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明朝生涯(校对)第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338

  “尼玛的,我说怎么这么奇怪呢。哥们跟这死太监并没有什么交情,这次怎么眼巴巴的跑来喝哥的喜酒,感情这家伙是看到哥一下上缴了朝廷十万两的盐税,犯了红眼病想来打打秋风啊。”
  想到这里,岳阳心里就是一阵不快,这年头交税还交出错来了,这刚一缴税,就什么牛鬼蛇神都冒出来了。心里一阵腻味的岳阳有心不想理这个阉货,但又怕得罪了这家伙自己日后的日子不好过,现在自己的势力还是太过单薄,必须要有人在上面罩着才行,否则今后的日子可就难过了。
  咬了咬牙,岳阳从怀里掏出了一个信封双手递给了魏同和恭声道:“魏公公能如此替下官着想,着实令下官感动。下官听闻魏公公初来乍到,连个安身落脚的地方都没有,特地准备了一点心意,请公公收下。”
  看到岳阳递上来的信封,魏同和也不拒绝,笑眯眯的接过了信封。脸上都笑成了一朵菊花:“诶呀,让岳操守破费了,这让咱家如何过意得去啊!”
  看着眼睛快眯成了一条缝的魏同和,岳阳强忍着一拳将他揍成猪头的冲动笑道:“诶……魏公公哪里话,大家都是为皇上办事的,同僚之间相互帮忙那是应该的。”
  “得,那咱家就不客气了。”魏同和也不客气,连看都不看就直接就把信封塞进了怀里。
  或许有人会奇怪,魏同和怎么连看都不看就好像很清楚里面装的到底有多少银子。其实到了明朝末期,官场上的收受贿赂已经成了一股风气,也形成了一套规则。
  比如说,一位官员刚刚上任,下面的官员都会奉上一笔银子。这笔银子叫做洗笔银,用后世通俗的话讲就是见面礼。至于银子的多少和你是什么品级的官员,从哪来的,就应该拿多少银子,都是有关系的,而且这个规矩并不能随便打乱。比如魏同和是从京城来的五品镇守中宫太监,他的洗尘银子就是五千两银子,不能多也不能少,少了魏同和不高兴,多了别的官员就会不高兴了。当然了,象前些天岳阳交给郑发奎和许鼎臣的三万两银子用作衙门用度又是另外一种说法了。
  得了银子的魏同和的脸上终于露出满意的笑容,看岳阳也开始变得顺眼起来。俗话说花花轿子人抬人,既然岳阳给足了他面子,他自然也得给人家一定的方便才行。
  魏同和扭头对许鼎臣说道:“许大人,若是咱家没记错的话,岳操守好像是秀才出身吧?”
  看到魏同和终于恢复了正常,许鼎臣也暗暗松了口气,这个阉人总算是消停了,赶紧说道:“魏公公说得不错,岳操守正是秀才出身!”
  魏同和不解的问道:“那岳操守为何不继续考取功名呢?咱家观岳操守无论是谈吐还是举止都是上上之选,考个举人进士应该不是问题,若能高中两榜,岂不是光宗耀祖吗?何苦当这个小小的操守官呢?”
  魏同和此言一出,内堂包括许鼎臣在内所有人都苦笑起来,这个魏公公可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且不说要考上两榜进士有多难,那可真可以称得上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而且即便是考上了进士,那也不是说你马上就能够当上官补上实缺的,运气好的等上三两年就可以外方外地当个七品县令,然后还要慢慢熬资历,临老了能熬到四品知府致仕就不错了。运气不好的一辈子都在排队等补缺的也不是没有,说起来那可全都是一把辛酸泪啊。
  魏同和也不笨,看到内堂的人全都露出怪异的表情,他就知道自己刚才说错话了,他也不是笨人,转念一想就明白其中的缘由。不禁讪讪的笑了笑就不再说话了。
  不过收了银子不办事可不是他魏同和的风格,他有心卖个人情给岳阳,想了想就说道:“岳操守,咱家听闻你练兵有方,打仗更是有一手,现如今应州府周边也是贼寇横行,你有没有兴趣带兵平息这些匪患啊?届时咱家也可以帮你上报朝廷替你请功嘛!”
  魏同和这么一说,除了岳阳之外,许鼎臣、郑发奎和唐学颖等人不禁暗骂这个家伙的贪心。魏同和刚才这叫还人情,因为岳阳刚送了他一笔银子,也等于是卖了一个人情给他,如果他不尽快把这个人情还上,那么短期内岳阳是不会再给他送银子的,只有尽快把这个人情还上,他才能又接着收银子。
  所以说官场上的道道实在是太多了,根本就不是岳阳这个菜鸟所能知道的。现在岳阳一听魏同和这么一说,也觉得这是一件好事。去年的时候高迎祥等流寇入境,攻陷数城,后来虽然被赶了出去,但也在山西各地留下了不少的匪患,这些土匪常常打家劫舍甚至是奸淫掳掠,令当地官府头痛不已,若能剿灭这些土匪,既可以改善本地的治安环境,还可以锻炼手下的那些新兵,可谓是一举两得啊。
  想到这里,岳阳也是一喜,赶紧对魏同和说道:“既然魏公公心怀百姓,那下官又怎能拒绝呢,自当从命就是。”
  看到岳阳这么快就答应下来,郑发奎嘴角动了动想说些什么,但看唐师爷和自家老大许鼎臣都不说话,于是又把话咽了回去。反正这事对大家来说都没什么坏处,能剿灭周边的匪患对自己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对岳阳而言也是一桩功劳,自己也没有理由去阻止人家。
  正事谈完后,许鼎臣又开口让岳阳留下来吃了顿午饭,席间许鼎臣对岳阳也是颇多鼓励,言语中颇有褒奖,岳阳不是笨蛋,自然看得出许鼎臣言语中拉拢的意思。一省巡抚都这么给脸,他自然得兜着,自然是没口子的答应下来。
  席间吃到一半的时候,岳阳突然想起一件事,他不由得开口对许鼎臣说道:“许大人,下官尚有一事相求,望大人恩准。”
  许鼎臣眼中一丝好奇之色闪过,开口道:“哦,岳操守你还有什么事不妨说出来听听!”
  “是这样的。”岳阳赶紧说道;“大人,去年自打贼寇退走后,便留下了不少流民。这些流民无田无业、四处流窜以乞讨为生,对周边治安造成极大影响,可官府对其又是打不得骂不得,更不能逼迫其离境,否则即容易变成匪患。因此下官便自作主张收拢了一些流民,发给他们种子和农具,令其开荒种地,如此一来便可将此隐患消除。”
  “这是好事嘛,此事果真如此?”许鼎臣一听,眼睛顿时就是一亮,随即把目光转向了郑发奎,当他看到郑发奎含笑点头之后,望向岳阳的目光更是充满赞许之色,“若真能安顿好那些流民,岳操守此举可谓是功德无量啊!”
  “许大人过奖了,可接下来问题却又来了,如今流民越来越多,可五里寨的土地却只有那么一些,下官想要继续沿着北面开荒,但那里却是原平府的地界,如此一来事情就有些麻烦了。”
  “哦……是这样啊!”
  岳阳这么一说,许鼎臣立刻就明白了。对于开垦荒地增加粮食这种事朝廷固然是支持的,但当官的最忌讳的事情之一就是捞过界,岳阳身为应州府操守,却带着流民跑到平原府开荒,这事你让平原府的官员怎么想,而且开垦出荒地后由谁来征收粮税?这种事没有上头的批文和事先说好那是很容易出问题的,是以岳阳才向许鼎臣提出了这个问题,毕竟身为一省巡抚,管理民生是他份内之事。
  许鼎臣想了想,这才说道:“岳操守能收拢流民,发给种子农具,令其开垦荒地,此事无论怎么说都是好事,本官自然是要支持的。这样吧,本官这就下道公文给平原府,把这件事跟他们说一下,日后这荒地开垦出来的粮食税收就平原府和应州府轮流来收,你们看如何啊?”
  “许大人,这事不可啊……”许鼎臣的话音刚落,郑发奎和岳阳就同时喊了出来……
  
  第一百零二章
造反?
  
  “大人,这事万万不可啊!”
  许鼎臣的话刚一出口,郑发奎和岳阳立马就急了,几乎是异口同声的喊了出来。
  等到两人喊了出来后,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失态,两人相互对视了一眼,都有些不好意思。
  只是两人这番情景倒是把许鼎臣给逗乐了,他捋须笑道:“怎么?难道本官说的有什么不对吗?”
  “大人此言差矣!”岳阳率先说话了,“那些荒地原本就是无主之地,咱们下了大力气进行开垦,好不容易出粮食了,可却要让平原府的人来收税,凭什么啊!”
  此时的郑发奎心里也急啊,收拢流民安抚百姓这可是大功,就这么白白分给平原府一半的好处他作为应州知府心里也不甘心啊,于是也跟着说道:“是啊大人,岳操守本是咱们应州府人士,开垦荒地收留灾民本是好事,平原府并未出一分力气,若是平白无故的就收了一半的粮税,下官也想不通。”
  “就凭那些荒地在平原府的地界上,你若不让平原府吃点甜头,他们岂能让你安心耕种!”许鼎臣瞪了岳阳二人一眼,随即轻叹了口气安慰道:“岳操守,本官也知道太祖之时便有旨意,百姓开垦荒地后,其荒地便归其所有。但那些荒地毕竟是归平原府管辖,你若不给人家点好处,人家岂会善罢甘休?”
  不得不说身为一省巡抚的许鼎臣能把话说到这份上已经很难得了,魏同和在一旁斜眼瞄了一下岳阳,心中暗道:“还真看不出来,这个许鼎臣对岳阳还是挺照顾的嘛,看来日后要从这岳阳手中捞点好处也不能太过了。”
  在来这里之前,魏同和根本就没怎么把岳阳放在眼里,在他看来,岳阳这个小小的六品操守官充其量也就是个有钱的武夫而已,以自己的权势从他手里弄点银子应该不是什么难事。但是现在看来,许鼎臣对他的重视可不一般,若是自己对他逼迫太甚恐怕会引起许鼎臣的反感吧,看来日后即便要捞银子也得讲究一下方式方法了。
  不提魏同和心中转过了这么多弯弯,许鼎臣把话都说得这么明白了,岳阳也知道自己若是再反对那就是不给许鼎臣面子了,不过他转念一想,好像朝廷也有规定,新开垦的荒地在三年之内是不纳粮的,既然如此自己又何必和他抬杠呢,反正三年过后自己应该也有足够的能力和他说不了吧。
  想到这里,岳阳装作无奈的点点头,“既然许大人都如此说了,那就算了,日后下官再与那平原府商议就是。”
  许鼎臣深深的看了岳阳一眼,仿佛要分辨岳阳话里的真伪似地,过了好一会才缓缓说道:“既然如此,那本官就不管这些事了,不过你要记住,开荒是好事,但也要量力而为,凡事要多思多想多和别人商量,这样才能少犯错,明白吗?”
  岳阳知道许鼎臣在告诫自己,在这件事上要多和郑发奎商量,他点点头答应道:“下官明白,多谢大人教诲!”
  放下了筷子,岳阳又举起酒杯对魏公公说道:“魏公公,皇上派了您坐镇太原府,我山西军民幸甚,日后还望公公能多照应一下我们应州,在军饷器械上能多往应州倾斜一下。”
  魏同和一听这话,脸上立刻就习惯性的浮起了皮笑肉不笑的神情,他立刻说道:“好说好说,若有机会咱家自是应该多关照你们的。”
  “草,这不是废话吗?”岳阳一听立刻就听出了这话是如何的空洞乏味,这跟后世领导常说的研究再研究根本就是同义词嘛,看来不论古今,这当官说话的艺术都是一个尿性。
  虽然说目前岳阳的补给大部分都是自己掏腰包,朝廷拨发下来的粮饷只能算杯水车薪,但岳阳并不想助涨这种风气,否则自己也太吃亏了。
  “魏公公,下官的那些手下都是刚从团练转过来,但好几个月了,朝廷下拨的粮饷连喝粥都不够,若是再这样下去下官如何能约束众将士,还望公公能协调一下,多为将士们拨发一些粮饷器械,下官替将士们感激不尽!”
  按理说魏同和作为镇守太监,拨发粮草器械这种事并不归他管。但作为镇守中宫太监,魏同和说的话还是很有影响力的,只要他说句话,山西兵备道衙门还是要给他几分面子的。所以岳阳才习惯成自然的在他面前哭起穷来。
  岳阳的那点小心思自然瞒不过许鼎臣和郑发奎,两人只是笑吟吟的坐在一旁看着岳阳哭穷。
  看着岳阳眼巴巴的等着自己发话,魏同和无奈之下只好问道:“岳操守,既然你都这么说了,咱家不表示一下也不好,这样吧,等咱家回去后便给守备道说一声,让他们发粮饷给你,只是不知你现在手中有多少人马啊?”
  岳阳一听,眼睛不禁一亮暗道有门。赶紧一躬身说道:“好叫魏公公得知,目前下官手下已有八千兵马,您看能不能……”
  岳阳的话刚说完,魏同和就怒了。虽然他只是一名阉人,但一些基本的常识他还是知道的。他记得许鼎臣曾经说过,半年前岳阳所部只有五百兵马,现在刚过去了大半年,撑死了也就两三千人马,现在竟然敢上报八千,你这是坟头上烧报纸哄鬼呢!
  心里头很是不痛快的魏同和不悦的说道:“岳操守,不是咱家不相信你,而是此时实在是太过离谱,咱家听说大半年前你不过是有区区五百团练,到现在最多也不过是两三千人马就到头了,现在竟敢跟咱家说有八千兵马。咱家也知道,这年头当武官的都习惯吃点空饷什么的,可你现在也太过了吧?”
  不说魏同和,就连一旁的许鼎臣也有些不满了,这个岳阳吃相也太难看了,两三千人马就敢上报八千,这也太狠了。一时间许鼎臣对岳阳的好感也下降了不少。
  看到魏同和跟许鼎臣不善的目光,岳阳不慌不忙的说道:“敢叫魏公公得知,下官说的句句属实,若公公不信,下官可以将士卒们召集起来让公公检阅,公公也可随时清点人数!”
  “嗯……”
  岳阳这么一说,魏同和也有些迟疑起来。岳阳既然敢这么说,那就表示他在这件事上并没有说谎,否则只能是自取其辱。
  不过魏同和转念一想,既然他这么说了,自己看看也好。顺便探探这小子的虚实,看看他到底有什么本事让许鼎臣如此看重。
  想到这里,魏同和不禁和身旁的许鼎臣对视了一下,两人同时看到了对方和自己相同的神色,最后魏同和干笑了几声说道:“既然如此,那咱家就等着看岳操守一手训练出来的精兵了。”
  “好,下官和众将士明日便在城外的校场期盼着诸位大人的到来!”
  “好!”
  话说到这里,众人都没有了说话的性质,岳阳匆匆吃了几口饭菜后便告辞回家。
  岳阳走后,魏同和也找了个借口回房休息了。席间只剩下了许鼎臣、唐学颖和郑发奎三人。沉默了良久,许鼎臣才轻叹了一声摇头道:“这个岳正宏老夫是越来越阿奎那不透了,真不知打他是哪来的胆量竟敢说此种大话。”
  唐学颖皱着眉头问郑发奎道:“郑大人,你身为应州知府,这岳正宏的一举一动按理说都在你的眼皮子低下,你说他现在真的有八千人马么?”
  郑发奎苦笑道:“唐师爷,你这可是把本官给问倒了。现在他到底有多少人本官也不甚明了,不过有一件事本官可以肯定,那就是这半年来岳正宏确实是在不断的招募士卒,现在他的实力比起去年肯定是有一个飞跃的发展。”
  许鼎臣也是一脸的疑惑之色:“可也不能立刻就涨到八千人吧,那也太过了。本官虽然不是武将,但也知道兵不是越多越好的,再说多一张口就要多吃一份粮食,这岳正宏哪来的那么多粮饷养这些士卒?”
  郑发奎摇头道:“大人,您可别忘了,岳正宏如今可是咱们山西最大的盐商。依下官估计,光是去年他至少就赚了不小五十万两银子,养七八千兵马完全不成问题。”
  “可他养那么多兵马到底有什么用?难道他是想拥兵自重?”一旁的唐学颖依旧想不通这个问题。
  唐学颖的话一出口,周围的气氛顿时有些紧张起来。身为文人的他们对于武将天生就有一种防范意识,尤其是在涉及到自身的安全问题上更是如此。
  许鼎臣摇了摇头:“学颖此言太过,本官料那岳正宏也没那个胆子,估计他也是被去年的流寇给吓着了,想要多招募些士卒以便自保而已。造反?哼,老夫料他还没那个胆子,他若敢举起反旗,不出一个月必然被朝廷所灭!”
  “嗯,巡抚大人所言有理,下官也认为岳正宏此人或许有佣兵自重的念头,但造反却是决计不敢的。”一旁的郑发奎也很同意许鼎臣的意见。
  
  第一百零三章
白老汉入城
  
  跟疑心重重的许鼎臣等人不同,岳阳却是没有那么多顾虑。他之所以要把自己的实力表露出来,那是因为他认为必要的展现一下肌肉是很有必要的。
  现在的岳阳发展已然到了一个瓶颈期,八千多人的军队已经是他目前所能供养的极限。虽然岳阳靠着从现代弄来的食盐赚了海量的银子,但养军队光有银子是不够的,粮食、军械、一批合格的低级军官以及必要的军工生产体系等等,这些都是阻碍岳阳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既然不能盲目的扩大军队,那么就得沉下心来发展,而这些都需要时间,因此必要的向周围展示自己的实力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一味的低调并不可取,这也是刚才岳阳向魏同和索要军械军饷的主要原因。只有让魏同和、许鼎臣认识到自己的力量和强大,魏同和才不会把自己当成一只待宰的羔羊,许鼎臣才会更加重视自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3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