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民国生涯(校对)第2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3/367

  
  第四百六十七章
争论(二)
  
  随着乌特雷德的提问,车里的气氛一瞬间就冷了下来。
  虽然乌特雷德的汉语很蹩脚,但宋子晴、徐瑶珊和杨培乐等三女也听懂了他话里的意思。在三女中性格温和的宋子晴对这样的事情是从来不关心的,杨培乐则是性子比较单纯对此也不予理会,只有性子较直的徐瑶珊一听就恼了,柳眉倒挺的说道:“喂……你这话是什么意思,虽然你送了我们一程,但这并不代表你可以肆无忌惮的批评我们。”
  “难道不是吗?”乌特雷德毫不示弱的看着徐瑶珊:“这位美丽的夫人,我说的难道不是实话吗?你敢说这些设备不是从我们从波兰的中央工业园运来的吗?”
  “得,看来今天碰到了一个波兰愤青了。”苏瑞暗中一皱眉头,右手微微用力握住了徐瑶珊的小手,示意她冷静下来。随后他看着坐在副驾驶位置上一连愤愤之色的乌特雷德乌特雷德淡淡的笑了,轻声道:“小伙子,看来你对华夏有很大的意见啊?”
  “哼!”乌特雷德轻哼一声就不说话了。一旁的伊恩见状,生怕两人吵起来,赶紧想要打个圆场,但还没等他说出口,苏瑞又说话了。
  “咱们先不说这事的对错,但是我想先问问你,难道这些工业设备不被运到华夏来,这些工厂难道还能继续为你们波兰服务吗?”
  乌特雷德脱口道:“当然不能,可至少它们还呆在波兰的土地上,而不是跑到华夏来。”
  “波兰的土地上。”苏瑞冷笑了起来:“你以为现在的波兰还是一个完整的国家吗?醒醒吧,现在的波兰早已被德国和苏俄给瓜分了,你们国家的军队也早就被消灭殆尽,连国土都保不住了你们还惦记着这些设备,你不觉得这很荒唐吗?”
  “你……”
  苏瑞的话语直接就戳穿了乌特雷德脆弱的自尊心,气得他胸脯不住的起伏,眼睛也怒视着他,一时间说不出话来。看到他这个样子,苏瑞并没有丝毫见好就收的样子,而是继续打击他道:“乌特雷德先生,请你记住一件事情,那就是侵略你们国土,抢夺你们财物的人不是我们,我们只是从另一个国家的手里把这些东西给买了过来,你们要怪就怪他们好了,而且我自认为我们对你们已经是非常友善了,给你们工作,还给你们盖了房子,你不但不感恩也就罢了,为什么还偏偏这么仇视我们?难道是您认为德国人和苏俄人太过强大,你们奈何不了他们就能把气撒到我们的头上吗?”
  苏瑞一边说着,眼中冒出了一股冷意。他已经决定了,要是这个波兰愤青再这么无理取闹,他不介意让他去和那些日本战俘呆在一起,让他见识一下战俘营的真正滋味。
  苏瑞眼中的寒意虽然只是一闪而逝,但还是被经验老道的伊恩察觉到了。伊恩可不像他的侄子乌特雷德那么无知,早就过了热血冲动的年代。从苏瑞的眼神里,他立刻就意识到,眼前的这名没有表露出军衔的军人可不是什么好惹的角色。虽然伊恩没有当过兵,但他毕竟是经历过战乱的人,他从苏瑞的身上立即就认出了一股很是熟悉的军人特有的威严。
  “这是一名真正的军官,而且还是一名上过战场杀过人的人军官。”伊恩如是想。
  想到这里,伊恩赶紧对自己的侄子喝道:“乌特雷德,你闭嘴,要是再胡说八道的话我立刻就把你赶回波兰!”
  说完后,伊恩也面向了苏瑞说道:“对不起,尊敬的先生,我的侄子不懂事冒犯了您,请您不要见怪。我愿意为他的无理向您和您太太道歉。”
  苏瑞摆了摆手,“你不用向我道歉,虽然您的侄子想法偏激了点,但我也可以理解,年轻人嘛,总是有冲动的时候。我也没有说爱国不好,事实上我一向认为,爱国者是最应该受到尊重的群体,但是您的侄子最大的问题就是把仇恨的对象给搞混了,或者用我们华夏的一句成语来说就是‘欺软怕硬’。否则为什么侵占了你们国土的德国人、苏俄人你不去仇恨,不去反抗,反倒是仇恨起同样被别人侵略的国家呢?难道这就是所谓的欺软怕硬吗?”
  听苏瑞这么一说,乌特雷德和伊恩的连唰的一下就红了。乌特雷德是被说中了心事而脸红,而伊恩则是因为羞愧。这个时期的波兰虽然在东欧不是最富裕的国家,但比起华夏,他们民众的生活水准还是高了不少的,因此包括伊恩在内,他们对于华夏还是有股淡淡的优越感。这也是乌特雷德敢于当面向苏瑞抱怨的主要原因,而这点却是引起了苏瑞的反感。凭什么德国人和苏俄人瓜分了你们的国土,你们没有胆量去反抗他们,反倒是对我们这个同样受到侵略的国家口出怨言,这是看到我们好欺负吗?
  苏瑞说完后,就不再说话了,虽然他对乌特雷德这个年轻人不是很感冒,但对伊恩这个能主动帮助他的中年人还是心存一丝感激的。停止了说话后,车内的气氛顿时有些沉闷起来,除了汽车的发动机声音外,就再也没有别的声音,就连平日里最为活泼的苏卫华也躺在妈妈的怀里睡着了。
  车子很快就开到了市中心,伊恩按照苏瑞指点的方向来到一座小院的门口时停了下后,差点就被门口前肃然站立的那排士兵给吓了一跳。
  苏瑞先下了车,紧接着是宋子晴三女和孩子也下了车,很快就有几名士兵跑了过来接过了她们手中提着的几个包袱,并恭敬的将她们迎了进去。
  这时,苏瑞走到驾驶室的旁边对伊恩道:“谢谢您能送我们回来,您能告诉我您的名字吗?”
  看到恭敬的站在苏瑞身后的数名士兵,伊恩只感到自己的心脏跳动开始变得剧烈起来,赶紧回答道:“我叫伊恩,这位是我的侄子乌特雷德。”
  “嗯,谢谢您能坚持把我们送回来,这点我认为您比您的侄子要强多了。要不是有您的话,我们现在还在半路上呆着呢。”
  苏瑞那略带调侃味的话语又让伊恩的脸上红了起来,他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先生,我的侄子刚才的话语冒犯了您和您的太太,但是请您相信,乌特雷德绝对是一个善良的小伙子,他刚才的话绝对不是针对您或是您的国家,这点请您务必要相信。”
  仿佛看穿了伊恩的担心似地,苏瑞若有所思的盯了他一会才安慰道;“好了,伊恩现身,您放心,一点小事我是不会放在心上的,由于我还有事,而您还急着去上班,我就不请您进去坐了。但是请您相信一点,那就是波兰虽然被德国和苏俄所占领,但是您终有一天会重新回到您的故土的。”
  伊恩仔细的看了看苏瑞,发现对方的眼里此刻显露出很诚恳的神情,他重重的点了点头:“谢谢您的祝福,我也是这么坚信的,侵略者的下场绝对没有什么好下场。”
  “再见!”
  “再见!”
  看到苏瑞在一众卫兵卫兵的拥护下走进了院子,伊恩和乌特雷德就是再傻也知道这位华夏军官肯定不是一般人。
  车子转了个头后就向外面开去,坐在车内的乌特雷德深吸了口气问道:“叔叔,他到底是什么人?看样子他的官当得还不小啊。”
  “你现在才知道啊。”伊恩恨恨的瞪了自家侄子一眼骂道,“要不是他看在刚才我们送他一家回来的份上,估计你早就被抓起来了,我真是不明白,你平日里追求劳拉的机灵劲到底去哪了,怎么就这么笨呢。你说说,如果刚才碰到的是一名坏脾气的华夏军官,可能我们今天都没命了。”
  “我……”乌特雷德也知道自己今天干了件蠢事,有些羞愧的低下了头就不说话了。
  看着低下了头的乌特雷德,伊恩轻叹了口气:“好了,我也不多说了。毕竟你还年轻,但是这并不是你能不断做蠢事的借口,有些事情是没办法后悔的,你自己好好想想吧。”
  随着伊恩的声音,黑色的菲亚特飞快的向着来路急驰而去……
  而就在此时,苏瑞的内宅里,徐瑶珊也有些气哼哼的对苏瑞说道:“忠信,刚才你为什么不让我骂那个家伙,我们好心好意的收留了他们,给了他们工作,他们竟然还有人这么恨我们。我刚才恨不得让卫兵他给抓起来!”
  苏瑞摇了摇头:“瑶珊,有些事情是无法说的清楚的,毕竟刚才有一点他没有说错,我们是把他们的中央工业园给搬到了华夏,他心里对我们有怨言也是难免的嘛。”
  说完,苏瑞又陷入了沉思,心想:看来过段时间自己也不能太过信任了,还是老祖宗说得好啊,“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看来过段时间是要对这些外国人做一些防范和限制了……
  
  第四百六十八章
又要换装
  
  广州
第七集团军司令部
  这里历来是整个广东地区防守力量最严密的地方之一,在司令部的周围驻扎着号称第七集团军最精锐的警卫团的近五千名士兵。这个警卫团拥有一个装备了三十六辆T-34坦克的坦克营,三个步兵营、一个炮营和一个汽车连,所有的士兵都是从各个部队里挑选出来的身经百战,且绝对忠于苏瑞的士兵和军官。
  在他们的看守下,没有特别通行证或者是警卫人员的带领下,一般人是绝对进不了戒备森严的司令部的,可是今天,就有两个身穿第七集团军军服,且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就这么大摇大摆的进了司令部。
  “苏先生,我认为我们的医院现在已经不能满足军队和老百姓的需求,我们应该把我们的医院进行扩建,争取建成一座能容纳一千五百个床位,三百名医生和五百名护士、护工和保洁人员在内的大型医院,否则面对越来越多的病人,我们将不得不把许多病人拒之门外,这是很不人道的。”
  苏瑞听着这充满了异国口音的普通话,心里一阵无奈。他叹了口气对来人说道:“塔比瑟医生,您的心情我能理解,可是您要知道,饭总得一口一口吃,事情也得一件一件的做。我们手中的资源就这么多,只能做这么点事情,药品、甚至护士我们可以招收,但是合格医生的培养以及医院的扩建是一件长期的事情,实在是急不得啊。”
  “什么叫急不得,我看您是不着急才是。还有,我再重复一遍,我是主最忠诚的仆人,医生只是我的业余工作,所以请您叫我塔比瑟牧师!还有,请不要用那些冠冕堂皇的话来敷衍我,我只需要结果!”
  苏瑞面前这名四十多岁的白种人正是苏瑞从南京带来塔比瑟,这位坚称自己是一名牧师而不是医生的家伙自从跟着苏瑞混之后,他已经用他那精湛的医术救活了无数人,为他赢得了很高的声誉。苏瑞的官越做越大,他也随之水涨船高,从一个野战医院的院长慢慢的升到了广东卫生部长的位子。
  不得不说,这个老头的心思还是很纯洁的,这不,自打广州收复以后,原本跑到香港避难的许多人又重新回到了广州,加上不断涌入的外来人口,现在广州的总人口已经达到了一百五十多万,比起被日本人侵略前的人口还要多了几十万。
  这人口一多,来医院看病的人自然也多了起来。作为广州规模最大,师资力量最强的广州第一医院也感受到了很大的压力,医生、床位、医护人员的不足让身为卫生部部长兼广州第一医院院长的塔比瑟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于是他立即就想到了向苏瑞求助。
  看到这位老兄一副理直气壮的样子,苏瑞就感到头大,他无奈的说道:“好吧,塔比瑟牧师,我要郑重的告诉您。我现在职位是中华民国第四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七集团军司令,我的职责是带领部队打仗而不是医院,所以扩大医院规模这种事请您去找现任的广东省省长张治中先生,他才是负责民政的人,您明白吗?”
  “我不明白!”塔比瑟却是理直气壮的说:“我只知道你的我的老板,有困难找老板,这难道不是非常平常的事情吗?”
  苏瑞呆了呆,眼角抽搐了一会后才无奈的说道:“塔比瑟,你学坏了!”
  没有理会这个越来越无赖的家伙,苏瑞把目光投向了一旁的年轻人,温和的笑道:“史密斯,你可是很难得到我这里来,你有什么事吗?”
  这位年轻人正是塔比瑟的侄子史密斯,这位看起来只有二十四五岁的年轻人是个哑巴,由于性格沉稳加之擅长管理后勤而一直担任第七集团军的后勤部部长,来到办公室后就一直静静的看着自家的叔叔和苏瑞斗嘴,直到苏瑞问他话后才又把目光投向了塔比瑟。
  看到自家的侄子把目光投向了自己,塔比瑟才说道:“苏先生,你也知道史密斯不会说话,你这么问他不是难为他吗?史密斯,你赶紧把你写的东西交给苏先生吧。”
  史密斯听后这才从身边的公文包里拿出了一份文件递给了苏瑞。
  苏瑞接过文件一看,轻声的念了出来:“《关于部队装备繁琐,口径众多带来的不便和困难》”
  慢慢的看了下来,苏瑞的脸色也慢慢凝重起来。在这份报告里,史密斯把现如今部队的武器装备批评了一番,他提出,现如今的部队武器来援五花八门,有美制的伽兰德步枪、M2机枪、德制的MP38冲锋枪、MG34机枪、柯尔特M1911手枪、格鲁曼手枪等等,各种武器的口径不一。光是轻武器就七点六二毫米、七点九二毫米、九毫米、十一点四毫米、十二点七毫米等等,简直五花八门,这对于后勤部门来说简直是一场灾难,而随着部队建制的扩大,这个灾难还在加剧当中,后勤部门现在已经是不堪重负了。
  良久,苏瑞抬头对史密斯问道:“史密斯,那你有什么具体的办法吗?”
  史密斯又从公文包里掏出了一份文件递给了苏瑞。
  苏瑞低着头一字一句的念到:“关于简化部队武器装备,努力减小后勤保障的负担,争取实施一弹多用的若干建议。”
  “嘿……你小子还真是一套一套的啊。”念到这里,苏瑞抬起了头好笑的看着史密斯:“虽然你不会说话,可打起报告来却是一套一套的,你还把这些文件都翻译成了中文,从这点上看你还是用了心的。嗯,我再看看……”
  说完,苏瑞又低下了头慢慢的看了起来,办公室里一片寂静,只有苏瑞不时翻书的声音。良久,苏瑞这才慢慢的把头靠在靠椅上,双目微一句话也不说。
  史密斯和塔比瑟并没有打搅苏瑞的沉思,而是在旁边坐了下来耐心的等待着。
  此时的苏瑞心里有些感慨。自从苏瑞来到这个时空以来,从南京开始,他就给自己的部队装备着武器。美国的伽兰德步枪、德国的MG34机枪等等,这些武器都是在以前的时空里接受过实战考验的二战最精良的武器之一,因此苏瑞是看到那款武器好使就会豪不犹豫的拿来装备部队,但是他却没想到,正是由于这些武器给后勤部门带来很大的麻烦。
  总所周知,后世各国对于武器的口径要求就是越少简单一越好,越少的口径也就意味着后勤的工作量就越少。以轻武器为例,如今在苏瑞的部队里,光是轻武器的口径就有六七种之多,这样一来后勤的压力就非常大了,以前是部队的规模还不大,因此不时会发生后勤处将弹药口径搞混的情况发生,但现在部队已经扩大到了二十万的规模,这个问题也随之越来越突出。前段时间的江西战场,部队正打得正激烈的时候,前方的某部正急缺七点六二毫米口径的伽兰德步枪弹,后勤却运来了一大批七点九二毫米口径的机枪子弹,让前方的部队很是哭笑不得,直接影响了部队的战斗进城,史密斯就是看到了这点,这才向苏瑞提出了要简化部队武器口径的要求。
  “是这样啊!”
  苏瑞点了点头就不说话了。史密斯已经在报告里说得很清楚,第七集团军轻武器口径必须要简化统一了,要么全部采取美式装备,要么全部采取德式装备,否则随着日后部队的再度扩大,后勤肯定会不堪重负而崩溃。
  只是到底是采取美式装备还是德式装备呢?这点苏瑞就有些为难了。德式武器相对更严谨,加上德国人精良的做工和优良的设计使得德式武器无论是在射击精度、射程还是使用寿命上都占了一定的优势。
  但是美式装备也有他们的优点,那就是由于他们强调火力输出,且科技强大的缘故,美军武器有一个别国武器所不能比拟的特点那就是通用性极好,许多轻武器的零部件都是可以通用的,例如伽兰德步枪M1步枪的一部分零部件就能和M1919通用机枪的零部件相互通用,这也极大的减轻了后勤的压力。在另一个时空的二战时期,美军在欧洲部署了数百万的军队,但后勤保障依旧绰绰有余,大到重炮炮弹,小到巧克力和咖啡全都能有条不紊的运送到前线这也证明了美军后勤保障的得力,因此若是想要简化后勤,美式武器就是首选。
  苏瑞想了好久,依旧有些难以取舍,比如部队里装备的德式MG34通用机枪自打装备了部队以来就深受士兵们的好评,它不禁射速快火力猛,而且轻巧方便,更换枪管更是非常方便,纵观二战时期的其他各国机枪就没有一款机枪能比上。要是就这么放弃了那就实在太可惜了。
  “唉……”
  想到这里,苏瑞不禁叹了口气,自己的工业实力还是太弱了,要是换了具有一定工业基础的国家,哪用这么麻烦,直接就把MG34机枪的口径改成七点六二毫米口径就好。
  最后,在史密斯期待的目光中苏瑞还是下了决定,那就是听取史密斯的决定,准备在三个月之内将部队的轻武器全都换成美式的装备。
  
  第四百六十九章
石原莞尔的对策(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3/36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