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明朝生涯(校对)第2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3/338

  良久之后,何可纲才叹息了一声,“既然侯爷不喜末将说这些话,那末将今后便不说了,今日是末将冒失了,望侯爷赎罪。”
  岳阳意味深长的看了他一言点点头,“望子敬莫要忘了今日之言才好……好了,这里太冷我们回去吧。”
  两人正要往回走,突然听到城墙下传来一声喊声:“侯爷,有京城来的六百里加急。”
  “拿上来!”
  很快,便有亲兵送来了一封信,岳阳打开一看,原来是自己派驻在京城的财政司副司长汤护送来的,上面将今日京城发生的事情原原本本的汇报了一边,最后汤护还在信中说道:“朱纯臣、商周诈行此龌蹉之事,满朝文武皆成泥塑,皇上身为大明君主竟然也对此不闻不问,呜呼……大明何至于沦落至此,遍观大殿上尽是小人横行,此种朝廷还值得辅佐否?”
  岳阳看完后没有做声,而是将信递给了一旁的何可纲,何可纲看后也是满脸的诧异,旧居边关的他实在没想到当今朝堂上竟然还会发生如此奇葩之事。遵纪守法卖平价粮的商贾朝廷不表彰,反倒要将其问罪,而欺压善良横行京城的贵戚反倒气焰嚣张,这还有天理吗?
  “怎么样?现在你还要劝我去向皇上请罪吗?你以为皇帝还会重用我吗?”岳阳的话里充满了讥讽,“如今的大明已经是一艘四处漏风漏水的大船,任凭你再努力也救不了了,若我朕的不顾一切的去救它,最后的下场就是和它一起沉入水里。”
  何可纲沉默了良久,这才对岳阳重新郑重的做了一个揖诚恳的说道:“侯爷,适才是末将错了,今后,末将再也不会对您劝说了。”
  “那感情好,咱们回去吧。”对于何可纲认错的态度岳阳表示基本满意,点了点头示意他准备回去。
  只是两人刚走下城墙,又有一名亲兵来报:“侯爷,朝廷又派人来了,送信的使者就在府衙里等您。”
  “嘿……朝廷这还没完啦!”岳阳不禁有些不耐烦起来,这个崇祯到底还要出什么幺蛾子。
  只是虽然很不耐烦,但岳阳还是不得不匆匆赶到府衙。当岳阳来到府衙后,看到两名浑身泥泞的缇骑侯在大堂,看到岳阳来后两人赶紧给他下跪见礼,随后一名缇骑赶紧从怀里掏出了一封表面封了火漆的公文郑重的交给岳阳。
  这封公文是兵部的名义发来的,内容不长,当今的兵部尚书兼东阳阁大学士、内阁首辅大臣杨嗣昌以兵部的名义让岳阳回京述职,并且说了当今皇上要亲自召见他。
  岳阳召集了手下的众多将领,向大家展示了这封公文并说道,“诸位,如今朝廷欲召集本侯回京述职,你们说本侯该怎么做啊?”
  身为岳阳铁杆心腹的顺宝第一个跳出来反对:“侯爷,您可不能去啊,这杨嗣昌摆明了就不安好心,您这一去就是自投罗网啊。”
  就连杨国柱这个老成持重的人也劝道:“是啊侯爷,如今朝廷对您极为猜忌,您这一去恐怕就是羊入虎口啊。”
  性子急噪的吴成枫更是喊道:“侯爷,岂不闻袁崇焕下场呼?”
  听到这里,就连岳阳也翻了个白眼,这小子也太不会说话了吧。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劝岳阳不要去京城,如今的京城里盼着岳阳死的人没有一万也有八千,他这么一去不等于自投罗网了吗?
  岳阳在明朝通过这些年的经营,已经打造了一个以他为核心的利益团体,这些人的身家性命和荣华富贵早就和岳阳紧紧的系在了一起,如今岳阳的儿子年纪尚幼,一旦岳阳出了什么问题那么这个看似强大的团体便会在顷刻间四分五裂,而他们这些人也会重新沦落成爷爷不疼姥姥不爱的角色,这对于已经尝惯了甜头的他们来说是不可容忍的。
  看着众人七嘴八舌的劝着自己,岳阳微微一笑摆摆手,众人立刻住了嘴齐齐看着岳阳,等候他的命令。
  岳阳看着众人道:“原本本侯打算过些日子再回去的,但既然朝廷有了旨意过来,那本侯正好提前回家了……你们不用担心,听我说……本侯知道你们担心本侯的安危,但本侯也不是任人宰割之人,此番京城述职本侯是一定要回去的,但本侯可不是一个人回去,这次本侯要带着大军一起回京城。”
  “什么……”众人听后都惊呆了。
  
  第三百八十章
带兵进城
  
  对于从小生长在红旗下的岳阳来说,生命是可贵的,既然朝廷要召他回京述职,那他就要好好的谋划一番如何最大限度的将安全值提到最高。
  军队是要带去的,否则如何保证自己的安全啊?但现在的问题是要带多少人马回去,岳阳手下的将领大多都是宣大军出身,他担心这些人不肯留在留在辽东,但是当岳阳询问谁愿意镇守辽东时,让他感到意外的是竟然有不少人都抢着要留下来,尤其是在镇守锦州的人选上这些人更是抢得不可开交,杨国柱、虎大威、顺宝等人也吵得唾沫横飞一个个抢着要留守锦州,就连王朴这个历来信奉安全第一的家伙也把手举得高高的想要留在辽东。
  很是不解的岳阳问他们道:“辽东苦寒之地,比起大同、太原、浑源州等地差得太多,你们就这么抢着留在这里是干嘛呢?”
  杨国柱告诉了他答案:“如今宣大一代已无鞑子,末将等人在那已无事可做,而在这里则随时有与鞑子交手的机会,立功也更容易。”
  岳阳听后这才明白过来,感情这些家伙是嫌宣大没有仗打,而锦州则是身处第一线,立功的机会也更多些,这才吵吵嚷嚷的要留在这里啊。尼玛的,这还是一看到鞑子就望风而逃的明军吗?在另一个时空里但凡明末的将领们有这些家伙一半的勇气明朝也不会被鞑子痛殴数十年吧。
  其实岳阳不知道的是如今的历史已经因为他的到来而变得有些面目全非起来,军队是一支需要胜利来不断喂养的怪兽,只有不断的胜利才会培养起军队遇敌即战敢打敢拼的精神,现在岳阳的这支兵马可谓是这个年代装备最精良的一支军队,充足的给养和粮饷加上精良的器械和严苛的纪律是取胜的保障,加上这些年岳阳打下的一连串的赫赫威名,现在的宣大军对上清兵时底气那时相当的足,而反观如今的清兵一看到宣大军时还没打士气就泄了一半,和另一个时空的情况正好反了过来。
  既然众将都踊跃的想要留在辽东建功立业,那自然就好办多了,岳阳再三考虑后便让杨国柱和吴成枫率领两万步兵和一万骑兵镇守锦州,再命楚狄率领一万步兵镇守山海关,再命令何可纲在唐通的协助下在辽东招募新招募五万新兵,他自己则率领三万步骑去京城述职。
  崇祯十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岳阳率领三万多大军浩浩荡荡的开向了京城……
  “驾……驾驾……”
  数百匹骏马飞奔在被冰雪寒封的官道上溅起了一地的冰屑,隆隆的马蹄声不住的敲击着大地,回荡在寂静的原野上显得格外醒目。
  当时间到了上午巳时这数千名骑兵来到了此行的目的地,看着不远处巍峨高耸的城门,为首的一名骑士长长的吐了一口带着湿意的呼吸,但是在冰冷的寒风中迅速变成了白色的雾气飘荡在空气中。
  看着高耸延绵不绝的城墙,跟在岳阳身边的武清不禁说道:“这就是京城么,果然是雄伟啊!”
  岳阳哈哈一笑,“当然了,这就是京城,三石你还是第一次来吧,不过这京城嘛看久了也就是那么回事,今后你会习惯的。走……进城……”
  身为大明帝国的首都城门口自然是有守卫的,现在这些穿着破烂棉袄的守卫或是手持长枪或是腰间悬挂腰刀站在城门口朝那些进程的百姓索要进城费,而且这个进城费比起别的地方还要稍微贵些,毕竟是帝都嘛,不贵点怎么能行呢。
  数千名骑士的到来引发的动静自然不小,这些骑兵们也早就引起了守门官兵的主意,一名守门的兵丁乍惊之下还以为是敌军将至,差点就喊出了“敌袭”的话来,最后看到了为首的一名骑兵打出了日月旗,这才知道这些都是大明的兵丁。
  看着已然放缓了速度的骑兵,一名守门的兵丁正要上前询问却感到衣襟一紧,已然被人拉了回去,他扭头一看这才发现自己的顶头上司,一个从九品的城门官早已弯着腰媚笑着迎了上去口中连声道:“这位大人请报知身份来意,小人也好为您报备。”
  为首的骑兵是一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只见他淡淡的说道:“我等是宣大军,奉命回京述职,我名叫岳阳!”
  “岳……岳阳……”
  这位城门官一听浑身便打了个激灵,再定眼仔细看了看对方,膝盖一软差点就当场站不稳,连说话都开始结巴起来:“岳……岳侯爷……您……您回京了?”
  “嗯……你怎么也认识我?”
  来人正是奉旨回京述职的岳阳,他看着这名守门官眼中露出惊讶的神色,他没想到这名小小的城门官竟然也听说过自己的名字。
  岳阳也只是随口这么一问,城门官却吓得差点哭出来了,如今的大明谁不知道您老人家的名字啊,前些日子您手下那些杀才在前门大街上杀的一百多号京营兵丁的血迹还没干呢,如今的京城都在盛传眼前这位爷每天至少要吃五颗人心下酒才能入睡呢,他能不害怕嘛。
  “您……您可别跟小人开玩笑了,您……您是何等英雄人物,小……小人……怎么能认识您呢。”
  看着结结巴巴说话都不利落的城门官,岳阳浓眉一皱道:“好了,既然你认出了本侯,本侯也不和你废话,现在我们要进城,一共要缴多少城门税?”
  “城门税……不用不用……”城门官的脑袋摇得像个拨浪鼓,跟这位杀星要城门税?开什么玩笑,他还没活够呢,再说了那些当官的有谁缴会税啊。
  “不行……这税怎么能不交呢,要缴的!”岳阳很是认真的从口袋里掏出了十多枚银币扔给了城门官认真的说:“税是一定要交的否则不合规矩,我这里人多就一并缴了,这些银子够了没有?”
  “够了够了……”此时的城门官早已被吓得不知该说什么了,尼玛的……老子今天竟然跟这个杀星收税了。
  在红旗下长大的岳阳同志早已将依法纳税深深的刻入了骨子里,谁敢不缴税看看,那些税务局的叔叔阿姨们不把你罚得裤兜朝天不算完,那可是一个比有关部门还厉害的单位。
  正当岳阳想要策马进城的时候,一个怯生生的声音在一旁响了起来。
  “侯……侯爷……”
  “还有什么事?”岳阳好奇的策马止步。
  城门官战战兢兢的说道:“那……那啥……按规矩……侯爷您不能带这么多人马进城。”
  岳阳眉头又皱了起来:“那我能带多少人进去?”
  “五……五十……”
  “嗯……”
  城门官的话音刚落,他立刻就感到一道道犹如实质的目光看向了自己,这种毫不掩饰的凛冽杀气几乎要把他给吓尿了。他噗通一声就跪了下来泣声道:“侯爷……不是小人为难您,这是京城的规矩啊,没有兵部的公文或是圣旨是不能带兵进城的啊!”
  “屁话!”
  岳阳怒了,如今的京城盼着我死的人没有一万也有八千,只让老子带五十人进城,要是朱由检突然跟我翻脸那我岂不是连还手之力也没有?
  看到岳阳发怒,这名城门官也是跪下来连连叩头,“侯爷……您大人行行好,您真要是带这么多人进城小人的脑袋就没有,大明自打开国以来就没听说过哪位将军进京要带数千兵马进城的啊,本朝也没这个规矩啊!”
  虽然在盛怒中,但岳阳也知道这个城管们说的也有一定道理,要是哪个将军进城都带着几千兵马进城那还不乱套了吗?
  生气过后,岳阳也觉得带着数千名全副武装的骑兵进京城确实太招摇了,而且也容易惹人非议,这才说道:“这么着,咱们各退一步,本侯也不全部把人都带进去,本侯只带五百人进城,剩下的这些人留在城门口帮你们看守城门,你看如何?”
  “这……”城门官犹豫了一下,只是他看了看岳阳又看了看周围那些杀气腾腾的军士,心知若是自己在不答应恐怕对方一怒之下自己脑袋就真的要提前搬家了。
  看到城门官低头表示默认,岳阳转头对一旁的亲兵队长陈大志吩咐道:“待会我带着武清与五百弟兄进城,你带着剩下的兄弟守住城门口,我不出来之前谁也不许关闭城门。对讲机保持畅通,另外再派人通知大军让他们移师到离城门两里地处驻扎,一旦有什么动静就给老子杀进去,明白吗?”
  “末将明白!”陈大志点点头,他伸手召来了一名千总,低声在他耳边说了几句,那名千总立即下马并带人将整个跑进了城门并上了城门楼,直到三千多人将城门的整段地方都占领后这才点头大声报告一切准备完毕。而看着这些军士所做的一切,城门官简直就要哭出来了,这位岳侯爷现在是要占领京城的架势么,我只是一个看大门的,你不要这么为难我行不行?
  占领了整个北门后,岳阳这才带着五百名快步进了京城。
  这次岳阳第二次进京城,上一次进京还是在去年的时候,那时的岳阳奉命率部进京城筹粮以解决大军缺粮的问题,当时的岳阳带着人马一路横冲直撞杀了不少人,这才筹够了足够的粮食已供大军所需,估计从那时起岳阳的名字已经在不少人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了。
  依旧是同样的街道同样的人,只是心情却大不一样,上次来的时候岳阳还只是一名参将,只能说是中级军官,现在的他已经是一名手握重兵威震边关的侯爷,他的一举一动都会对这个庞大的敌国产生重大的影响。
  武清策马紧跟在岳阳的身后,经过了几年的军旅生涯的历练,如今的武清已经完全没有了当初刚投靠岳阳时那种白面书生的文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精明的干练和坚毅。
  看着满大街的流民和随处可见的乞丐,武清刚进城时的震撼已经被另一种情绪所代替。他策马来到了岳阳身边不解的问道:“侯爷,这京城乃天子脚下,达官显贵汇聚之地,怎会如此……如此……”说到这里,武清说不下去了。
  “如此不堪是吧?”岳阳仿佛是见怪不怪的说道:“京城尽管是天子聚集之所,但也并非就是人间天堂,加之如今朝廷财政空虚中原流寇遍地,朝廷仅有的一点赋税都填进了那个无底洞,哪来的钱财救济灾民。况且朝廷的习气你也不是不知道,不管什么银子到了下面的官吏手中都得被他们剥下一层皮,最后到灾民手中的不过是十之二三罢了。”
  看着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灾民,和那些已经冻得哭不出声来的孩童,武清沉默了突然问道:“侯爷,若是有朝一日侯爷能取而代之的话,这些流民的日子是否就会好过些呢?”
  岳阳沉默了半响,慢慢的策马走了好一会才说道:“我也不知道,你也不要将本侯想得多么的高尚,本侯也不过是个凡人而已,况且那个位子就真的那么好做么?古语有云,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那个位子到底舒不舒服或许只有坐上去的人才知道吧。”
  说完这句话之后岳阳就再也不吭声了,现在的岳阳贵为侯爷拥兵十数万,可以说他现在打个喷嚏大明都要震三震,可是在夜深人静的额时候岳阳也但心自问,如果有朝一日他坐上了那把椅子,是不是真的就会心满意足呢?那个位子真的就那么诱人么?
  像朱由检那样,登基那么多年了,每天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吃的也不咋的,战战兢兢的干了十多年,才不到三十岁的人呢头发就白了一半,这样的生活有什么意思?这个问题岳阳一直想了很久也没有答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3/3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