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才不要做太子(校对)第1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0/566

  秋猎结束,但是还有一场重头戏,那就是玄甲军和太子亲率的比拼。
  还是在那片兽道过后的小平原,太子亲率的一千五百人,和玄甲军的一千五百人,相对而立。
  玄甲军,就是黑甲军的意思,全军都是重型骑兵,人马皆披甲,这样的一支军队想要组成,耗费也是同样惊人的。且不说他们的战斗经验,就是那一身装备,在隋末的乱世里,都是战略级的。玄甲军所向披靡的名头,一半都得归功于这一身铠甲。
  不过,论铠甲的话,自己这边也不弱吧!
  站在小坡上,李承乾忍不住的为自己的士兵鼓舞打气。之前他亲自掏钱让军器监给太子亲率打造的铠甲,也是最好的锁子甲,至于所谓的明光铠,还是算了,卖了东宫都不够装备全军的,更何况明光铠的制作费时费工,只有皇帝赏赐将军的时候会赐下那么一套两套的。
  “急躁个什么,李靖没教过你为帅者,需泰山崩于面前而不惊吗?”
  说完,看到坐在太子身边的那条狗,李世民更是火冒三丈:“两军对阵的日子你带着狗干什么,你指望一条狗还能上阵搏杀不成?”
  李承乾奇怪的看了李世民一眼:“为何不能?父皇,若不是怕实验的人伤重不治,儿臣可以给您展示一下。您以为黑炭头是吃素长大的?只要有人敢攻击儿臣,就算儿臣没反应过来,它都会扑上去的。”
  想要亲自尝试一下却又觉得不妥,转头看到伤好了一点的张赟,却见张赟连连摇头:
  “陛下,还是不要试的好,这黑犬凶得很,奴婢本来觉得跟它混熟了,没报名就进了太子的营帐,结果差点出不来……”
  看张赟那嘘寒若噤的样子,李世民也就不再纠结这个话题了。
  皇帝这边奉命击鼓的将士狠狠的敲响了战鼓,李承乾则站到了马背上,挥舞自己的令旗,平原上本来相对静立的两支队伍,各自开始了变换阵型。
  玄甲军这边虽然没有骑着战马,但是一身铁甲的他们还是如同黑色的洪流一般,快速的组成了锋矢状的阵型。这是最适合冲锋的阵型,倚仗着铠甲的坚固,他们是准备直接跟太子亲率接触到一起。
  面对玄甲军的锋矢阵,太子亲率的队伍则是渐渐变成了六花阵,貌似美丽。
  看到太子亲率的阵型变化,李世民忍不住朝李承乾讥讽道:“朕还以为你去了一趟草原,长了点见识,六花阵确实玄妙,可是用来对付玄甲军的锋矢阵,可是以卵击石啊!”
  面对皇帝的嘲讽,李承乾并没有应答,而是接连挥舞着令旗。
  终于,蓄势已久的玄甲军出动了!全身重型铠甲的他们,却跑得比寻常士兵还要快。要知道,这些可都是四五十岁的老兵啊!
  跟玄甲军不同,太子亲率则选择了以逸待劳。
  看着太子亲率那僵硬的六花阵,李世民嘴角带着笑意的准备吐槽李靖一番,却见李靖也面带笑意的迎上了自己的视线。
  莫非……
  有诈?
  难以理解李靖为什么是这一副看热闹的神色,李世民赶紧转头看向战场。
  只见玄甲军的锋矢,已经冲开了太子亲率的阵型,但是……
  没什么效果,看起来,反而像是太子亲率主动让他们冲散一般。
  冲散了的队伍,还有什么能力?
  自负带兵多年的李世民,已经在心里给太子亲率下了必败的决断。
  可是,令人震惊的事情出现了!
  六支队伍看似被冲垮了,但是分散开来的六支队伍,没有一支队伍被洪流淹没,反而如同钢刀一般,各自切开了玄甲军阵型的边角。
  阵型确实对战斗有辅助效果,可是,它毕竟也不是万能的,不足以弥补士兵与士兵之间的差距。
  论整体的大局素质,或许太子亲率还要差一点,但是分散开来后,各个小队在各自的小队长带领下,反而能发挥出超越集体的力量。
  刘莽带队的攻坚队、方朔带队的弓箭队、铁锤带队的后勤队、窜天猴带领的机动队、赵兴带领的骑兵队、东方粟带领的医疗队。
  这就是李靖分出来的六支小队,虽然他们还没有彻底发挥出自己在队伍中该有的作用,比如骑兵队,但是按李靖的说法,这是一支大队伍必须具备的各项能力。
  因为是演习,所以士兵们用的都是木质的横刀,虽然是木质的,可是杀伤力也是不俗,有倒霉的力气还有,却被打晕的也不是一个两个。
  这个时候考验的就不只是体力了,更多的是战斗能力。说实话,这一项上太子亲率算是吃亏到了极点。虽然有平灭罗艺和草原的两次历练,他们依旧不够资格被称为老兵。
  战斗能力比不上,所以只能从抗打击能力上下手了。
  已经五十多岁的老兵赫然发现,自己以往打闷棍一大一个准儿的手段,在这些小伙子身上却没法奏效,明明棍子都抽到耳后了,对方却像没事儿人一样。
  再加力气的话怕会打死人,投鼠忌器之下,反而让他们不知所措。
第二百一十四章
意外事故
  太子亲率的怪异阵型,把一场大规模的战斗,演变成了各个小队伍的互殴。
  当玄甲军带队的队长发现倒地的都是玄甲军的士兵后,才发现不对,尽可能的下令汇集,因为他发现,这些被冲散的残兵,并不想想象中那样不堪一击,反而颇为棘手。
  命令下了却传达不到各处,分散开来的六支队伍,就像狼群外的恶狼一样,稍一探头,总能叼走好多只。
  眼看着自己的荣誉——玄甲军,现在已经被太子亲率围起来打了,李世民大急,不由得问身边的李靖:“李靖,朕问你,太子亲率这是什么阵法?为何朕从来没见过?”
  李靖嘿嘿一笑,充分享受了将领们的求知目光后,才说:“其实,这就不是一个阵法。老夫钻研兵法多年,才知道所谓的阵法,不过是兵法一道的小道而已,是将军级人物在小规模对阵的时候所需,而不是大军需要的。像对付东突厥,微臣虽然也在六路大军上施加了一些六花阵的精髓,却也不多。
  陛下可还记得您我二人奏对出来的‘用兵奇正’之言?其实太子刚刚用的就是奇兵之术,他下达的命令不是阵法的变换,而是,呵呵……”
  “自由发挥!”
  “自由发挥?”
  李世民看向混乱的战场,太子亲率明明是自由发挥,可为何玄甲军现在看起来反而像是挨揍的一方?
  站在马背上的李承乾,看了看脚下,没缘由的一阵头晕,赶紧下了马,让张赟举着自己看战场。
  曾有一个哲学论述叫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其实战阵之道也是一样,兵法确实能有效的发挥军队的实力,阵法确实能够以少胜多,可是真要发挥作用的,还是不求章法。
  就是不求章法!要什么战阵啊!在各自的小队长带领下猛干就得了。李承乾还是有点自知之明的,小聪明在这种正大光明的场合下不会起到效果。如果是李靖来指挥太子亲率,没准儿真能小损的拿下玄甲军,但是自己没那几把刷子,只能放任部下自由发挥。
  现在看来效果不错,以小队长为行动中心的太子亲率,就像变成了六支独立的军队,搞得玄甲军焦头烂额。
  不过也差不多,要到此为止了。
  玄甲军吃亏只持续了一段时间,当他们的阵容恢复后,反而是太子亲率开始挨揍了。
  百战老兵的身体素质虽然不如太子亲率的“富家兵”,但是战斗经验却是他们比不上的。亲率士兵会三五成队,或聚或散,他们也会。这样一来,胜负,又回到了五五开。
  远远的看着战场,能够窥见全貌。几位将军面对这样的场景,忍不住攥紧了拳头,只觉浑身热血沸腾。明明是演练,可是不管是玄甲军还是太子亲率的士兵,都坚毅无比。好多被揍得打晃儿的士兵,宁可再被打趴下,也绝不放弃。
  文官们也赞叹不已,他们是经历过乱世的,对军队的战斗力也有一个印象,如今平原的枯草地上卷起阵阵灰尘的军队,实在是彪悍!
  相比较之下唐俭就鸡贼的多了,身在使节队伍中,意气风发的他对着战场不停的指指点点,要么说玄甲军这段时间不出战,变得痴肥了,要么说太子亲率都是一些娃娃兵,只知道埋头猛冲。话虽然说的“谦虚”,可他总在话里话外的透露着一个消息——这样的军队,我大唐还有三十多万!
  大唐十几万大军出动就干掉东突厥的事儿,这些使节自然清楚。眼见平原上的大军如此彪悍,自然心惊不已。看样子,自己国家的君主决定是对的,有这样的国力,这样的军队,如今的中原人,再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风流书生了。“天可汗”的帽子送给这个皇帝,向中原臣服,也好过真的打起来。
  看着那些慢慢变得恭谨,腰也越来越往下弯的使节,大唐文武官员都不由得自豪起来。
  就是这个样子,只要国家强大,国家以内的皇帝、武将、文臣,乃至于一般的百姓,面对异族人的时候,才会有底气。
  西突厥之类的大国表现的还好一点,相新罗百济,乃至于倭国人,此时恨不得把自己的腰给对折掉!
  这些日子住在长安,已经渐渐摸清楚了大唐的实力。东突厥被干掉,绝对不是偶然啊!
  西突厥的使者通护耶忽然脱离了使节的队伍,报名靠近皇帝后说:“唐皇陛下,今日观此战,才知道大唐的赫赫声威。昔日我可汗希望能够娶到唐国公主,为颉利败类所阻,才不得不作罢。如今颉利已然被捉,小人不才,愿为我可汗求娶大唐公主,永结两国之好,如何?”
  如何?
  文臣们忍不住看向皇帝,如果联姻的话,确实不错,至少大唐西北方的压力就会小很多。
  看了一眼厮杀依旧的战场,李世民让开了半个身位,露出了正被张赟举着看战场的太子。
  “承乾,你怎么看?”
  对李世民而言,西突厥的求婚可以说是大好事儿,只要两国联姻,不管哪一国,在面对周遭小国的时候,都能获得足够的底气,而不用担心会不会牵一发而动全身。但是一想想自己的几个丫头,却又不想让她们去受苦。随便找一个宗室女安上公主的身份?想必如此正式的联姻,西突厥会不愿意吧。
  我怎么看?我正在被举着看。
  虽然关注着战场,但他还是听到了西突厥使节的话。
  沉思了一段时间后,李承乾拱拱手,面对自己周遭无数的视线,对皇帝说:“父皇,儿臣觉得不妥当,跟西突厥联姻,不用至亲公主,是对方的不尊重。但是妹妹们还小,西突厥要联姻,恐怕还要等上几年,这怎么行?所以啊,儿臣有一个建议,不如让他们嫁个公主过来吧。儿臣今年已经十一,过个两三年就能完婚,这不是大好事儿?虽然以她突厥公主的身份当侧妃有点屈就了,可是等儿臣继位后,封她贵妃,也足以彰显我大唐的气度了吧!”
  一番话说完,李承乾才得到机会打量四周。
  刚刚如同利箭一般钉在他身上的视线并没有消失。
  怎么说呢,原本的利箭变成了软绵绵的棉线?
  对大唐君臣而言,太子刚刚的一段话,实在是太让人震惊了!
  让异族的公主嫁过来?
  这个……从未有先例啊!
  相比较迟滞的皇帝和文臣,武将们就轰然叫好,风水轮流转,也该外族往中原嫁闺女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0/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