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才不要做太子(校对)第2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9/566

  五月末的时候,送吐谷浑使节回去的大唐使节回来了。不过,只回来了半个人。
  当半死不活的使节在医学院抢救过来,苏醒以后,就汇报了一个让人怒极反笑的消息——吐谷浑扣押了大唐使节,就是逃出来的这个,也遭到了追杀。
  消息一透露,群情激愤。两军交战不斩来使,两国相交,不杀使节,这是规矩,就算大唐毁约在先,那是你们吐谷浑自找的,如今暗地里捅刀子的事情还没论算清楚,你们就干这样的事儿,是闹哪般?
  不仅如此,高昌、兰州、廓州同时来信,吐谷浑边境兵力大量集结,意欲进攻大唐。
  “孤真是笑了,且不说他们表面示好,暗地里劫掠鄯州,拿天下人当傻子,就是扣押使节、进攻大唐,也是出师无名,慕容伏允的脑子是烧坏了嘛?一只猫竟然敢在老虎面前嚣张?”。
  朝堂之上,李承乾第一次咆哮出声。
  吐谷浑如今的所作所为,像极了他之前的一个同事,明明是公认无耻的事情,却做得理所应当,好像他这么做才是有理的一般。这已经不是交流障碍了,这是根本没活在一个逻辑里面。
  最令他愤怒的是,明明有火药武器的威慑了,吐谷浑还是选择了进攻大唐,如今已经是五月末,很快崤山以东、黄河以南和准河下游,将会暴雨成灾,洪水泛滥。在这样的档口,吐谷浑的进攻对大唐而言是最严重的考验。内忧不是问题,外患不是问题,内忧外患一起出现,这是足以改朝换代的难题。
  之所以放出火药武器,并不顾危险的直接展示威力,就是为了让这些外族消停一点,等大唐解决内部的忧患以后,什么吐谷浑,不过是大唐餐桌上的一碗饭而已。
  李靖出班启奏道:“殿下,微臣以为,吐谷浑这是破罐子破摔的心态。无论如何,它都跟咱们大唐结下了梁子,求亲的事情黄了,更是加深了吐谷浑的忧虑。慕容伏允不傻,他很清楚大唐会找他秋后算账,所以与其坐以待毙,倒不如主动出击。别的不说,一旦西突厥因此而对大唐动手,吐谷浑和突厥结成利益同盟,那我们就没法直接对吐谷浑动兵了!”
  杜如晦也站出来说:“简单来说,慕容伏允在赌,他赌西突厥、吐蕃之类会追随他们的所为,一起对大唐发难。赌赢了,咱们大唐拿他没办法,赌输了,也不过是让会发生的事情提前而已。”
  来回走了几步,李承乾叹了一口气。如果真如李靖杜如晦所言,吐谷浑这一次还真是赌对了。至少,他实在不想在灾难到来之前,发兵吐谷浑。历史上的贞观八年糟到了极点,自己这个知晓即将发生事情的人,实在没办法让事情往最坏的方向发展。
  死路……
  放任吐谷浑不管,且不说高昌、兰州、廓州危在旦夕,一旦助长了吐谷浑的气焰,那真如杜如晦所说的,让慕容伏允赌对了!
  烦躁的走到大殿中央,走来走去。眼下的局面,不发兵都不可能了,到了这个时候,哪怕再迂腐的朝臣,也会赞同出兵,因为,吐谷浑实在是太他妈欠揍了!
  见太子在大殿中走来走去,众大臣都不敢打扰。眼下,发兵是必然之事了,他们不明白,太子对这件事有什么可迷茫的?
  不知道什么时候,李涧出现在大殿中,走到李承乾身边耳语道:“陛下有命,发兵吐谷浑!具体如何调兵遣将,他会安排。”
  虽然宅在甘露殿装病,但是皇帝的视线一直没有离开过朝堂。
  点点头,如今,只能将死棋走下去了啊!
  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李承乾公布了结果:“发兵吐谷浑!”
第三百零九章
李大忽悠
  听到这个消息,武将的一边顿时炸锅了。
  早就看吐谷浑不顺眼了,如今能够发兵平灭一国,实在是,实在是。
  太过瘾了!
  东突厥、高昌、接下来就是吐谷浑,迟早有一天,要将大唐周围的敌国全部肃清!
  “具体是哪位将领出征,父皇会安排,孤就不多事了。但是,陇右的粮草不能动,出征吐谷浑的粮草,从长安调配吧!”
  听到这个,房玄龄赶紧站出来说:“殿下,陇右连续两年大熟,粮草的储备丰富,这也是微臣等人赞成发兵吐谷浑的原因,可是,如果是从长安调配粮草,岂不是远水解近渴?殿下应该知道从长安调配粮草,再到边境,损耗有多大吧!”
  李承乾点头道:“孤自然清楚,但是,陇右的粮草,实际上是不够供给大军的,就孤看来,后期必定会供给乏力,与其从一开始就消耗陇右的粮草,倒不如先由长安供给,后期战事胶着的时候,再从陇右调粮,将会方便很多。”
  李靖赞成道:“这样也是一个好办法,与吐谷浑开战,势必会攻入他们国内,缺粮的时候近处调粮会比远处调粮方便很多。”
  见李靖也这么说,房玄龄才重新回到了位置上。从军略上看这么做是有理由的,但是,他总觉得太子这么决定很是别扭。先用陇右的粮草,过后长安再往陇右送粮,不是一样的?看似很合军略,不过是前后倒置而已,虽不是画蛇添足,但总有这样的味道在里面。
  太子这是什么意思?
  见李靖出班支持了自己,李承乾才松了一口气。
  如今不过是五月末,七月,陇右将会发生地震,虽然不知道规模如何,可是既然能跟大洪水相提并论的,估计震级不低。抽调陇右的粮草,过后发生灾难的时候,既要供给军队,还要供给受灾的百姓,两件事加到一起,不乱也乱了。所以,与其动用陇右的储备,倒不如留着赈灾之用,从一开始就由长安供给。
  吐谷浑的进攻实在是太无理,否则文臣们也不会同意动用国库的真正储备。要知道,跟吐谷浑开战,足够把国库的老底给掏空的,真正意义上的掏空。
  李涧才离开没多长时间,就重新回来,还带来了皇帝的手书。
  打开手书看了一遍以后,李承乾才宣布道:“父皇有命……”
  听到这个,武将队伍立刻安静了下来,静静的等待着皇帝的任命。吐谷浑不比高昌,虽说只是反击,不是彻底的平灭,可是这样的功绩绝对要超过平灭高昌,不管是谁得到这个机会,都可以躺在功劳簿上长舒一口气了。
  “任命樊国公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率领边军与契苾、党项等部落兵马征讨吐谷浑。任命左骁卫将军樊兴为赤水道行军总管,协助主力!”
  听到全部的消息后,段志玄长大了嘴巴,很难想象自己竟然会获得这样的机会。
  樊兴则是干脆的多,当即大笑着说出征归来后,要请诸位同僚一起饮宴。
  “因为父皇病重,不宜外出,所以拜将的礼仪,就由孤代劳,樊国公,没问题吧。”
  段志玄走出队伍,单膝跪地道:“能得殿下主持礼仪,是微臣的荣幸,只是高昌、兰州、廓州危在旦夕,微臣愿免却俗礼,尽早出征!”
  樊兴也站了出来,表示也愿意直接出征。
  拜将的礼仪,对武将而言可是最高级的荣耀,肯放下这荣耀直接出发,足以证明二人的敬业。
  李承乾点点头,走下台阶,拱手行礼道:“既如此,孤就在这太极殿行拜将的礼仪了,情况紧急,拜托二位了。待到你们凯旋归来,孤会出城相迎!”
  “必不负殿下相托!”
  繁杂的礼仪,在段志玄和樊兴的厉声嘶吼下,就算是结束了。
  朝会结束,杜如晦等人几乎是一路小跑的回到了官署。对一个大国动兵,从发兵一直到胜利,兵部将没办法休息了。
  结束了朝会的李承乾,直接走后殿进了后宫。
  甘露殿内,皇帝皇后、李泰都在打麻将,大军出征,长孙无忌也赶回户部工作了。令李承乾意外的是,此时出现在甘露殿跟他们三个打麻将的,竟然是李渊。
  见李承乾进来了,李渊大笑道:“朝会结束了?来的正好,青雀快要输光了,你来接班。”
  摆弄一下桌子上的几块碎银子,见李泰脸上没有一点不甘的表情,就知道这家伙多半是故意输的。
  果然,起身让位置的时候,李泰焦急的在李承乾耳边耳语道:“皇兄,我这就回工学院继续实验了啊,都搁置一个多月啦!”
  一想到自己这个月做的事情,李泰就急得跳脚。本来是听说皇帝老爹要不行了,焦急痛哭之下跑进皇宫,才知道皇帝老爹屁事儿没有,是在演戏。因为要演得逼真,他这个嫡亲次子还要侍奉两边。
  可是名为侍奉,实际上是被抓住成了打麻将的搭子,几块破木头,通过变化的策略让自己赢而已,这种充满概率性的东西,也不知道为什么所有人都喜欢。太上皇本来是看风头过了,准备见见皇帝儿子的,研究明白麻将的玩法后,屁股就长到椅子上了。
  拍拍李泰的肩膀,李承乾笑道:“你急什么,延州油田开采的石脂水才送到长安,冶炼的设备还在锻造中,不把基础打足了,你怎么让热气球成功?”
  也不知道李泰听清楚没有,连剩下的银子都没带上,就逃走了。
  有人添本钱是好事儿,李承乾也坐了下来,准备大杀三方。
  垒牌抓牌以后,才汇报说:“父皇,您看儿臣已经帮您监国一个月了,是不是该跟您换回去了?出征吐谷浑的大军马上开拔,这样的大事,还是您亲自管才好。”
  满脸晦气的打出一张南风,李世民点头道:“也是时候结束这场闹剧了,其实你监国也不错,虽说年纪还小,可是你已经具备了为君主的资质,这段时间辛苦你了。”
  也不错?打出一张红中,李承乾赶紧说:“还是别了,您春秋鼎盛的,儿臣还有很多要学习的呢。”
  一想到马上就要接踵而至的灾难,李承乾实在是没有继续监国的心思。
  地震、洪水,这样的灾难,当皇帝的势必要背锅,要是皇帝还赖在甘露殿当宅男,那岂不是都落到了我的头上?我李承乾才不背这么黑的锅!
  “不过是逗逗你,看把你吓得,三饼!明天朕就复出了,你今晚就回东宫去吧。”
  见皇帝老爹终于松口了,李承乾才松了一口气。
  眼见皇帝和太子在彼此执政的事情上如此的随意,李渊不由得羡慕了起来。按理说,太子应当是皇帝最大的警惕对象之一,哪怕他当初也不敢放松,不过现在看来,二郎和承乾,显然并没有这样。
  “四条……”
  见李渊果然丢出了四条,作为庄家的李承乾还不犹豫的推倒了牌,笑道:“四七条,清一色,哈哈,皇爷爷,承惠十六两!”
  李渊并没有生气,反而哈哈大笑:“开门红啊,朕掏就是。”
  打了一个时辰的麻将后,李承乾已经赚了一小箱子的碎银子,还有几根金条。赌桌上最良好的品德就是“见好就收”,所以他毫不犹豫的告辞离开了。
  天狗食日的风波,到此才算是彻底结束。
  当皇帝“病愈”重新执政的时候,东宫也迎来了等待已久的客人。
  “贫道陆清明,见过太子殿下!”
  对于这一位,李承乾自然要回礼:“陆道长请坐,孤没想到您这么快就出山了,甚至没给孤前去迎接的机会。”
  陆清明一身的道袍看起来破旧的很,头上的木簪子也明显是拿一根树枝胡乱削出来的。可就是这么邋遢的一个人,却继承了历代先贤的成果,闷声的在天文学上推演到了能预测日食的程度。
  更重要的是,这家伙足够年轻!估计不会超过四十岁。
  这样的年纪,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啊!待在深山老林怎么行,得把他整到学院当老师!
  李承乾炽热的视线并没有引起陆清明的反感,喝了一口热茶后,开门见山的说:“贫道的本意是久居深山,将占星术继续推演下去,求的是真理,而不是将它发展到占卜之类的歧路。殿下如果有这样的想法,请恕陆清明这就回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9/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