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才不要做太子(校对)第1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2/566

  李世民笑道:“爱卿还真是动心了啊,不过,你的身子还康泰着,朕还希望你再为大唐出两年的力。等学院真的建成,朕自然会放你离朝的。”
  萧瑀表态了,紧随其后的就是魏征。
  教化天下啊!这也是老魏一直以来的心愿。
  有这几位的带头,朝中近七成以上的官员纷纷赞成,特别是新兴贵族,更是鼓吹的起劲。
  所谓的新兴贵族,就是程咬金等人这样的。论官位,都是四品以上,论爵位,也都是侯爵起步。可是,就是因为家里人少,才一直被传统家族鄙视。家族家族,只有族群够巨大,家族的力量才够巨大。五姓七望就是这样,自家子弟动辄就是几万,旁亲也数不胜数。
  新兴贵族虽然地位高,但是轮到学问,还是处在微末地位。想要为自家子弟找先生,只要有名声的,就都倨傲不肯,更不要说世家大族了。
  如今好不容易遇到太子太师李纲要建立学院,还不赶紧帮忙等什么呢!李纲要建立学院,请来的先生自然不会是籍籍无名的。如今在朝堂上为老先生帮腔了,之后往学院送一两个自家子弟,也能顺理成章了吧!
  朝堂上五姓的族人,或者五姓的外亲,看到群情响应的场景,汗流浃背!
  朝堂上永远是少数服从多数,皇帝一般情况下也不能反抗这个普世规则。
  这么说,李纲老贼和太子小贼,能够如愿了!
  彼此对视一眼,五姓的女婿,或者关系远的外亲,也加入了赞成的行列。
  不加入也不行了,虽说自己跟五姓有关,但又不是彻底站在他们的阵营里,锦上添花可以,但是跟他们一起逆反潮流,傻子才这么干。
  “好,既如此,太子和太子太师的奏折,朕就准了。着令吏部,联合太子为学院的职位,匹配相对应的官位。着令礼部……算了吧,太子愿意怎么弄就怎么弄吧,用不着加以约束。”
  至此,贞观朝堂的君臣们,多数人兴高采烈的通过了这一项决定。
  圣旨送到东宫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了。
  太子太师李纲兼贞观学院祭酒,太子担任副院长,这就是圣旨的内容。
  至于学院什么时候建,随便,学院怎么建,随便,学院建到哪儿,还是随便。看似三不管,但皇帝可以说是把学院给宠上天了。本来,一个新建筑,或者说建筑群的诞生,是要让礼部按照典籍规定占地面积、高度、建筑构造的。如今完全不管,也是放开了限制。
  送走传旨的宦官后,李纲笑呵呵的问:“小子,为何老夫只听到了祭酒和副院长的职位?正院长是谁?”
  李承乾笑着坐到李纲身边,说:“还能是谁,自然是父皇。咱们学院既然要立身坚稳,没有强力的支撑算怎么回事。如今只要父皇和新兴贵族一起为学院撑腰,莫说五姓七望这样的大家族,就是牛鬼蛇神都要对咱们敬而远之。
  再说了,如果不是父皇担任学院的院长,咱们怎么能混到‘贞观’这个名字。以年号为名,才显得咱们学院与众不同不是?”
  李纲哈哈大笑,笑完了才伸出手,大拇指和食指搓了搓:“学院建造的事儿,老夫没心力管,就都交给你小子了。而先生的召集,都交给老夫吧!”
  看老先生搓手指的动作,李承乾就唤来方胜:“给李师取一万贯来!”
  有钱能使鬼推磨,这句话末尾倒过来说就更贴切了。
  什么读书人当远离“铜臭”,什么君子耻于谈钱,都特娘的是扯淡。
  没钱,傻子才愿意为你做事呢。
  学院既然要招合格的先生,耗费就不会少。
  不知道老先生打算招什么人,反正当李承乾斟茶的时候,发现一封书信上写着“道州”的字样后,就再也不关心了。
  信写完了,百十来封书信从长安,散往了大唐各地,其中大多都是往穷山僻壤的区域送的。
  老人家,自有无数的相识,活了这么多年,单这份人脉就不是年轻人能够随意对比的。
  既然老先生打包票说教书的先生不会少于八十,李承乾也就不再关心这个,而是为学院选址。
  长安城内是不用想了,既然要建造,就必须考虑到学院的扩张,而建立在长安城内,谁敢把两个坊市并起来?
  而且教学生,就要远离名利场,否则你前脚在课堂上教他勤俭,后脚他就受惑于奢华,岂不是得不偿失?
  选来选去,李承乾最终把学院的选址定在了渭水边,离军营不远的地方。
  这里堪称远离人烟,所以就不用担心扩建的问题。而且这里并没有多少农户,学院还能自己开垦一片田地,用来教育学生,还能做到自给自足。
  选好地址后,李承乾立刻给何寿和余秋生下令,把兑换点直接迁移到了渭水附近。
  蝗虫再多,现在都有了被抓完的趋势。关中外地的游民还在朝着长安游荡而来,不给他们找点事儿做可不行啊!
第一百六十六章
招生办主任
  “就先按照这个图纸进行平整吧,你们两县,要确保游民村的茅草屋建立的合格,至于防疫的方法,过两天孙道长会过来视察,手把手的教你们。珍惜这个机会,等灾害彻底过去了,你们想学都没机会了。”
  李承乾身后的何寿和余秋生自然是连连点头,特别是余秋生,嘴角都要咧到耳根子了。
  这次闹蝗灾,他们两个人在吏部的考察中大放异彩,虽然还不到评定功劳的时候,可荣升别驾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了。何寿还对这样的升迁淡定,余秋生都要疯狂了。
  都觉得担当长安县令是个风光的事情,可其中的酸苦,不足为外人道。管理着整个大唐高官显宦最密集的地方,他这个小小县令实在是不入流。整天给各位大佬陪笑脸,他都觉得自己快要疯了。
  如今能够外放成为别驾,可以说是正和他意。
  “殿下,既然您要安排灾民帮您平整土地、建造学院,那工钱该怎么开?难道说管饱就够了?”
  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何寿觉得太子与其说是一位天潢贵胄,倒更像一个成年好友。同样的问题余秋生就不敢问,他却开得了口。
  李承乾回过头,笑着回答道:“你问这个,岂不是在为难孤?孤如何知道工钱怎么开,所以啊,工钱的管理,孤就干脆交给你了。明日就会有侍卫把铜钱给你送过来,怎么发放,那是你的事儿。”
  说完,李承乾跳上马车,在一众侍卫的拥护下回长安。
  何寿和余秋生原地拱手相送,腰都恨不得弯到地上去。
  起身后,余秋雨松了一口气,对何寿说:“你到底是胆子大,这样的问题也敢问殿下。灾民能吃饱肚子,还要额外要求什么?”
  何寿叹了一口气:“吃饱肚子,对灾民来说确实不发愁了。可是啊,这些游民家里一定还有家人,或是留守,或是没法走路的老弱,你总不能让他们单纯吃饱肚子,却不能往家里带点东西吧!”
  余秋生这才反应过来,恭恭敬敬的拱手:“倒是在下想当然了,多谢指点。”
  看着太子的车驾,何寿微微一笑,继续道:“而且,估计也只有在殿下,面前,我才敢直接开口了。若是换一个官员过来,恐怕兜头就是一句不知所谓!可笑之前咱俩还上殿质询太子,事实上,这一位,才是真正担心百姓的人啊!真期待太子登基之后,是什么样的场景。”
  余秋生是胆小的,听到何寿这句模凌两可的话,紧张的看了看四周,确定没人后才松了一口气。在他看来,何寿这句话,明显对当今皇帝是不敬的。
  鄙视的看了一眼胆战心惊的余秋雨,何寿哼了一声,就朝着小路走去。
  李承乾的马车驶回长安,却并没有直接去东宫,而是停在一家酒楼前。
  这家酒楼就是老程家的醉风楼。
  武将到底跟文臣不一样,文臣入股商家,或者自家组建商队,都藏着掖着的,生怕事情败露,丢脸。而武将,做什么事情都是明着的。特别是程咬金,满大唐能不满自己的赏赐直接要求皇帝多加点,讨价还价的,就这么一位。
  可是见鬼了,偏偏皇帝老爹对他信任有加。而且历史不出意外的话,这老家伙可是足足混了四朝才死,每个朝代都安稳如山。
  仅凭程咬金一人,是不够资格请到太子的。可若是大唐军方一多半的人都写了请柬,就算是皇帝都要离开皇宫来赴宴。
  今天的醉风楼被老程包了场,楼下守卫各个龙精虎猛的,一看就是各家的家将。
  这样的场子,恐怕就是世间最顶级的刺客,都不敢靠近。
  下了马车,遣散护卫,除了于泰一个以外,李承乾一个没带。
  酒楼入口,站满了人,能认出来的只有李靖、程咬金、尉迟恭、牛进达等人,余下的都是一副生面孔。
  见太子走了过来,武将们齐齐拱手作揖,不标准的动作处处透着猥琐。
  也不多说什么,等各自落座后,坐在首位的李承乾直接开口道:“诸位将帅,孤知道你们请孤来赴宴的意思,不外乎让自家的子弟能入学读书而已。但是啊,要答应你们,孤也很难做。你们也知道学院里虽然孤是副院长,李太师是祭酒,可是他老人家说的话,孤岂能违背?”
  被太子一语点破动机,却没有一个脸红的。
  一个将领叹息道:“殿下,您也知道我等都是粗人,大道理都不会讲。我等就是因为没学问,才靠着刀把子杀出了一番功业。乱世的时候,谁管你有没有学问,军队里,只要杀人杀的狠,就能得官。可是现在已经是太平年代了,再指望单纯用武力换取功勋,基本不可能。我等就是吃了没学问的亏,如何能让下一代也走老路啊!”
  程咬金冷哼一声后说:“该死的王家,老子不过是听闻五姓的学问是最好的,上门为处嗣求学,结果被一阵之乎者也给搪塞了回来。好在后来陛下开恩,准许处嗣进东宫学习,教授课业的还是虞世南和李太师。这是他作为长子的福缘,可处弼他们,想要学点什么,就得老夫自己找门路了啊!五姓这样的豪门断然不可能,既然太子和太师建设了学院,老程自然要厚着脸皮把孩子送进去。”
  逼着新兴贵族求告到门,是传统家族少有的乐趣,也是他们体现自身威严的途径。
  只是他们这样所为,在获得声望的同时,也把新兴贵族给得罪透了。
  李绩就很直接,也不多说什么,拍拍手,就有两个健壮的家将抬来了一个箱子,一打开,里面全是黄货和红货。就这一箱子东西的价值,在长安盘一个坊市的地皮都足够了。
  东宫现在很是缺钱,颉利和突利大战,影响了商队的收益,仅凭西突厥和薛延陀那边的收益,根本支撑不了这样流水般的花钱。
  艰难的把视线从箱子上移开,李承乾不得不像后世招生办主任一般连连叹气:“不成啊,就算孤,也不愿意挨李老先生的骂……”
第一百六十七章
姚思廉
  话没说完,就又一箱子在门外抬了进来。
  牛进达和李靖今天就是被“绑架”来当说客的,待到第二个箱子落地,老牛揉了揉脸,认真道:“你自己看着办,军方能拿出来的,都在这了。知道你在渭水河畔圈了好大一块地皮,还把灾民鼓捣过去干活儿。你东宫虽然财货多,可承担这样的工程,还是力有不及吧。都是痛快人,你也就给个痛快话,能放多少?”
  面对老牛,李承乾就不能再狮子大开口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2/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