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明朝生涯(校对)第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338

  “哦,他们说什么了?”岳阳不以为意的问。
  “他……他们说少爷好好的干嘛非得去娶一个蒙古女人为妻,而且还是正妻,此事若是传扬出去对少爷您的前程是极为不利的。”
  “这是什么混帐话!”岳阳立即勃然作色道,他一听就知道是有人在玲珑姐妹面前说小话了,否则依照玲珑姐妹的单纯是不可能自己想出这么复杂的事的。
  玲珑姐妹一听岳阳的话语如此严厉,顿时花容失色,玉玲忙说声“知道了。”只有玉珑鼓足了勇气,偎进岳阳怀里撒娇道∶“奴家也是关心少爷嘛。”
  “你们呀,还是多关心别的事情吧!”屋里闷热的璁气蒸得玉珑体香四溢,双方完全没有阻隔之下岳阳很容易感受到玉珑青春的火力,岳阳的心里又有些火热起来。
  强行压下了心中的那股邪火,岳阳才正色说道;“你们两人生性单纯,不明白有些事情的复杂,但是你们要记住,少爷娶了海兰珠为正妻自然有少爷的道理,但是对于你们还是一如既往的疼爱。至于那些小人这回若是再跑到你们前面乱嚼舌头你们尽管命护院将他们乱棒打出去,咱们岳家不要这种小人,明白吗?”
  “是,奴婢明白了!”伏在岳阳怀里的两姐妹乖巧异常的连连点头,她们岳阳很少对她们使脸色,但一旦用这种郑重的语气说话,那一定是很认真的。
  安抚好了两姐妹后,岳阳就陷入了沉思,看来还真是被多尔衮那家伙说着了,自己娶海兰珠回来家里还是有些不同的意见啊……
  
  第九十六章
大练兵
  
  “一……一……一二一……”
  “向左转,向右看齐!”
  嘹亮的口号声在岳家庄西侧已经扩大了一倍的校场上响彻着,数千名士卒随着军官们的口号进行着各种训练!看起来就是一副热火朝天的景象。
  “为啥上头不承认咱们的功劳,咱们确实是斩杀五百建奴了,连他们的铠甲兵器也缴获了不少,怎么就不能算功劳呢?”
  顺宝的嗓门在校场一个角落里响了起来,今天的顺宝依旧穿着一身深灰色的歌德铠甲肩上披着一件红色披风,腰间挎着一把长刀,看起来卖相十足。其实自打他被岳阳任命为防守官后,这厮有事没事都会穿着他那身歌德铠甲出来显摆。
  “行了,这事根本就没法说,朝廷不会承认的!”一旁的胡老三倒是比较冷静。
  “可咱们死伤了一百多名弟兄呢,不给他们一个说法过意不去啊!”这是骑兵千总吴成枫的声音,在前些日子和多铎的战斗中,吴成枫所率领的骑兵损失最大,他自然也是最痛心的。
  “可问题是这事咱们就没法说,岳大人本来就是擅自出关,这事要是传出去别说朝廷的嘉奖了,不被罢官免职就不错了。”说这话的是众人当中年纪最大,但官却最小的冯晓明。
  听了这话,众人沉默了,最后顺宝才说道:“不过岳大人也给了死伤的弟兄一笔抚恤,且阵亡士卒的家属每个月有二两银子的补贴补贴,这样他们的日子也就没那么难过了。”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在众人身后响了起来,“怎么,你们聚在这里都在说什么呢?”
  听到这个声音,众人赶紧行礼纷纷叫道:“大人好……”
  “嗯,大家好!”
  同样一身戎装的岳阳走了过来,来到众人当中停了下来,犀利的眼神环视了众人一眼这才说道:“本官知道,诸位对前些日子在和鞑子交手后阵亡的将士没能得到朝廷的认可感到不满,这点本官能够体谅。但是刚才冯百总说得对,咱们上次出关原本就没有得到朝廷和兵部的命令,属于擅自行动,若是朝廷追究起来够咱们喝一壶的。所以本官也就没有为他们向朝廷上报,但是诸位可以放心,只要岳某还在,就不会亏待阵亡士卒的家属,而且他们的死也并非全无代价,咱们这次又弄来了近四千匹战马,有了这些战马,咱们就又能组建一支两千人左右的骑兵队伍,吴千总,这次你们骑兵可是要发财了。”这最后一句话是对吴成枫用开玩笑的语气说的。
  “全赖大人的栽培和提携,卑职不敢居功!”吴成枫赶紧躬身道谢。目前岳阳手下几乎所有的骑兵都归他指挥,骑兵的规模越大也就意味着他的实力越强大,这是任何一名军官都乐于看到的。
  “虽然你的实力增强了,但是你也要审视自己的不足。”看到吴成枫高兴的模样,岳阳也没有忘记敲打他,“上次和多铎的战斗里,你们一千骑兵围攻他们不足两百人,虽然几乎全歼鞑子,但是你们本身也损失惨重,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了,你们的训练还是不足啊!”
  “是,大人教训得对,从今往后卑职一定好好训练那些兔崽子。”被岳阳这么一说,吴成枫也是脸上一红。在和多铎的一战中,他以五倍的兵力围攻人家,最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人家干掉,己方还损失了近百人,这样的战果实在不能说好。
  看到吴成枫低着头的样子,岳阳也不打算再继续说教了,而是把话题一转,“从上次和鞑子的交战情形来看,我是很不满意的,我们的人比对方多,兵器铠甲也比鞑子的好,要不是靠着新式火铳的威力,我估计咱们肯定要被鞑子一锅端了不可,顺宝,你身为防守官,就没有什么要说的吗?”
  “啊……”
  顺宝没想到岳阳竟然一转口,就将枪口对准了自己,完全没有准备的他不禁有些手足无措起来。喃喃了两声后他才低着头说道:“大人,这事是卑职没有做好,辜负了大人的期望,卑职有罪!”
  “算了,这事的主要责任在我,是我没有把可能发生的事情预料到,这才导致了不必要的损失!”
  岳阳把主要的责任都揽了过来,他看着沉默的众人继续说道:“这些日子,咱们的队伍扩充得很快,从原本五百来人的变成如今七八千人的,队伍是扩大了,但是士卒的训练却没能及时跟上,尤其是那些低级军官,例如伍长、什长以及百总大多都是从原来的老兵里挑选出来的,无论是能力带兵经验都比较欠缺,这点尤其突出,所以我们下一阶段要做的事情不是继续扩兵,而是全军要进行为期半年的大练兵,要用半年的时间锻炼出一支合格的队伍!”
  “全军大练兵?”众人相互对视了一眼,眼中露出一丝疑惑之色,顺宝首先问道:“少……大人,不知道这练兵是要如何练法,竟然要全军一起练,有这个必要吗?”
  “是啊大人,现如今咱们可不是当初只有几百人的团练了,咱们七八千号人马若是一起练兵的话动静可小不了。”这是冯晓明的话。
  “是啊,大人,您可要三思啊!”周围好几个人也开始劝岳阳。
  “不用三思了,我意已决,这个练兵的活动一定要进行下去!”岳阳的语气犹如斩钉绝铁般坚决,“只有平时多流汗,战时才能少流血,上次和鞑子的较量已经告诉咱们,兵不是越多越好的,关键是士卒们的士气和训练程度。若非咱们运气好,加之又装备了火铳,恐怕本官早就变成草原上的一堆枯骨了。
  今天本官把话撂在这了,你们要是谁觉得自己干不了,受不了这份苦可以现在就说出来,本官立马就把他安排到五里寨的外弯去屯田开荒,每天晚上都能和老婆孩子热炕头。你们有谁愿意去啊?”
  岳阳的话音刚落,所有人都怂了,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吭声。
  “怎么,没人愿意去屯田吗?”岳阳又环视了众人一眼,所有的人都不敢和他的眼神对视。
  “平日里你们一个个总是牛皮哄哄的说自己的兵是如何如何的厉害,自己又是如何的牛气。牛皮吹多了就觉得自己天下无敌了,但事实上呢,胜仗是打出来而不是吹出来的,两千大军碰到五百鞑子都被打得手忙脚乱,若是碰上鞑子五千大军甚至五万大军呢,恐怕人家一个冲锋咱们就全军溃退了吧!”
  岳阳越说越气,话说上次和多铎打的那一仗可是把岳阳吓得不清,不少士卒竟然吓得连枪都不会开了,在战后的清点工作中,岳阳接到报告,一名百总们在检查士卒装备时,竟然从一名士卒的火铳枪膛里倒出了十多颗铅弹,由此可见这名火铳兵当时紧张到了何种程度,而这名百总差点被气得当场晕过去。当顺宝把这件事告诉了岳阳,把岳阳也被震得不清,这才有了回来后要进行大练兵的想法。
  “我在这里把丑话说到前头,你们这回的大练兵可不比寻常,奉行的是能者上庸者下的标准。谁带的兵成绩好,本官就升谁的官,谁带的兵成绩差……哼哼,不好意思,本官就要把你一撸到底。”此时的岳阳言语里满是疾声厉色的味道,可以看得出他绝不只是说说而已。
  “最后,我还要宣布一件事。从今天起,所有士卒都要学习文化,识字达到五百以上者可以领全饷,不达到五百字者领半饷,识字一千以上者方可担百总官职,识字三千以上者方可担任千总以上官职,若是不达标的,就算是天王老子也不能当官!都听明白了吗?”
  “是,卑职听明白了!”
  周围响起了一阵稀稀落落的回应声,不少人的脸上都泛起了愁容。对于不少人来说,让他们上阵杀敌他们二话不说立马就能上去,可要是让他们识字的话,恐怕不比一个穷屌丝要娶白富美做媳妇的难度要低多少,对这点尤其不满的胡老三脸立刻就有些发白,赶紧向岳阳哀求道。
  “少爷,卑职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您让卑职读书识字,而且还要识字三千衣裳,这不是要了卑职的命嘛!”
  看着胡老三哀求的脸,岳阳毫不客气的说道:“你要是不想干可以立刻脱下身上这身虎皮,回岳家庄继续当你的护院,我绝不拦着你!”
  “别……少爷您可别,我……我学还不行吗?”一看到岳阳要动真格的了,胡老三赶紧忙不迭的答应下来。
  说完,岳阳冷着脸对众人道:“好了,事情就这样,到底是去屯田还是留在军队干你们自己决定,你们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说完,岳阳背着手朝不远处走去,这时候的他虽然还在操场上,但心思却早已回味起前些日子的那场大战……
  
  第九十七章
许鼎臣的烦恼
  
  随着娇媚的春风吹过三晋大地,原本枯黄的大地也孕育出了绿色,到了五月之后,天气变得炎热,路上的行人也开始多了起来。
  今天,位于太原城西南四十里处的龙山山顶处迎来了一行客人,这行人约有四五十人左右,绝大部分人都穿着红黑色的皂袍,他们大多数人的腰间挂着一把燕翔刀,动作矫捷,不时左顾右盼,眉宇之间皆是精干之色,而被他们围在中间的是两顶小轿子,轿子被墨绿色的丝绸包裹着,看不出里面到底坐着什么人。
  一行人来到龙门石窟外停了下来开始落轿,从轿子里出来了两个人。为首的一个五十来岁的中年男子,他形貌端正,眉宇间一股不怒自威的神态跃然而出,此人正是身为山西巡抚的许鼎臣。
  而从另一顶轿子里出来的人则是一名四十来岁,身穿宝蓝色长袍面白无须的中年男子。
  只见下来后那名中年男子打量了一下周围后笑着对许鼎臣说道:“许大人,咱家虽然刚来山西,却也曾听说过龙山石窟的大名,今日来此刚一落脚便觉得一股肃然之气跃然而出,果然是不同反响啊。”
  这名中年男子的话音比起平常男子显得尖锐了不少,常人听起来或许显得有些怪异。但许鼎臣却显得习以为常,只见他手捋长须往周围看了看笑道:“魏公公常年居住京城,什么样的景致没有见过,龙门石窟虽好,但对于您来说或许不过是平常罢了。”
  原来,这名面白无须的中年男子却是正是新派来的山西镇守太监魏同和。明末的镇守太监权利可不小,这些镇守太监则拥有监督军事将领、协赞军事行动、整饬军纪边防等权限。
  按理说作为镇守太监的魏同和应该呆在军事重镇大同府才是,可魏同和此人却嫌大同府离边境太近,找了个理由向崇祯打了个报告,把自己的驻地给调到太原来了。对于他的到来许鼎臣虽然很是不喜,但他也不敢轻易得罪这些宦官,作为官场的老人许鼎臣很清楚,这些太监虽然不一定能帮你成事,但若是他们要坏你的事却也就是一句话的事,因此今天他特地挑一个时间陪魏同和来龙山石窟游玩。
  魏同和看着周围那肃穆的景致,眉头却是轻轻一挑,感到周围的风景太过单调了,于是便信步朝石窟内走了进去。但是当魏同和一进入石窟后便被里面那些朴实、凝练、庄重的雕像所震撼。
  这时,跟在后面的许鼎臣在一旁介绍道:“魏公公,这石窟内共有道教石雕像66尊、浮雕云龙8条以及双凤藻井、仙鹤等诸多石雕,均为前朝太宗年间所雕刻,雕像颇为精致,堪称佳品实为不可多得的瑰宝啊!”
  看着一座座透出朴实凝重气息的雕像,魏同和不由得点头道:“不错,若非亲眼所见,咱家着实不敢相信竟然由此巧夺天工之物,可惜啊,若是能让皇上也来鉴赏一番就好了。”
  许鼎臣哈哈一笑:“皇上整日日理万机,操心天下大事,哪有时间来此游玩呢,只是吾等身为臣子,却不能为皇上分忧,实是愧对皇上啊!”
  两人闲聊了几句,又在石窟内四处走了一会,第一次来这里的魏同和不时为那些栩栩如生的雕像所赞叹,约莫过了半个时辰后,两人这才走出了石窟。
  而此时早有随从在山顶的平地上摆好了矮几和两个凳子,矮几上放着一壶热气腾腾的茶水。许鼎臣和魏同和坐了下来,一边观赏康周围的风景一边品茶。
  魏同和品了一口茶水,笑着对许鼎臣说道:“许大人,咱家来之前曾听皇上夸奖过您呢,皇上说,山西流寇之所以能迅速平息,多亏了两个人。一个是宣大总督张宗衡,另一个则是山西巡抚许鼎臣,有此二人在山西坐镇,朕无忧亦!”
  听了魏同和提到了张宗衡,许鼎臣眼中闪过一丝不悦之色,但很快便一闪即逝。他轻笑一声感慨道:“皇上过奖了,老夫不过是尽了一名臣子之职罢了,再说我许某人不过一介巡抚,手无一兵一卒,又如何能平息流寇呢。”
  许鼎臣那名为谦虚实为抱怨的话魏同和又如何听不出来呢,不管任何朝代,最为凶险和肮脏的地方只有两个地方,那就是大内和妓院,从宫中出来的魏同和自然早就练得一副察言观色的好本事,许鼎臣那一闪而逝的怨气自然逃不过他的眼睛。
  只见魏同和笑道:“许大人太过谦虚了,据咱家所知,那张宗衡派出了杨国柱清剿流寇,杨国柱虽然也是一员勇将,但却也有力有不殆之时,在其到来之前高迎祥等人连克大宁、隰州、泽州、寿阳诸州等数城,后又攻向应州府,却被应州军民击退,贼寇经此大败,其嚣张气焰才被压了下来,此皆为大人之功也!”
  上次流寇入境,崇祯皇帝给张宗衡和许鼎臣下达了命令,命二人限期剿灭流寇,并给二人划分了防守区域。但山西的兵权几乎全都握在张宗衡手里,许鼎臣过得甭提有多憋屈了,而应州府则是许鼎臣的防守区域范围,那场应州城下的大捷自然要算在许鼎臣身上,魏同和这个马屁着实拍得许鼎臣心里暖乎乎的。只见他笑道:“魏公公过奖了,这不过是应州府军民上下一心,将士用命而已!不过也不瞒魏公公,应州能有此番大捷,也多亏了一个人啊!否则应州别说是大捷了,能否保住都难说啊!”
  “哦,此人姓甚名谁,是何官职啊?”难得听一名巡抚如此夸奖一个人,魏同和也开始好奇起来。
  许鼎臣捋须笑道:“此人姓岳名阳,字正宏,应州府五里寨人士,有秀才功名在身,在流寇肆虐之际,此人毅然率领五百团练赶赴应州府救援,于城外大破上万贼寇,张献忠此贼也不得不狼狈逃窜,这才解了应州之围啊!”
  “哦,我朝竟还有此等忠义之士?”听到这里,魏同和也不由得吃了一惊。
  在这里不得不说一下,魏同和此人确实和一般的太监一样,贪财、怕死,但是他也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对皇帝倒是挺忠心的,毕竟他的利益早就和皇帝牢牢的联系在了一起,因此一听说竟有如此人才,他一时不由得动了爱才之心。
  “许大人,若是此人真有大才,您为何不将他举荐给朝廷啊?如今皇上求才若渴,必定会重用此人啊!”
  许鼎臣摇摇头苦笑道:“魏公公,您可别忘了,想那岳阳虽有功名,但毕竟只是一名秀才,许某如何将其举荐给皇上啊,无奈之下只好任命其为应州操守官,让其镇守一方,这也是许某职权范围内最大的能力了。”
  “啧啧,可惜了,可惜了!”魏同和摇了摇头,不住的口呼可惜。
  两人又品了口茶,魏同和缓缓的问道:“许大人,此次咱家来此上任,皇上让咱家除了关注流寇动静外,还有一件事要咱家办啊。这件事不知许大人办得如何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3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