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民国生涯(校对)第2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6/367

  “不要什么,哈哈!”此时的古庄干郎反倒是没了刚才垂头丧气的模样,精神头竟然奇迹般的好了起来,脸上也回复了一丝不正常的红润,大笑着说道:“我原本以为这次要回九州老家养老了,没想到大本营竟然还给了一个为帝国、为天皇尽忠的机会,上天真是没有薄待我啊!哈哈……”
  看着古庄干郎脸上露出狂放之色,田中久一心中也是一阵凄然,大本营这是连一个体面退役的机会也不打算给司令官啊!
  笑了一会,古庄干郎脸色一变,变得有些阴沉起来,“田中君,你马上给近卫混成旅团下令,命令他们一定要在两天之内不管有没有完成任务,一定要赶回来……还有把佛山的驻军也撤回来吧,现在已经用不着了。”
  田中久心中一阵忐忑,不禁问道:“司令官阁下,真的需要这么做么?”
  古庄干郎面露杀气:“哼,既然支那人要我死,大本营也想我死,那就用这座城市来给我陪葬吧!”
  
  第三百四十章
交人
  
  就在古庄干郎咬着牙想要让广州这个城市为他一起陪葬的时候,苏瑞正在干什么呢?此刻的他正在照相呢。
  “对对对……就这个姿势,大家笑一笑,对了,就这样!”
  “啪……”
  一阵道白烟和亮光闪过,站在台阶上的苏瑞在强光下眯起了眼睛。
  “诸位长官,好了,大家可以下来了!”
  台阶下几名男男女女的记者收起了手中的“大木盒”,咧嘴冲着台阶上的众人喊了一句。站在台阶上的苏瑞、李逸风、林时迁等人这才相继从台阶上走下来。
  今天是收复江门后苏瑞和众位将领们正式相聚的日子,也是苏瑞接受记者采访的日子。苏瑞特地挑选了几家比较有名的报社特地允许他们进入已经停火的战区进行采访,而现在帮他们照相的这几位就是其中几位获得批准的记者。
  苏瑞走下了台阶,下面的十多位记者瞬间就涌了上来七嘴八舌的问了起来。
  “苏将军,请问您对此次江门大捷有什么看法?此次大胜对国军有何意义?”
  “苏将军,请问您作为国军中第一个俘虏斋藤力三郎这种级别的将领,您有什么感受,想过要给他什么惩罚吗?”
  “苏将军,此次收复江门,通往广州的门户已经打开,您会挥师东进一句收复广州么?”
  今天的苏瑞换了一套崭新的将官服,衣领上的三颗金黄色的三角星在阳光下闪耀夺目的光芒。配合上他清秀中带着英气混杂着上位者威严的气质,加上年轻的面容,在众人当中他确实是最引人瞩目的一位。
  尽管已经不是第一次经历这种场合,但是苏瑞还是不敢大意。他抬起双手往下压了压,这个脱胎于蒋委员长的动作现在已经是全国通行了,看到这个动作,众人纷纷静了下来,静静的看着苏瑞。
  苏瑞面露笑容的说道:“诸位,经过我三百军数万将士的浴血奋战,江门又回到了祖国和人民的怀抱了!而且我们还俘虏了日第十八师团的师团长斋藤力三郎中将,这是一次伟大的胜利,而诸位记者的问题嘛,我也可以略为回答一二。
  斋藤力三郎我们是俘虏了,但是怎么处置那是中央要考虑的问题,苏瑞身为国军将领自然是要遵从中央的命令,将其押解回重庆。至于要不要收复广州的问题,我觉得这根本就不是什么问题,广州是我华夏的国土,现在正被日寇侵占,正值次大胜之机,我三百军将士自然是要趁胜追击一鼓作气将二十一军赶出广州收复失地了,这没有什么好考虑的,不知诸位对苏某的回答满意否?”
  “轰……”
  苏瑞的话音刚落,众人的反映更激烈了,一名年轻的女记者激动得涨红了脸庞,大声问道,“苏将军,广州可不比其他城市,他可是广东的省会所在,据说那里驻守着一个师团外加另一个旅团的日军,您真有把握收复广州么?”
  苏瑞笑了,“这位小姐,我听你的语气怎么像是在怀疑我三百军的战力啊。”
  这名女记者闻言脸上不禁一红,赶紧道:“苏将军,您误会我的意思了我……”
  “你不用着急,我没有针对你的意思。”苏瑞摆了摆手,正色道:“我记得你们大公报的办报宗旨就是不党、不卖、不私、不盲”的“四不”方针。如果我记得不错的话,不盲指的就是指不“随声附和”、不“评诋激烈,昧于事实。我三百军有三个师六万大军,而日军在广州只有一个师团外加一个旅团不到四万人的规模,从人数上的角度来说还是我君占优嘛。当然了,打仗并不是比人多,但是从某种角度上也说明了一些问题,那就是国人对于日军的态度还是太敬畏了,您说呢?”
  看着苏瑞似笑非笑的神情,女记者的脸又红了,她也明白自己刚才的话有些怀疑三百军战斗力的意思,有些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
  而苏瑞又接着说道:“说老实话,我也不知道此次能否一战定乾坤收复广州,但是我可以保证的是在这里我们一定会竭尽全力收复国土,为了这个目标,我们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说到这里时,苏瑞的脸上尽是一片毅然之色……
  就在苏瑞对着记者们大表决心的时候,恩平县郊一处临时小型野战机场里却是戒备森严。
  这是一座上个月才临时建造的野战机场,平时停放的战机很少,但是今天却是戒备森严,无数荷枪实弹的士兵将这座机场团团严密保护了起来。
  在一条临时开辟出来的跑道旁,一辆由美国C3型运输机就停靠在跑道上。一名身穿中央军军服,佩戴中校军衔的军官站在飞机旁,脸上带着一丝焦急的神情,在三分钟里,他已经连续看了两次手表了。
  在这名军官的身后站着几名身穿黑色中山装的男子,他们一个个的腰间全是鼓囔囔的,在有心人的眼里看来很容易看出来他们一定是随身带了武器。
  时间又过了一会,一名黑衣人低声对中校说道:“长官,他们来了!”
  说话间,跑道的远处开来的一辆黑色的轿车,车子很快就来到了这一行人的身边停了下来,车门打开,从副驾驶座上下来了一名身穿灰绿色军服的上校。
  这名上校下来后,早就等候在这里的中校赶紧上前一步大声说道:“报告,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二处副处长沈宏伟奉命前来接收俘虏,请长官训示!”说完,他伸手掏出了一本蓝色的证件递给了这名上校。
  上校还了个礼后接过证件仔细的观察审核了一会后才点头道:“沈中校,我是三百军军情局行动三处处长王冬,现奉命将俘虏的原日军十八师团师团长斋藤力三郎交给你们,请你们接收!”
  说完,王冬一挥手,身后的车门打开,首先出来了一名少尉,他出来后就像拖死狗一样从里面拖出来了一团东西。
  当这团东西被拖出来后,沈宏伟几个人看得有些呆了。
  嗯,说这是一团东西是不正确的,应该说这是一个人,一个血肉模糊的人。
  看着地上的血肉模糊的人影,沈宏伟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惊愕的说道:“王长官,这是……这就是斋藤力三郎?”
  王冬点点头:“就是他,如假包换!”
  “他……他怎么变成这个样子了?”
  沈宏伟的脸上满是惊愕,要不是听对方解释,他实在是想不到在地上瘫成一团的人竟然是一名堂堂的日军上将。
  沈宏伟的声音不禁严厉了起来,“王长官,你们是不是对他动刑了?”
  王冬淡淡的说道:“也没怎么动刑,就是问了他一些东西,既然这老鬼子不配合,我们只好给他上点措施。”
  沈宏伟急了,大声道:“王长官,你不知道这是中央点名要的重犯么,你们怎么能擅自给他上刑!”
  王冬一听,眼睛立刻就眯了起来,盯着沈宏伟,脸上浮现出一丝厉色:“沈处长,斋藤力三郎是我们抓住的,对他上刑那是因为作战需要,你们军统的人不会吹灰之力就把拿走已经够占便宜了,难不成你们还想鸡蛋里挑骨头吗?”
  沈宏伟也毫不示弱的说道:“可是我们要的是一个完整的斋藤力三郎,不是一个半死的斋藤力三郎!”
  “可他就是完整的,我们可没有卸掉他一条手一条腿!”王冬有些不耐烦了,挥手道:“你们爱要不要,要是不要我们就把他带回去,正好我们还没和他玩够呢。”
  “你!”沈宏伟气得不行,他来之前戴笠可是亲自吩咐要好声把斋藤力三郎亚运到重庆,可现在一看,这家伙现在只剩下半条命了,要是就这么带回去指不定局座会怎么处罚他呢。
  仿佛看到了沈宏伟内心的挣扎,王冬轻轻一笑道:“好了,知道你担心什么。你放心,这老鬼子死不了,回去后养一段时间就会恢复了,你们戴局长要是怪你,你就把责任推到我们身上来好了。唉……没想到你们军统的人竟然这么没胆子。”
  听着王冬的风凉话,沈宏伟心里这个气啊,有心翻脸吧,可这是人家的地盘,借他十个胆子也不敢,而且一会回去的时候还得靠人家的战机护航呢,想来想去只好把这口气忍了下来。
  “好吧,我会把您的话如实转告给局座的。”
  沈宏伟说完,把手一挥,身后就过来两名黑衣人,将摊在地上的斋藤力三郎像拖死狗一样拖上了飞机。
  看到斋藤力三郎上了飞机,沈宏伟这才对王冬说道:“王长官,既然如此那职部就先走了,告辞!”
  王冬也皮笑肉不笑的说道:“恕不远送!”
  很快,飞机就飞上了天空,在天空中留下了一道小黑点。
  看着越来越远的飞机,王冬身后的一名少尉忍不住抱怨道:“长官,就这一样把斋藤力三郎交给他们也太便宜军统那些人了。”
  王冬的嘴角露出一丝淡淡的冷笑,轻声:“麻烦才刚刚开始,接下来有军统头疼的……”
  
  第三百四十一章
冈村的忧虑
  
  武汉
二十一军司令部的院落里
  冈村宁次正在慢慢的散步,自从占领了宜昌后,冈村宁次基本就没什么事情坐了,因此此时的他很是悠闲。按理说没有仗打的他应该很放松才是,但事实并非如此,这段时间的冈村宁次总感觉有股说不出的烦恼笼罩在他的心头。
  进入了一九三九年,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寺内寿一组织了几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但却收效甚微,进攻已嫌力不从心。
  然而,战争这部机器一旦开动,哪怕是个独裁者,也无法控制其走向。就在上个月,也就是一九三九年五月十二日,外蒙的千余名军队进入了所谓的满洲帝国境内,与伪皇帝溥仪的部队发生冲突。小弟和人家打架,老大自然要关心一下,日本关东军二十三师团理所当然的加入了这场战争,而外蒙此次军事行动却是苏联授意的,苏军当然不会袖手旁观。
  日本在策划全面对华战争时,自然有与第三方国家因在华利益作战之预案。早在一九三八年五月,日本参谋本部就制定了对苏参战时的反击方针。在这一方案中日方准备使用全部关东军,华北方面军为该作战之左翼。另外,华中派遣军要紧缩战场,只留下三个师团控制上海地区,其余部队都将调至东北参战,在日本上层人物看来,对苏作战只是迟早的事。
  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诺门罕战事爆发了。二十三师团长小松原中将早已闲得无聊,早要求到华中前线去打仗,一看华苏边境起了狼烟,哪里会放过这次机会,当即部署了反击。
  诺门罕战事一爆发,影响的可不仅仅是东北的关东军,而是整个在华夏的军队,毕竟苏联可不是华夏,人家可是一个庞然大物。
  消息传到东京后,裕仁天皇没有任何表态。其实他很想借此探一探苏、德、意三国对华日战争的真实意图。如果苏联要坐山观虎斗,他就可以先一心一意的对付华夏了。裕仁要大本营处理这事。
  大本营对此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一派主战一派主和,最后,陆相坂垣征四郎说出了天皇的心里话:“一个师团的小事情,没有必要争吵不休,交给关东军自行处理好了。”
  而此时的关东军已是羽翼已丰,建立了伪满洲国,把日本的疆土扩展了几倍。平素对大本营的决定也是想听则听,不行听则不听,现在一看大本营这种模糊态度,便知道天皇已默许动武,心态早就膨胀得快爆炸的关东军立即开始了作战的准备。直到到了一九三九年六月下旬,日苏在诺门罕地区投入的总兵力已经达到了五十万。而日本敢于发动这样大规模的反击,其后盾便是日、德、意三国的攻防协定。
  这件事在关东军看来无比每秒的好消息传到武汉,嗅觉敏锐的冈村宁次却感到了其中蕴藏着的危及,他叫来了作战参谋宫本一郎,分别要来了关东军在诺门罕地区的情报资料和在广东的二十一军的情报资料,看完之后就来到了院子后面沉默不语起来。
  这时,宫本一郎抱着一叠文件走了过来,看到冈村宁次,立刻走了过来说道:“司令官阁下,这里是下面各个师团报上来的请示报告,请您过目。”
  冈村心不在焉的摆了摆手,“不了,我现在没心情看这些。对了,我上次要你搜集的二十一军的战报你收集好了吗?”
  宫本一郎点点头,“报告司令官阁下,我已经搜集好了,这是截至昨天的战报。”说完,宫本一郎从折叠资料了抽出了一份文件递给了冈村宁次。
  冈村宁次接过电报仔细看后长叹道,“二十一军完了,古庄干郎也完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6/36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