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民国生涯(校对)第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367

  
  《孤军守南京》
  公元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六日
  华夏各大报纸都不约而同的出用同一则消息作为头版头条。
  政府的咽喉中央日报上详细的报道了在南京,有这么一支孤军为了掩护十多万百姓和友军过江,不惜以身作饵。抵挡住了数万日军的进攻,此刻还被困守在南京这座孤城里,眼看着就要弹尽粮绝的事迹。
  文章不但点出了这支部队的来历,还将这支部队的指挥官苏瑞也大书特书。
  “苏瑞,男,二十七岁,国民革命军陆军三十六师后勤处少校处长,原本因工事由挹江门前往南京公干,后被困于南京城内。他不但将一群溃兵组织起来和日军战斗,而且还自发的掩护主力撤过长江。为奖励其英勇行为,蒋委员长特地下令晋升其为上校团长,其麾下的独立营也晋升为独立团。苏团长英勇善战的事迹不但深深打动了军中同僚,同时也深深的打动了千千万万个国人!”
  文章的最后还写上了这么一句,“让我们为苏上校和他麾下独立团的上千名勇敢的战士而祈祷吧。”
  报纸一出,原本正在为南京保卫战的失败而笼罩在民众当中的情绪顿时激动起来,武汉、重庆、济南等各大城市纷纷举行了示威游行,声援被困在南京的苏瑞和他的独立团,并要求国民政府出兵救出被围在南京城里的苏瑞和他的独立团。
  更有激动的大学生打出了不能让英雄枉死在日本人手中的标语,呼吁国民政府出动空军替他们炸开一条通道的提议。
  “这些学生真是不懂事,我们的空军早就消耗殆尽,怎么替苏瑞他们解围?”
  已经从重庆来到武汉行营的蒋委员长背着手在办公大楼里转着圈。在他的身后站着一名戴着眼睛穿着军装的中年男子。这名男子相貌儒雅,让人一看就觉得一派斯文的气息扑面而来,这个人就是时任军政部长的一级上将何应钦。
  蒋委员长停住了脚步问道:“敬之,你们军政部有没有想出什么办法将苏瑞他们接应出来?”
  何应钦想了想,为难的说道:“委座,现在南京已经是日本人的天下,我们的部队打不进去啊!”
  蒋介石生气的说道:“娘希匹,胡宗南的第一军不是还在江对岸吗?怎么连接应这么一支小部队都做不到啊?”
  蒋介石所说的第一军便是国民革命第一军。该部队系中央军嫡系部队。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的历史最早是一九二五年八月编成的,首任军长是蒋介石该军源自黄埔军校教导团,是蒋最嫡系也是最精锐的部队之一。
  何应钦苦笑了,他摇着头道:“委员长,胡宗南是在江对岸不假,可是江边的船几乎都被日本人炸毁了,他们也是有心无力啊。”
  蒋委员长失望的说道:“难道真的没有办法了吗?”他并不是关心苏瑞的生死,而是苏瑞好不容易被竖立成了一个典型,整个南京都失陷了,他一个小小的少校却杀了出来,带领着一群残军给了日军以重创。这队重新竖立国内百姓积极抗战的信心是很有好处的。
  何应无奈的摇了摇头,表示自己无能为力。不过看着蒋委员长失望的神情他随即又打起精神说道:“委员长,那个苏瑞的身份已经查出来了。”
  “哦,是吗?”听到这话,蒋委员长的精神不禁振奋起来,欣喜的问道:“都给我说说,他是哪人,是黄埔哪期的?”
  在这位委员长看来,国军内能打仗的将领军官那都得是黄埔军校毕业的,除了他的学生,别的军官怎么可能那么优秀。
  蒋委员长问道这里时,何应钦神情显得有些古怪。他低声道:“这个……这个苏瑞是广西人,而且它也不是黄埔军校毕业的。”
  “广西人?不是黄埔军校毕业的?”蒋委员长的眉头皱得更厉害了,“那他是哪个军校毕业的?保定军校?还是哪个讲武堂出来的?”
  “都不是!”何应钦脸上露出了哭笑不得的神色,“他……他就没念过军校?”
  “什么?他没念过军校?”这下蒋委员长的眉头不止是皱着了,简直是连头都要炸开了。开什么玩笑,一个连军校都没念过的军官就能领着一千多名残兵阻击了日军好几天,让日军寸步也不得迈进挹江门半步。
  那南京城里这么多军官都应该集体跳长江了,因为他们这些专业的军官连一个军校都没上过的后勤处的副处长都不如。
  蒋委员长的脸色一下就黑了下来:“这个消息确切吗?”
  “千真万确,这是下面的人再三确认后才报呈上来的。”别说是蒋委员长了,就是何应钦这时也不断的摇头苦笑。
  “而且我们还了解到,这个苏瑞的家族在广西当地还是一个小有名气的人家,他是家中的独子,父母早亡,家里就剩下一个爷爷,而且因为家境殷实,因此在家乡那是横行霸道为非作歹。现在家里的那个媳妇就是他强抢来的,因为在乡里名声太臭,他爷爷一气之下托人将他送到了军队,也不知怎么就进了三十六师一六三团后勤处当了个副处长。
  就在前些日子,他私自伙同旁人在南京贩卖违禁品,这才偷偷从挹江门溜进了南京城,估计后来是被日本人堵住出不来了,这才闹出了这么一出!”
  “这……这这……”
  蒋委员长听得那是目瞪口呆,这简直是在听一部三流民间小说啊,而且还是最小白的那种。一个原本只会逛街遛鸟强抢民女的街头恶霸,竟然摇身一变成了抗日英雄,这个世界真是太他妈充满戏剧性了。
  “你……你确定没搞错?”
  蒋委员长第一次感到自己的脑子有些不够用了,这到底是怎么会回事,一个靠着关系混进革命队伍的街头恶霸竟然摇身一变完成了一个华丽转身,一眨眼变成一个抗日英雄,这也太他娘的荒诞了吧?
  良久,蒋委员长才长叹了口气道:“算了,不管这么说,这个苏瑞也是为党国立了功的,就算他以前有所……有所瑕疵,那只能说他是少年行事太过荒唐,也是可以原谅的嘛!这件事敬之你去处理,务必要处理妥当,明白吗?”
  “是,我明白,我这就立刻去办!”
  何应钦明白老板的意思,国人素来讲究人死为大,反正都是要死的人了,即便以前人家有什么过错那也算是过去的事了,翻死人的老账那是不对滴,也是没有涵养的表现。堂堂一国政要自然不能这么没有涵养!
  就这样,在接下来的主流报刊中,他们还继续替苏瑞身上抹金,力图要把他塑造成一个完美的军人形象,否则国内的民众怎么会继续给政府捐款捐物啊?有志青年们怎么会踊跃从军啊?
  就在国民政府继续鼓吹的时候,日本上海派遣军司令部也给苏瑞发了一封劝降书,而且是用明码电文发出的。这封电文一出又把时局搅得乱了起来……
  
  第八十四章
劝告文
  
  此时,国军与日军对峙的阵地上,经过数日间枪林弹雨的摧残,周围的建筑物几乎已经被全部被夷平,周围的在残垣断壁后一名名士兵正警惕的注视着前方。在这里,呈现出一片诡异般的寂静。
  虽然日军在人数上占据绝对优势,但在这个地形复杂的地方市内,人数的优势反而不太能发挥出来。自从昨日军十六师团进攻受阻,丢下了小两千具的尸体狼狈后撤后,日军就再也没有发动过大规模的进攻,因此现在阵地上的士兵也在享受着难得的悠闲时光。
  地点转移到教堂大厅,带着耳麦的徐瑶珊正及精会神的摆弄着桌上的电台,在她的旁边站着苏瑞、柏井然等一众军官。由于徐瑶珊初学乍练,接收的这封电报又长,因此忙得是满头香汗。
  “沙沙沙沙……”
  屋子里除了徐瑶珊写字的声音外就再也没听到别的声音,而这个声音已经响了很长一段时间了。
  过了一会,满头大汗的徐瑶珊这才停下已经写得发麻的手指转身对苏瑞说道:“各位长官,这是日本人发来的明码电报,也是他们的劝告文。”
  苏瑞面无表情的说道:“念!”
  “是!”
  徐瑶珊拿起桌上的一张稿纸念了起来。
  “电告支那中央军三十六师独立团团长苏瑞,日军百万既席卷江南,南京城亦以落入我们手中,占据大势已及明显,古今之抵抗实属徒劳。况江宁之地,为让日之精华,民国之首都,明孝陵、中山陵等均集于斯,诚为往东亚文化精髓之区。皇军对抵抗者将采取极其严厉之手段,但对民众及弃其敌意之军人,将予以宽宏,皇军诚有对东亚文化保护之热意。若贵部执意抵抗,则大祸将至,南京千载之文化将化为灰烬,十年之建设即将毁于一旦。本司令官代表日本皇军,向贵部提出劝告,只要贵部在十二月十六日十八点之前,放下手中的武器,走出阵地向皇军投降,则皇军将宽大为怀保证你们的生命安全,否则后果自负!”
  大日本陆军上海派遣军司令朝香宫鸠彦王。
  听完了徐瑶珊念出的劝告文后,众人都默不作声,静静的看着站在一旁的苏瑞。
  而苏瑞则是冷冷一笑道:“好威风啊,竟然用明码电文向我们发出劝告文,他也太小瞧我苏某人了吧。”
  虽然苏瑞的政治智慧不是那种高达九十的妖孽,但也很清楚,像这种明码发出的电文全世界都收得到。也就是说,现在全世界都知道了日军已经向他发出最后通牒了,只要他敢答应半个字,那么苏瑞就算是跳进黄河里洗一百年都洗不干净。
  想了想,苏瑞对徐瑶珊说道:“日本人的电文不用管它,准备给军政部,给蒋委员长发电。”
  徐瑶珊为难的说道:“可是我们没有密码本,怎么发电啊。”
  苏瑞没好气的说道:“没有密码本那就发明码电文!”
  “哦……”
  看到苏瑞面如表情的神色,徐瑶珊摇了摇红唇,有些委屈的坐了下来,乖乖的将右手放到了发送器的按钮上准备发电文。
  “电喻蒋委员长、军政部
  职部等千余将士,被日军围困于南京城内,此时虽已弹尽粮绝,但职部以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吾将自己未亡之躯奔赴疆场,马革裹尸何所惧哉!
  况且今日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但我等更相信,我们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至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今贼寇虽发来劝降书,但职部等人为国尽忠之心从不动摇,职部等已报着牺牲一切之决心,宁死不做亡国奴,以保吾等全国格和人格。”
  此致敬礼!
  国民革命军三十六师独立团团长苏瑞及独立团全体将士敬上“滴滴滴……”
  一道道肉眼看不见的电波就这样飞到了远方……
  “砰……”
  一声巨响在办公室里响起,朝香宫鸠彦王圆圆的胖脸此刻已然全是一片狰狞,在他的面前摆放着一张刚送来的电报纸。
  “八嘎雅鹿,不识好歹的支那人,既然你想保全你的国格和人格拿我就成全你!传我的命令,命令谷寿夫、中岛今朝唔和山田支队,全力进攻,一定要把他们碾成粉末。记住,我要看到那名支那指挥官的脑袋摆在我的面前。”
  “哈依!”
  随着朝香宫鸠彦王的命令,停了不到一天的战火又响了起来,无数的日军从四面八方疯狂的向着独立团的阵地涌来。激烈的枪炮声从中午一直响个不停。
  面对兵力上占据绝对优势的日军,尽管独立团占据了武器上的优势,但依旧打得非常艰苦,四个方向上摆放的四个连队损失非常大,苏瑞不得不将手中仅剩的不满两个连的预备队像添油战术般的一个排一个排的前往增援,到了傍晚时分,就连苏瑞手中的警卫连也全都投入了战斗。
  “给我顶住,顶住!只要天一黑就是胜利!”
  今天,战斗最为激烈的地方就是挹江门方向,驻守在这里的三连几乎全部打光,三连长王大山更是打红了眼,被炮弹炸断了左腿的他硬是不肯退下战场。反倒和前来增援的警卫连连长罗加我争执了起来。
  “罗加我,你能来增援老子感激你,但是你休想让老子下战场,三连一百多号弟兄差不多都死绝了,老子身为他们的长官也决不能拉稀摆带给他们丢脸,你明白吗?”
  看着眼睛通红的王大山,罗加我也没有办法,也只能无奈的暂时点头同意。
  在教堂的大厅里,苏瑞不住的听着下面传来的汇报心情也如过山车般澎湃不已。他没料到日军竟然如此疯狂,对他这个小小的地方在四个方向上派出了三个联队进攻猛攻。
  面对绝对优势的日军,已经连续作战了好几日的独立团的伤亡已经达到了警戒线以下。
  除了炮连以外,七个步兵连的伤亡率已经超过了七成,现在能拿得动枪的兵力已经不足三百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36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