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才不要做太子(校对)第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566

  不过,这也是正常的。他还没有成年,按理说所有的东西都需要父母代管。想要当家作主,怎么也要成婚以后。
  吃过饭后,本来该出去溜达溜达,可是考虑到老先生的腿,李承乾也只能硬着头皮再被老先生虐一局。不过,好在长孙宝庆和将作监的速度还是很快的,就在李承乾马上要输的时候,制作完成的轮椅被送过来了。
  同时过来的,还有将作监的大将阎立德。
  把轮椅推到书房门口,长孙宝庆兴冲冲的走进来说:“殿下,您看看这轮椅做的怎么样?”
  李承乾把手里的棋子都放到棋盘上投子告负,然后扶着老先生走到外面。
  不得不说将作监的手艺还是不错的,虽然轮椅各处都是木头制作的,但是看起来跟他图纸上的成品一模一样。而且,工匠还很聪明的给四个轱辘都包上一层铁皮,让它们更耐用。
  坐到轮椅上面试了试,特别是检测了刹车装置后,李承乾才把李纲扶到轮椅上。
  李纲对这个轮椅也感到很新奇,坐上去后就迫不及待的自己推动轱辘朝前移动。
  虽然没有轴承的原因导致推动很费力,但是老头子对这种不借助外人就能随意移动的感觉简直痴迷,居然自己推着轮椅越走越远。
  虽然验证过刹车了,但是李承乾还是命长孙宝庆到后面跟着。
  看着老先生和轮椅远去,李承乾才回过头打量过来拜访的阎立德。
  虽然是将作监的大匠,但是阎立德的打扮更像是一个文士。穿着一套长袍的他,怎么看都不像是工匠的一员。
  终于等到李承乾的注意,阎立德这才躬身施礼:“下官将作监大匠阎让,字立德。中山王,不知道您对这个名为轮椅的,可还满意?”
  将作监的大匠,其实就是“监”的另一种称呼,毕竟,将作监大监这个官位名,怎么听怎么不顺耳。虽然本质依旧是工匠,但是这个官位可是从三品,在朝堂已经有一定说话的资本了。
  李承乾点了点头:“自然满意,说实话,本王没想到将作监居然能这么快就做出来。而且,不管是刹车装置还是包铁皮,都体现了工匠的创造性。这么看来,将作监果然很有实力啊!”
  得到了李承乾的认可,让阎立德顿时笑了。
  “然后,你来东宫干嘛?”
  客套客套后,李承乾直接问他的来意。
  说实话,他想不出阎立德这个大匠干嘛要过来。趁机凑近乎?不过从他弟弟阎立本的历史评价来看,他们兄弟应该不是这种人吧!
  听李承乾问来意,阎立德立刻严肃起来,再次施了一礼后道:“下官所来,是为了中山王所画图纸一事。下官接到图纸的时候,堪称惊为天人啊!一张图纸,不仅标明了轮椅各处长短,还标明了成数,只是看一遍,就仿佛成品出现在眼前一样。让工匠只要照着图纸放大十倍,就能把轮椅制作出来。说实话,将作监工匠的技术虽然高超,但是这一次制作东西却是最轻松的一次。下官斗胆,请求中山王准许将作监学习这种画图的方法。”
  说完,阎立德把腰弯到了极致,手都快碰到地面,借此表示自己的诚意。
  “额……”
  李承乾有点发懵,只不过是等比例画图而已,就算阎立德之前不会,看了图纸以后也能无师自通了吧,干嘛还要跑过来,让自己准许他照着学?唐代可没有专利法吧!
  就在李承乾发懵的时候,旁边传来的李纲的声音。
  “阎让,你可要想清楚,想要学这个,你得拿出合适的报酬才行。”
  李承乾看向推着轮椅慢慢过来的老先生,此时的老先生一脑袋全是汗,但是偏偏很是兴奋。至于跟在后面一脸沮丧的长孙宝庆,明显是被老先生训斥了。
  明明力气不够,但是老先生还是不允许别人推自己。
  听到李纲的话,阎立德直起身,笑着对李承乾说:“中山王想要什么报酬,只管提。我们将作监其实自己也有产业,论荷包,朝中各省部,可没几个能在明面上跟我们比的。”
  将作监全是工匠,在满足皇宫金玉珠翠、犀象宝贝和精美器皿的制作与纱罗缎匹的刺绣及各种异样器用打造外,他们还有自己的店面,能凭自己的手艺赚钱。
  见李承乾还有点懵,老先生又补充道:“知识和手艺是无价的,这种画图方法是你创造出来的,将作监想要用,就要获得你的准许,否则就会被世人耻笑。你以为民间的手艺人传承,为什么那么严格?就是因为这个。”
  听了老先生的话,李承乾才明白过来。原来,唐朝虽然没有所谓的专利法,但是在所有人心里,会自发的维护知识产权,甚至连山寨这种事都不会做。
  等比例画图和三维立体图的方法,虽然简单,但是对将作监来说,却是无上至宝。在他们工部的典籍里,全都是用文字记录的东西。比如纺车,就是一句:“积木、连车、纺车成”。比如房屋,只记载了要用的部件数量,至于怎么盖,得工匠按照描述自己想象。
第三十二章
和将作监合作
  可要是将作监学会了这个方法,恐怕建筑构图要超前千年就出现喽。
  阎立德紧张的看着李承乾,他生怕李承乾不答应,忍不住又咬牙提了一句:“中山王您要是答应的话,下官可以把家里收藏的极品玉雕送给您。想当初,太上皇想要,下官都没有割爱啊!”
  作为将作监的大匠,阎立德自然能看出这种画图法的珍贵。只要能普及开,不止将作监能受益,就连好多民间的铁匠都能收益。虽然作为将作监头头的他已经脱离了“工匠阶级”,但是为这个群体谋福利,却是他的本分。
  听出了阎立德声音里蕴含的心头滴血,李承乾哈哈一笑:“大匠言重了,君子不夺人所好,您的玉雕还是自己留着吧。至于画图法,将作监不管是自用还是传授出去,都可以,本王没有拿捏的意思。至于报酬嘛……”
  阎立德立刻聚精会神的倾听,他已经决定了,不管李承乾报什么,他都要一口答应下来。
  “以后本王想要制作点什么东西,你们将作监不能推脱就好。”
  “当然可以,这点……嗯?”
  阎立德奇怪的看向李承乾,他很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看阎立德一脸疑惑的样子,李承乾走到老先生旁边,敲敲轮椅:“像这样的东西,你总不能让本王自己锯木头制作吧。以后本王再做什么东西,不管多么繁琐,你们将作监不能推脱就是。”
  阎立德立刻把话说死了:“中山王放心,不管您要做什么,只要找人到将作监吩咐一声就是。下官必定找最好的工匠,用最快的时间给您做出来!”
  得到阎立德的承诺,李承乾也是喜笑颜开。
  讲真,他这个穿越者,在唐朝生活处处不如意了这么久,早就有很多的骚想法了。不过,苦于跟将作监没有交情,也没有统辖关系,他也只能把骚想法收起来。
  现在阎立德送上门来,可以说正是他期盼的。
  都达到目的的两个人,同时放声大笑起来。
  指指书房门口,李承乾笑道:“大匠要是有时间,不如跟本王学学?说起来这玩意儿其实很简单,本王只是看了看卫王的木剑和横刀,就有了这样的想法。”
  不经意间暴露出不属于这个时代的学识,李承乾也只能给自己找个借口。
  看着进入书房的两人,李纲并没有跟着,而是继续推着轮椅四处闲溜。喜欢这种凭自己力量随意移动是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则是老先生对李承乾的尊重。
  从阎立德不惜血本也要学习来看,这个学问必定不简单。他作为旁人,这个时候最好还是回避一下。
  三维构图、立体画图和等比例画图其实很简单,阎立德又不是愚笨之人,看图的时候他就推测出了七七八八,经过李承乾的讲解,他更是直接学会了。
  用李承乾的毫毛笔,照着案子等比例画出一个立体图后,阎立德不禁感慨起李承乾的聪明来。
  一个七岁的孩子只是看了看小孩子的木剑和横刀的差异,就想出了这么一个了不得的学识。
  画好图后,阎立德看着早已摊开腿四仰八叉的坐着的李承乾,说:“殿下,下官有个想法,不知道您有没有兴趣?”
  见阎立德正式的样子,李承乾站起来,重新跪坐好,问道:“大匠有什么想法?”
  阎立德拿出轮椅的图,说:“其实,将作监下辖的木匠,也能做出这轮椅来。长安不良于行的人不是一个两个,这轮椅要是做出来,一定不愁售卖。您以图纸入股,将作监将售卖轮椅的所得七成,送到东宫来,如何?”
  李承乾微微一笑,他立刻明白这是阎立德在追加报酬。否则,他不出力不出材料的,怎么可能得七成?三成的利润,将作监就要白玩了。
  伸出四根手指,李承乾认真道:“四成,不能再高了。大匠既然想合作,本王其实还有一些想法,能挣钱的,绝对不止轮椅一项啊!”
  听李承乾说还有想法,阎立德立刻来了精神,把纸和笔砚推到了李承乾面前。
  “殿下有想法不如现在就画给下官看看?”
  书房里的俩人,立刻头顶头的凑到一起研究起发财大计来。李承乾每画出一项,阎立德就评判能不能制作出来。到最终的图纸画成,阎立德收起图纸,站起身,对李承乾拱手道:“殿下放心,下官回将作监就找人制作,明天就能把成品送到东宫来。”
  李承乾也站起身,嬉笑道:“那本王就等着大匠的好消息了。”
  将阎立德送出书房,分别的俩人大有惺惺相惜的感觉。
  在李承乾身边的李纲看着背影似乎都在雀跃的阎立德,问道:“你们俩在书房嘀咕了什么?老夫看这阎让就跟娶了小妾一样高兴。”
  李承乾走到老先生的轮椅后,用力的推着老先生往前走,边走边说:“您就让小子卖个关子,明天估计成品就能送到东宫来。我敢保证,您一定也会喜欢的。”
  轮椅上坐着的李纲微微一笑,便不再询问。
  一整个下午的时间,老先生都推着轮椅,走走歇歇玩的不亦乐乎,此时虽然还有力气,但是他并没有拒绝李承乾的行动。
  这让一边的长孙宝庆沮丧无比。整个下午,谁敢过来试图推轮椅,都会被老先生一顿臭骂。可此时世子来推,老先生却没有一点不愿意。
  这差别对待啊!
  最后跪坐在案子前吃了一顿晚饭,最后躺在邦硬的褥子上睡了一晚,李承乾睡梦里都在得意。
  嘿,明天就把你们都砸喽!
  第二天,于泰还是一大早就来折腾他,老先生还是找出一篇古文,给他讲解道理,讲完一篇后就跟他下棋娱乐,只不过今天除了下棋外,老先生又教起了弹琴。
  不得不说老先生的琴艺的确不错,就连李承乾这种音痴都能听出琴音里的宁静致远。
  而正午用膳之前,将作监终于把李承乾要的东西送来了。
第三十三章
看把你得瑟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