硝烟在城头绽放。
  祖大寿、祖大乐、祖大粥等人躲在城墙下的藏兵洞里,看着不断从天而降的炸弹吓得目瞪口呆。
  祖大乐叹了口气对身边的吴镶道:“妹夫,说实话我昨天还挺瞧不起你们的,认为你们占据了山海关这么一座城高墙深的坚城将然连一天都撑不下去实在是太窝囊了,可现在我明白了,有了这天上的玩意再坚固的城墙也白搭!”
  吴镶苦笑了一下,摇了摇头一句闭口不语,这时候他还能说什么呢?
  和吴镶一样闭口不语的还有祖大寿,只见他眯着眼睛直盯着不断从天上让下扔炸弹的热气球,对一旁的吴三桂道:“长伯,宣大军的这球状的玩意总不能一直往下扔东西吧,而且它们飞得这么低,咱们能不能诱使他们降下来然后用强弓对付他们么?”
  吴三桂摇摇头有些沮丧的说:“不行,这些宣大军鬼精得很,他们只停在空中四百多步的地方,说什么都不肯下来,这个高度咱们的弓弩完全够不着,而床弩又没法往天上打,所以咱们压根就拿他们没办法。而且最可恨的是他们还将火铳兵装上去,在天上用火铳打咱们,山海关一战咱们就是吃了这个大亏,无数的士卒就倒在了的火铳下。”
  听到这里,锦州称一众将领都倒吸了一口凉气,现在光是仍炸弹已经让他们这么狼狈了,要是再让他们在天上打冷枪的话他们还要不要活了。
  祖大寿和祖大乐对视了一眼,兄弟俩眼中闪过了一丝庆幸之色,看来昨天晚上把家眷全部送出城是正确的,要是这样的话锦州城确实很难守得住。不过祖大乐眼中闪过一丝厉色,狠声道:“宣大军是厉害,可咱们也不能白白的将锦州送给他们,大哥……妹夫,既然城墙是没法守得住了,那咱们就把人马扯进城内的民房里,我倒要看看他岳正宏敢不敢炸民房”
  “这……”
  众人一听心中就是猛然一跳,要是把宣大军放进城里打,固然可以多坚持一段时间,但这样一来也就意味着等这场仗打完锦州城至少要毁掉一大半。
  吴三辅不由得惊道:“大舅,要是这样的话锦州称可就要毁了呀!”
  祖大寿的眼皮子跳了几下咬牙道:“锦州城是我们祖家的根不假,可现在连我们都不在了,留着这个根还有什么用。”
  祖大寿轻飘飘的几句话让吴家父子脸色都有些发白,这位竟想让全城的人都为他们陪葬,这得有多狠的心才能做出这样的决定啊!
  轰炸仍在继续,只是六架热气球对于锦州这城池还说还是太少了。锦州城周长二十多里,有百姓十六万,六架热气球实在是太少了。
  在距离锦州城外三里地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岳阳通过望远镜看着锦州城头不断冒起的黑烟和火焰眉头微微皱了起来,比起山海关来说锦州实在是太打得太多了,热气球的轰炸效果并不是很好。
  又看了一会,岳阳才对一旁的通讯兵道:“命令高空侦察营赶紧扔完炸弹降落,然后用三架热气球换上火铳兵,准备对守城敌军进行压制,再告诉王朴,等热气球再次升空后他们就开始发起攻击,炮营和火铳手准备随时掩护部队攻城!”
  两刻钟后,王朴终于率领着麾下的六千步卒开始对锦州发动攻击,无数穿着绿色军装和防刺服的士兵举着刀枪盾牌推着盾车抬着云梯发出了一声声呐喊冲向了锦州城。
  很快锦州城上变出现了许许多多名身着鸳鸯战袄的士兵的身影,他们有的用石头砸,有的仍滚木,有的则是弯弓朝着下面射箭,一时间杀声响彻了云霄。
  “杀……”
  一名宣大军士刚爬到城墙的垛口,一名守军便从里面探出头来举起一块石头朝他扔了过来,这名军士只得往旁边一闪,只是却一脚踏空整个人掉到了地上,看来即便是不死也要断手断脚了。
  只是这名扔石头的守军还没来得及高兴就被三颗几乎是同时飞来的铅弹击中了胸脯,整个上半身竟然爆裂开来,只留下了下半身在城墙上。
  这名守军一死,下面一名宣大军趁机爬到了城墙垛口处,和其他宣大军不同,他的兵器别在了腰间左手拿着一个火把,只见他从腰间拔出了一枚万人敌凑到火把旁点燃,然后奋力扔到了城墙上。只听到“轰”的一声巨响,几名原本躲在城垛后的守军被炸得粉身碎骨。
  这一幕并不是单个的发生,而是几乎同时在不少城头响起。
  不得不说王朴确实是个有鬼点子的人,虽然历史上这位逃跑将军死得很窝囊,但一般来说惜命的人往往点子多,这个让攻城士兵往城头仍万人敌的战术就是他想出来的。
  
  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喜过望的多尔衮
  
  城墙上那此起彼伏的爆炸将守军炸得晕头转向,这种攻击的方式让守军很是有些措手不及。原本安全的地方也变得不安全了,躲在垛口后面照样会挨炸,不少守军在城墙上四处乱跑,只是这样一来他们的目标就更显眼了,只是他们却忘了天上可是还飘着六艘热气球,上面的火铳手们可不会放过这么明显的目标,在一声声的枪声中,守军不断的倒了下来。
  “对……就是这样,赶紧仍万人敌……前往别忘那些人聚成一团!”站在一辆盾车后面指挥作战的王朴搂着一部对讲机不断的对前面的攻城部队下达命令,看到刚开战不过半个时辰就取得了如此有利的战果,王朴乐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
  在距离王朴两里地处的一个隐蔽的土包上,岳阳在一大群将领的拥护下正在观察攻城战况,看到王朴指挥的攻城行动如此顺利,众人的眼中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岳阳夸奖道:“今早我还担心王总兵攻城会遇到麻烦,没想到他打得很不赖嘛,才半个时辰能打成这个样子,看来城破也是迟早的事。”
  杨国柱也笑道:“侯爷可别太夸奖他,这家伙经不得夸,一夸就会翘尾巴,只是末将也没料到他竟然还想出了用万人敌开路的法子,这一招要是用好了确实能大大减轻攻城部队的损失。”
  岳阳看了看杨国柱却是淡淡一笑没有说话,继续将目光关注在了前方的攻城战上。随着他势力不断增强,麾下的人马已经隐隐有了山头主义的苗头,以杨国柱、虎大威、王朴、唐通等原宣大将领将领为一帮,另一帮则以顺宝、胡老三、吴成枫、楚狄等人为另一伙,而以海楼、武清、陈智、方以智、陈贞慧、冒襄等一干读书人则又是另结成一伙,这样的局面是并非有人故意引导,而是众人无意识的自发结成,对于这种情况岳阳并没有加以制止,只要别闹得太过份他都不会干涉。
  眼看着城墙多处出现险情,躲在一个拐角处指挥的祖大寿对身边的祖大粥说道:“三弟,你马上再派三千人上城墙,绝不能让选大军这么块就占领城墙。”
  祖大粥看着前方城墙上不断露出身形的选大军特有的绿色军服,眼中一抹狠色一闪而过,他点了点头:“大哥,我亲自带人去!不把宣大军赶下去我绝不回来见你!”
  说着,他一跃而起,跑到城墙下又带了三千人朝最危险的南城墙跑去……
  虽然锦州城上炮火连天,但在距离它不到一百里的界牌关上却依旧平静如昔。
  界牌关是锦州在北面最远的一座关隘,不过与其说是关隘还不如说是一座前敌城堡。它长三里地,面积不大,里面驻扎了一千五百名守军。在距离锦州不到两百里的地方驻守压力无疑是很大的,因此这里的守军在一般情况下警惕性都很高。
  界牌关的守将名叫刘凯,是一名游击将军。今天一大早起来刘凯就感到有些心神不安,但他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是以吃了早点后他就登上了城墙向北边眺望,并向北边派出了好几个批次的夜不收,几个时辰后那几波夜不收回来禀报一切正常,正当刘凯暗笑自己有些疑神疑鬼时,突然有人来报说大公子带着数千人感到了城外。
  当刘凯匆匆来到南门城时,吃惊的看到城外停留了一大队骑兵,祖家的大公子祖就策马站在最前面,在刘凯这队骑兵的后面停着一支长长的车队。
  看到这样的情形,刘凯不敢怠慢赶紧下了城墙命人打开城门让车队进来。
  “大公子……你这是……”看着一辆辆进程的马车,刘凯正要询问,却被祖泽润拉到了一旁。
  祖泽润把刘凯拉到一边面色阴沉的问道:“刘凯,这些日子鞑……满人那里有什么动静吗?”
  刘凯摇摇头:“回大公子话,小人今早刚派人去打探过,鞑子那边一切如常。”
  祖泽润皱起了眉头说道:“今后切莫鞑子鞑子的称呼满人了,对他们要客气点!”
  “嗯?大公子,锦州那边出了什么事?”刘凯是个精明的人,一听就意识到可能是出了问题,赶紧追问起来。
  祖泽润盯着刘凯沉声道:“刘凯,锦州那边出事了,朝廷派了忠勇侯岳阳来到了辽东。前些日子山海关依然失守,吴家父子率残部跑到了我们锦州,如今岳阳正率部紧追而来,估计如今已经对锦州发起攻击了。”
  刘凯大惊,失声道:“什么……朝廷怎可如此?咱们对朝廷是有大功的啊,这不是卸磨杀驴吗?”
  “什么大功啊!”祖泽润苦笑了起来:“如今咱们对朝廷没用了,朝廷自然用不着咱们了加之前些日子咱们做的事情估计被朝廷察觉了,是以皇上派了宣大军要来抓咱们进京受审呢。”
  “那朝廷也不能这么无情啊!”刘凯气愤的说:“咱们替朝廷卖命这么多年,即便是犯了一点小错可朝廷也不能招呼也不打一声就派出大军来打咱们,这不是逼咱们去死吗?”
  “死倒不用!”祖泽润冷笑道:“朝廷想要咱们去死也没那么容易,你看到了吗,我这次已经把所有的家眷都带来了,万一锦州守不住的话咱们就投靠到北边去!”
  “什么……投靠鞑子?”乍一听这话刘凯一时头脑有些转不过弯来,结结巴巴的问道:“公子,咱们和鞑子打了那么多年,现在却骤然投靠过去,恐怕……”
  “什么鞑子鞑子的,今后可不能再这么叫人家了!”祖泽润恨恨的训斥道:“从朝廷派宣大军来捉拿咱们的那一刻起咱们便不再是大明的臣子,咱们现在除了投靠北边那些人还能去哪?”
  刘凯听后不禁哑然,是啊……如今的大明虽大,但早已没有了他们的容身之处,他们除了投靠满清之外早已无路可走,毕竟从他们放开关隘让鞑子入关的那一刻起他们便早已没有了退路,十一月的严冬是如此的寒冷,但此时的刘凯却觉得有一股比寒风还有冰冷的寒意从心中慢慢蔓延出来,仿佛要将他全身都要冰封住……
  “轰……”
  一声巨大的爆炸在锦州城的南城门口爆炸开来,一枚从热气球上投掷下来三十多斤重的炸弹爆炸了,数十斤重的黑火药在一瞬间迸发出了巨大的能量,除了将周围十多名名守军炸得粉身碎骨外,同时也将周围的守军清理一空,此时的城墙上已经到处都是爬上来的宣大军士,他们挥舞着手中的兵器和拼命想要夺回城墙的敌军杀成了一团。
  有数十名军士在一名什长的带领下朝着城门冲去,他们的任务就是将城门打开然后将外面的火铳兵放进来,只要火铳兵一进城这些守军除了跪地投降外便再无生路,而城墙上的守军也知道明白这个道理,数十名守军在一名军官的带领下也拼命杀了过来。
  “杀……”
  一名守军举起手中的长刀用尽力气朝着那名宣大军的什长砍了过去,这名什长应该是个武艺娴熟之辈,他不假思索的举起盾牌一挡发出了刺耳的金属撞击声,随后这名什长趁机将手中的长刀捅进了对方的小腹用力搅动了一下后才拔了出来,守军立刻弯下了腰发出了尖锐的哀嚎声,他弯下了腰扔掉了手中的兵器双手紧紧捂住了小腹整个人都跪在了地上。虽然他拼命的捂住了肚子,但鲜红的血液还是快速的涌了出来,随后他整个人倒在了地上用力的哀嚎起来。
  这名什长没有理会这名倒在地上哀嚎的守军,经验丰富的他很清楚这名守军此刻就算是神仙来了也救不活了。他朝着另外几名正在厮杀的人马跑了过去,只要能歼灭这些守军他就能打开城门将同伴放进来,届时一个大功劳是绝对跑不了的。
  经过一番激烈的厮杀,这名什长终于带领着手下的人马将这些守军全部杀死,随后他们迅速跑到了城门下,很快随着一阵刺耳的摩擦声,沉重的城门终于被打开了。
  当城门被打开的那一霎那,早就等候在外面的宣大军众将士们发出了一阵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
  “冲啊……”
  早已等得不耐烦的顺宝把手一挥,最靠近城门的两千多名火铳兵立刻端着上了刺刀的火铳冲向了城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6/3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