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民国生涯(校对)第2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9/367

  猴子虽然眼力好为人也激灵,但并不是什么有主见的人,平日里和刘毅在一起时也都是听刘毅的,因此听刘毅这么一说,也就不再坚持自己的意见了,两人随着人流朝着前方摸索而去……
  就在战斗进行得正激烈的时候,苏瑞也赶到了江门前线,直接就来到了四百师的指挥部。
  当苏瑞从车上下来时,柏井然和李金灵已经率领四百师师部的全体高级军官站在了门口迎接他。
  “长官到!”
  “敬礼!”
  看着周围一排的军官,苏瑞随后回了个礼,随后把手一摆说道:“好了,现在不是玩这些虚活的时候。老柏,你们四百师现在的进度如何了?”
  柏井然赶紧说道:“军座,请到指挥部里,职部再跟您面禀!”
  “嗯,也好!”
  苏瑞点点头,大步走进了指挥部。看着苏瑞的背影,柏井然和李金灵对视了一眼,眼中露出了一丝庆幸的神色,还好赵大喜的六五四团攻击有了进展,否则他们真的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苏瑞的责问了。
  苏瑞进入了指挥部后直接就进入了话题,“说吧,现在四百师打得怎么样,是否击溃了当面的十八师团?”
  柏井然心中暗叹一声,看来军座是真的急了,否则他不会刚来就这么开门见山的发问。
  在心里组织了一下语言,柏井然这才说道:“军座,是这样的,就在一个小时前,我们刚击溃了当面十八师团的四十六联队,现在部队正向着日军的纵深进攻,只是日军的抵抗很顽强,因此进展也不是很快,想要完全击溃或消灭十八师团尚需要一定的时间。”
  苏瑞听后依旧不依不饶的问道:“那你们能不能告诉我,你们还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完全击败十八师团,两天?还是三天五天?”
  “这……”
  柏井然和李金灵都有些愣住了,苏瑞这个态度和他平日的风格很不相符啊,平日里苏瑞可是比较厚道的上司,很少这么咄咄逼人的。
  看到柏井然两人不解的神情,苏瑞也不说话,低声叹了口气,从口袋里掏出了两份报纸放在桌上,淡淡的说道:“你们自己看吧!”
  柏井然拿起一份报纸一看,这是一份中央日报,上面写着“第四战区副司令长官苏瑞部正猛攻江门地区的日战区,并重创日军第十八师团,第三十八师团,第四十八师团三个整编师团。整个战役开始不到一个星期,便歼敌四万余人,实乃举国抗战以来之大捷,有力打击日寇侵略的气焰,举国振奋。抗战之路途虽遥远,长此下去必将看到胜利之曙光,为此中央正在考虑是否要响应四战区大军进行反攻……”
  “国民政府通电嘉奖第四战区将士,表彰他们在此次战役中表现之英勇,面对强敌,果断出击,取得甚大战果,令国人瞩目,坚定了民众抗日之决心,余以为,收复广州之时机已经成熟……”
  看着柏井然慢慢皱起的眉头,苏瑞淡淡的问道:“看出点什么了吗?”
  柏井然缓缓的放下了报纸,冷哼了一声道:“看来是有人看不得咱们打了个胜仗,想要来摘桃子了。”
  李金灵也说道:“长官,看来委员长看到咱们的动作,动了派兵入粤的念头了!”
  
  第三百二十九章
太不像话了
  
  历史在这里拐了一个弯,在另一个时空的历史上,在日军占领了广州后,华夏的出海口就被日本海军彻底的封锁住,再也没有办法从海上输入哪怕一发子弹,而原本籍籍无名的滇缅公路成为了华夏和外界联系的唯一纽带,成了世人熟知的国际生命线,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无奈的悲哀。
  这个时代的华夏工业基础不是一般的薄弱,别说飞机大炮了,就连七五口径以上的炮弹都得全靠进口,这么一来,拥有一个畅通的大型港口是多么的重要了,现在中央日报发表了这么一篇文章,其中蕴含的深意不能不让人浮想联翩。
  柏井然脸上的神情又冷了几分,“我们和日本人打得死去活来,中央军在后头看着热闹,可现在看到有望夺回广州了,他们就迫不及待的跳出来摘桃子了,呵呵……如意算盘打得真是啪啪响啊!”
  李金灵的脸上却是浮起了一丝愁容,有些担心的说道:“可他们毕竟是中央,占据了大义,咱们就算不乐意,如果中央军硬要开进来咱们也没有办法啊,难道咱们还能和中央军干起来不成,那不是让日本人看了笑话吗?”
  苏瑞冷哼了一声:“想占我们的便宜哪有容易,要是中央军敢乱来,咱们就断了他们空军飞机的一切零部件供应,让他们全都在窝里趴着。而且咱们也不能这么干等着我们的委员长出招,咱们自己也可以出动出击嘛。”
  “主动出击?”
  李金灵和柏井然都有些不解的望向了苏瑞。
  苏瑞笑笑,这才说道:“我们可以这么做,主动给中央……”
  听完了苏瑞的话,李金灵不禁倒吸了口凉气,望向苏瑞的眼中也露出了一丝异色,有些犹豫的说道:“军座,咱们这么做合适吗?”
  “怎么不合适,我看就很合适。”柏井然却是很赞同苏瑞的主意,“既想吃猪肉,又怕惹一身骚,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军座说得对,想要什么东西就得凭着自己的努力获取,想要不劳而获的话我们可不会答应,就这么给委员长发电报,而且还要把这件事通过报纸披露出去。”
  重庆
中央军委会大楼会议室
  此时,蒋委员长正在召开高级军事会议,今天的议题就是这几天发生在广东的三百军大举反攻的事情。由于三百军这次弄出的动静实在是太大,全国各大媒体都在争相报道,蒋委员长自然不能无动于衷,为了这件事,委员长今天特地召开了这个军事会议。
  今天参加这个会议的有军事委员会参谋长、军政部部长何应钦,中央训练委员会主任委员、三民主义青年团书记和军政部副部长陈诚、副总参谋长、军训部长白崇禧,中央政府秘书长陈布雷,军统局局长戴笠等十多名政府高级官员。
  蒋委员长坐在首位上,看着下面的十多名高级官员,强颜欢笑的说道:“诸位,这几天发生的事情相信大家也都听说了,四战区向日本人发动了反攻,重创了日军三个师团。这是一件大好事嘛,若能收复广州,我们就有出海口了,今天召开这个会议的目的,就是要商议一下如何派遣中央军进入广东,和三百军一起光复广州,这个……大家都议一议嘛!”
  周围一片寂静,没有一个人出言发声。白崇禧只是低头看着手中的茶杯,嘴角露出一丝冷笑,陈布雷的脸上则是露出一丝凝重,其他的人也是神态各异,但就是没有一个人出声。
  “嗯……怎么不出声了?”委员长不悦的说道:“平日里你们不是挺能说会道的么?现在怎么都哑巴了?敬之,你先说!”
  被点到名字的何应钦不禁苦笑一声,这个老板可真会给他出难题,自己都已经把头垂得这么低了还不放过他。
  想了想,在心里组织了一下语言,何应钦才说道:“委座,这个事情依我看还需慎重才是。眼下江门的战局虽然是三百军占了上风,但是并未取得决定性优势,中央此时介入是不是太早了些?再者说了,我们也不知道苏瑞心里是什么想法,他们是想一鼓作气占领广州还是只是占领江门为日后做准备,这些我们都不知道,在这种情况下做决定是不是太仓促了?”
  何应钦的话虽然说得很委婉,但里头的意思却很明确,那就是对蒋委员长此次趁火打劫的行为并不看好。
  虽然何应钦并没有赞同自己的意见,不过蒋委员长并没有当场发作,只是脸色微微一沉,点了点头看向了陈诚,“辞修,你的意思呢?”
  “这个……”陈诚看了眼自家老板,心里犹豫了一下,最后一咬牙还是说道:“委座,职部以为何部长说得很对,眼下局势尚未明朗,贸然派中央军入粤不是什么好事,我们还是再观察一段时间为好。”
  “哼……辞修,你和敬之的观点倒是不谋而合啊。”委员长从鼻孔里哼了一声,随即就不吭声了。
  陈诚和何应钦对视了一眼,两人脸上同时闪过了一丝异色,作为委员长手下最得力的左膀右臂,两人向来是有些不合的。陈诚代表的土木系和何应钦代表的何系虽然没有什么大的冲突,但暗地里的小动作却是不断,现在两人竟然难得的对一件事情拥有相同的看法,这可是很少见的。
  委员长眼中不满的神色一闪而逝,提高了声调:“嗯……你们也都是这个意思吗?”
  “委座,我倒不这么认为,我认为应该尽早将中央军开入广东,越快越好。”这时,一个声音响了起来。
  众人同时一转头,发现说这话的人正坐在白崇禧的旁边,带着一副眼镜的他衣服斯斯文文的模样,清晰的脸上闪动着若有所思的光芒,此人正是被人誉为国民政府第一笔的陈布雷。
  看到陈布雷站出来替自己说话,蒋委员长显得很是高兴,原本阴沉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哦,是彦及啊,你是怎么看的?有不同的想法可以大胆的讲嘛!”
  “是,委座!”陈布雷朝着蒋委员长点了点头这才说道:“委座,诸位。众所周知,自从卢沟桥事变以来日本人就加大了对我国沿海的封锁,我们的沿海城市和港口正在一座座丢失。自从广州沦陷后我们就再也没有一座能和外界相联系的港口了,这是很危险的。我们现在已经变成了聋子和瞎子,根本就无法和外界联系,美国、英国等国家的军事援助没有办法运进来,如此一来我们的抗战形式就会加倍的艰难,因此此次三百军反攻进行得很及时,我们中央政府也应该及早出兵,重新光复广州,以便为打通出海口而准备。”
  蒋委员长满意的点点头:“嗯,彦及说得很有道理,大家认为呢?”
  众人暗暗给了他们一记白眼,书生误国啊!陈布雷这番话乍听起来确实很有道理,但细细一分析却是狗屁不通,殊不知理想是好的,但实际操作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嗯,怎么都不说话啊?”看到众人依旧沉默,蒋委员长发火了,把头转向了白崇禧:“建生,你说!”
  “我说有用么?”白崇禧虽然暗地翻了翻白眼,但还是说道:“委员长,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问您一个问题。”
  蒋委员长点点头:“你说嘛!”
  “您打算调集多少兵力入粤?”
  蒋委员长犹豫了一下才答道:“这个嘛……至少也得一个集团军十多二十万人吧!”
  白崇禧嘴角含着一丝淡淡的微笑:“那您有信心凭借着一个集团军击溃甚至消灭日本二十一军吗?”
  挠了挠噌亮的光头,蒋委员长道:“这个嘛……虽然有些困难,但是有了三百军的帮忙我想应该不是什么难题。”
  白崇禧笑眯眯的说道:“可是您就这么肯定三百军会乖乖的配合中央政府的命令吗?”
  “我……”
  蒋委员长哑了,三百军在各位大佬的眼里向来就是一个走了狗屎运而且牛气冲天的部队,平日里中央和他们的关系弄得非常僵,这可是一支没有粮饷、没有兵器和弹药的补给的三无部队,指望他们买委员长的账那也太不现实了,试问这么一支军队又怎么会对中央军有好感呢?就是因为考虑到这个原因,何应钦和陈诚才会对这件事而站到了同一立场。
  白崇禧今天就是带着看热闹的心态来的,他可是知道苏瑞这个小老乡可不是盏省油的等,想从他的嘴里抢食吃可是要冒着很大的风险的,因此说完之后,他就闭上了自己的嘴巴。
  “哼……”
  蒋委员长还想再说什么,一名侍从室的上校走了进来,将一份电报递给了蒋委员长,并轻轻的在他耳边说了几句。
  蒋委员长接过电文一看,脸色立刻就变得难看起来。他重重的将电报放在了桌上,冷哼道:“这个苏忠信,太不像话了!”
  
  第三百三十章
戴笠的小报告
  
  “委座,发生什么事了?”
  看到老板发怒,周围下首的人都吃了一惊,纷纷出言相询。
  蒋委员长愤怒的将手中的电报往桌上一拍,发出了砰的一声声响,“哼……你们看看,你们都看看,这个苏瑞,太不像话了,现在竟然要撂挑子了,这还是我党国的将领吗?”
  “什么,还有这种事?”
  离蒋委员长最近的何部长赶紧伸手将电报接了过去,一目扫了下来,一看之下脸上不禁也开始微微变色起来,随后微微叹了口气摇了摇头,将电文递给了旁边的陈诚,而旁边的陈布雷也将脑袋凑了过来,很快众人就将这份电报过目了一遍。只是看完电报之后,众人都面面相窥起来,一个个都不知该说什么。在这封电报上,苏瑞说得很简洁也很清楚,将这些日子和日军的作战再汇报了一边,随后才说自己虽有心光复广州,但奈何兵力不足,和日军的三个师团激战了这么久,部队伤亡太大,因此特地向中央请求调拨一批新兵和武器弹药给他们,另外苏瑞还在电报里说了,他坚决支持中央光复广州的计划,但是有感于部队的现状,他只能在后面摇旗呐喊做拉拉队了。
  众人呆滞了一会,陈布雷才愤怒的说道:“这个苏忠信太不像话了,他这是想干什么,想要裹挟中央,威胁党国吗?委员长,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绝不能姑息,必须要给予严惩!”
  一旁的白崇禧听了这话却不高兴了,轻哼了一声,冷声道:“陈秘书长,你这话我就听不明白了?我请问苏瑞他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对?还是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好么?以至于您如此愤怒,竟然要严惩他啊?”
  “他……他……他……”
  陈布雷一连说了三个他后就哑了,听到这里,他才突然想到,是啊,苏瑞做错什么了?他不该光复江门?还是不该向中央要求调拨粮饷兵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9/36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